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三伏貼

三伏貼」是運用古人冬病夏治的「治未病」概念,利用一年中最熱的3天,搭配辛溫的藥材,敷貼在背部的穴位上,調理臟腑功能,增加對寒邪的抵抗力,藉此防治過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秋冬好發的疾病。不過,中醫師提醒,三伏貼應持續治療3年,以免控制效果不佳,病症容易復發。

中醫師表示,臨床研究發現,三伏貼能夠減緩80%過敏性鼻炎患者或氣喘患者的發作頻率,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要有效控制冬季過敏,建議持續3年以上不中斷的三伏貼治療,今年的三伏天是在國曆7月18日(初伏)、7月28日(中伏)和8月7日(末伏),患者只要在這段時間內利用細辛、甘遂、白芥子、延胡索等藥材,混和薑汁敷貼在身體背部的大椎穴、風門穴和肺俞穴位,就可以防治過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秋冬容易發作的疾病。

不過雖然三伏貼的好處多多,但也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這類用辛熱藥材才預防和治療寒邪所引起的疾病,不適用者包括燥熱體質的人、孕婦、3歲以下幼兒、嚴重心肺疾病者、嚴重皮膚缺損者以及正值急性感冒發燒、咽痛者等。

即使是適合三伏貼治療法的患者,敷貼期間也不宜從事激烈運動,且需忌食生冷刺激物、禁泡冷水,敷貼時間以2至3小時為佳,當中若出現輕微皮膚紅癢疹為正常現象,若出現嚴重水泡過敏者則立即取下。除此之外,中醫師也建議最好能培養規律的生活作息,養成運動的習慣,選擇適合體質的健康飲食,雙管齊下,才能更快告別過敏。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微笑吐司夯 迷倒大學生


宜蘭縣兩個七年級男生連煎蛋都不會,就夢想開創意早餐店,為了試出好口味,連吃半年吐司,開店後自創「微笑吐司」,許多大學生瘋迷,就是為了那片微笑。


「賣好吃的東西給別人,是一件偉大的事業」,而早餐是一天的開始,所以他們的夢想公式是:「『服務』加『美食』加『一天開始』等於『早餐店』」。


三年前實現,他們在宜蘭大學附近租店面,開了取名「江江堡」早餐店,把自己當實驗白老鼠,每天吃吐司試口味。


「每天要吃五、六十片吐司,連吃半年,總共吃了上萬片」,當吃到叫苦連天的時候,他們突然覺得:「苦盡甘來,就是美味的極致,我們要讓吃早餐的人都會吃到笑」。


他們自創「微笑吐司」,在白土司上烙上微笑圖案,設計了廿多種微笑圖案,找來親朋好友票選決定,選用「連鼻子都笑到開花」的微笑圖案當主角,推出後大受歡迎。

http://udn.com/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美醫界呼籲減少使用C.T. Scan

本月出刊最新一期的「美國醫藥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指出,美國1996年的C.T. Scan使用率,每一千人中有52人;2010年飆升到了每千人就有149人使用。從1996年到2010年,電腦斷層掃瞄的使用增加了三倍,而在這長達15年的研究期間,接受高劑量到極高劑量掃瞄的病患人數也增加了兩倍。

不過,關於C.T. Scan輻射的副作用,已經不是新話題,早在2009年,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所提的研究報告,就已提出相同的警告,即病患透過這項高科技的電腦掃瞄,將使自己過度暴露於輻射之下,美國會因此增加成千上萬的癌症病人,因而呼籲醫界減少使用C.T. Scan,如果必須使用,也儘量減少輻射劑量。

肺癌的致死率高,主要是早期肺癌無症狀,不易察覺,一旦發現可能又為時已晚。C.T. Scan是利用電腦所拍攝的人體X光顯影技術,來偵測早期的癌症。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越來越多的醫生和病人都指定以低劑量輻射的電腦斷層掃瞄,來做癌症篩檢,特別是肺癌。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30518/132012061800988.html

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中國大陸十二五力挺 中藥股後市看好

繼《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頒布後,大陸財政部宣布延續對醫藥行業廣告費等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優惠政策。市場認為,隨著「十二五」規劃對中醫藥的醫療資源和服務具體目標逐步實施,相關上市公司將邁入黃金發展期,未來醫藥類股亮點就看中藥股。


上海證券報報導,由於多數中藥不需醫生處方,因此廣告行銷效果相當顯著,一旦廣告費用能夠進行稅前扣除,對中醫藥企業的成本控制與產品銷售無疑是極大利多。


此前,中醫藥「十二五」規劃指出,到了2015年,大陸中醫藥工業總產值上看人民幣5,590億元(約新台幣2.6兆元),每年平均增長12%;要求每座地級市都要有地級市等級的中醫醫院,以及90%的鄉鎮衛生所設立中醫科和中藥房,力爭中醫醫院診療人次超過5.5億人。業內人士表示,前述規定將推動各級政府擴大中醫藥的服務管道,為中藥產業發展提供有力基礎。


多家券商研究員指出,各類品牌中藥及上市公司將進入黃金發展期,有上游中藥材資源、具備現代製藥工藝,以及品牌拓展能力的企業可望強者恆強,實現持續快速增長。


政策釋出利多,中投證券分析師余方升建議關注3類中藥股,包含產業政策扶持的康美藥業,具備訂價權的抗通膨品種,如東阿阿膠與雲南白藥,以及受益於藥材價格回落的昆明製藥、華潤三九等公司。


儘管中醫藥行業收入目前只占大陸醫藥行業總收入的30%,但中醫藥仍保持旺盛的成長力。華泰聯合證券指出,近年來中醫主要業務收入的複合增長率為24%,超過醫藥行業23.5%的平均值。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3/7164705.shtml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施放氰化鉀 3天內海如魚類墳場

海巡署上月在嘉義縣破獲台灣史上最大宗毒魚案,起出千餘公斤毒魚用的氰化鉀,不知有多少「毒魚」已被民眾吃下肚;其實雲嘉沿海毒魚行之有年,雲林口湖、台西資深釣客表示,「十餘年前釣魚時就常見有人開著小快艇毒魚」,毒魚後附近海域三天內完全釣不到魚。

俗稱「嘎累」的氰化鉀,外形像樟腦丸,毒性強烈,一溶入海水中只要幾分鐘,大小魚隻便被毒死、毒暈浮出水面,一趟不到一小時便可撈得上百公斤野生黑鯛、鱸魚、石斑等高價魚,獲利數萬元。
毒魚集團通常開著小巧靈活的小快艇,利用退潮時水位低淺,在近海處船筏行走的「海上溝路」毒魚,只要在水頭處施放氰化鉀,毒藥隨著水流蔓延,不一會兒便可開始「收成」,且為避免曝露行蹤,只打撈體型大、高經濟魚隻。

毒魚日期與時間也要掌控好,一般都選在每月八天的大滿潮,利用大滿潮後大退潮的最低水位進行,各種細節相當專業,通常是父傳子或師徒相傳。每次毒魚後,三天內附近海域便有如「魚類墳場」,漂滿陸續死亡的魚隻,根本釣不到魚。

相關單位很難查獲這些毒魚者,主要是蒐證與舉證有其困難,毒魚者動作迅速,一到定點便把攜帶的氰化鉀溶於水中,即使海巡人員上船搜查也找不到證物,至於魚獲,則辯稱是網撈的。

學者專家提醒民眾,遭氰化鉀汙染的魚隻,魚鰓處聞起來會有「杏仁味」,釣客們則是「用看的」,毒魚的魚鰓會呈現紫色或黑色,甚至有點白色,且魚眼會因中毒凸出變模糊;不過有些不肖魚販會用染色、浸泡消毒水等方式矇騙消費者,這些二度加工過的毒魚,連蒼蠅都不敢靠近。
中國時報

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酵素蛋白激酶MAP4K3調控自體免疫疾病反應的重要機制

本月初公佈的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由三位免疫學家獲得後,國家衛生研究院由特聘研究員譚澤華主任帶領的免疫醫學研究中心,也在本月10日於國際頂尖、免疫學第一名的期刊:自然雜誌,免疫學期刊(Nature Immunology; Impact Factor: 26)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

自體免疫疾病與癌症皆為目前可能致死的重大傷病,是一種人體內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原本應扮演防禦角色的T淋巴細胞在轉錄因子NF-kB過度活化刺激下,產生大量發炎相關之細胞激素(如IL-17, TNF-a)或促進B淋巴細胞產生自體抗體,因而攻擊自體的健康組織及器官,造成發炎性多重系統慢性疾病,至今尚未能獲得確實治療或控制。國衛院研究團隊所研究的一百餘位接受現行醫療的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病人中,超過八成的病人仍受病痛所苦,需要更進一步發展治療的方式。

國衛院研究團隊與台中榮總合作歷經兩年研究發現,酵素蛋白激酶MAP4K3/GLK特別地扮演承上啟下的角色,可直接與下游之蛋白激酶PKCq結合並活化PKCq,引發細胞內極重要的轉錄因子NF-kB活化之訊息傳遞,進而促進T淋巴細胞之活化,並控制自體免疫反應。

目前有多種NF-kB抑制劑被廣泛研究與應用,然而其為細胞內重要的轉錄因子,許多訊息傳遞路徑亦同時受到影響,因此易產生副作用。酵素蛋白激酶MAP4K3/GLK為上游之分子,抑制MAP4K3/GLK具較高之專一性,可避免同時影響其它必須之訊息傳遞路徑,因此可降低副作用,深具臨床應用之價值,這樣的策略為未來在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癌症及IL-17相關疾病,提供了一種具潛力的藥物發展新模式與方向。

而這項研究成果,在國衛院技轉及育成中心的協助下,已申請美國暫時性專利 (Provisional Patent),目前台灣及美國的正式專利已進入申請階段,並將與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合作開發治療用之標靶藥物。
本研究是國衛院特聘研究員譚澤華主任主持,率莊懷佳、楊佳郁與李如璧博士後研究員及黃慶裕助研究員,偕同台中榮民總醫院藍忠亮副院長、風濕免疫科陳得源主任、陳一銘主治醫師組成之合作研究團隊。在譚澤華主任的指導下,莊懷佳博士與研究團隊利用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自行創建之基因剔除小鼠,結合分子生物技術及轉譯醫學研究,進行自體免疫疾病模式研究。

研究團隊在酵素蛋白激酶MAP4K3/GLK基因剔除小鼠進行體內試驗時,發現抗原專一性T淋巴細胞免疫反應產生的專一性抗體及細胞激素在該小鼠中皆顯著下降,由此可知酵素蛋白激酶MAP4K3/GLK在T淋巴細胞活化及其免疫反應中至為重要。體外實驗亦發現,酵素蛋白激酶MAP4K3/GLK基因剔除小鼠的Th17、Th1以及Th2的分化皆受到負向影響,同時,負調節性T細胞活性增加。因此蛋白激酶GLK可在自體免疫疾病中扮演正向調控的角色。

更進一步以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LE)臨床檢體研究發現,SLE病人特別在T淋巴細胞中表現高量的MAP4K3/GLK,且與疾病嚴重性高度相關,更加證實酵素蛋白激酶MAP4K3/GLK在自體免疫疾病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醫學研究結合之轉譯醫學研究,為當前醫學發展之要務。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與台中榮民總醫院跨科部的合作下,轉譯醫學研究有令人欣慰的長足進展,雙邊持續的合作未來將可為國人健康提供更妥善的保障,及提供最佳個人化醫療之策略。

腸道與其他器官之間免疫溝通的密碼

人體腸道內有數量龐大的微生物在裡面居住著,其數量遠超過人體腸道的細胞數目。一部分的微生物能與人體和平共存,甚至互利共生。然而,腸道若感染有害的細菌不僅會造成腸道自身的疾病,也會造成其它器官的發炎反應。為什麼腸道有害細菌會引起其它器官的免疫反應?其確切作用機轉有待探索。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莊志立研究員與清華大學潘榮隆教授合作,共同指導博士班研究生吳師誠,利用腸道細菌餵食果蠅的幼蟲,發現這些果蠅腸道感染產生活性氧自由基後,會誘發腸道產生另外一種活性自由基(一氧化氮, NO),腸道利用這些活性自由基,將腸道感染的消息傳遞給血球細胞,然後再以這些血球細胞作為器官之間的訊號傳遞媒介,通知其他器官啟動免疫反應。揭開了腸道與其他器官之間免疫溝通的密碼。

研究人員以相當於人類肝臟功能的果蠅器官脂肪體作為實驗標地,發現當果蠅腸道活性氧自由基增加時,腸道內增加的活性氧自由基透過一氧化氮及紅血球及另一種非一氧化氮的訊息傳遞,活化果蠅的脂肪內NF-κB/Rel轉錄因子,果蠅的肝臟及時啟動抗菌胜肽的免疫反應,引起果蠅肝臟系統性的免疫反應。充分證實人類各器官的免疫反應與腸道健康有著密切的關聯。這項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美國知名的細胞(Cell)期刊的系列雜誌(細胞宿主與微生物, Cell Host & Microbe)上,並且獲得該期刊專文特別介紹。

正常人體腸道內存在超過500種菌屬種類,其數目約為1014 (十兆)個,是人體腸道細胞總數的10倍以上。腸道內若住進一些有害的細菌,則會發生腸道發炎性疾病,例如克隆氏症和潰瘍性大腸炎,如果長期感染有害的細菌,甚至會增加發生腸癌的機會。過去的研究僅知道腸道感染後會產生活性氧自由基,這些活性自由基會殺死腸道內的細菌,也會調控腸道幹細胞的分化。

事實上當腸道受到有害細菌感染時,若細菌無法在腸道被完全殲滅,這些微生物便可能穿過腸道,四處流竄。因此,此時腸道便會及時通知其它的器官趕快啟動內生性免疫保護機制,將逃逸出來的細菌清除乾淨,避免它們感染其它內臟組織。

血球細胞正扮演著腸道與各器官間訊息傳遞的媒介,在腸道感染誘發另一種活性自由基一氧化氮後,將腸道感染的訊息傳遞給各個器官。不過本次研究同時發現,腸道與肝臟之間的免疫溝通方式,也可經由另外一種非由血球細胞傳遞訊號的方式進行,但目前其作用機制的細節仍不清楚。國衛院莊志立博士研究室未來將延續這個免疫溝通的研究題材,期盼我們可以利用食物或藥物的方式,調節腸道內的活性自由基的量,藉以治療或改善其它器官免疫相關的疾病。

果蠅具有與人類相似的先天性免疫系統,連果蠅腸道的結構與生理機能也與人類相似。所以果蠅的生物研究模式,經常被利用於模擬人類腸道感染的相關研究。這項研究結果說明腸道受到微生物感染後,如何傳遞訊號給其它器官來啟動免疫保護機制,將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腸道感染疾病與其他器官免疫疾病的預防和控制之道,並作為抗病藥物的研發方向。

轉引自 http://www.nhri.org.tw/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印尼中醫藥界細說

在雅加達中山中學在台校友會會長 胡秉通兄在芝拉札由其父胡樂三(字德喜)先生主持的「永壽堂中藥行」,馳譽中爪哇;

在雅加達加渣馬打大街印華高商、新明會附近的「虎標永安堂」是全市最大的的中藥行,由 胡賜梅 先生主持,秉通兄之封翁由芝拉札到雅京辦貨時,即下榻該處。永安堂主人胡文虎、胡文豹昆玉發跡於緬甸仰光,昌盛於新加坡,是近代中國的葯王。

在茂物中山校友 游廣發 由其父兄主持的「新濟安中藥行」、與「胡濟康中藥行」為茂物僅有的兩間國藥號,生意均不錯。

在雅加達老巴剎雞公亭附近的「大和春中藥行」是中山校友 游萬伍 家的事業,規模不小,營業鼎盛。

在雅加達草鋪,廣告做得很大的「金魚標藥酒廠」,是 游子平 先生家的企業,銷售暢旺。
在雅加達的梅州市籍的中藥行、中醫師亦有:如丘亮實兄之父 丘海金 中醫師開的「生生堂國藥號」,治跌打損傷,葯效奇佳;其祖父玉三郎公、伯父海湘公均是名武師、名中醫,父子三人是聞名雅加達及梅州各縣市的醫葯世家。其堂兄 丘亮接 先生在巨港經營藥酒事業,功效卓著,銷售業績佳,富而好義,熱心公益。

雅加達名中醫師蕉嶺 徐均邦 先生治癒潘毓膺西醫生,得「出冷汗症」困擾經年,潘醫師國立中山大學醫學士,在國內行醫多年,勝利後由梁錫佑先生及他岳父丘陶榮先生推荐,應印尼政府敦聘,上午在中央醫院服務,下午在檳榔社自設診所看診,自得冷汗症後,找遍中西醫書,均無法根治,後由徐均邦中醫師僅以下列三味中葯服一週即告斷根痊癒,藥方是:黃耆五錢、黃党三錢、生甘一錢「用清水二碗,煮成一碗」。

雅加達老巴剎的 鍾鏡清 老中醫師是兒科聖手,所製「痲寶」成藥,是治療小兒出痲疹水痘的良藥,他很有醫德,到病家出診,收費低廉。

雅加達 張忠春兄的岳父 沈詩昆 先生,是展玉名跌打損傷中醫師,所製藥酒也很出名。

from 細說印尼華僑的財力與行業:丘尚堯 http://ioca.freeinterchange.org/zh_tw/0098-018.htm

Nature期刊 帕金森氏症新療法

自從帕金森氏症在1817年第一次被紀錄以來,治療方法包括藥物補充多巴胺、抑制其他神經傳導物質;同時,手術性療法包含破壞部分腦部以減輕減輕顫抖、或是腦部深層刺激以改善運動障礙。然而,這些療法都無法真正治癒帕金森氏症,並且在施以治療後效果逐漸減退。

2011年暑假電影票房冠軍 Rise of the Planet of Apes有一幕令人難忘的畫面:身為科學家的男主角,看著自己父親因為阿茲海默症,記憶和生活能力不停退化,悲傷之餘,他努力進行研究,終於對媒體宣布—他利用幹細胞分化而成神經細胞—在阿茲海默症的治療上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2011年11月6日出版的Nature期刊上出現了一篇令人興奮的研究結果。紐約史隆凱特癌症研究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科學家羅倫茲、史特德博士(Dr. Lorenz Studer),成功的利用人類的幹細胞(Pluripotent stem cell),分化製造出一種神經細胞物質「多巴胺」(Dopamine),帶來治療帕金森氏症的希望。

過去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裡發現,實驗動物(老鼠)本身的幹細胞,可以分泌出多巴胺神經細胞,進一步減輕老鼠本身的帕金森氏症症狀。這篇由史特德博士為首發表於Nature的研究,令人振奮在於幹細胞療法在帕金森氏症上的研究已進行多時,然而,科學家一直侷限在將白老鼠本身的幹細胞,轉換為具有療效的神經細胞,人類幹細胞的分化卻一直困難重重。

但是史特德的團隊,利用新策略,將人類幹細胞分化而成的神經細胞植入人工改造、而缺乏多巴胺的白老鼠,這些神經細胞在白老鼠體內分泌多巴胺,成功的改善這些白老鼠的運動失調問題。

同時,這批幹細胞並未出現幹細胞療法的另一個副作用,也就是造成老鼠體內出現腫瘤的問題。史特德為了確定這些神經細胞在人類體內也會有相同的效果,已經在患有帕金森氏症的猴子體內進行相同測試,也得到相同的療效。由於猴子和人類的身體結構最為相近,因此這項研究對人類治療帕金森氏症,帶來很大的希望。

帕金森氏症和電影中的阿茲海默症都是至今沒有治癒方法的神經退化疾病。帕金森氏症的發生是由於腦內黑質細胞(substantia nigra)不明原因的退化、死亡,進而減少分泌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導致運動功能異常。患者會逐漸喪失運動功能,同時出現顫抖、平衡失調,最終發展至記憶力、神智減退。 資料來源  http://udn.com/

膳食纖維的食物

膳食纖維指不能被人體消化的多醣類與木質素。以前所稱的纖維質指植物的粗纖維,它不溶於水,稱為不可溶性纖維。現在發現植物體內另有可溶性纖維成分,例如果膠、植物黏膠、藻膠,還有燕麥裡含量不少的β-葡聚糖等均是。
膳食纖維好處多多

(一)降低血液膽固醇,減少心臟疾病風險:
可溶性纖維在腸道吸收水分,形成的膠狀物質可以結合膽酸,降低膽酸吸收,因此也減少膽固醇吸收(膽固醇吸收需要膽酸協助),使血液總膽固醇、LDL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下降,降低心臟疾病的風險。

(二)調解血糖濃度,減少糖尿病風險:
膠狀物質與腸道食糜中的醣類混合,減低了消化酵素對醣類的作用,降低葡萄糖在小腸的吸收的速度,如此可以穩定飯後血糖濃度,減少糖尿病風險。對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也有幫助。

(三)幫助腸道益生菌(probiotic)生長,降低大腸癌風險:
腸道膠狀物質會改變大腸微生物群的種類與量,讓好菌增加、壞菌減少;並且在大腸讓細菌發酵,產生短鏈脂酸,降低大腸癌的風險。可溶性膳食纖維屬於益生素(prebiotic,指有利於益生菌生長的物質)纖維。

(四)緩解腹瀉、便秘:
蘋果含豐富果膠。將蘋果磨碎,其可溶性纖維在腸道裡吸收水分,可治療小兒腹瀉。洋菜由紅褐藻類提煉,有些商品稱作寒天。加水煮過的洋菜(例如洋菜凍、石花菜)飽含水分,使大腸內容物膨脹,增加大便量,刺激腸壁,引起便意,有助於緩解便秘。足夠量的粗纖維然也可以緩解便秘。

(五)預防肥胖與幫助減重:
膳食纖維,不論可溶性或不可溶性纖維,增加食物體積而不增加熱量、減緩胃排空的時間、提供飽足感的特性,有助於預防肥胖與減重。

膳食纖維的食物來源

膳食纖維存在植物性食物中。植物食品常常同時含有這兩種纖維,例如李子果肉、馬鈴薯含可溶性纖維,李子果皮、馬鈴薯皮則含不溶性纖維。

什麼是膳食纖維補充品?

膳食纖維補充品的內容包括燕麥、燕麥麩皮、洋車前子、酵母粉等。其所宣稱的健康利益包括改善腸胃異常(如腸激躁症、腹瀉、便秘、腹部不適等症狀)、降低血液膽固醇、減少結腸癌的風險、減肥等訴求。

膳食纖維擁有比較明確的健康利益。國內衛生署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膳食纖維產品如果具備如下條件與內容:市售包裝商品若含規定量之可溶性膳食纖維(例如一份產品含有1.7公克洋車前子可溶纖維,或者含燕麥β-葡聚醣達0.75公克者),則可在商品外包裝做健康宣稱:若同時攝取低飽和脂酸及膽固醇飲食時,本產品之可溶性纖維可能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包裝上只能標明「降低」疾病的「風險」,但不能寫「治療」或「預防」疾病。

膳食纖維補充品可能之副作用

容易便秘的人,除了多吃蔬菜、水果、全榖類,多喝水外,可以考慮適量使用纖維補充品,幫助排便。但不建議未遵醫囑擅自選用纖維補充品。因為有些人,例如老年人腸胃蠕動不良,腹內雖堆滿糞便卻排不出來,自以為是便秘,結果吃了大量纖維補充品,導致更嚴重便秘、腹部疼痛、甚至腸阻塞。有便秘、腹痛時應該先諮詢醫生。

吃纖維補充品宜循序漸進。假如原來的飲食纖維不多,突然吃入太多纖維補充品,可能有脹氣、胃抽筋、腹瀉的現象發生。最好慢慢增加,同一劑量維持幾天或數週。

纖維補充品可能影響藥物的正常作用,也會影響某些營養素例如鈣、鋅、鎂與維生素C等的吸收,應該小心使用纖維補充品。最好從食物攝取膳食纖維,以獲得所有營養素。

膳食纖維的建議量

衛生署建議一天攝取25公克膳食纖維。建議從天然食物攝取,一天至少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至少6份全榖類食品,可以安全達到建議。飲食宜多選用豆類、燕麥、糙米、全麥麵包、根莖類、水果等,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

「植物性膠原蛋白」是錯誤的廣告

網路上看到有「植物性膠原蛋白」的廣告,其可能為膳食補充品。也許因為膠原蛋白與膳食纖維都有膠狀物質,膠原蛋白被宣傳為愛美商品,廠商搭此便車以招攬顧客。二者其實有天壤之別,膠原蛋白僅來自動物性食品,成分為蛋白質,消化後成為胺基酸,可以被小腸吸收;膳食纖維只植物性食品才有,成分為多醣類,但不被身體消化吸收。

預防腦中風的飲食

2012 年1 月《刺胳針神經學》期刊(Lancet Neurology)登載了澳洲學者的回顧論文,將目前食品營養和腦中風的相關研究做了嚴謹的探討和整理,揭示腦中風營養學上較具科學實證基礎的觀念。

肥胖會增加腦中風的風險,身體質量指數(BMI)在30 以上的人,腦中風的發生率是一般身材者(BMI 小於23)的2倍,BMI 每增加1 單位,腦中風的相對風險就增加6%;BMI 每增加5 單位,腦中風的死亡率則增加40%。

在維他命的攝取觀念上,以往有學者提出假說認為維他命A、C、E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避免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堆積在血管壁造成動脈粥樣硬化。不過,統合分析研究發現吃這些抗氧化維他命的補充品對預防腦中風並沒有幫助,過度攝取維他命A和E反而會增加各種病因的死亡率。缺乏葉酸和維他命D可能增加腦中風風險,針對這兩種營養素的缺乏者做飲食補充不失為一種治療方法,但是一般人多吃葉酸和維他命D並沒有預防腦中風的效果。

在礦物質方面,減少鈉攝取雖然未被證實可以減少中風發生率,但是每天少吃2g的鹽可以減少20%心血管病變發生,也能夠降低血壓。鉀的補充則可以降低血壓和腦中風的風險,但不適用於腎臟病患和某些心血管藥物的使用者。紐西蘭有大規模的研究報告指出:過多補充鈣的攝取可能增加腦中風和心肌梗塞風險,在學界引起很大的震撼和論戰。鈣在健康上的定位可能要更多科學研究的佐證才會明朗。

另有研究指出攝取植物性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腦中風風險,增加膳食纖維攝取則可以降低血壓、血糖和血脂肪,但沒有直接數據證實與腦中風風險相關。

在飲食種類方面,每週吃3 份魚可以降低腦中風風險6%。每天吃5份以上的蔬菜水果相對於每天蔬果攝取少於3 份者,腦中風風險則下降26%。喝低脂牛奶相較於喝全脂牛奶,腦中風風險下降49%。巧克力、咖啡、茶也都有研究指出有助於降低腦中風風險,但也要留意過多攝取對健康造成的其他危害。

日新月異的醫學研究改寫人們的營養觀念,雖然有時讓我們陷入昨是今非的困惑,但也就是這樣對健康生活的警醒,讓富裕國家的腦中風發生率近40 年來呈現下降趨勢。研究的結果並不在於鼓勵人們一窩蜂去添購特殊的營養品,而是提供充分的營養訊息,讓我們得以明智而均衡地選擇飲食,達到健康長壽的結果。
資料來源:www.udn.com

富含類黃酮食物有助於降低巴金森氏症風險

類黃酮(flavonoids)或稱黃酮類化合物,是一群化學結構相似的物質,多存在於自然界中某些種類的蔬果、植物。大家常聽到的,包括茶飲中的兒茶素、葡萄中的原花青素、莓類水果中的花青素、豆類中的異黃酮都屬於類黃酮。過去研究顯示類黃酮物質的抗氧化特性對神經系統有保護效果,最近的研究則發現富含類黃酮的食物有助於降低巴金森氏症的發生風險。

2012年4月《Neurology(神經學)》期刊登載了美國哈佛大學的前瞻性研究,研究人員使用「護士健康研究」和「健康專業追蹤研究」兩大資料庫,針對近13萬名男女性研究對象,進行每2年一次的飲食習慣和疾病史問卷調查,追蹤超過20年,結果發現:在校正其他相關因子之後,男性平常飲食攝取類黃酮最多的五分之一比起攝取量最少的五分之一,發生巴金森氏症的風險可降低40%,但是在女性方面,多吃類黃酮飲食和巴金森氏症的發生風險並沒有呈現顯著差異。若不分男女性,在各種次分類的類黃酮之中,花青素(anthocyanins)可降低巴金森氏症的風險達24%,效果較明顯,富含花青素的莓類水果則可降低巴金森氏症的風險達23%。每週吃5份(顆)蘋果,在男性可以降低巴金森氏症的發生風險,在女性則沒有顯著差異。

巴金森氏症的病理成因,被認為是來自中腦黑質組織(substantia nigra)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死亡,造成肢體顫抖、僵硬、動作遲緩等進行性的神經症狀。在動物實驗發現:藍莓或草莓可以增加多巴胺釋放,緩和氧化壓力,抑制神經發炎,避免神經傷害。動物吃下這些食物之後,類黃酮之中的花青素可以經由血液循環通過血腦障,作用在腦組織,學理上對於降低巴金森氏症的發生風險可能有所幫助。然而這個研究中,富含類黃酮食物對女性發生巴金森氏症的風險並沒有顯著影響,是否還有其他相關因素尚未釐清,有待進一步研究來證明。

西方諺語說:「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在這個研究的結果看來,真的有幾分道理。規律而均衡地選擇食用營養價值高的蔬果,對於健康的提升是經濟又有效的方式。 資料來源:www.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