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撓骨動脈脈搏波的頻譜分析(II)

郭正典、潘如濱、劉言彬、呂萬安、陳建宇
台北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生物物理研究室


研究目的
脈診學是中醫臨床診斷的一項重要的診察方法,中醫診病法「望聞問切」中的「切」就是切脈,也就是脈診。歷代文獻及理論中有關診脈的資料非常豐富。傳統中醫脈學多屬主觀與經驗的描述,比較欠缺客觀明確的定量及定性分析。尤其在疾病與脈搏波型的相關性,傳統中醫並無客觀明確的敘述。這使得中醫脈診難以被現代西醫廣泛接受,在臨床研究上亦難以研究發展。雖然目前有多種脈搏波型的擷取儀器及分析法被發展出來,試圖將傳統手指觸摸橈動脈的診脈方法現代化。但是對於不同疾病下脈搏波形的研究、臨床意義的探討等,一直未有顯著進展。因此,將不同
疾病患者脈搏波的客觀化分析對於提升中醫脈診的客觀性與實用性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頻譜分析法(power spectral analysis) 分析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病人及正常對照組撓骨動脈的脈搏波訊號。藉由比對正常對照組及CAD病人撓骨動脈脈搏波的頻譜分析結果,希望能得到各種與CAD有關的撓骨動脈脈搏波諧波的功率,及這些功率的臨床意義,以提升脈診的診斷價值。

結果與討論
雖然CAD病人和正常人的脈搏波大致相同,但還是有一些不同,即左手第三諧波的標準化功率(nP3L)和右手脈波的總功率(TPrp)是不同的。換言之,nP3L和TPrp可被用來鑑別CAD病人和正常人的脈搏波。CAD病人和正常人脈搏波頻譜中nP3L和TPrp有所不同的原因仍有待進一步探討。


關鍵字:撓骨動脈、脈搏波、頻譜分析、冠狀動脈疾病、諧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