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血糖、體脂...等數字都對健康有莫大的影響,但有一種可以自己追蹤、測量的數字也很重要,那就是心跳!近期有國內健康機構指出,休息時的心跳若超過每分鐘70下,每多一下就會減少1個月的壽命。而國外的研究也認為,心跳越高,代表心臟輸出血液的效率不足,也可能是多種心血管相關疾病的徵兆;更有國外研究指出,心跳持續偏高的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會增加55%!
心跳會隨著人體的狀況而有所改變,像是運動之後心跳變快,是為了增加血流與氧氣供應的自然現象。不過,若是人在休息的狀態下所測得的靜止心率(resting heart rate)也持續偏高,可就非常不妙了。紐約長老教會醫院/威爾康乃爾醫學中心佩雷爾曼心臟研究所的科學家就指出,長期心跳過快可能是心臟病或其他疾病導致,且與較高的死亡率有關。
研究者花費五年時間、追蹤了9193位病患後發現,持續偏高的心跳(超過每分鐘84下、症狀發展或持續五年以上),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55%、全因死亡率增加79%有關。另外,相較於正常的靜止心率(每分鐘60~80下),每分鐘的心跳每增加10下,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率就會提高16%,全因死亡率也增加25%。
過快的心跳也和高血壓有關,過高的血壓則會傷害血管壁的健康。另外,心率過高是自律神經系統失調的指標之一,而自律神經系統的失調,也與缺血性心臟病、動脈粥狀硬化、心律不整等健康問題風險的增加相關。
主要研究者Peter Okin醫師認為,測量心跳既簡單又不花錢,也是醫師會進行的例行工作。但是,心跳會隨著身體狀況而改變,每天、每年的心跳都不一樣是正常的。因此內科醫師不應只考慮單一心跳讀數,更要追蹤長期的心率改變。這項簡單卻重要的指標,能夠標示出可能致命的健康問題,但藉由診斷與治療,仍然能夠預防惡化。
降低心跳從生活著手:多吃魚、補充纖維礦物質,規律運動
當發現自己有長期心跳過快的問題時,除了就醫治療,也要從生活中著手,幫助心臟重新找回健康。其中最重要的做法,就是運動和飲食。
《Frontiers in Physiology》期刊中曾有研究指出,增加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鱒魚、鮭魚、鮪魚、鯖魚、鯡魚等魚類,與顯著降低心率有關,因為魚油中的omega-3對心臟肌肉收縮有直接影響,能夠幫助降低心率。
另外,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夠降低會導致心率提高的三酸甘油酯;飲食中較佳的鎂鈣比例,則有益於肌肉收縮與放鬆的機能,有助於控制心率;攝取鉀、減少鈉,則有助降低血壓。
藉由有氧運動,則能夠強健心臟、使其能夠在每次收縮時送出更多的血流,提升送血效率,就能讓心臟以更少的收縮次數完成工作,心跳也會隨之減少。新墨西哥大學運動科學家Len Kravitz指出,規律運動能夠使靜止心率每分鐘降低5~25下,而心跳減少也能夠提升心臟送出富含氧氣和養分的血液的效率。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腦內有免疫淋巴管
新發現 腦內免疫淋巴管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最新研究顯示,大腦內存在免疫系統的淋巴管道,這項新發現將顛覆幾十年來教科書舊概念,這些淋巴管在每一種涉及免疫成分的神經疾病中都可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弗吉尼亞大學神經科學系主任Kevin Lee說,當Jonathan Kipnis教授研究團隊第一次將基本的結果拿給我看的時候,人們得改寫教科書了。之前,從未發現中樞神經系統存在淋巴系統。Kevin Lee說教科書上的概念需要更新了,我們第一眼看到結果的時候,就很清楚這將改變人們對中樞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關係的很多認識。
最近一期的Nature刊登這驚人的研究。科學家們確認,腦和機體(具有生命的個體的統稱)的其他組織類似,也能通過腦膜中的淋巴管與外周免疫系統相連。這項發現因為和幾十年來的教科書概念不一致,即使研究者Jonathan Kipnis教授自己,一開始也懷疑結果是否正確。他說:「根據以往的知識,我不太相信大腦中存在那些淋巴管。我以為,上世紀中期就已經發現了機體的所有結構。顯然,實際情況不是我們認識的那樣。」
Jonathan Kipnis解釋,作出這一發現的方法很簡單,在玻片上直接觀察小鼠腦膜,檢查整體結構,即可見那裡面分布的淋巴管。腦部淋巴管之所以能「隱藏」那麼長時間而沒有被醫學家發現,是因為淋巴管順著一條主血管進入靜脈竇,那個區域比較難觀察,因而其中的淋巴管結構被忽視。這一發現有助於醫學界深入理解大腦的機制,以及研究各種常見的疑難疾病,如Alzheimer's和多發性硬化症。
2015/07/16 from http://www.epochweekly.com/b5/439/15304.htm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最新研究顯示,大腦內存在免疫系統的淋巴管道,這項新發現將顛覆幾十年來教科書舊概念,這些淋巴管在每一種涉及免疫成分的神經疾病中都可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弗吉尼亞大學神經科學系主任Kevin Lee說,當Jonathan Kipnis教授研究團隊第一次將基本的結果拿給我看的時候,人們得改寫教科書了。之前,從未發現中樞神經系統存在淋巴系統。Kevin Lee說教科書上的概念需要更新了,我們第一眼看到結果的時候,就很清楚這將改變人們對中樞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關係的很多認識。
最近一期的Nature刊登這驚人的研究。科學家們確認,腦和機體(具有生命的個體的統稱)的其他組織類似,也能通過腦膜中的淋巴管與外周免疫系統相連。這項發現因為和幾十年來的教科書概念不一致,即使研究者Jonathan Kipnis教授自己,一開始也懷疑結果是否正確。他說:「根據以往的知識,我不太相信大腦中存在那些淋巴管。我以為,上世紀中期就已經發現了機體的所有結構。顯然,實際情況不是我們認識的那樣。」
Jonathan Kipnis解釋,作出這一發現的方法很簡單,在玻片上直接觀察小鼠腦膜,檢查整體結構,即可見那裡面分布的淋巴管。腦部淋巴管之所以能「隱藏」那麼長時間而沒有被醫學家發現,是因為淋巴管順著一條主血管進入靜脈竇,那個區域比較難觀察,因而其中的淋巴管結構被忽視。這一發現有助於醫學界深入理解大腦的機制,以及研究各種常見的疑難疾病,如Alzheimer's和多發性硬化症。
2015/07/16 from http://www.epochweekly.com/b5/439/15304.htm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低密度膽固醇中「L5」膽固醇才是腦中風元凶
過去常認為,膽固醇高會導致腦中風,但很多患者明明膽固醇和常人一樣卻也腦中風。最新研究發現,低密度膽固醇中「L5」膽固醇才是腦中風元凶,恐誘發心血管疾病並傷及腦部。
台灣醫學會第109屆總會暨2016年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今天邁入第2天,這篇研究論文獲得李鎮源教授醫學研究青年學者獎。
進行這項研究的中國醫藥大學助理教授沈明毅今天表示,以往醫界認為「低密度膽固醇」屬於壞的膽固醇,會沉積在血管壁形成動脈硬化、誘發心血管疾病等,不過卻有不少患者明明體內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膽固醇都不高,仍罹患急性腦中風。
沈明毅說,這次研究找來近40名急性腦中風患者,體內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膽固醇都和一般人差不多,但抽血檢驗卻發現, 患者急性腦中風48小時內,L5低密度膽固醇竟比一般人多出近40倍。
沈明毅解釋,研究發現,「低密度膽固醇」成分中有毒性高、低之分,其中L1至L4毒性較低,對人體影響不大,而毒性較高的L5才是心血管疾病元凶,因此患者即便低密度膽固醇量不高,只要L5濃度高,還是可能引起腦中風。
不只如此,小鼠實驗也發現,L5會透過受體LOX-1破壞內皮細胞,促進血小板活化凝集,是引起動脈粥狀硬化和血栓的元凶,且小鼠L5濃度越高,腦受損的面積就越高。
沈明毅說,研究成果未來可望用於腦中風檢測,透過檢驗體內L5濃度,判斷腦中風風險。
此外,沈明毅也提醒,有代謝症候群、高血脂與糖尿病,以及長期抽菸的人,體內的L5會明顯增加,因此若想預防腦中風,除了控制慢性病,平時也應少吃高油脂、油炸等食物,避免體內壞膽固醇增加,危害健康。
20161113 from:http://health.cna.com.tw/healthnews/20161114S003.aspx
台灣醫學會第109屆總會暨2016年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今天邁入第2天,這篇研究論文獲得李鎮源教授醫學研究青年學者獎。
進行這項研究的中國醫藥大學助理教授沈明毅今天表示,以往醫界認為「低密度膽固醇」屬於壞的膽固醇,會沉積在血管壁形成動脈硬化、誘發心血管疾病等,不過卻有不少患者明明體內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膽固醇都不高,仍罹患急性腦中風。
沈明毅說,這次研究找來近40名急性腦中風患者,體內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膽固醇都和一般人差不多,但抽血檢驗卻發現, 患者急性腦中風48小時內,L5低密度膽固醇竟比一般人多出近40倍。
沈明毅解釋,研究發現,「低密度膽固醇」成分中有毒性高、低之分,其中L1至L4毒性較低,對人體影響不大,而毒性較高的L5才是心血管疾病元凶,因此患者即便低密度膽固醇量不高,只要L5濃度高,還是可能引起腦中風。
不只如此,小鼠實驗也發現,L5會透過受體LOX-1破壞內皮細胞,促進血小板活化凝集,是引起動脈粥狀硬化和血栓的元凶,且小鼠L5濃度越高,腦受損的面積就越高。
沈明毅說,研究成果未來可望用於腦中風檢測,透過檢驗體內L5濃度,判斷腦中風風險。
此外,沈明毅也提醒,有代謝症候群、高血脂與糖尿病,以及長期抽菸的人,體內的L5會明顯增加,因此若想預防腦中風,除了控制慢性病,平時也應少吃高油脂、油炸等食物,避免體內壞膽固醇增加,危害健康。
20161113 from:http://health.cna.com.tw/healthnews/20161114S003.aspx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喝可樂弊多於利
你是否很喜歡可樂?大口飲用的暢快感令人心曠神怡。針灸蘇裕盛醫師分析人們喝下一罐可樂後1小時內身體的反應。
10分鐘:10匙的糖湧入你的身體,約有193大卡。這相當於100% 的推薦日攝入量。這劑量本應讓你噁心想吐,但是飲料內的磷酸阻斷了這種感覺。
20分鐘:你的血糖火箭般飈升。為了把過高的血糖轉為脂肪,你的胰腺要開始忙乎了,滿載生產胰島素。
40分鐘:咖啡因吸收得也差不多了,你的瞳孔開始放大,血壓升高,肝臟把更多的糖泵入血漿。你腦部的腺苷受體阻斷身體的真實感受,讓你疲勞頓失。
45分鐘:身體的多巴胺釋放增加,讓你快感倍加,同時對飲料的依賴性也在增加。這種身體神經反應和吸海洛因異曲同工。
60分鐘:小腸裡的磷酸和鈣、鎂、鋅結合,讓你新陳代謝加速。高劑量的糖與人工甜味劑加速尿中鈣的排泄,咖咖因的利尿作用也同時連袂登場。原可存積於骨骼的鈣鎂鋅將從你的體內流失,同時流失的還有鈉、電解質和水。你的身體排出了所有先前喝下的碳酸飲料中的水;同時,溶解在水中的,體內那些原本用來構建你的細胞、骨骼、牙齒的營養物質與礦物質,也跟隨著排出。
糖消耗的差不多時,你變得不安和(或)怠倦。你開始有了廢物一般的感覺,是時候再來一瓶了?蘇裕盛醫師還是遠離碳酸飲料才是養生之道!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最新科技 皮秒雷射(picosure) 除斑強7倍
皮秒雷射PicoSure 貴得超級跑車
國內醫美微整形市場每年高達數百億元商機。國內醫美診所有500多家,其中台北市忠孝東路上就有200家,但根據統計,每月收掉的醫美診所有20家,同時間又有20家開店搶市。
目前市場上最昂貴機器,是宣稱可解決多種皮膚問題的「皮秒雷射PicoSure」,一台1200萬元,相當於一台藍寶堅尼跑車價格。這皮秒雷射能處理棘手的胎記、刺青,對細紋、凹疤也有改善效果,且修復期短,術後反黑或抱怨大幅銳減。
民眾對醫美雷射療程不要抱持太高的期待,以為單靠一次雷射就能解決所有的皮膚問題,包括斑點、凹疤、皺紋、皮膚鬆弛等,臉上瑕疵都可迎刃而解,甚至「黑肉底」也可以變成白雪公主。若本身是黑肉底的人,無法單靠雷射就變成白雪公主,打雷射極限是恢復到原有的膚色狀態,大腿或手肘內側是全身最白的地方,就算努力雷射也不可能超過。通常膚色較深的人,打雷射的能量不能太強,否則皮膚容易反黑,修復期也較長。民眾不太可能靠打雷射就能「漂白」成第一型的「白雪公主」。
雷射儀器愈買愈貴,但打雷射的民眾卻希望價格愈低愈好;但一分錢一分貨,便宜可能讓效果打折扣。醫學中心一次淨膚雷射費用約6千元,坊間一次899元或999元,可能是把雷射能量調低,民眾必須多打幾次才有效果。部分醫美診所使用二手雷射儀器,這就像買二手車一樣,如果前車主沒做好維修及保養,雷射能量無法精準調整,導致雷射光源無法穩定發射,不僅能量不穩定,雷射光源也無法集中,效果恐受影響。因此愛美別貪便宜,低價雷射安全及有效性堪慮。
目前皮秒雷射(picosure) 除斑,一次大約10000台幣左右,真的也不便宜,但一次就可以搞定一班的,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from:http://p.udn.com.tw/upf/newmedia/2015_vist/08/20150820_cos_03/index.html
國內醫美微整形市場每年高達數百億元商機。國內醫美診所有500多家,其中台北市忠孝東路上就有200家,但根據統計,每月收掉的醫美診所有20家,同時間又有20家開店搶市。
目前市場上最昂貴機器,是宣稱可解決多種皮膚問題的「皮秒雷射PicoSure」,一台1200萬元,相當於一台藍寶堅尼跑車價格。這皮秒雷射能處理棘手的胎記、刺青,對細紋、凹疤也有改善效果,且修復期短,術後反黑或抱怨大幅銳減。
民眾對醫美雷射療程不要抱持太高的期待,以為單靠一次雷射就能解決所有的皮膚問題,包括斑點、凹疤、皺紋、皮膚鬆弛等,臉上瑕疵都可迎刃而解,甚至「黑肉底」也可以變成白雪公主。若本身是黑肉底的人,無法單靠雷射就變成白雪公主,打雷射極限是恢復到原有的膚色狀態,大腿或手肘內側是全身最白的地方,就算努力雷射也不可能超過。通常膚色較深的人,打雷射的能量不能太強,否則皮膚容易反黑,修復期也較長。民眾不太可能靠打雷射就能「漂白」成第一型的「白雪公主」。
雷射儀器愈買愈貴,但打雷射的民眾卻希望價格愈低愈好;但一分錢一分貨,便宜可能讓效果打折扣。醫學中心一次淨膚雷射費用約6千元,坊間一次899元或999元,可能是把雷射能量調低,民眾必須多打幾次才有效果。部分醫美診所使用二手雷射儀器,這就像買二手車一樣,如果前車主沒做好維修及保養,雷射能量無法精準調整,導致雷射光源無法穩定發射,不僅能量不穩定,雷射光源也無法集中,效果恐受影響。因此愛美別貪便宜,低價雷射安全及有效性堪慮。
目前皮秒雷射(picosure) 除斑,一次大約10000台幣左右,真的也不便宜,但一次就可以搞定一班的,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from:http://p.udn.com.tw/upf/newmedia/2015_vist/08/20150820_cos_03/index.html
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第三代基因編輯 CRISPR/Cas9 初探
為何蓋茲、谷歌如此看好首個基因編輯上市公司
2015年,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榮登著名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十大科學突破榜首。在金融界,以基因測序、癌症腫瘤療法為代表的生物科技股已雄冠全球資本市場多年。作為A股市場精準醫療龍頭股,達安基因、迪安診斷2015年度漲幅高達146.41%和105.93%。
近日,從海外財經媒體,到國內券商,不約而同地再次提及精準醫療,不惜筆墨為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 Cas9搖旗吶喊。1月4日,曾獲比爾·蓋茲和谷歌風投的基因編輯公司Editas medicine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首次公開招股(IPO)说明書,擬於今年初上市。Editas一旦成功上市,將成為全球首個基因編輯上市公司。著名財經雜誌《巴倫周刊》、《華爾街日報》近期均表示,2016年,美股精準醫療的天平將向素有“造物主之手”的基因編輯傾斜。
技術篇
基因編輯被稱“造物主之手”有望徹底治愈惡性疾病
為何2016年美股精準醫療將向基因編輯看齊?為何國內券商爭相發布相關研報,引導國內資本市場關注?這一系列的問題,最終都可以用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造物主之手”的美譽來解釋。
首先,基因編輯技術與以往的任何醫療技術手段不同,是一種可以在基因組水平上對DNA序列進行改造,從而改變遺傳性狀的操作技術。其應用和普及使得基因水平的遺傳缺陷修復,以及徹底治愈白血病、艾滋病等惡性疾病成為了可能。其次,因其相比前兩代基因編輯技術,準確度高、效率高、成本低,未來將成為全球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主流技術。
因此,發現時間短短不過幾年的CRISPR/Cas9卻在2012、2013年,兩度入選《科學》雜誌十大科學發現,並在去年隨着兩項重磅研究成果的公佈,榮登《科學》雜誌十大科學突破榜首。
改寫生命原始碼
衆所周知,目前人類許多疾病源於基因缺陷,且罕有甚至沒有相關藥物治療。最近多年,醫學界和資本界大熱的精準治療就直接針對疾病的根源——異常基因本身,而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 Cas9也是基因療法的一種。
想要理解CRISPR/Cas9,先得把它拆開來看。CRISPR是一種廣泛存在於細菌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片段。據估計,生物界一半以上的細菌都擁有這種基因片段。
CRISPR最初在細菌體內發現,細菌每次戰勝病毒后都會將入侵病毒的小部分DNA保留於自身的基因組中,累積的這些病毒區域就是CRISPR。病毒再次入侵時,細胞便利用保留的這些CRISPR片段識別病毒基因,如果發現了匹配的DNA序列,就利用Cas9蛋白酶在精確的位點切割病毒基因,從而發揮免疫作用。
簡單地说,實施CRISPR/Cas9技術,需要三個部分:一段具有定位功能的嚮導RNA(核糖核酸)、具有切割缺陷基因功能的Cas9蛋白酶,以及在體外編輯好的用於替換缺陷基因的DNA序列。而該技術也需要三步驟:嚮導RNA識別細胞中的特定DNA,並用Cas9 蛋白酶剪短缺陷DNA,最后插入替換DNA。
借助CRISPR精確匹配的特性,研究人員將其開發成實用的基因編輯工具。正如基因編輯技術字面傳達的意思,從免疫細胞治療到遺傳缺陷修復,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為徹底治愈腫瘤、先天性遺傳病及艾滋病等其他惡性疾病開闢了全新的路徑。
盡管這種基因序列廣泛存在,但直到2007年,一家酸奶公司無意間才發現了細菌這種神奇有效的防禦機制;直到2012年,科學家才正式將CRISPR/Cas9技術編撰出來。
國泰君安研報就指出,基因編輯技術在農業種植業、養殖業、醫學基因治療領域展現了巨大應用前景,尤其借助CRISPR技術,在傳染性疾病、遺傳病、罕見病、腫瘤以及器官移植等領域開闢了全新的路徑,是精準醫療方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分為體外編輯和體內編輯,體外編輯主要用於對T細胞或幹細胞進行修改,用以腫瘤和血液系統疾病的治療;體內編輯是將攜帶CRISPR/Cas9的病毒載體注射入體內,對體細胞直接編輯,以對抗艾滋病、乙肝等病毒性疾病,或修復一些無臨床有效治療手段的遺傳病。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前兩代基因編輯技術——鋅指核酸酶(ZFN)與轉錄激活因子效應物核酸酶(TALEN),CRISPR技術對特定DNA的定位更加精準,成本更加低廉,有助於基因療法走向大衆。
“例如,第一代技術鋅指核酸酶(ZFN),每進行一次ZFN的基因編輯技術,鋅指的採購費用就是5000美元,加上較低的定位精準度,很容易造成成本浪費。”猶他大學鋅指核酸酶領先研究專家達納·卡羅爾表示,與此不同的是,第三代的CRISPR/Cas9技術,正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引起一場巨變。進行研究人員需要訂購的只是用以定位特定DNA序列的RNA片段,其他成分都是現成的,全部花費只有30美元。這使得該技術走向大衆化,這被達納·卡羅爾稱為是基因靶向治療的普遍化時代。
資本參與産業化商業化
中泰證券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羅文波指出,最近幾年,一些醫藥科技公司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開發基於CRISPR的基因療法,此類療法的首次臨床試驗會在接下來的一到兩年內進行。這些首批試驗或許將勾勒出CRISPR的應用場景,即CRISPR成分能被直接注入眼睛等器官,或者細胞能從人體移除並在實驗室中進行基因改造后被放回體內——形成血液的幹細胞可能被修正用於治療諸如鐮狀細胞性貧血症或β-地中海貧血等疾病。
而這些應用場景的誕生,離不開資本的深度介入。從金融資本對一項技術的青睞,我們也可看出其在科學界和資本界的前景。
羅文波在題為《“基因剪刀”開啟造物主平民化新時代》的研報中就指出,自CRISPR/Cas9誕生之日起,資本就深度與産業化、商業化相結合,主要技術發明人均是重要公司創始人。
截止目前,專業從事基因編輯的公司主要有成立於2011年的全球首家基因編輯公司Caribou Biosciences、成立於2013年的Crispr Therapeutics和Editas Medicine,以及成立於2014年的Intellia Therapeutics。
統計顯示,2013年以來,幾家基因治療公司在A輪和B輪融資中,總計獲得3.74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其中Editas Medicine兩輪融資額達到1.63億美元。此外,Crispr Therapeutics和Intellia Therapeutics融資額分別為8900萬美元和8500萬美元,其中不乏富達、蓋茲基金、谷歌風投等著名投資機構,反映了相關公司在資本市場的炙手可熱程度。
國泰君安分析師丁丹就表示,諮詢公司BCG的市場調查報告顯示,過去五年生物科技領域在基因編輯技術平台上開發的專利技術呈現井噴式增長,2010~ 2014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1%。從技術路徑上來看,以CRISPR技術發展最為迅速,TALEN和ZFN技術緊隨其后。僅2014年美國和歐盟授權的基於CRISPR技術平台的專利技術多達80項,專利主體既包括科研機構也包括企業,说明該技術已經從學術研究領域向商業化應用迅速轉化,並得到快速推廣。
目前,基因編輯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在主要包括科研和製藥兩大領域,上游包括作為高校以及産品和服務類供應商,分別提供專利授權,試劑開發及核酸序列設計合成,基因編輯應用技術開發及轉化,主要終端用戶包括生物技術和製藥公司、學術研究機構以及合同研發機構。
資本篇
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引資本追捧 倫理爭議與監管問題並存
自開年以來,精準醫療再次站上了風口,但與以往不同的是,包括申萬宏源、國泰君安、興業證券、中泰證券等多家券商,在本月集體發布精準醫療深度研究報告,几乎無一例外地劍指A股市場還不非常熟悉的名詞,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究竟是什麼讓這些券商集體關注最新的基因編輯技術?
1月4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佈了一條重磅消息,基因編輯公司Editas Medicine遞交了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的首次公開招股说明書。這意味着,僅創立兩年多的Editas將成為全球基因編輯領域首家IPO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將繼續關注Editas上市進展。
2017年進行臨床試驗
Editas由麻省理工學華裔教授張鋒和Jennifer Doudna在2013年11月成立,兩位創始人均為CRISPR技術的最早發明人。本次上市之后,股票代碼為:EDIT。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招股说明書中看到,Editas計劃募集1億美元,其中1500~2000萬美元用於先天性黑矇症LCA10項目(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LCA;一種遺傳性視力衰退疾病)的臨床前和臨床試驗,2200萬美元用於與著名生物製藥公司Juno Therapeutics合作項目的癌症治療臨床前研究,以及平台發展及其他臨床前研究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較早進入基因編輯領域的公司,其創始人又都為CRISPR的發明人,因此Editas在創立之初就受到了各界的關注。2013年11月,Editas獲得了來自美國著名風頭機構Flagship Ventures等的4300萬美元A輪融資。2015年8月,Editas更是獲得了來自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和谷歌風頭等重磅投資者的1.2億美元B輪融資,兩輪融資額達到1.63億美元。
Editas擬在2017年進行LCA10項目臨床試驗,這也將是CRISPR/Cas9的首次人體臨床試驗。此外,Editas還計劃治療另兩種相關的感染性眼盲等疾病,這兩種疾病在美國每年新發病例為3.5萬人。
招股書顯示,Editas開展的項目還有與Juno Therapeutics合作開展的癌症CAR-T治療項目,以及良性血液疾病、遺傳性肌肉疾病、遺傳性肺病、遺傳性和感染性肝病等另外四項遺傳基因疾病。目前,Editas的主要股東為Flagship Ventures(16.6%),Third Rock Ventures(15.6%),Polaris Venture Partners(15.6%),Bng0(9%),Bosley(4.6%),Viking Global、Fidelity和Deerfield(共計5.8%)。
財務與倫理風險並存
與最近資本市場大熱的虛擬現實(VR)和量子通信技術不同,創新醫學技術的臨床應用、道德風險、法制監管等也是決定其商業化進程的重要因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正如諸多尖端生物科技初創企業,Editas自2013年成立以來,在私人融資環境得來的全部資金都用於研發,自成立到2015年9月底,其運營損失節節攀高,財務赤字已經累計達7570萬美元。
盡管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近幾年風光無限,但因其任意修改基因的特性,與之相關的倫理與道德爭議也越來越多。
2015年12月13日,備受矚目的“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達成共識,基因編輯技術不應用於准備建立妊娠的人類胚胎,即反對“定製”嬰兒,但並未禁止編輯胚胎或生殖細胞的基礎研究;隨着科學研究和社會認識的發展,生殖細胞編輯的臨床使用應當進行重新考量,為未來基因編輯技術的進一步應用拓展留下了余地。
Editas也在其招股書的風險一欄明確指出,CRISPR/Cas9是一種新型的基因編輯技術,發展時間極其短暫,目前還沒有相關産品獲得美國或歐盟監管當局的許可。目前,進行臨床試驗的基因編輯技術仍僅限於第一、二代技術。
因此,即將上市的Editas也無法預計開發相關藥品需要投入的時間和資金成本。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需要大量資金,這就意味着Editas也沒辦法預計何時才能盈利,甚至到底能不能盈利。
關注A股市場相關概念股
實際上,我國對於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應用處於國際領先地位。2015年4月,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黃軍就發表了全球第一篇有關利用CRISPR技術修正人類三原核胚胎致病基因的基礎科學研究報告,這是全球首篇有關修改人體胚胎細胞的研究(注:黃軍就使用的是臨床廢棄、不能發育的三原核胚胎,規避了倫理道德風險)。黃軍就也因此入選全球知名科研期刊《自然》(Nature)雜誌2015年度全球科學界重大影響十大人物。
今年以來,西南證券、興業證券等多家券商都在研報中提到了一家卷煙包裝公司——勁嘉股份(002191,SZ)。
2015年12月30日,勁嘉股份公告稱,出資300萬元與中山大學簽署技術開發合同,共同建立基於CRISPR/Cas9技術的地中海貧血疾病基因修正的技術體系。
對於勁嘉股份借CRISPR技術切大健康産業,中泰證券首席宏觀策略師羅文波表示,從國際上看,CRISPR應用於造血幹細胞及地中海貧血是其未來主流的兩大商業化應用方向之一。目前國際醫藥巨頭諾華已就治療造血幹細胞相關的疾病,包括鐮狀細胞病、β-地中海貧血與Intellia Therapeutics開展了長達五年的合作。
而自2014年9月,銀河生物(000806,SZ)明確提出以生物技術為核心構建公司醫藥及醫療服務産業以來,其在生物醫療領域動作頻頻。
2015年4月,銀河生物發起設立注冊資本為3億元的南京銀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以免疫細胞治療為主營業務的得康生物60%股權;同年5月,增資控股了掌握免疫藥物篩選檢測技術和人源化抗體平台的銀河醫藥90%股權。去年11月18日,銀河生物子公司又與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書》,約定雙方合作開發靶向人VEGFR-1和人CD19的抗腫瘤CAR-T細胞I類新藥SKLB083017、SKLB083019,該項目總投資金額暫定為3000萬元,用於支付完成項目開發所涉及的相關費用,包括但不限於研發設備、試劑耗材等的採購以及人員工資。
此外,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中國唯一的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魏於全院士的團隊從事CAR-T細胞免疫治療研究8年,已進行多個靶點抗腫瘤CAR-T細胞研究。
2015年,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榮登著名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十大科學突破榜首。在金融界,以基因測序、癌症腫瘤療法為代表的生物科技股已雄冠全球資本市場多年。作為A股市場精準醫療龍頭股,達安基因、迪安診斷2015年度漲幅高達146.41%和105.93%。
近日,從海外財經媒體,到國內券商,不約而同地再次提及精準醫療,不惜筆墨為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 Cas9搖旗吶喊。1月4日,曾獲比爾·蓋茲和谷歌風投的基因編輯公司Editas medicine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首次公開招股(IPO)说明書,擬於今年初上市。Editas一旦成功上市,將成為全球首個基因編輯上市公司。著名財經雜誌《巴倫周刊》、《華爾街日報》近期均表示,2016年,美股精準醫療的天平將向素有“造物主之手”的基因編輯傾斜。
技術篇
基因編輯被稱“造物主之手”有望徹底治愈惡性疾病
為何2016年美股精準醫療將向基因編輯看齊?為何國內券商爭相發布相關研報,引導國內資本市場關注?這一系列的問題,最終都可以用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造物主之手”的美譽來解釋。
首先,基因編輯技術與以往的任何醫療技術手段不同,是一種可以在基因組水平上對DNA序列進行改造,從而改變遺傳性狀的操作技術。其應用和普及使得基因水平的遺傳缺陷修復,以及徹底治愈白血病、艾滋病等惡性疾病成為了可能。其次,因其相比前兩代基因編輯技術,準確度高、效率高、成本低,未來將成為全球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主流技術。
因此,發現時間短短不過幾年的CRISPR/Cas9卻在2012、2013年,兩度入選《科學》雜誌十大科學發現,並在去年隨着兩項重磅研究成果的公佈,榮登《科學》雜誌十大科學突破榜首。
改寫生命原始碼
衆所周知,目前人類許多疾病源於基因缺陷,且罕有甚至沒有相關藥物治療。最近多年,醫學界和資本界大熱的精準治療就直接針對疾病的根源——異常基因本身,而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 Cas9也是基因療法的一種。
想要理解CRISPR/Cas9,先得把它拆開來看。CRISPR是一種廣泛存在於細菌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片段。據估計,生物界一半以上的細菌都擁有這種基因片段。
CRISPR最初在細菌體內發現,細菌每次戰勝病毒后都會將入侵病毒的小部分DNA保留於自身的基因組中,累積的這些病毒區域就是CRISPR。病毒再次入侵時,細胞便利用保留的這些CRISPR片段識別病毒基因,如果發現了匹配的DNA序列,就利用Cas9蛋白酶在精確的位點切割病毒基因,從而發揮免疫作用。
簡單地说,實施CRISPR/Cas9技術,需要三個部分:一段具有定位功能的嚮導RNA(核糖核酸)、具有切割缺陷基因功能的Cas9蛋白酶,以及在體外編輯好的用於替換缺陷基因的DNA序列。而該技術也需要三步驟:嚮導RNA識別細胞中的特定DNA,並用Cas9 蛋白酶剪短缺陷DNA,最后插入替換DNA。
借助CRISPR精確匹配的特性,研究人員將其開發成實用的基因編輯工具。正如基因編輯技術字面傳達的意思,從免疫細胞治療到遺傳缺陷修復,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為徹底治愈腫瘤、先天性遺傳病及艾滋病等其他惡性疾病開闢了全新的路徑。
盡管這種基因序列廣泛存在,但直到2007年,一家酸奶公司無意間才發現了細菌這種神奇有效的防禦機制;直到2012年,科學家才正式將CRISPR/Cas9技術編撰出來。
國泰君安研報就指出,基因編輯技術在農業種植業、養殖業、醫學基因治療領域展現了巨大應用前景,尤其借助CRISPR技術,在傳染性疾病、遺傳病、罕見病、腫瘤以及器官移植等領域開闢了全新的路徑,是精準醫療方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分為體外編輯和體內編輯,體外編輯主要用於對T細胞或幹細胞進行修改,用以腫瘤和血液系統疾病的治療;體內編輯是將攜帶CRISPR/Cas9的病毒載體注射入體內,對體細胞直接編輯,以對抗艾滋病、乙肝等病毒性疾病,或修復一些無臨床有效治療手段的遺傳病。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前兩代基因編輯技術——鋅指核酸酶(ZFN)與轉錄激活因子效應物核酸酶(TALEN),CRISPR技術對特定DNA的定位更加精準,成本更加低廉,有助於基因療法走向大衆。
“例如,第一代技術鋅指核酸酶(ZFN),每進行一次ZFN的基因編輯技術,鋅指的採購費用就是5000美元,加上較低的定位精準度,很容易造成成本浪費。”猶他大學鋅指核酸酶領先研究專家達納·卡羅爾表示,與此不同的是,第三代的CRISPR/Cas9技術,正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引起一場巨變。進行研究人員需要訂購的只是用以定位特定DNA序列的RNA片段,其他成分都是現成的,全部花費只有30美元。這使得該技術走向大衆化,這被達納·卡羅爾稱為是基因靶向治療的普遍化時代。
資本參與産業化商業化
中泰證券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羅文波指出,最近幾年,一些醫藥科技公司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開發基於CRISPR的基因療法,此類療法的首次臨床試驗會在接下來的一到兩年內進行。這些首批試驗或許將勾勒出CRISPR的應用場景,即CRISPR成分能被直接注入眼睛等器官,或者細胞能從人體移除並在實驗室中進行基因改造后被放回體內——形成血液的幹細胞可能被修正用於治療諸如鐮狀細胞性貧血症或β-地中海貧血等疾病。
而這些應用場景的誕生,離不開資本的深度介入。從金融資本對一項技術的青睞,我們也可看出其在科學界和資本界的前景。
羅文波在題為《“基因剪刀”開啟造物主平民化新時代》的研報中就指出,自CRISPR/Cas9誕生之日起,資本就深度與産業化、商業化相結合,主要技術發明人均是重要公司創始人。
截止目前,專業從事基因編輯的公司主要有成立於2011年的全球首家基因編輯公司Caribou Biosciences、成立於2013年的Crispr Therapeutics和Editas Medicine,以及成立於2014年的Intellia Therapeutics。
統計顯示,2013年以來,幾家基因治療公司在A輪和B輪融資中,總計獲得3.74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其中Editas Medicine兩輪融資額達到1.63億美元。此外,Crispr Therapeutics和Intellia Therapeutics融資額分別為8900萬美元和8500萬美元,其中不乏富達、蓋茲基金、谷歌風投等著名投資機構,反映了相關公司在資本市場的炙手可熱程度。
國泰君安分析師丁丹就表示,諮詢公司BCG的市場調查報告顯示,過去五年生物科技領域在基因編輯技術平台上開發的專利技術呈現井噴式增長,2010~ 2014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1%。從技術路徑上來看,以CRISPR技術發展最為迅速,TALEN和ZFN技術緊隨其后。僅2014年美國和歐盟授權的基於CRISPR技術平台的專利技術多達80項,專利主體既包括科研機構也包括企業,说明該技術已經從學術研究領域向商業化應用迅速轉化,並得到快速推廣。
目前,基因編輯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在主要包括科研和製藥兩大領域,上游包括作為高校以及産品和服務類供應商,分別提供專利授權,試劑開發及核酸序列設計合成,基因編輯應用技術開發及轉化,主要終端用戶包括生物技術和製藥公司、學術研究機構以及合同研發機構。
資本篇
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引資本追捧 倫理爭議與監管問題並存
自開年以來,精準醫療再次站上了風口,但與以往不同的是,包括申萬宏源、國泰君安、興業證券、中泰證券等多家券商,在本月集體發布精準醫療深度研究報告,几乎無一例外地劍指A股市場還不非常熟悉的名詞,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究竟是什麼讓這些券商集體關注最新的基因編輯技術?
1月4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佈了一條重磅消息,基因編輯公司Editas Medicine遞交了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的首次公開招股说明書。這意味着,僅創立兩年多的Editas將成為全球基因編輯領域首家IPO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將繼續關注Editas上市進展。
2017年進行臨床試驗
Editas由麻省理工學華裔教授張鋒和Jennifer Doudna在2013年11月成立,兩位創始人均為CRISPR技術的最早發明人。本次上市之后,股票代碼為:EDIT。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招股说明書中看到,Editas計劃募集1億美元,其中1500~2000萬美元用於先天性黑矇症LCA10項目(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LCA;一種遺傳性視力衰退疾病)的臨床前和臨床試驗,2200萬美元用於與著名生物製藥公司Juno Therapeutics合作項目的癌症治療臨床前研究,以及平台發展及其他臨床前研究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較早進入基因編輯領域的公司,其創始人又都為CRISPR的發明人,因此Editas在創立之初就受到了各界的關注。2013年11月,Editas獲得了來自美國著名風頭機構Flagship Ventures等的4300萬美元A輪融資。2015年8月,Editas更是獲得了來自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和谷歌風頭等重磅投資者的1.2億美元B輪融資,兩輪融資額達到1.63億美元。
Editas擬在2017年進行LCA10項目臨床試驗,這也將是CRISPR/Cas9的首次人體臨床試驗。此外,Editas還計劃治療另兩種相關的感染性眼盲等疾病,這兩種疾病在美國每年新發病例為3.5萬人。
招股書顯示,Editas開展的項目還有與Juno Therapeutics合作開展的癌症CAR-T治療項目,以及良性血液疾病、遺傳性肌肉疾病、遺傳性肺病、遺傳性和感染性肝病等另外四項遺傳基因疾病。目前,Editas的主要股東為Flagship Ventures(16.6%),Third Rock Ventures(15.6%),Polaris Venture Partners(15.6%),Bng0(9%),Bosley(4.6%),Viking Global、Fidelity和Deerfield(共計5.8%)。
財務與倫理風險並存
與最近資本市場大熱的虛擬現實(VR)和量子通信技術不同,創新醫學技術的臨床應用、道德風險、法制監管等也是決定其商業化進程的重要因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正如諸多尖端生物科技初創企業,Editas自2013年成立以來,在私人融資環境得來的全部資金都用於研發,自成立到2015年9月底,其運營損失節節攀高,財務赤字已經累計達7570萬美元。
盡管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近幾年風光無限,但因其任意修改基因的特性,與之相關的倫理與道德爭議也越來越多。
2015年12月13日,備受矚目的“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達成共識,基因編輯技術不應用於准備建立妊娠的人類胚胎,即反對“定製”嬰兒,但並未禁止編輯胚胎或生殖細胞的基礎研究;隨着科學研究和社會認識的發展,生殖細胞編輯的臨床使用應當進行重新考量,為未來基因編輯技術的進一步應用拓展留下了余地。
Editas也在其招股書的風險一欄明確指出,CRISPR/Cas9是一種新型的基因編輯技術,發展時間極其短暫,目前還沒有相關産品獲得美國或歐盟監管當局的許可。目前,進行臨床試驗的基因編輯技術仍僅限於第一、二代技術。
因此,即將上市的Editas也無法預計開發相關藥品需要投入的時間和資金成本。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需要大量資金,這就意味着Editas也沒辦法預計何時才能盈利,甚至到底能不能盈利。
關注A股市場相關概念股
實際上,我國對於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應用處於國際領先地位。2015年4月,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黃軍就發表了全球第一篇有關利用CRISPR技術修正人類三原核胚胎致病基因的基礎科學研究報告,這是全球首篇有關修改人體胚胎細胞的研究(注:黃軍就使用的是臨床廢棄、不能發育的三原核胚胎,規避了倫理道德風險)。黃軍就也因此入選全球知名科研期刊《自然》(Nature)雜誌2015年度全球科學界重大影響十大人物。
今年以來,西南證券、興業證券等多家券商都在研報中提到了一家卷煙包裝公司——勁嘉股份(002191,SZ)。
2015年12月30日,勁嘉股份公告稱,出資300萬元與中山大學簽署技術開發合同,共同建立基於CRISPR/Cas9技術的地中海貧血疾病基因修正的技術體系。
對於勁嘉股份借CRISPR技術切大健康産業,中泰證券首席宏觀策略師羅文波表示,從國際上看,CRISPR應用於造血幹細胞及地中海貧血是其未來主流的兩大商業化應用方向之一。目前國際醫藥巨頭諾華已就治療造血幹細胞相關的疾病,包括鐮狀細胞病、β-地中海貧血與Intellia Therapeutics開展了長達五年的合作。
而自2014年9月,銀河生物(000806,SZ)明確提出以生物技術為核心構建公司醫藥及醫療服務産業以來,其在生物醫療領域動作頻頻。
2015年4月,銀河生物發起設立注冊資本為3億元的南京銀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以免疫細胞治療為主營業務的得康生物60%股權;同年5月,增資控股了掌握免疫藥物篩選檢測技術和人源化抗體平台的銀河醫藥90%股權。去年11月18日,銀河生物子公司又與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書》,約定雙方合作開發靶向人VEGFR-1和人CD19的抗腫瘤CAR-T細胞I類新藥SKLB083017、SKLB083019,該項目總投資金額暫定為3000萬元,用於支付完成項目開發所涉及的相關費用,包括但不限於研發設備、試劑耗材等的採購以及人員工資。
此外,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中國唯一的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魏於全院士的團隊從事CAR-T細胞免疫治療研究8年,已進行多個靶點抗腫瘤CAR-T細胞研究。
本文轉載自http://finance.sina.com/bg/tech/sinacn/20160118/12071401344.html
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海外中醫師獻策說中醫
兩千名海外中醫萬字策論集體發聲:希望這部法律讓世界中醫藥認祖歸宗
2016-01-30 10:17:44
兩千多名海外中醫說
中國《中醫藥法》草案的討論在國內引發熱議,作為海外中醫人,我們同樣非常關注這部法律的誕生。它不僅關係到中國中醫藥的未來,也關係到世界中醫藥的發展,關係到每一位中醫人的切身利益。我們海外中醫人有個共同心願,希望未來海外中醫藥發展仍然能夠認祖歸宗,希望這部法律能夠成為世界各國中醫藥立法參照的典範。本文匯聚了海外中醫藥群同仁對《中醫藥法》草案的討論修改意見,雖然時間倉促,文字整理方面有所欠缺,但基本上表達了海外中醫人的心聲。我們身處海外,熟悉世界各國中醫發展現狀和立法情況,從第三方的角度對本次立法諫言獻策,為人大立法提供參考。
參與討論的海外中醫專家名錄
主持人:董志林(荷蘭)
主要參與討論專家:於衛東(加拿大)、耿直(德國)、夏林軍(匈牙利)、何紅健(美國)、陳堅鷹(美國)、郭春彪(義大利)、白瓊(泰國)、姜越(泰國)、徐志峰(紐西蘭)、於福年(匈牙利)、鄭啟明(菲律賓)、張健(加拿大)、徐國男(加拿大)、張毅(南非)、陳文倩(葡萄牙)、靳麗霞(瑞士)、趙英傑(新加坡)、沈惠軍(英國)、鹿馨(英國)、夏均宏(英國)、陳月玲(西班牙)、蔡劍 (西班牙)、岑春華(德國)、薛少敏(比利時)、任天榮(荷蘭)、王澤豐(瑞典)、崔倬銘(澳大利亞)、盛澤民(奧地利)、王德鳳(法國)、胥淑芬(俄羅斯)。 還有海外華人中醫藥群裡近2000多名海外中醫專業者參與本案討論。
中醫藥法修改意見報告
①第一部分 海外中醫藥發展和立法情況
1、海外中醫立法概況:
近幾十年來,中醫藥在海外的發展漸成燎原之勢。但世界各地的中醫藥發展並不均衡,總體來看,美加、東南亞、大洋洲、歐洲發展較快,南亞、中東、南美、非洲發展緩慢。
目前中醫藥在西方國家歸屬於替代醫學或補充醫學。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所有的資料不包括中國)目前受過專業培訓的中醫藥人員約50多萬名。90% 以上都是通過各國當地的業餘中醫學校培訓或畢業,其中25%是西醫醫生;45% 是理療師、自然療法治療師、護士等;25%沒有醫學背景(這些人群在大部分的西方國家必須先學200學時左右的西醫基礎,否則不能畢業)。大部分自開門診,60%以鍼灸治療為主;30%鍼灸加中成藥治療;5%以中藥飲片、中成藥治療為主;還有5%從事中醫推拿或加鍼灸治療,共有30多萬間私人中醫診所。
荷蘭有1650萬人口,中醫藥人員達4000多人,1500多家中醫診所;英國中醫診所有3000多家,其中在倫敦就有1000多家,中醫鍼灸醫師10000多人;法國有10000多位鍼灸師,3000多所鍼灸診所;葡萄牙有3000多鍼灸師;德國有50000多位具有鍼灸資格的治療師,70多家西醫醫院設有中醫門診部;1991年,在Koetzting開設了德國第一家中醫醫院;莫斯科市有中醫鍼灸師2000多人,中醫診所300多家;在美國正式註冊的中醫師已近20000人;加拿大有中醫診所3000多家;溫哥華及多倫多一共有3872名註冊的中醫從業人員;巴西聖保羅有約30000鍼灸師,巴西全國應超過50000中醫治療師。在南非有500多中醫鍼灸師;新加坡有3000多位註冊中醫職業者;馬來西亞有7000多名中醫師;印尼有20多萬中醫從業者(朱文駿提供);日本有中醫鍼灸師、按摩師和整骨師總共392267名(陳堅鷹提供);澳大利亞有2500多家中醫診所。
2、各大洲目前的中醫立法情況
歐洲
瑞士:瑞士政府今年出臺了聯邦職業考試計劃,對包括中醫鍼灸在內的四種醫學通過考試可以擁有聯邦認可的文憑,但稱技師。對有10年以上臨床經驗的人員考試只要求30-40頁的論文和45分鐘答辯,考試時要求當地語言。
匈牙利:匈牙利於2013年12月17日立法,使中醫行醫合法化。2015年10月19日,在該法律的基礎上制定了實施細則,該法令對中醫行醫從業人員許可證發放進行了規定。該法律規定,在中醫領域持有至少5年高等教育文憑的人才有資格向有關當局遞交申請,並限定行醫地點和期限。申請人必需證明在祖籍國最後一個長期行醫的工作單位,沒有被取消過行醫資格並無刑事犯罪記錄。申請人的畢業證書無需當地文憑認證機構認證,衛生行政部門需要將申請人的個人資料、畢業證書號碼等有關資訊存檔備查。
英國:2002年英國衛生部成立了草藥師立法管理工作小組,其初衷為了保證草藥安全使用,但其做法是把一種完全獨立於其他醫學模式之外的中國傳統醫學與西方傳統草藥及印度傳統草藥等混淆在一起,註冊成“草藥師”,並把中醫藥中的“鍼灸”單獨分開註冊。當時由於中醫藥學術團體與政府、英國本土鍼灸學術團與華人為主的中醫藥學術團體,還有華人醫藥學術團體內部意見分歧,沒有達成一致的立法方案。在立法諮詢過程中,又更換了原來衛生部部長,所以英國的中醫藥立法停滯不前。
葡萄牙:葡萄牙中醫尚未立法,但已被提上議事日程,目前政府反覆更迭,前途難料。鍼灸立法已實施,據葡萄牙衛生系統管理中心(ACSS)平臺上注策申請鍼灸師執業證書已有2000多個鍼灸執業人員。
美洲
加拿大:加拿大魁北克省、艾伯塔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安大略省和紐芬蘭省先後中醫鍼灸立法。以1999年7月為限,之前的中醫行醫者不用考試,只要拿出學歷證明或師帶徒的證明,同時每年有一定數量的病例支援就直接發執照(祖先法)。而99年7月以後來執業的中醫們則要有學歷證明(可以是國內的),通過考試才能獲得執照。執照分中醫師(可以開中藥和做鍼灸)學歷要五年、中藥師(只能開中藥)、鍼灸師(只能做鍼灸),後兩個學歷各要學習3年才能考試。考試分三部分:安全課(有英語,粵語,及國語不同試卷)、筆試題和操作考試(有英文和中文簡體和繁體的不同試卷)。只有三項考試都通過了,才能拿到執照。這裡的鍼灸已經納入政府的保險計劃,但是隻針對低收入者,而且每年只有230加元,還是同物理治療師、脊柱治療師共用的。
美國:美國屬於聯邦制國家,沒有全國統一針灸或中醫方面的立法,已有44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在不同的時間段通過了鍼灸立法,以州立法的形式對針灸進行規制和管理。雖然美國聯邦政府尚未公佈全美的鍼灸法律法規,但在1995 年5 月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將鍼灸針列為醫療器械,這被認為是美國政府間接而策略地認可鍼灸療法。美國各州鍼灸立法管理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州政府專門為鍼灸立法,並且設立鍼灸師頭銜,共計有30 個州。第二類:美國州政府未專門為鍼灸進行立法,也不存在鍼灸師頭銜問題,但醫師或在醫師指導下可以應用鍼灸,共計21個州。美國對於鍼灸的立法管理的特點可以概況為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法律手段與非法律手段並存,但總體趨勢是加快立法步伐,規範鍼灸療法的整體運作過程,使之日益科學化、規範化、標準化,整體提高美國的鍼灸治療水平和擴大應用範圍。其主要內容概括起來包括鍼灸療法的應用規程、從業者的資格認證和服務技能考評、針刺醫療的責任負擔等問題。
智利:智利通過鍼灸立法。
大洋洲
澳大利亞:2000年5月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通過了中醫立法,承認中醫是合法的醫生,而且與西醫在法律上平等,併成立中醫管理局;2012年2月澳洲中醫立法正式在全國實行。
紐西蘭:紐西蘭政府自1990年通過Accident Compensation Act ,正式認可傳統鍼灸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可用於治療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傷和痛症。The Accident Compensation Corporation (ACC)–國家意外事故保險委員會是政府唯一執行上述法律的機構。鍼灸師通過ACC註冊後,其ACC病人必須有西醫轉診,治療費用可以得到政府的全額報銷,鍼灸師可以得到政府的$65/小時的補貼。鍼灸師註冊ACC的要求是:(1)擁有紐西蘭國家鍼灸文憑(7級)或同等的學歷;(2)成為 ACC 認可的兩個鍼灸協會其中之一的協會的會員,並沒有英語要求。持有紐西蘭學歷,如畢業於指定學校,可以自動加入,毋須考試。如僅持有非紐西蘭中醫或鍼灸學歷申請協會註冊,需通過相關的考核。考核是用英語。
非洲
南非:2000年南非通過法律程式確認了包括中醫鍼灸在內的多種療法的合法地位,政府組建了The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s Council Of South Africa (聯合衛生委員會),包括中醫鍼灸在內的療法在該委員會註冊, 2004年完成了首批中醫鍼灸師註冊,依據知識層次,分為中醫師與鍼灸師兩個層次。共約400多中醫鍼灸從業者獲得合法註冊。在南非申請註冊要求具備中醫鍼灸大學本科學歷,並通過The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s Council Of South Africa指定考試委員會考試合格後才能獲得註冊。註冊醫師可以獲得醫療保險賠付。註冊醫師要參加醫師資格再教育,獲得學分才能維持醫師資格。
亞洲
越南:政府已宣佈中醫合法地位。馬來西亞也將要為傳統醫藥立法,《中醫傳統醫藥法令》預計今年6月提呈國會批准。
新加坡:1992年新加坡政府開始關注中醫藥,衛生部成立傳統中醫藥委員會。傳統中醫藥委員會的三大主要任務是: 一、檢討目前新加坡傳統中醫藥界的施診方式; 二、研究本地中醫藥界培訓醫師的制度,並建議提高中醫訓練水平的方法; 三、找出中醫藥界施診時面對的困難,及建議保護公眾利益的措施。 1994年6月間鼓勵所有中醫藥團體共同設立“中醫藥聯合委員會”。
協委會宗旨: 一、促進、加強及鼓勵全國各中醫團體之間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協調合作及瞭解; 二、共同協商有關中國中醫問題,必要時與政府有關部門聯絡和對話; 三、促進中醫藥專業人才培訓規範化。 1995年10月7日,傳統中醫藥委員會發表了《傳統中醫藥初步報告 摘要》及《傳統中醫中藥白皮書》,對當時新加坡中醫藥的現狀和發展作了總結。 傳統中醫藥委員會報告中提出的具體建議: 一、中醫師的培訓 二、中醫行業的管制 三、中藥材的管制 四、研究與合作 五、公眾教育 衛生部根據與新加坡中醫團體協調委員會共同認可的規範,於1999年12月公佈《過渡時期鍼灸師註冊綱要》,次年即開始對針灸師進行註冊,以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政策,對申請者的中醫教育背景和行醫經驗進行個別評估,分別給予: 1、完全豁免考試而正式註冊; 2、完全豁免考試而過渡性註冊; 3、需通過臨床考核; 4、需參加規定的進修課程後參加統一考試。
2000年11月14日,新加坡國會三讀通過傳統中醫師法案。成立中醫管理委員會(簡稱管委會)和確立中醫師(包括鍼灸師在內)註冊制度。在中醫註冊法令下於2001年2月7日成立了中醫管理委員會。中醫註冊法令規定管委會能有不少過五位但不多過九位的委員,所有的委員由衛生部長委任。 管委會於2001年先後設立了屬下工作組: 一、考試組 二、行規道德組 三、過渡性註冊組
2002年,衛生部委託新加坡中醫學院與中醫學研究院開辦中醫進修課程,讓中醫執業者進修,以便參加由中醫管理委員會舉辦的中醫統一考試。 申請參加中醫師註冊資格考試的條件: 目前,持有中醫管理委員會認可的中醫院校畢業證書者或有條件註冊中醫師,方可申請中醫師資格註冊考試: 一、新加坡中醫學院中醫專業高階文憑、中醫學士學位課程畢業證書,新加坡中醫學院與南京中醫藥大學聯辦的中醫本科學位,新加坡中醫學院與廣州中醫藥大學聯辦的中醫本科學位。 二、新加坡中醫學研究院與北京中醫藥大學聯辦的中醫本科學位。 三、南洋理工大學與北京中醫藥大學聯辦的生物科學學士學位及中醫學本科學士學位。 四、新加坡公民,持有中國八所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學士學位者,在參加中醫師註冊考試前,必須先完成至少一年的臨床實習,包括至少403學時在被認可的中醫院校進行的中醫臨床培訓。 五、屆滿三年的有條件註冊中醫師。
泰國:自2000年泰國政府正式批准中醫行醫合法化以來,泰國的“中醫熱”不斷升溫,中醫也逐漸被泰國人所接受。在泰國曼谷、清邁、普吉等城市,中醫診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藥店櫃檯上中醫藥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泰國衛生部2000年6月30日釋出《關於批准使用中醫方法治療疾病的規定》,承認中醫為一種醫學。2002年7月1日,中醫藥在泰國合法化,泰國衛生部負責泰國本土中醫生申請註冊並頒發行醫執照。截至目前,共有近800名中醫師取得了衛生部頒發的行醫執照。泰國衛生部執照準證廳每年都與泰國中醫總會、泰國中醫藥學會聯合舉辦“泰國中醫藥學術研討會”,旨在提高中醫隊伍的素質和學術水平。在中醫教育方面,泰國已有6所大學設立中醫學院。
菲律賓:傳統醫學的法律地位在菲律賓共和國1997年8423 傳統醫藥法案中已經確立。中醫藥作為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已部分取得相關的法律地位。但該法案以鼓勵菲律賓的醫師從事鍼灸治療為主, 對菲律賓的傳統草藥和療法予以推廣和研究。菲律賓衛生部根據傳統醫藥法案,聯合其他部委設立的傳統及替代醫學研究中心,負責傳統醫學的政策制定管理和推廣。在該中心指引下,通過各界的努力,經菲律賓衛生部同意,2008年開始由菲律賓傳統和替代醫學中心核發鍼灸師執照,其中包括非菲律賓公民但具有長期居留權的專業人士。明確了來自中國及其他國家的中醫和傳統醫學人士可以取得執業資格。
菲律賓的中醫診所及從業人員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一是中國大陸來菲的專業或非專業人士從事中醫藥服務的。該群體主要在馬尼拉市中國城,部分在大馬尼拉區的商業金融區域。大部分未經政府註冊認證和登記。初步估計在40所左右;二是菲律賓本地從事鍼灸治療的專業人士,以及來自韓國的鍼灸師,大概在80 至100人 左右,分佈較為廣泛,主要在大馬尼拉區外,包括各外省市。 根據菲律賓衛生部傳統及替代醫學中心的資料, 目前菲律賓已註冊的鍼灸師 614位,認證的鍼灸診所 23家。認證的鍼灸學會有3個單位。認證的鍼灸培訓課程有3個單位(菲律賓註冊中醫師及鍼灸師學會的培訓課程是唯一包括中醫基礎理論和鍼灸培訓的認證課程)。雖然鍼灸作為中醫學的一個分支得到了承認,但中醫的法律地位還沒得到確實的承認和支援。當然大部分民眾因鍼灸而認識中醫,這也是正面的部分。
菲律賓醫藥分離,藥物署對中醫藥的註冊將參照東盟的相關協調機制,但各國還是不同。菲律賓目前多以食品新增劑類別申請。菲律賓的藥物管理由菲律賓食品藥物管理局負責。目前大多數的中成藥尚未在菲註冊,少部分以食品補充劑的名義進口,不能聲稱任何的療效和治療作用,也限制了產品的使用。從另一方面,東盟目前對傳統藥物的註冊要求,也將影響菲律賓對傳統藥物的註冊制度。 在對針灸師認證的基礎上,如何將中醫的地位 予以明確和管理,將對未來中醫藥在菲律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2015年1月26日,菲律賓註冊中醫師鍼灸學會和衛生部菲律賓傳統及替代醫學中心總幹事進行了第一次溝通會議。
3、海外立法的幾個模式:
海外中醫藥的傳播與實踐源遠流長。現代海外中醫的發展主要起始於尼克松1970年訪華,然後在美國,繼而在歐洲國家,乃至全世界興起了鍼灸熱與中醫熱。從1976年美國加州立法開始,美國各州紛紛立法,然後歐美西方各國才起而隨之。目前海外對中醫的立法分幾個類別:1,未立法國家:像目前的英國、荷蘭、葡萄牙、紐西蘭、德國、瑞士、義大利等國。2.鍼灸立法國及地區:美國的立法主要是鍼灸立法,這與當年西方國家對中醫認識的不足有關,中醫中藥反而是鍼灸執照的行醫範圍內。3.中醫鍼灸全面立法:像澳大利亞,加拿大BC省的立法就是中醫的全面立法,可以有Doctor of TCM 的稱號。與西醫、自然醫師有著同樣的法律地位,為中醫正名。
在西方法制國家,未立法國家實際上中醫鍼灸是灰色地帶。既沒有法律規定中醫是非法的,也沒有法律規定中醫是合法醫療行業。中醫鍼灸業者基本上是行業自我管理。由於中醫鍼灸療效高,副作用小,治好了許多西醫無法解決的疑難雜症。深受公眾的愛戴,甚至許多政要也親受其益。
中醫鍼灸在未立法國家是被默許的。對於政府來說,始終有一個隱患,就是如果出現醫療糾紛,如何保障病人利益?在行業自管下,進來的一些不合格的中醫鍼灸業者,也造成了許多不好的影響。如何保證入行的職業標準,保障公眾利益,就成了海外各國政府立法規管中醫的出發點。也是中醫海外發展的大勢所趨。 在以美國等鍼灸立法國和地區,中醫中藥是從屬於鍼灸執照的行醫範圍的。加州實際上開了西方國家鍼灸立法的先河。中醫中藥在鍼灸學院的教學課程裡。但是,由於中藥在美國屬於健康食品,不是藥,所以,鍼灸師可以同時經營中藥,自配方劑,反而在行醫方式上有著獨特的優勢和自由度。美國在法律上稱中醫為“東方醫學”,也是名不正,言不順,或許和去中國化政治因素有關。
澳大利亞與加拿大BC省的中醫立法,名正言順,全面規管中醫鍼灸的行醫執業。對其他未立法國家,尤其是英聯邦國家和正在立法過程中的國家和地區,可以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這是政府層面正式、全面立法中醫鍼灸,承認了中醫的合法醫療專業地位,並在法律、保險等方面的融合,為中醫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 但是對東南亞國家來說,他們應該更希望參照中國的中醫中藥法律和藥典。
4、目前海外中醫鍼灸立法表現出來的幾個矛盾
由於對中醫的瞭解不足和中西文化背景的差異,大部分海外的西醫醫療界對中醫、中藥、鍼灸、推拿的觀念和中國中醫師的認識相差很大。鍼灸由於相對容易學習(未必全部是中醫理論),對疼痛性疾病的治療療效確切,在替代或補充醫學中越來越受重視。中藥因為方劑難學難懂,再加上部分中藥的毒性、殺蟲劑、重金屬含量超標等因素,多數國家被限用、或禁用。推拿處於更邊緣的狀態。因此,各個國家對針刺療法和中醫的認識差別巨大,立法承認的程度也不相同。 立法是雙刃劍,許多國家目前的立法,對華人中醫師語言條件要求比較苛刻,許多人都不符合條件。立法以前,大家無法可依,尚且自由。立法後,有些人合法了,很多人可能就變非法了!也可能水平低的合法了,高的反而不合法了。海外中醫被所在國立法來約束管制的趨勢不可避免,因此我們必須非常積極地去思考、討論、提出方案,調動包括所在國華人中醫團體和中國官方在內的各種力量積極地去應對這個問題。
應該看到,立法後鍼灸師或者中醫師有了確定的地位,可以執業為當地的患者進行醫療服務,應該說在國外的中醫人盼望當地中醫藥立法。但從已經立法的幾個國家來看,喜憂參半,甚至負面的因素更多些。比如:
(1)語言不能達到法律的標準從而不能再執業,這個影響對很多中醫師來說是致命的。西方國家在立法時,多半會採取祖先法案。已經在所在國行醫多年的醫生,可以獲得職業資格。但是,目前最突出的是語言問題,很多老專家,由於不懂當地語言,會失去行醫資格。目前,加拿大BC省是少數允許用中文學習中醫、考執照、寫病歷的地區之一。
(2)不能或者更為嚴格的限定中藥的使用,有的國家由於對中藥缺乏理解,禁止附子、半夏、細辛、麻黃等中藥進口。很多中藥方劑,尤其是經方都無法配齊,從而對某些疑難病的治療更為困難。
(3)中醫的成功衝擊了原有醫療職業人員的利益,引起了西醫團體對針灸市場的爭奪。原來中醫鍼灸的重要適應症---痛症,變為很多的醫務人員都可以治療,比如醫生、整脊師、護士、理療師。他們的臨床療效並不一定差。中醫師的一大部分病人被分流,中醫人的治療範圍縮窄,從而影響收入。
(4)鍼灸被納入西醫標準治療方法。患者在西醫鍼灸師治療被保險公司接受,到中醫師處治療反而不被接受。現在德國就是這樣。瑞士、澳大利亞、加拿大部分保險公司也是如此。長此以往,中醫鍼灸行業有著被邊緣化的危險。
(5)海外中醫鍼灸立法的出發點是對這個行業進行法制規管,保證入行的人員素質,行醫質量,以保護公眾利益。立法內容主要是,定義行醫範圍,考試標準,行醫的核心技能標準,行醫的倫理標準,執照的發放和紀律規範。
②對中國《中醫藥法》的修改意見
1、對中國中醫藥法的總體國際期待:
發展中醫藥事業是中國憲法的規定,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利國利民的頭等大事。中醫學是開啟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是中華文明覆興的先驅,是中國人對世界文明最寶貴的貢獻之一。 作為海外中醫師,我們目睹了世界各國人民在體驗了中醫的療效後,對我們本人的友好,對中國醫學和文化的憧憬。深信中醫學是連線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心靈的紐帶。身在異國他鄉,在與各國政府、醫學界打交道的過程中,也看到他們從懷疑、到相信、到掠奪的轉變,甚至在中醫鍼灸領域有去中國化的趨勢。 我們期待祖國的中醫藥事業永遠保持世界的領先地位,“中國中醫”作為一個品牌永遠是世界各國醫學界所向往的聖地。殷切希望中醫藥法的制定,能夠為中國中醫的復興帶來法律上的保障,而不是又一道緊箍咒。
從世界各國在立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難,我們也體會到,中國作為中醫的發源地,有責任制定一個符合中醫內在規律的法律。這樣各國在立法時可以有一個參考的範本。這是中國的國際責任,也是中國在中醫鍼灸領域發揮世界領導作用的體現。就像中國藥典的中藥部分已經成為很多國家在進口、製藥許可等方面的重要參考標準。中國在中醫藥領域的領導權、話語權,一定要保住。 我們衷心希望,以中醫藥法的制定為起點,進而完善中醫藥的教育標準、診療標準,、管理規範,實現中醫藥服務與社會初級衛生保健和社會保險制度、養老制度的有機結合,建立有中國特色、有中醫優勢的醫療服務體系,讓中國的醫療保健制度成為世界各國學習的典範。
2、對中醫國際化發展的意見:
中醫的國際化發展是以中國中醫的發展為基礎的。從當前看,中國中醫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從長遠看,如果中國領導人足夠意識到當前問題的嚴重性並著手加以糾正,中醫走向世界是必然的。當代人類不能缺少中醫藥。
中國的有關主管部門和許多醫生,表現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虛無主義,不承認自己民族醫學的科學性,不認真評價並確定中醫的價值,一味追求時髦,用西醫的標準和術語改造中醫,扼殺中醫。可悲的是,當前這種狀況還繼續惡性迴圈,在中國雖然有“中西醫並重”的行政規定,事實上中醫不能和西醫享有同等的醫療、科研、學術地位。
中醫醫療方面:據中國中醫科學院張伯禮院長說目前中國的中醫院不足全國醫院總數的6%。中國的西醫師157萬人,中醫師只有27萬。在綜合醫院中,中西醫的比例為1:9,甚至5:95。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大小小的中醫院,都採用中西醫結合,全國沒有一所真正的中醫院,而且中醫藥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實際利用率很低。儘管各醫院也明文規定了中醫藥的最低利用率,但是實際的利用率遠要比病案上反應出來的低得多。
有的醫院為了應付檢查,不得不要求醫生日夜加班造假,人為提高中醫藥的利用率。有學者曾經提出鍼灸可以治療460種病症,但是事實上目前國內的臨床鍼灸的治療面相當狹窄,遠不如國外的治療範圍廣泛。由於鍼灸的費用低廉,鍼灸醫生的收入和社會地位等原因,促使愈來愈多的鍼灸師改行從事內科、骨傷科,從業人數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伴隨老一輩鍼灸名家的紛紛辭世,鍼灸行業極有可能成為昨日黃花。更奇怪的是,90%的病歷是用西醫診斷學和病理學的術語寫的。能用傳統的中醫學理論和方法來診病和開方的中醫大夫,全國還不到一萬人,而且這些老中醫年事已高。
中醫教育方面:國內的中醫教育採取的同樣是中西結合模式,除去政治、外語等公共課和西醫的相關課程,中醫的教學課時少得可憐,何況很多真正有臨床經驗的中醫醫生,極少參與教學和臨床帶教工作,更造成了理論和臨床實踐的脫節。結果是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中醫院校的畢業生分配困難,另一方面又難以在新生代中發現真正的中醫師,就連很多中醫藥大學的教授、院士、全國名中醫也是常年甚至是幾十年不上臨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鍼灸做為最先被世界熟知的中醫學科之一,其研究生層次的教學和對外培訓大多表現為“西醫化”和“簡單化”,一方面鍼灸專業研究生的所謂研究聲稱達到了細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基因水平,但是很少對針灸臨床的治療提供有價值的指導。另一方面是為了一時的利益驅動,很多中醫學院對外國留學生的鍼灸教育愈來愈簡單化,導致不少歐美的鍼灸師到中國進修一次以後,就留下“原來鍼灸在中國只是治療腰腿胳膊痛的,還是停留在幾千年前的水平”的印象。
中醫藥科研方面:專門研究中醫的機構少,經費不足,更危險的是研究方法的偏謬。研究人員沒能對中醫基本的方法論和認識論進行深入的研究,不能用深刻而又令人信服的論據去證實中醫藥的科學特點。中醫科研的思維方向有待商榷,絕大多數是對西醫科研的低水平的重複或驗證,浪費驚人。中醫的思維模式完全不同於西醫,因此機械地搬用西醫的科研方法來評價中醫,榫枘不合、非驢非馬,結果造成大量的所謂“科研成果”無法在臨床得到運用甚至重複,最後束之高閣的局面。
中醫研究方向的制定應該符合學科自身規律,不能脫離學科的基礎,盲目求大求新求遠,避免重複“經絡實質研究”課題的決策性和方向性的錯誤。政府應該鼓勵中醫藥科研的自主創新,跳出現有的套用西醫研究的模式和思路,從臨床治療效果出發,發揮中醫藥特色,揚其辨證論治和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之長,準確定位中醫藥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角色,支援符合和尊重中醫藥自身規律的科研項目,嚴格跟蹤科研經費的使用,打擊中醫藥界的學術造假,促進中醫藥科研機構和企業聯姻和科研成果的產業化。
種種跡象表明,中醫正在不斷走下坡路,走向衰落,這種傾向如不迅速而有力地加以扭轉,這個曾在理論上、實踐上達到最成熟最有效的醫學,將成為過時的東西。這不但對中國人民是不負責任的,而且對世界人民也是不負責任的。
因為中醫的衰敗不僅是醫學上的問題,也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會給一個國家的經濟帶來很大的影響。美國2013年的衛生醫療費用是29000億美元,人均9255美元。2012年中國人均322美元。中國13億人,如果沒有中醫,誰能支付起那麼高的醫療費用呢?到過歐美的人就會知道,西醫的醫療效果並不一定好,許多病的治療上並不滿意。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中醫診所?中國要保證老百姓的醫療,當然更不能缺少中醫。中國自己不把中醫藥學當成科學,不重視中醫藥的發展,其根源是文化自卑感,中醫應當在中國的國學傳統上儘快復興起來!
實際上,中國是不應該有文化自卑感的,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有燦爛的傳統文化,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的文化強國,對人類文明有過重大的貢獻。中國只是在近200年才落後了,但這是社會的落後,管理的落後,經濟的落後,而不是文化特質的落後。中國人應該克服文化自卑感,理直氣壯地弘揚自己優秀的傳統文化,大力宣傳和發展中醫藥學。主管中醫藥部門和領導要改變思維方向,對現有的中醫醫療、教育、科研及製藥進行結構性的改革,把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拯救中華民族的靈魂文化-中醫藥。
中國至今仍然沒有一個高科技的國際級中藥產品。目前主要靠原材料和半成品低價售給國際市場,然後在國外加工成品,其中有相當部分又高價返銷中國。製藥行業“小、散、差、亂”現象嚴重,藥材資源掠奪性開發,浪費大量自然資源;生產工藝落後,醉心於短平快,而真正的科研卻很少資金投入、產品含金量無從談起,所以無法開發出國際性的產品來。企業的短視行為和在國內鋪天蓋的誇大宣傳廣告已被國內外所詬病。
中藥新增西藥的問題愈來愈嚴重,並有大量商品流入海外,給國外的中醫藥產品經營者製造了很大的麻煩。目前被國內查處的只是冰山一角,不少壯陽補腎產品為了吸引消費者,擅自誇大宣傳,同時利用國人認為中藥溫和沒有副作用的心理,一邊大打純中藥旗號,一邊暗中卻新增西藥成分,以達到宣傳中號稱的“快速見效”。但是象西地那非這樣的藥品,在服用時不能與硝酸脂類的冠心病藥同時服用,否則會有生命危險,而且現在一些中年男士患有高血脂、高血壓而導致勃起障礙,在不知病因的情況下私自服用非法攙加西藥的中藥壯陽補腎品,也會出現嚴重後果。此外,西藥一般劑量很小,而且需要準確地服用,但是複方中藥的提取物劑(浸膏)的量都比較大,在大量的浸膏中加入小劑量西藥很難混合均勻,均勻度不合格,副作用更嚴重,而且很可怕,譬如有的降糖中藥產品中加有降糖西藥,就發生過由於混合不均勻而服用過量造成嚴重不良反應的報道。
世界衛生組織明文規定不宜將草藥與西藥合用,以免帶來嚴重的不可預見的毒副作用,甚至死亡。所有西方國家均嚴厲禁止在任何草藥產品中新增西藥成分,而根據北京某實驗室的統計,中國國內的抗疲勞保健食品的西藥成分的陽性檢出率為90%,降糖保健食品的陽性檢出率為95%,壯陽、減肥保健食品和皮膚病外用藥中的西藥(大多為激素類西藥)檢出率也同樣觸目驚心。
在中藥產品中大量、盲目的摻入西藥,存在著很大的用藥不安全隱患,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媒體雖然不時有報道被西方國家檢查出西藥因而被禁止進口,但是似乎完全起不到遏制作用。這不僅會帶來極大的醫療隱患,而更會損害中醫藥的聲譽,這種損失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我們呼籲中國藥事監督管理部門,對中藥加西藥的藥品嚴格審批,對任何新增西藥成分的中藥產品要進行嚴格的隨機、雙盲、對照和多中心的臨床研究,證實有肯定的增強療效、或減低毒性作用並在包裝的顯著位置上註明所含的“西藥成分”,在使用說明書上標明可能帶來的臨床副作用,方可批准作為處方藥上市,絕對不能以非處方藥進入市場,這也是維護中藥聲譽的重要環節。嚴格把好審批關,比批准後上市再監管市場更為有效。
禁止在協定中藥配方中新增化學成分進行加工內銷或出口。對於已取得國內藥品批准文號的中西藥結合藥品,按化學藥製劑進行出口管理。對擅自在中藥配方中新增化學成分或弄虛作假進行加工內銷或出口的藥品生產企業應給予嚴厲處罰。
3、改變現有多頭管理現狀,成立國家中醫藥國際發展局
西方發達國家對能夠弘揚自己國家特性的文化事業,總是以政治的態度,用政治的立場加以推廣,甚至作為保護國家利益的工具,制定有關戰略來推廣。在美國,即使是電影、遊戲軟體,只要能張揚所謂的美國精神,就能得到政治文化方面的保護或推廣。這種有利於國家利益就給予特殊支援和推廣,同樣可以作為推廣中國中醫藥的借鑑。把中國精髓文化中醫藥全面推向國際,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部門來協調和推進。
過去的50多年,涉及中醫藥的部委就有發改委、商務部、衛生部、外交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文化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務院僑辦、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國家林業局、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工商總局、環保總局等,都按其職能管理醫藥、出臺政策,但政策不銜接,不配套,甚至有矛盾。他們之間基本處於各自為政狀態,偶爾有中醫藥管理局外事司或醫保商會中藥部召集不同的部委彙報或協調有關國外中醫藥事件,效果不佳,如憑現在的機制,再過若干年,中醫藥國際發展不會有新的突破。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目前主要忙於國內事務,對國際中醫藥發展確實無能為力。最近,又把國際中醫藥服務貿易主導權轉移到商務部。這種混亂管理的狀況,如長期存在,嚴重影響到中醫藥全球發展戰略。如果現在不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去改變現狀,將來付出的代價必然更大。我們也可以借鑑印度傳統醫藥局在2014年11月升格為直屬國務院的傳統醫藥部,部長由總理直接任命的模式,建議成立“國家中醫藥國際發展局”,該局直接歸國務院領導。局裡的中層幹部由各部委派駐。今後凡是有關中醫藥國際發展的大小項目,均由國家中醫藥國際發展局負責協調和實施。
建議成立中醫藥國際發展局,設如下機構:
•公關聯絡協調推廣司
•貿易、投資、資訊司
•質量安全標準認證司
•教育、醫療、科技司
•發展戰略研究、技術壁壘、產業保護、應急處理綜合司
4、關於《中醫藥法》修改意見——總則部分
目前中醫藥在國內外處境的共同點就是,處在西醫標準的管理之下。不管是教育學位制度,執業執照制度,藥品管理制度,還是醫療糾紛的法律處理標準都是按照西醫的標準制定的。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公平地限制了中醫的健康發展和醫療服務能力的釋放。 要建立中醫自己的管理規範和標準,就要擺脫目前西醫管理中醫的模式。成立獨立於西醫的中醫部。
現在的模式是中醫管理局附屬在衛計委之下,由西醫專業人士管理中醫。這是目前中醫很多困境的根源。中醫管理局沒有發放中醫師執照的權利,沒有審批中藥的權利,沒有制定中醫學位標準的權利。甚至我們中醫的學位也是“醫學學士” 中國從來都沒有建立獨立的“中醫學士”學位。中醫的附庸性,由此可見一般。一個獨立的有實權的中醫管理部門,是中醫健康發展的前提。
固然中醫的管理,政策涉及到很多部門和機構,象物價、民政部、環境部、農業部、商業部、保險、衛生計劃委等,因此,國家應該有發展中醫的大戰略,成立高於各部委的“中醫發展委員會”,做為中醫發展的國家政策制定部門,協調各部委的政策執行,從而形成完整的中醫發展政策。這樣可望處理好中醫發展政策和管理中的獨立性與協調性之間的關係。
第五條(修改意見):國務院中醫藥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中醫藥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與中醫藥管理有關的工作。設立跨部委的發展中醫委員會,負責全國中醫醫療健康工作的政策制定,組織實施和監督。
5、關於《中醫藥法》修改意見——第二部分:中醫藥服務
應該讚賞和肯定,這次法律上在保障中醫診所的發展方面有很大突破。允許社會力量辦中醫診所,備案代替審批。 允許學有專長的中醫師通過師承方式,考核得到行醫資格。這是對中醫人才的保護和鼓勵,對於提高純中醫的服務發展有著積極意義。對於民間中醫的發展和促進非常積極。在許多中醫院走向西化的同時,民間中醫在體制外,反而堅持了中醫的正統,給中醫留了一條根。維護好民間中醫的發展,是中醫未來複興的希望。
但是,中醫藥法忽略了另外一支傳統中醫力量,海外中醫。他們大部分是學院派中醫師,在國外的法律下,只能做純中醫的工作。由於理論水平比較高,國外的行醫環境相對寬鬆,思想交流的頻繁和與西方人士的互動,是他們在中醫方面學驗具豐,尤其是臨床方面積累了紮紮實實的功力。引進海外中醫,提高中醫學院,中醫院的中國,尤其是鍼灸水平,是發展中醫臨床服務能力的一天捷徑。在行醫資格方面應該為國外的中醫師行醫,教學在法律上提供保障。
建議增加一條:
第八條B:國外的執照中醫師,鍼灸師回國教學,時間少於六個月者,可以由邀請單位向縣以上政府機關申請臨時執照,不需要考核,考試。對於在國內行醫,開業的國外執照鍼灸師,中醫師,可以憑國外的行醫執照自行向縣以上政府機構申請執照,由相關部門負責考核。不需要考試。 參照國外的行醫經驗,個體醫生在領取行醫執照時,必須購買誤醫保險。因此,建議加一條。
第八條C:個體中醫師在領取行醫執照時,必須購買100萬以上的誤醫責任保險。醫院任職的醫生則必須由法人單位購買100萬以上的誤醫保險。才能領取合法執照。沒有購買保險的醫生,政府部門有權暫停其行醫執照。 這個應該與有關保險公司討論,設立新的保險項目,這是在商品經濟下,保護公眾利益的慣行方法。
第十三條B(增加內容):醫療廣告嚴禁使用“包治” “根治”斷根”“治癒”等字眼,不允許“無效退款”等暗示療效保證的語言。禁止在廣告在使用不實的如神醫,祖傳多少代,等。
6、關於《中醫藥法》修改意見——第三部分:中藥發展
法律草案提出很多令人振奮的條款,國家建立藥用野生動植物資源種質基因庫,道地藥材評價體系,現代流通體系,中醫師自種自採,鼓勵醫院使用傳統工藝配製中藥製劑,以備案代替批准文號。這些都可以解決許多強加在中醫機構身上的,不合理的制度枷鎖。釋放中醫藥專業的醫療保健服務能力,益於公眾的健康。 還應該開放的是,獲得GMP認證的中藥企業,可以對傳統的中藥方劑進行生產,銷售。廢除目前不合理的審批程式,如藥理,毒理,臨床試驗等。只要是按照《藥典》標準,或者古籍標準,如傷寒論,就可以生產。在藥品監督部門備案,不需要藥字號批文。但是,藥廠、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診所等法人單位,必須為所生產、銷售的藥品購買產品責任保險。以保障消費者利益。
7、關於《中醫藥法》修改意見——第四部分:人才培養
第二十三條:應該去掉“鼓勵開展高層次的中西醫結合教育”。今天中醫藥大學的學生不能看病,首先就是中西醫結合教育的後果,中醫學生對西醫學的比中醫多,教授不會經典,只會解剖生化,臨床大夫不會把脈,只會開化驗單,用聽診器。培養的學生不中不西,最後很多改行。或者做西醫,或者做醫藥代表。 中醫的基礎是國學、易經、老子、音律、天文、術數和基於儒佛道三聖文化建立起來的,中華民族特有的生命觀,疾病觀和健康觀。只有在國學得基礎上,才能真正理解中醫學,學成會理論,能看病的合格中醫。
建議改為:“鼓勵基於國學的傳統中醫教育,促進中醫西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中醫的教育,無論是大學教育,還是師帶徒教育,都要以國學為基礎,經典為核心。積極培養這方面的師資培訓是我們的戰略重點。同時,重新編寫符合中醫經典的中醫教材是目前中醫教育和研究的頭等大事。應該鼓勵各個中醫教育機構編寫自己的,有個性的教材,以糾正目前統編教材的僵化,西化,空洞化的問題。改革中醫考試,考核體制和內容。使之與中醫經典一致。教材改革,師資培訓是中醫教育發展的重點和難點。應該儘早著手佈局。
第二十五條,加:國家鼓勵中醫藥教育機構使用一定比例的自編教材,以體現中醫學術的多樣性和近代發展。考試與臨床考核相結合,注重臨床能力的培養。體現地區性的中醫學術特點。
8、關於《中醫藥法》修改意見——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首先應該讚賞的是國家把中醫藥服務,中藥產品製劑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政策,藥物政策。這是我們在國外都不敢想的。體現了政府對中醫藥服務的認可和支援,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利用醫療資源為社會服務。因為中醫藥服務具有物美價廉的特點。民辦中醫醫療機構享有同等機會。 問題:中醫診所,是否也在定點醫療保險地計劃之內?這將是關係中醫診所存亡的大事。
第三十五條:國家加強中醫藥標準體系建設。這是中醫藥服務質量管理的重要方針,對醫療保險的支付,醫療糾紛的法律評審也有很重要作用。是中醫藥發展必須走的一步。這裡需要強調的是,要注意到中醫學術的多樣性,和中醫治療個體化的特點。不能走西醫式的入徑模式,把活潑潑的中醫學管死。標準的制定必須由中醫藥專業人士參與,符合中醫自身的學科特點和規律。 中醫行醫環境的一個重大問題是醫療事故鑑定的法律臨床規範標準。這關係到中醫能否按照自身的規範發展的法律問題,應該在中醫藥法中明確規範,界定。按照西醫的技術規範鑑定中醫的臨床事故,將把中醫強行西化。為了自保,中醫大夫會向西醫靠攏,放棄中醫本身的理法方藥。
第三十六條(修改意見)開展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與中醫藥有關的評審,評估,鑑定活動,應當成立專門組織,該組織三分之二的成員必須是中醫藥專業人士。 中醫醫療事故的鑑定,應當根據同行評議的原則,由中醫藥專家組成鑑定委員會,按照中醫藥的行業標準進行鑑定。各級法院應該建立相關的常設醫療事故專家委員會。處理醫患糾紛,保護公眾和醫生的利益。
9、關於《中醫藥法》修改意見——第六部分:法律責任
注意到對醫療機構和醫師的法律責任,沒有注意到病人權益的保護。應該借鑑國外的成熟經驗,引進醫師的誤醫責任保險,和藥品責任保險,用保險機制承擔醫療活動中的風險。不是現在這樣的有醫師和醫院承擔。這是適應商品經濟環境下,醫療行業應該做出的改革。建議有關部門,協同保險業者,調查研究其可行性。
from http://zhongyi.zjol.com.cn/contents/182/37533.html
2016-01-30 10:17:44
兩千多名海外中醫說
中國《中醫藥法》草案的討論在國內引發熱議,作為海外中醫人,我們同樣非常關注這部法律的誕生。它不僅關係到中國中醫藥的未來,也關係到世界中醫藥的發展,關係到每一位中醫人的切身利益。我們海外中醫人有個共同心願,希望未來海外中醫藥發展仍然能夠認祖歸宗,希望這部法律能夠成為世界各國中醫藥立法參照的典範。本文匯聚了海外中醫藥群同仁對《中醫藥法》草案的討論修改意見,雖然時間倉促,文字整理方面有所欠缺,但基本上表達了海外中醫人的心聲。我們身處海外,熟悉世界各國中醫發展現狀和立法情況,從第三方的角度對本次立法諫言獻策,為人大立法提供參考。
參與討論的海外中醫專家名錄
主持人:董志林(荷蘭)
主要參與討論專家:於衛東(加拿大)、耿直(德國)、夏林軍(匈牙利)、何紅健(美國)、陳堅鷹(美國)、郭春彪(義大利)、白瓊(泰國)、姜越(泰國)、徐志峰(紐西蘭)、於福年(匈牙利)、鄭啟明(菲律賓)、張健(加拿大)、徐國男(加拿大)、張毅(南非)、陳文倩(葡萄牙)、靳麗霞(瑞士)、趙英傑(新加坡)、沈惠軍(英國)、鹿馨(英國)、夏均宏(英國)、陳月玲(西班牙)、蔡劍 (西班牙)、岑春華(德國)、薛少敏(比利時)、任天榮(荷蘭)、王澤豐(瑞典)、崔倬銘(澳大利亞)、盛澤民(奧地利)、王德鳳(法國)、胥淑芬(俄羅斯)。 還有海外華人中醫藥群裡近2000多名海外中醫專業者參與本案討論。
中醫藥法修改意見報告
①第一部分 海外中醫藥發展和立法情況
1、海外中醫立法概況:
近幾十年來,中醫藥在海外的發展漸成燎原之勢。但世界各地的中醫藥發展並不均衡,總體來看,美加、東南亞、大洋洲、歐洲發展較快,南亞、中東、南美、非洲發展緩慢。
目前中醫藥在西方國家歸屬於替代醫學或補充醫學。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所有的資料不包括中國)目前受過專業培訓的中醫藥人員約50多萬名。90% 以上都是通過各國當地的業餘中醫學校培訓或畢業,其中25%是西醫醫生;45% 是理療師、自然療法治療師、護士等;25%沒有醫學背景(這些人群在大部分的西方國家必須先學200學時左右的西醫基礎,否則不能畢業)。大部分自開門診,60%以鍼灸治療為主;30%鍼灸加中成藥治療;5%以中藥飲片、中成藥治療為主;還有5%從事中醫推拿或加鍼灸治療,共有30多萬間私人中醫診所。
荷蘭有1650萬人口,中醫藥人員達4000多人,1500多家中醫診所;英國中醫診所有3000多家,其中在倫敦就有1000多家,中醫鍼灸醫師10000多人;法國有10000多位鍼灸師,3000多所鍼灸診所;葡萄牙有3000多鍼灸師;德國有50000多位具有鍼灸資格的治療師,70多家西醫醫院設有中醫門診部;1991年,在Koetzting開設了德國第一家中醫醫院;莫斯科市有中醫鍼灸師2000多人,中醫診所300多家;在美國正式註冊的中醫師已近20000人;加拿大有中醫診所3000多家;溫哥華及多倫多一共有3872名註冊的中醫從業人員;巴西聖保羅有約30000鍼灸師,巴西全國應超過50000中醫治療師。在南非有500多中醫鍼灸師;新加坡有3000多位註冊中醫職業者;馬來西亞有7000多名中醫師;印尼有20多萬中醫從業者(朱文駿提供);日本有中醫鍼灸師、按摩師和整骨師總共392267名(陳堅鷹提供);澳大利亞有2500多家中醫診所。
2、各大洲目前的中醫立法情況
歐洲
瑞士:瑞士政府今年出臺了聯邦職業考試計劃,對包括中醫鍼灸在內的四種醫學通過考試可以擁有聯邦認可的文憑,但稱技師。對有10年以上臨床經驗的人員考試只要求30-40頁的論文和45分鐘答辯,考試時要求當地語言。
匈牙利:匈牙利於2013年12月17日立法,使中醫行醫合法化。2015年10月19日,在該法律的基礎上制定了實施細則,該法令對中醫行醫從業人員許可證發放進行了規定。該法律規定,在中醫領域持有至少5年高等教育文憑的人才有資格向有關當局遞交申請,並限定行醫地點和期限。申請人必需證明在祖籍國最後一個長期行醫的工作單位,沒有被取消過行醫資格並無刑事犯罪記錄。申請人的畢業證書無需當地文憑認證機構認證,衛生行政部門需要將申請人的個人資料、畢業證書號碼等有關資訊存檔備查。
英國:2002年英國衛生部成立了草藥師立法管理工作小組,其初衷為了保證草藥安全使用,但其做法是把一種完全獨立於其他醫學模式之外的中國傳統醫學與西方傳統草藥及印度傳統草藥等混淆在一起,註冊成“草藥師”,並把中醫藥中的“鍼灸”單獨分開註冊。當時由於中醫藥學術團體與政府、英國本土鍼灸學術團與華人為主的中醫藥學術團體,還有華人醫藥學術團體內部意見分歧,沒有達成一致的立法方案。在立法諮詢過程中,又更換了原來衛生部部長,所以英國的中醫藥立法停滯不前。
葡萄牙:葡萄牙中醫尚未立法,但已被提上議事日程,目前政府反覆更迭,前途難料。鍼灸立法已實施,據葡萄牙衛生系統管理中心(ACSS)平臺上注策申請鍼灸師執業證書已有2000多個鍼灸執業人員。
美洲
加拿大:加拿大魁北克省、艾伯塔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安大略省和紐芬蘭省先後中醫鍼灸立法。以1999年7月為限,之前的中醫行醫者不用考試,只要拿出學歷證明或師帶徒的證明,同時每年有一定數量的病例支援就直接發執照(祖先法)。而99年7月以後來執業的中醫們則要有學歷證明(可以是國內的),通過考試才能獲得執照。執照分中醫師(可以開中藥和做鍼灸)學歷要五年、中藥師(只能開中藥)、鍼灸師(只能做鍼灸),後兩個學歷各要學習3年才能考試。考試分三部分:安全課(有英語,粵語,及國語不同試卷)、筆試題和操作考試(有英文和中文簡體和繁體的不同試卷)。只有三項考試都通過了,才能拿到執照。這裡的鍼灸已經納入政府的保險計劃,但是隻針對低收入者,而且每年只有230加元,還是同物理治療師、脊柱治療師共用的。
美國:美國屬於聯邦制國家,沒有全國統一針灸或中醫方面的立法,已有44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在不同的時間段通過了鍼灸立法,以州立法的形式對針灸進行規制和管理。雖然美國聯邦政府尚未公佈全美的鍼灸法律法規,但在1995 年5 月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將鍼灸針列為醫療器械,這被認為是美國政府間接而策略地認可鍼灸療法。美國各州鍼灸立法管理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州政府專門為鍼灸立法,並且設立鍼灸師頭銜,共計有30 個州。第二類:美國州政府未專門為鍼灸進行立法,也不存在鍼灸師頭銜問題,但醫師或在醫師指導下可以應用鍼灸,共計21個州。美國對於鍼灸的立法管理的特點可以概況為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法律手段與非法律手段並存,但總體趨勢是加快立法步伐,規範鍼灸療法的整體運作過程,使之日益科學化、規範化、標準化,整體提高美國的鍼灸治療水平和擴大應用範圍。其主要內容概括起來包括鍼灸療法的應用規程、從業者的資格認證和服務技能考評、針刺醫療的責任負擔等問題。
智利:智利通過鍼灸立法。
大洋洲
澳大利亞:2000年5月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通過了中醫立法,承認中醫是合法的醫生,而且與西醫在法律上平等,併成立中醫管理局;2012年2月澳洲中醫立法正式在全國實行。
紐西蘭:紐西蘭政府自1990年通過Accident Compensation Act ,正式認可傳統鍼灸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可用於治療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傷和痛症。The Accident Compensation Corporation (ACC)–國家意外事故保險委員會是政府唯一執行上述法律的機構。鍼灸師通過ACC註冊後,其ACC病人必須有西醫轉診,治療費用可以得到政府的全額報銷,鍼灸師可以得到政府的$65/小時的補貼。鍼灸師註冊ACC的要求是:(1)擁有紐西蘭國家鍼灸文憑(7級)或同等的學歷;(2)成為 ACC 認可的兩個鍼灸協會其中之一的協會的會員,並沒有英語要求。持有紐西蘭學歷,如畢業於指定學校,可以自動加入,毋須考試。如僅持有非紐西蘭中醫或鍼灸學歷申請協會註冊,需通過相關的考核。考核是用英語。
非洲
南非:2000年南非通過法律程式確認了包括中醫鍼灸在內的多種療法的合法地位,政府組建了The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s Council Of South Africa (聯合衛生委員會),包括中醫鍼灸在內的療法在該委員會註冊, 2004年完成了首批中醫鍼灸師註冊,依據知識層次,分為中醫師與鍼灸師兩個層次。共約400多中醫鍼灸從業者獲得合法註冊。在南非申請註冊要求具備中醫鍼灸大學本科學歷,並通過The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s Council Of South Africa指定考試委員會考試合格後才能獲得註冊。註冊醫師可以獲得醫療保險賠付。註冊醫師要參加醫師資格再教育,獲得學分才能維持醫師資格。
亞洲
越南:政府已宣佈中醫合法地位。馬來西亞也將要為傳統醫藥立法,《中醫傳統醫藥法令》預計今年6月提呈國會批准。
新加坡:1992年新加坡政府開始關注中醫藥,衛生部成立傳統中醫藥委員會。傳統中醫藥委員會的三大主要任務是: 一、檢討目前新加坡傳統中醫藥界的施診方式; 二、研究本地中醫藥界培訓醫師的制度,並建議提高中醫訓練水平的方法; 三、找出中醫藥界施診時面對的困難,及建議保護公眾利益的措施。 1994年6月間鼓勵所有中醫藥團體共同設立“中醫藥聯合委員會”。
協委會宗旨: 一、促進、加強及鼓勵全國各中醫團體之間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協調合作及瞭解; 二、共同協商有關中國中醫問題,必要時與政府有關部門聯絡和對話; 三、促進中醫藥專業人才培訓規範化。 1995年10月7日,傳統中醫藥委員會發表了《傳統中醫藥初步報告 摘要》及《傳統中醫中藥白皮書》,對當時新加坡中醫藥的現狀和發展作了總結。 傳統中醫藥委員會報告中提出的具體建議: 一、中醫師的培訓 二、中醫行業的管制 三、中藥材的管制 四、研究與合作 五、公眾教育 衛生部根據與新加坡中醫團體協調委員會共同認可的規範,於1999年12月公佈《過渡時期鍼灸師註冊綱要》,次年即開始對針灸師進行註冊,以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政策,對申請者的中醫教育背景和行醫經驗進行個別評估,分別給予: 1、完全豁免考試而正式註冊; 2、完全豁免考試而過渡性註冊; 3、需通過臨床考核; 4、需參加規定的進修課程後參加統一考試。
2000年11月14日,新加坡國會三讀通過傳統中醫師法案。成立中醫管理委員會(簡稱管委會)和確立中醫師(包括鍼灸師在內)註冊制度。在中醫註冊法令下於2001年2月7日成立了中醫管理委員會。中醫註冊法令規定管委會能有不少過五位但不多過九位的委員,所有的委員由衛生部長委任。 管委會於2001年先後設立了屬下工作組: 一、考試組 二、行規道德組 三、過渡性註冊組
2002年,衛生部委託新加坡中醫學院與中醫學研究院開辦中醫進修課程,讓中醫執業者進修,以便參加由中醫管理委員會舉辦的中醫統一考試。 申請參加中醫師註冊資格考試的條件: 目前,持有中醫管理委員會認可的中醫院校畢業證書者或有條件註冊中醫師,方可申請中醫師資格註冊考試: 一、新加坡中醫學院中醫專業高階文憑、中醫學士學位課程畢業證書,新加坡中醫學院與南京中醫藥大學聯辦的中醫本科學位,新加坡中醫學院與廣州中醫藥大學聯辦的中醫本科學位。 二、新加坡中醫學研究院與北京中醫藥大學聯辦的中醫本科學位。 三、南洋理工大學與北京中醫藥大學聯辦的生物科學學士學位及中醫學本科學士學位。 四、新加坡公民,持有中國八所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學士學位者,在參加中醫師註冊考試前,必須先完成至少一年的臨床實習,包括至少403學時在被認可的中醫院校進行的中醫臨床培訓。 五、屆滿三年的有條件註冊中醫師。
泰國:自2000年泰國政府正式批准中醫行醫合法化以來,泰國的“中醫熱”不斷升溫,中醫也逐漸被泰國人所接受。在泰國曼谷、清邁、普吉等城市,中醫診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藥店櫃檯上中醫藥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泰國衛生部2000年6月30日釋出《關於批准使用中醫方法治療疾病的規定》,承認中醫為一種醫學。2002年7月1日,中醫藥在泰國合法化,泰國衛生部負責泰國本土中醫生申請註冊並頒發行醫執照。截至目前,共有近800名中醫師取得了衛生部頒發的行醫執照。泰國衛生部執照準證廳每年都與泰國中醫總會、泰國中醫藥學會聯合舉辦“泰國中醫藥學術研討會”,旨在提高中醫隊伍的素質和學術水平。在中醫教育方面,泰國已有6所大學設立中醫學院。
菲律賓:傳統醫學的法律地位在菲律賓共和國1997年8423 傳統醫藥法案中已經確立。中醫藥作為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已部分取得相關的法律地位。但該法案以鼓勵菲律賓的醫師從事鍼灸治療為主, 對菲律賓的傳統草藥和療法予以推廣和研究。菲律賓衛生部根據傳統醫藥法案,聯合其他部委設立的傳統及替代醫學研究中心,負責傳統醫學的政策制定管理和推廣。在該中心指引下,通過各界的努力,經菲律賓衛生部同意,2008年開始由菲律賓傳統和替代醫學中心核發鍼灸師執照,其中包括非菲律賓公民但具有長期居留權的專業人士。明確了來自中國及其他國家的中醫和傳統醫學人士可以取得執業資格。
菲律賓的中醫診所及從業人員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一是中國大陸來菲的專業或非專業人士從事中醫藥服務的。該群體主要在馬尼拉市中國城,部分在大馬尼拉區的商業金融區域。大部分未經政府註冊認證和登記。初步估計在40所左右;二是菲律賓本地從事鍼灸治療的專業人士,以及來自韓國的鍼灸師,大概在80 至100人 左右,分佈較為廣泛,主要在大馬尼拉區外,包括各外省市。 根據菲律賓衛生部傳統及替代醫學中心的資料, 目前菲律賓已註冊的鍼灸師 614位,認證的鍼灸診所 23家。認證的鍼灸學會有3個單位。認證的鍼灸培訓課程有3個單位(菲律賓註冊中醫師及鍼灸師學會的培訓課程是唯一包括中醫基礎理論和鍼灸培訓的認證課程)。雖然鍼灸作為中醫學的一個分支得到了承認,但中醫的法律地位還沒得到確實的承認和支援。當然大部分民眾因鍼灸而認識中醫,這也是正面的部分。
菲律賓醫藥分離,藥物署對中醫藥的註冊將參照東盟的相關協調機制,但各國還是不同。菲律賓目前多以食品新增劑類別申請。菲律賓的藥物管理由菲律賓食品藥物管理局負責。目前大多數的中成藥尚未在菲註冊,少部分以食品補充劑的名義進口,不能聲稱任何的療效和治療作用,也限制了產品的使用。從另一方面,東盟目前對傳統藥物的註冊要求,也將影響菲律賓對傳統藥物的註冊制度。 在對針灸師認證的基礎上,如何將中醫的地位 予以明確和管理,將對未來中醫藥在菲律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2015年1月26日,菲律賓註冊中醫師鍼灸學會和衛生部菲律賓傳統及替代醫學中心總幹事進行了第一次溝通會議。
3、海外立法的幾個模式:
海外中醫藥的傳播與實踐源遠流長。現代海外中醫的發展主要起始於尼克松1970年訪華,然後在美國,繼而在歐洲國家,乃至全世界興起了鍼灸熱與中醫熱。從1976年美國加州立法開始,美國各州紛紛立法,然後歐美西方各國才起而隨之。目前海外對中醫的立法分幾個類別:1,未立法國家:像目前的英國、荷蘭、葡萄牙、紐西蘭、德國、瑞士、義大利等國。2.鍼灸立法國及地區:美國的立法主要是鍼灸立法,這與當年西方國家對中醫認識的不足有關,中醫中藥反而是鍼灸執照的行醫範圍內。3.中醫鍼灸全面立法:像澳大利亞,加拿大BC省的立法就是中醫的全面立法,可以有Doctor of TCM 的稱號。與西醫、自然醫師有著同樣的法律地位,為中醫正名。
在西方法制國家,未立法國家實際上中醫鍼灸是灰色地帶。既沒有法律規定中醫是非法的,也沒有法律規定中醫是合法醫療行業。中醫鍼灸業者基本上是行業自我管理。由於中醫鍼灸療效高,副作用小,治好了許多西醫無法解決的疑難雜症。深受公眾的愛戴,甚至許多政要也親受其益。
中醫鍼灸在未立法國家是被默許的。對於政府來說,始終有一個隱患,就是如果出現醫療糾紛,如何保障病人利益?在行業自管下,進來的一些不合格的中醫鍼灸業者,也造成了許多不好的影響。如何保證入行的職業標準,保障公眾利益,就成了海外各國政府立法規管中醫的出發點。也是中醫海外發展的大勢所趨。 在以美國等鍼灸立法國和地區,中醫中藥是從屬於鍼灸執照的行醫範圍的。加州實際上開了西方國家鍼灸立法的先河。中醫中藥在鍼灸學院的教學課程裡。但是,由於中藥在美國屬於健康食品,不是藥,所以,鍼灸師可以同時經營中藥,自配方劑,反而在行醫方式上有著獨特的優勢和自由度。美國在法律上稱中醫為“東方醫學”,也是名不正,言不順,或許和去中國化政治因素有關。
澳大利亞與加拿大BC省的中醫立法,名正言順,全面規管中醫鍼灸的行醫執業。對其他未立法國家,尤其是英聯邦國家和正在立法過程中的國家和地區,可以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這是政府層面正式、全面立法中醫鍼灸,承認了中醫的合法醫療專業地位,並在法律、保險等方面的融合,為中醫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 但是對東南亞國家來說,他們應該更希望參照中國的中醫中藥法律和藥典。
4、目前海外中醫鍼灸立法表現出來的幾個矛盾
由於對中醫的瞭解不足和中西文化背景的差異,大部分海外的西醫醫療界對中醫、中藥、鍼灸、推拿的觀念和中國中醫師的認識相差很大。鍼灸由於相對容易學習(未必全部是中醫理論),對疼痛性疾病的治療療效確切,在替代或補充醫學中越來越受重視。中藥因為方劑難學難懂,再加上部分中藥的毒性、殺蟲劑、重金屬含量超標等因素,多數國家被限用、或禁用。推拿處於更邊緣的狀態。因此,各個國家對針刺療法和中醫的認識差別巨大,立法承認的程度也不相同。 立法是雙刃劍,許多國家目前的立法,對華人中醫師語言條件要求比較苛刻,許多人都不符合條件。立法以前,大家無法可依,尚且自由。立法後,有些人合法了,很多人可能就變非法了!也可能水平低的合法了,高的反而不合法了。海外中醫被所在國立法來約束管制的趨勢不可避免,因此我們必須非常積極地去思考、討論、提出方案,調動包括所在國華人中醫團體和中國官方在內的各種力量積極地去應對這個問題。
應該看到,立法後鍼灸師或者中醫師有了確定的地位,可以執業為當地的患者進行醫療服務,應該說在國外的中醫人盼望當地中醫藥立法。但從已經立法的幾個國家來看,喜憂參半,甚至負面的因素更多些。比如:
(1)語言不能達到法律的標準從而不能再執業,這個影響對很多中醫師來說是致命的。西方國家在立法時,多半會採取祖先法案。已經在所在國行醫多年的醫生,可以獲得職業資格。但是,目前最突出的是語言問題,很多老專家,由於不懂當地語言,會失去行醫資格。目前,加拿大BC省是少數允許用中文學習中醫、考執照、寫病歷的地區之一。
(2)不能或者更為嚴格的限定中藥的使用,有的國家由於對中藥缺乏理解,禁止附子、半夏、細辛、麻黃等中藥進口。很多中藥方劑,尤其是經方都無法配齊,從而對某些疑難病的治療更為困難。
(3)中醫的成功衝擊了原有醫療職業人員的利益,引起了西醫團體對針灸市場的爭奪。原來中醫鍼灸的重要適應症---痛症,變為很多的醫務人員都可以治療,比如醫生、整脊師、護士、理療師。他們的臨床療效並不一定差。中醫師的一大部分病人被分流,中醫人的治療範圍縮窄,從而影響收入。
(4)鍼灸被納入西醫標準治療方法。患者在西醫鍼灸師治療被保險公司接受,到中醫師處治療反而不被接受。現在德國就是這樣。瑞士、澳大利亞、加拿大部分保險公司也是如此。長此以往,中醫鍼灸行業有著被邊緣化的危險。
(5)海外中醫鍼灸立法的出發點是對這個行業進行法制規管,保證入行的人員素質,行醫質量,以保護公眾利益。立法內容主要是,定義行醫範圍,考試標準,行醫的核心技能標準,行醫的倫理標準,執照的發放和紀律規範。
②對中國《中醫藥法》的修改意見
1、對中國中醫藥法的總體國際期待:
發展中醫藥事業是中國憲法的規定,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利國利民的頭等大事。中醫學是開啟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是中華文明覆興的先驅,是中國人對世界文明最寶貴的貢獻之一。 作為海外中醫師,我們目睹了世界各國人民在體驗了中醫的療效後,對我們本人的友好,對中國醫學和文化的憧憬。深信中醫學是連線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心靈的紐帶。身在異國他鄉,在與各國政府、醫學界打交道的過程中,也看到他們從懷疑、到相信、到掠奪的轉變,甚至在中醫鍼灸領域有去中國化的趨勢。 我們期待祖國的中醫藥事業永遠保持世界的領先地位,“中國中醫”作為一個品牌永遠是世界各國醫學界所向往的聖地。殷切希望中醫藥法的制定,能夠為中國中醫的復興帶來法律上的保障,而不是又一道緊箍咒。
從世界各國在立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難,我們也體會到,中國作為中醫的發源地,有責任制定一個符合中醫內在規律的法律。這樣各國在立法時可以有一個參考的範本。這是中國的國際責任,也是中國在中醫鍼灸領域發揮世界領導作用的體現。就像中國藥典的中藥部分已經成為很多國家在進口、製藥許可等方面的重要參考標準。中國在中醫藥領域的領導權、話語權,一定要保住。 我們衷心希望,以中醫藥法的制定為起點,進而完善中醫藥的教育標準、診療標準,、管理規範,實現中醫藥服務與社會初級衛生保健和社會保險制度、養老制度的有機結合,建立有中國特色、有中醫優勢的醫療服務體系,讓中國的醫療保健制度成為世界各國學習的典範。
2、對中醫國際化發展的意見:
中醫的國際化發展是以中國中醫的發展為基礎的。從當前看,中國中醫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從長遠看,如果中國領導人足夠意識到當前問題的嚴重性並著手加以糾正,中醫走向世界是必然的。當代人類不能缺少中醫藥。
中國的有關主管部門和許多醫生,表現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虛無主義,不承認自己民族醫學的科學性,不認真評價並確定中醫的價值,一味追求時髦,用西醫的標準和術語改造中醫,扼殺中醫。可悲的是,當前這種狀況還繼續惡性迴圈,在中國雖然有“中西醫並重”的行政規定,事實上中醫不能和西醫享有同等的醫療、科研、學術地位。
中醫醫療方面:據中國中醫科學院張伯禮院長說目前中國的中醫院不足全國醫院總數的6%。中國的西醫師157萬人,中醫師只有27萬。在綜合醫院中,中西醫的比例為1:9,甚至5:95。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大小小的中醫院,都採用中西醫結合,全國沒有一所真正的中醫院,而且中醫藥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實際利用率很低。儘管各醫院也明文規定了中醫藥的最低利用率,但是實際的利用率遠要比病案上反應出來的低得多。
有的醫院為了應付檢查,不得不要求醫生日夜加班造假,人為提高中醫藥的利用率。有學者曾經提出鍼灸可以治療460種病症,但是事實上目前國內的臨床鍼灸的治療面相當狹窄,遠不如國外的治療範圍廣泛。由於鍼灸的費用低廉,鍼灸醫生的收入和社會地位等原因,促使愈來愈多的鍼灸師改行從事內科、骨傷科,從業人數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伴隨老一輩鍼灸名家的紛紛辭世,鍼灸行業極有可能成為昨日黃花。更奇怪的是,90%的病歷是用西醫診斷學和病理學的術語寫的。能用傳統的中醫學理論和方法來診病和開方的中醫大夫,全國還不到一萬人,而且這些老中醫年事已高。
中醫教育方面:國內的中醫教育採取的同樣是中西結合模式,除去政治、外語等公共課和西醫的相關課程,中醫的教學課時少得可憐,何況很多真正有臨床經驗的中醫醫生,極少參與教學和臨床帶教工作,更造成了理論和臨床實踐的脫節。結果是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中醫院校的畢業生分配困難,另一方面又難以在新生代中發現真正的中醫師,就連很多中醫藥大學的教授、院士、全國名中醫也是常年甚至是幾十年不上臨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鍼灸做為最先被世界熟知的中醫學科之一,其研究生層次的教學和對外培訓大多表現為“西醫化”和“簡單化”,一方面鍼灸專業研究生的所謂研究聲稱達到了細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基因水平,但是很少對針灸臨床的治療提供有價值的指導。另一方面是為了一時的利益驅動,很多中醫學院對外國留學生的鍼灸教育愈來愈簡單化,導致不少歐美的鍼灸師到中國進修一次以後,就留下“原來鍼灸在中國只是治療腰腿胳膊痛的,還是停留在幾千年前的水平”的印象。
中醫藥科研方面:專門研究中醫的機構少,經費不足,更危險的是研究方法的偏謬。研究人員沒能對中醫基本的方法論和認識論進行深入的研究,不能用深刻而又令人信服的論據去證實中醫藥的科學特點。中醫科研的思維方向有待商榷,絕大多數是對西醫科研的低水平的重複或驗證,浪費驚人。中醫的思維模式完全不同於西醫,因此機械地搬用西醫的科研方法來評價中醫,榫枘不合、非驢非馬,結果造成大量的所謂“科研成果”無法在臨床得到運用甚至重複,最後束之高閣的局面。
中醫研究方向的制定應該符合學科自身規律,不能脫離學科的基礎,盲目求大求新求遠,避免重複“經絡實質研究”課題的決策性和方向性的錯誤。政府應該鼓勵中醫藥科研的自主創新,跳出現有的套用西醫研究的模式和思路,從臨床治療效果出發,發揮中醫藥特色,揚其辨證論治和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之長,準確定位中醫藥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角色,支援符合和尊重中醫藥自身規律的科研項目,嚴格跟蹤科研經費的使用,打擊中醫藥界的學術造假,促進中醫藥科研機構和企業聯姻和科研成果的產業化。
種種跡象表明,中醫正在不斷走下坡路,走向衰落,這種傾向如不迅速而有力地加以扭轉,這個曾在理論上、實踐上達到最成熟最有效的醫學,將成為過時的東西。這不但對中國人民是不負責任的,而且對世界人民也是不負責任的。
因為中醫的衰敗不僅是醫學上的問題,也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會給一個國家的經濟帶來很大的影響。美國2013年的衛生醫療費用是29000億美元,人均9255美元。2012年中國人均322美元。中國13億人,如果沒有中醫,誰能支付起那麼高的醫療費用呢?到過歐美的人就會知道,西醫的醫療效果並不一定好,許多病的治療上並不滿意。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中醫診所?中國要保證老百姓的醫療,當然更不能缺少中醫。中國自己不把中醫藥學當成科學,不重視中醫藥的發展,其根源是文化自卑感,中醫應當在中國的國學傳統上儘快復興起來!
實際上,中國是不應該有文化自卑感的,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有燦爛的傳統文化,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的文化強國,對人類文明有過重大的貢獻。中國只是在近200年才落後了,但這是社會的落後,管理的落後,經濟的落後,而不是文化特質的落後。中國人應該克服文化自卑感,理直氣壯地弘揚自己優秀的傳統文化,大力宣傳和發展中醫藥學。主管中醫藥部門和領導要改變思維方向,對現有的中醫醫療、教育、科研及製藥進行結構性的改革,把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拯救中華民族的靈魂文化-中醫藥。
中國至今仍然沒有一個高科技的國際級中藥產品。目前主要靠原材料和半成品低價售給國際市場,然後在國外加工成品,其中有相當部分又高價返銷中國。製藥行業“小、散、差、亂”現象嚴重,藥材資源掠奪性開發,浪費大量自然資源;生產工藝落後,醉心於短平快,而真正的科研卻很少資金投入、產品含金量無從談起,所以無法開發出國際性的產品來。企業的短視行為和在國內鋪天蓋的誇大宣傳廣告已被國內外所詬病。
中藥新增西藥的問題愈來愈嚴重,並有大量商品流入海外,給國外的中醫藥產品經營者製造了很大的麻煩。目前被國內查處的只是冰山一角,不少壯陽補腎產品為了吸引消費者,擅自誇大宣傳,同時利用國人認為中藥溫和沒有副作用的心理,一邊大打純中藥旗號,一邊暗中卻新增西藥成分,以達到宣傳中號稱的“快速見效”。但是象西地那非這樣的藥品,在服用時不能與硝酸脂類的冠心病藥同時服用,否則會有生命危險,而且現在一些中年男士患有高血脂、高血壓而導致勃起障礙,在不知病因的情況下私自服用非法攙加西藥的中藥壯陽補腎品,也會出現嚴重後果。此外,西藥一般劑量很小,而且需要準確地服用,但是複方中藥的提取物劑(浸膏)的量都比較大,在大量的浸膏中加入小劑量西藥很難混合均勻,均勻度不合格,副作用更嚴重,而且很可怕,譬如有的降糖中藥產品中加有降糖西藥,就發生過由於混合不均勻而服用過量造成嚴重不良反應的報道。
世界衛生組織明文規定不宜將草藥與西藥合用,以免帶來嚴重的不可預見的毒副作用,甚至死亡。所有西方國家均嚴厲禁止在任何草藥產品中新增西藥成分,而根據北京某實驗室的統計,中國國內的抗疲勞保健食品的西藥成分的陽性檢出率為90%,降糖保健食品的陽性檢出率為95%,壯陽、減肥保健食品和皮膚病外用藥中的西藥(大多為激素類西藥)檢出率也同樣觸目驚心。
在中藥產品中大量、盲目的摻入西藥,存在著很大的用藥不安全隱患,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媒體雖然不時有報道被西方國家檢查出西藥因而被禁止進口,但是似乎完全起不到遏制作用。這不僅會帶來極大的醫療隱患,而更會損害中醫藥的聲譽,這種損失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我們呼籲中國藥事監督管理部門,對中藥加西藥的藥品嚴格審批,對任何新增西藥成分的中藥產品要進行嚴格的隨機、雙盲、對照和多中心的臨床研究,證實有肯定的增強療效、或減低毒性作用並在包裝的顯著位置上註明所含的“西藥成分”,在使用說明書上標明可能帶來的臨床副作用,方可批准作為處方藥上市,絕對不能以非處方藥進入市場,這也是維護中藥聲譽的重要環節。嚴格把好審批關,比批准後上市再監管市場更為有效。
禁止在協定中藥配方中新增化學成分進行加工內銷或出口。對於已取得國內藥品批准文號的中西藥結合藥品,按化學藥製劑進行出口管理。對擅自在中藥配方中新增化學成分或弄虛作假進行加工內銷或出口的藥品生產企業應給予嚴厲處罰。
3、改變現有多頭管理現狀,成立國家中醫藥國際發展局
西方發達國家對能夠弘揚自己國家特性的文化事業,總是以政治的態度,用政治的立場加以推廣,甚至作為保護國家利益的工具,制定有關戰略來推廣。在美國,即使是電影、遊戲軟體,只要能張揚所謂的美國精神,就能得到政治文化方面的保護或推廣。這種有利於國家利益就給予特殊支援和推廣,同樣可以作為推廣中國中醫藥的借鑑。把中國精髓文化中醫藥全面推向國際,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部門來協調和推進。
過去的50多年,涉及中醫藥的部委就有發改委、商務部、衛生部、外交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文化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務院僑辦、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國家林業局、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工商總局、環保總局等,都按其職能管理醫藥、出臺政策,但政策不銜接,不配套,甚至有矛盾。他們之間基本處於各自為政狀態,偶爾有中醫藥管理局外事司或醫保商會中藥部召集不同的部委彙報或協調有關國外中醫藥事件,效果不佳,如憑現在的機制,再過若干年,中醫藥國際發展不會有新的突破。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目前主要忙於國內事務,對國際中醫藥發展確實無能為力。最近,又把國際中醫藥服務貿易主導權轉移到商務部。這種混亂管理的狀況,如長期存在,嚴重影響到中醫藥全球發展戰略。如果現在不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去改變現狀,將來付出的代價必然更大。我們也可以借鑑印度傳統醫藥局在2014年11月升格為直屬國務院的傳統醫藥部,部長由總理直接任命的模式,建議成立“國家中醫藥國際發展局”,該局直接歸國務院領導。局裡的中層幹部由各部委派駐。今後凡是有關中醫藥國際發展的大小項目,均由國家中醫藥國際發展局負責協調和實施。
建議成立中醫藥國際發展局,設如下機構:
•公關聯絡協調推廣司
•貿易、投資、資訊司
•質量安全標準認證司
•教育、醫療、科技司
•發展戰略研究、技術壁壘、產業保護、應急處理綜合司
4、關於《中醫藥法》修改意見——總則部分
目前中醫藥在國內外處境的共同點就是,處在西醫標準的管理之下。不管是教育學位制度,執業執照制度,藥品管理制度,還是醫療糾紛的法律處理標準都是按照西醫的標準制定的。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公平地限制了中醫的健康發展和醫療服務能力的釋放。 要建立中醫自己的管理規範和標準,就要擺脫目前西醫管理中醫的模式。成立獨立於西醫的中醫部。
現在的模式是中醫管理局附屬在衛計委之下,由西醫專業人士管理中醫。這是目前中醫很多困境的根源。中醫管理局沒有發放中醫師執照的權利,沒有審批中藥的權利,沒有制定中醫學位標準的權利。甚至我們中醫的學位也是“醫學學士” 中國從來都沒有建立獨立的“中醫學士”學位。中醫的附庸性,由此可見一般。一個獨立的有實權的中醫管理部門,是中醫健康發展的前提。
固然中醫的管理,政策涉及到很多部門和機構,象物價、民政部、環境部、農業部、商業部、保險、衛生計劃委等,因此,國家應該有發展中醫的大戰略,成立高於各部委的“中醫發展委員會”,做為中醫發展的國家政策制定部門,協調各部委的政策執行,從而形成完整的中醫發展政策。這樣可望處理好中醫發展政策和管理中的獨立性與協調性之間的關係。
第五條(修改意見):國務院中醫藥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中醫藥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與中醫藥管理有關的工作。設立跨部委的發展中醫委員會,負責全國中醫醫療健康工作的政策制定,組織實施和監督。
5、關於《中醫藥法》修改意見——第二部分:中醫藥服務
應該讚賞和肯定,這次法律上在保障中醫診所的發展方面有很大突破。允許社會力量辦中醫診所,備案代替審批。 允許學有專長的中醫師通過師承方式,考核得到行醫資格。這是對中醫人才的保護和鼓勵,對於提高純中醫的服務發展有著積極意義。對於民間中醫的發展和促進非常積極。在許多中醫院走向西化的同時,民間中醫在體制外,反而堅持了中醫的正統,給中醫留了一條根。維護好民間中醫的發展,是中醫未來複興的希望。
但是,中醫藥法忽略了另外一支傳統中醫力量,海外中醫。他們大部分是學院派中醫師,在國外的法律下,只能做純中醫的工作。由於理論水平比較高,國外的行醫環境相對寬鬆,思想交流的頻繁和與西方人士的互動,是他們在中醫方面學驗具豐,尤其是臨床方面積累了紮紮實實的功力。引進海外中醫,提高中醫學院,中醫院的中國,尤其是鍼灸水平,是發展中醫臨床服務能力的一天捷徑。在行醫資格方面應該為國外的中醫師行醫,教學在法律上提供保障。
建議增加一條:
第八條B:國外的執照中醫師,鍼灸師回國教學,時間少於六個月者,可以由邀請單位向縣以上政府機關申請臨時執照,不需要考核,考試。對於在國內行醫,開業的國外執照鍼灸師,中醫師,可以憑國外的行醫執照自行向縣以上政府機構申請執照,由相關部門負責考核。不需要考試。 參照國外的行醫經驗,個體醫生在領取行醫執照時,必須購買誤醫保險。因此,建議加一條。
第八條C:個體中醫師在領取行醫執照時,必須購買100萬以上的誤醫責任保險。醫院任職的醫生則必須由法人單位購買100萬以上的誤醫保險。才能領取合法執照。沒有購買保險的醫生,政府部門有權暫停其行醫執照。 這個應該與有關保險公司討論,設立新的保險項目,這是在商品經濟下,保護公眾利益的慣行方法。
第十三條B(增加內容):醫療廣告嚴禁使用“包治” “根治”斷根”“治癒”等字眼,不允許“無效退款”等暗示療效保證的語言。禁止在廣告在使用不實的如神醫,祖傳多少代,等。
6、關於《中醫藥法》修改意見——第三部分:中藥發展
法律草案提出很多令人振奮的條款,國家建立藥用野生動植物資源種質基因庫,道地藥材評價體系,現代流通體系,中醫師自種自採,鼓勵醫院使用傳統工藝配製中藥製劑,以備案代替批准文號。這些都可以解決許多強加在中醫機構身上的,不合理的制度枷鎖。釋放中醫藥專業的醫療保健服務能力,益於公眾的健康。 還應該開放的是,獲得GMP認證的中藥企業,可以對傳統的中藥方劑進行生產,銷售。廢除目前不合理的審批程式,如藥理,毒理,臨床試驗等。只要是按照《藥典》標準,或者古籍標準,如傷寒論,就可以生產。在藥品監督部門備案,不需要藥字號批文。但是,藥廠、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診所等法人單位,必須為所生產、銷售的藥品購買產品責任保險。以保障消費者利益。
7、關於《中醫藥法》修改意見——第四部分:人才培養
第二十三條:應該去掉“鼓勵開展高層次的中西醫結合教育”。今天中醫藥大學的學生不能看病,首先就是中西醫結合教育的後果,中醫學生對西醫學的比中醫多,教授不會經典,只會解剖生化,臨床大夫不會把脈,只會開化驗單,用聽診器。培養的學生不中不西,最後很多改行。或者做西醫,或者做醫藥代表。 中醫的基礎是國學、易經、老子、音律、天文、術數和基於儒佛道三聖文化建立起來的,中華民族特有的生命觀,疾病觀和健康觀。只有在國學得基礎上,才能真正理解中醫學,學成會理論,能看病的合格中醫。
建議改為:“鼓勵基於國學的傳統中醫教育,促進中醫西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中醫的教育,無論是大學教育,還是師帶徒教育,都要以國學為基礎,經典為核心。積極培養這方面的師資培訓是我們的戰略重點。同時,重新編寫符合中醫經典的中醫教材是目前中醫教育和研究的頭等大事。應該鼓勵各個中醫教育機構編寫自己的,有個性的教材,以糾正目前統編教材的僵化,西化,空洞化的問題。改革中醫考試,考核體制和內容。使之與中醫經典一致。教材改革,師資培訓是中醫教育發展的重點和難點。應該儘早著手佈局。
第二十五條,加:國家鼓勵中醫藥教育機構使用一定比例的自編教材,以體現中醫學術的多樣性和近代發展。考試與臨床考核相結合,注重臨床能力的培養。體現地區性的中醫學術特點。
8、關於《中醫藥法》修改意見——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首先應該讚賞的是國家把中醫藥服務,中藥產品製劑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政策,藥物政策。這是我們在國外都不敢想的。體現了政府對中醫藥服務的認可和支援,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利用醫療資源為社會服務。因為中醫藥服務具有物美價廉的特點。民辦中醫醫療機構享有同等機會。 問題:中醫診所,是否也在定點醫療保險地計劃之內?這將是關係中醫診所存亡的大事。
第三十五條:國家加強中醫藥標準體系建設。這是中醫藥服務質量管理的重要方針,對醫療保險的支付,醫療糾紛的法律評審也有很重要作用。是中醫藥發展必須走的一步。這裡需要強調的是,要注意到中醫學術的多樣性,和中醫治療個體化的特點。不能走西醫式的入徑模式,把活潑潑的中醫學管死。標準的制定必須由中醫藥專業人士參與,符合中醫自身的學科特點和規律。 中醫行醫環境的一個重大問題是醫療事故鑑定的法律臨床規範標準。這關係到中醫能否按照自身的規範發展的法律問題,應該在中醫藥法中明確規範,界定。按照西醫的技術規範鑑定中醫的臨床事故,將把中醫強行西化。為了自保,中醫大夫會向西醫靠攏,放棄中醫本身的理法方藥。
第三十六條(修改意見)開展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與中醫藥有關的評審,評估,鑑定活動,應當成立專門組織,該組織三分之二的成員必須是中醫藥專業人士。 中醫醫療事故的鑑定,應當根據同行評議的原則,由中醫藥專家組成鑑定委員會,按照中醫藥的行業標準進行鑑定。各級法院應該建立相關的常設醫療事故專家委員會。處理醫患糾紛,保護公眾和醫生的利益。
9、關於《中醫藥法》修改意見——第六部分:法律責任
注意到對醫療機構和醫師的法律責任,沒有注意到病人權益的保護。應該借鑑國外的成熟經驗,引進醫師的誤醫責任保險,和藥品責任保險,用保險機制承擔醫療活動中的風險。不是現在這樣的有醫師和醫院承擔。這是適應商品經濟環境下,醫療行業應該做出的改革。建議有關部門,協同保險業者,調查研究其可行性。
from http://zhongyi.zjol.com.cn/contents/182/37533.html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國立慧靜古傳醫學院 越南(Vietnam)東醫針灸發展情況
一、 前言
由於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2年提出《2002─2005年全球傳統醫學策略》將傳統醫學與國家健康照護系統互動,可分為三類型,認為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並存及結合的國家醫療教育保險體系,稱為整合型(Integration system)國家有中國、韓國及越南。其他尚有包含型(Inclusive system)及默認型(Tolerant system)。對於中國及韓國的傳統醫學教育與醫療制度較熟悉,而對於越南的傳統醫學相當陌生。雖然台灣有不少的越南女傭(外勞總數約30萬人),有不少的越南新娘(至少有6萬人)(台灣外籍配偶近40萬人,每7個小孩就有1個「新台灣之子」),有不少台越夫婦生育的新台灣人,同時有不少的台商在越南設廠工作(台灣推出「南向政策」,台灣是越南外國投資第二大國),可是對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宣稱整合型的越南,相當生疏。兩年前曾接待越南唯一的國立傳統醫學院張越平校長一行訪問團,另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藥研究所越南人陳德勇醫師以「越南東醫用藥研究」獲得碩士學位(指導教授李世滄),他原畢業於越南河內醫科大學6年制東醫學系,即將返回越南國立慧靜古傳醫學院任教,同時接獲張越平校長來函邀請訪問,以致有越南之行(2006年8月13─20日)。乘坐由桃園直飛越南首都河內2小時30分鐘。越南與台灣的時差為1小時。
二、 東醫藥發展背景
越南的傳統醫學主要來源於中醫學,並結合本身民族醫學的特點發展成為東醫。20世紀初,大批華人移居越南,不少華僑中醫師在越南行醫或開藥店銷售中藥,使中醫藥在越南得以進一步發展,並在華僑人數較多的地方創辦了許多醫院,如壽康醫院、廣肇醫院、大邑醫院等等。這些醫院,都設有中醫部,用中醫藥治療疾病。
日、法佔領期間,傳統醫學被排斥在官方組織之外,傳統醫學學校被迫關閉,使越南的中醫藥發展處於停止狀態。越南獨立後,政府部門在衛生保健問題上採取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相結合的政策,對傳統醫學進行鑒定和試驗工作。1955年2月,胡志明在全國衛生幹部會議中,提出醫學必須建立在科學、民族、大眾三個原則的基礎上,把東醫和西醫結合起來。1960年9月,越南勞動黨提出:在防病治病、藥材生產,培養幹部、科學研究等一切工作中,必須實行東西醫結合,把東醫東藥與現代醫學密切地結合起來。1961年3月,越南政府進行在科學基礎上,繼承發展東醫經驗,把東西醫結合起來。同年,越南憲法把發展傳統醫學、現代醫學和兩者結合醫學的條文列入。為了貫徹這些方針,先後建立了東醫研究機構(東醫研究院)和東醫學會。
70年代末期,越南全國經衛生部門承認的東醫師數幾乎占全部醫師數的一半,約2萬人左右。越南醫師數占越南總人口的0.3%,東醫師數佔全國醫師數的30%;越南民眾對傳統醫學的使用率佔越南全國醫療利用率的30%左右。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越南傳統醫學醫師數有25,500名,針灸醫師數有20,000名,從事傳統醫藥相關業者則有5,000名。在全國的醫療院所中包含公立醫院在內有48家醫院設有傳統醫學部科,此外,有3家國家級的傳統醫學研究機構,故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為傳統醫學暨補充與另類醫學的整合型國家。越南老年人口數佔全越南總人口數(約9千萬人)約7%,所以越南政府未來的醫療規劃應該會以老人醫學與長期照護為主要發展目標。
越南政府衛生部中設有傳統醫學局,主管越南東醫藥的發展、法規與管理,在傳統醫學局之下另設立針灸研究院、傳統醫學研究院與傳統醫學學會,皆屬越南官方機構。越南的醫療保險對於東醫治療與東藥藥品及相關產品皆有包含在給付範圍內。越南有98%的中成藥及原料來自中國大陸。銷往越南的中國大陸藥材有兩個去處,一是越南本身國內消耗;二是經加工、處理後,再轉銷東南亞及香港、臺灣等地。
越南每個省市都有專門的東醫醫院,此外,也有獨立的針灸醫院,但許多醫院都設有東醫部,在現代化的醫院裏都設有一定比例的床位供傳統醫療使用。此外,在東醫研究院內也設有病床為患者服務。東醫研究機構有河內民族醫藥研究院,該院是東西醫結合的研究和指導中心,1988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為世界上第22個傳統醫學合作中心。此外還有越南針灸研究院,胡志明民族醫藥研究院及針灸研究院等。
三、 訪問越南國立慧靜古傳醫學院
越南現有醫學院校15家,其中胡志明醫科大學與河內醫科大學設有東醫學系(6所醫學院設有東醫系)。越南唯一的一家中醫院校為國立慧靜古傳醫學院,於1971年在越南衛生部支持下成立,2004年底升格為越南第一家東醫藥大學,且該校附設東醫醫院於2004年底開始運作。學生在校學習安排為4年學習西醫,2年學習東醫,學制為六年制,強調東西醫結合的教學模式。越南的醫學教育除了在以上幾所醫學院校中進行外,還有一些國立和省立的機構提供長期的東醫學課程。
越南國立慧靜古傳醫學院(Tue Tinh Traditional Medicine College)校長張越平教授(Prof. Truong Viet Binh)於2004年10月22日率團,副校長兼東醫學系系主任喬春勇教授、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何代燕教授及中文教師兼翻譯阮氏琇小姐一行四人前來中國醫藥大學訪問並進行學術交流。
很高興拜訪越南首都河內及越南唯一國立慧靜古傳醫學院。慧靜生活在14世紀,著作《南藥神號》提供南藥治療,越南人稱中藥為北藥,越南人自己的草藥稱南藥。此書包含630種草藥,13個方劑治療雜病,37個方劑治療傷寒。首先由張越平校長接待,見到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何代燕教授兼任副校長,中文教師阮氏琇小姐,由於兩年前曾見面,大家很熱情接待。
又認識兩位新朋友,即段光輝醫師(博士)及阮國平醫師(碩士),他們兩位皆會說中文,段醫師畢業於天津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所,主攻心臟腦血管內科,而阮醫師也畢業於天津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所,即將再度前往天津攻讀博士研究所。張越平校長的辦公室放一位黎有卓的畫像,他號稱海上懶翁(1720─1791年),在1772年著作《懶翁心領》ㄧ書,又稱《海上醫宗心領》,共28集,66卷,包含內、外、婦、產、兒、痲痘、醫方、醫案、本草藥物等,為豐富的醫學叢書。陳德勇醫師畢業於河內醫科大學東醫學系,獲得機會到台灣留學進修,先在台灣師範大學語言中心學習中文,然後申請到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攻讀碩士,獲得教育部的獎學金,今年畢業。今先返國在慧靜古傳醫學院工作,預定未來再進修博士,他很認真、好學,是未來東醫藥的人才。學校有藥用植物園300多種,並有附設醫院。參觀他們的附設醫院內診作業有內科、婦科、針灸科、骨傷科及康復科等,預定最近又要拓展校地及醫院,並設立GMP藥廠。張越平教授特設宴招待甲魚大餐,喝甲魚血、膽及酒,炸、烤甲魚,這家老闆自稱是越南獨一特色。
越南的東醫學大學本科為六年制,其中4年學習現代醫學,2年學習傳統醫學。醫學課程主要有:民族傳統醫學史;傳統醫學理論包括東方哲學、人體結構和生理現象(陰陽經絡)、病因學、診斷(四診、八綱辨證)、治則治法、藥物、處方基礎、各科治療等;針灸;病理。目前,越南已培養了各級傳統醫學技術人員(包括研究生、醫師、醫師助理、藥劑師)近10,000餘名。
四、 結語
由於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公佈《2002─2005年全球傳統醫學策略》中談到全世界對於傳統醫學與國家健康照護系統的互動有三種制度,其中做到結合制(integration system)的國家,有中國、韓國及越南,以致特別前往越南拜訪。而台灣目前對於傳統醫學制度也屬於結合制的國家,雖然我們目前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成員,但在傳統醫學,我們無論教、考、用、保、法等都值得與世界衛生組織會員國交流與合作。越南為熱帶國家,藥用植物資源豐富有1,863種,近1千年受到中國影響,有40年受到法國殖民及5年日本佔領。傳統醫學在越南值得去參觀,越南政策將傳統醫學列為越南衛生保健事業的主要部分,受到政府大力支持,並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積極推動傳統醫學的發展。
http://www.cmu.edu.tw/epaper/31/951201_1.htm
由於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2年提出《2002─2005年全球傳統醫學策略》將傳統醫學與國家健康照護系統互動,可分為三類型,認為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並存及結合的國家醫療教育保險體系,稱為整合型(Integration system)國家有中國、韓國及越南。其他尚有包含型(Inclusive system)及默認型(Tolerant system)。對於中國及韓國的傳統醫學教育與醫療制度較熟悉,而對於越南的傳統醫學相當陌生。雖然台灣有不少的越南女傭(外勞總數約30萬人),有不少的越南新娘(至少有6萬人)(台灣外籍配偶近40萬人,每7個小孩就有1個「新台灣之子」),有不少台越夫婦生育的新台灣人,同時有不少的台商在越南設廠工作(台灣推出「南向政策」,台灣是越南外國投資第二大國),可是對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宣稱整合型的越南,相當生疏。兩年前曾接待越南唯一的國立傳統醫學院張越平校長一行訪問團,另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藥研究所越南人陳德勇醫師以「越南東醫用藥研究」獲得碩士學位(指導教授李世滄),他原畢業於越南河內醫科大學6年制東醫學系,即將返回越南國立慧靜古傳醫學院任教,同時接獲張越平校長來函邀請訪問,以致有越南之行(2006年8月13─20日)。乘坐由桃園直飛越南首都河內2小時30分鐘。越南與台灣的時差為1小時。
二、 東醫藥發展背景
越南的傳統醫學主要來源於中醫學,並結合本身民族醫學的特點發展成為東醫。20世紀初,大批華人移居越南,不少華僑中醫師在越南行醫或開藥店銷售中藥,使中醫藥在越南得以進一步發展,並在華僑人數較多的地方創辦了許多醫院,如壽康醫院、廣肇醫院、大邑醫院等等。這些醫院,都設有中醫部,用中醫藥治療疾病。
日、法佔領期間,傳統醫學被排斥在官方組織之外,傳統醫學學校被迫關閉,使越南的中醫藥發展處於停止狀態。越南獨立後,政府部門在衛生保健問題上採取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相結合的政策,對傳統醫學進行鑒定和試驗工作。1955年2月,胡志明在全國衛生幹部會議中,提出醫學必須建立在科學、民族、大眾三個原則的基礎上,把東醫和西醫結合起來。1960年9月,越南勞動黨提出:在防病治病、藥材生產,培養幹部、科學研究等一切工作中,必須實行東西醫結合,把東醫東藥與現代醫學密切地結合起來。1961年3月,越南政府進行在科學基礎上,繼承發展東醫經驗,把東西醫結合起來。同年,越南憲法把發展傳統醫學、現代醫學和兩者結合醫學的條文列入。為了貫徹這些方針,先後建立了東醫研究機構(東醫研究院)和東醫學會。
70年代末期,越南全國經衛生部門承認的東醫師數幾乎占全部醫師數的一半,約2萬人左右。越南醫師數占越南總人口的0.3%,東醫師數佔全國醫師數的30%;越南民眾對傳統醫學的使用率佔越南全國醫療利用率的30%左右。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越南傳統醫學醫師數有25,500名,針灸醫師數有20,000名,從事傳統醫藥相關業者則有5,000名。在全國的醫療院所中包含公立醫院在內有48家醫院設有傳統醫學部科,此外,有3家國家級的傳統醫學研究機構,故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為傳統醫學暨補充與另類醫學的整合型國家。越南老年人口數佔全越南總人口數(約9千萬人)約7%,所以越南政府未來的醫療規劃應該會以老人醫學與長期照護為主要發展目標。
越南政府衛生部中設有傳統醫學局,主管越南東醫藥的發展、法規與管理,在傳統醫學局之下另設立針灸研究院、傳統醫學研究院與傳統醫學學會,皆屬越南官方機構。越南的醫療保險對於東醫治療與東藥藥品及相關產品皆有包含在給付範圍內。越南有98%的中成藥及原料來自中國大陸。銷往越南的中國大陸藥材有兩個去處,一是越南本身國內消耗;二是經加工、處理後,再轉銷東南亞及香港、臺灣等地。
越南每個省市都有專門的東醫醫院,此外,也有獨立的針灸醫院,但許多醫院都設有東醫部,在現代化的醫院裏都設有一定比例的床位供傳統醫療使用。此外,在東醫研究院內也設有病床為患者服務。東醫研究機構有河內民族醫藥研究院,該院是東西醫結合的研究和指導中心,1988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為世界上第22個傳統醫學合作中心。此外還有越南針灸研究院,胡志明民族醫藥研究院及針灸研究院等。
三、 訪問越南國立慧靜古傳醫學院
越南現有醫學院校15家,其中胡志明醫科大學與河內醫科大學設有東醫學系(6所醫學院設有東醫系)。越南唯一的一家中醫院校為國立慧靜古傳醫學院,於1971年在越南衛生部支持下成立,2004年底升格為越南第一家東醫藥大學,且該校附設東醫醫院於2004年底開始運作。學生在校學習安排為4年學習西醫,2年學習東醫,學制為六年制,強調東西醫結合的教學模式。越南的醫學教育除了在以上幾所醫學院校中進行外,還有一些國立和省立的機構提供長期的東醫學課程。
越南國立慧靜古傳醫學院(Tue Tinh Traditional Medicine College)校長張越平教授(Prof. Truong Viet Binh)於2004年10月22日率團,副校長兼東醫學系系主任喬春勇教授、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何代燕教授及中文教師兼翻譯阮氏琇小姐一行四人前來中國醫藥大學訪問並進行學術交流。
很高興拜訪越南首都河內及越南唯一國立慧靜古傳醫學院。慧靜生活在14世紀,著作《南藥神號》提供南藥治療,越南人稱中藥為北藥,越南人自己的草藥稱南藥。此書包含630種草藥,13個方劑治療雜病,37個方劑治療傷寒。首先由張越平校長接待,見到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何代燕教授兼任副校長,中文教師阮氏琇小姐,由於兩年前曾見面,大家很熱情接待。
又認識兩位新朋友,即段光輝醫師(博士)及阮國平醫師(碩士),他們兩位皆會說中文,段醫師畢業於天津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所,主攻心臟腦血管內科,而阮醫師也畢業於天津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所,即將再度前往天津攻讀博士研究所。張越平校長的辦公室放一位黎有卓的畫像,他號稱海上懶翁(1720─1791年),在1772年著作《懶翁心領》ㄧ書,又稱《海上醫宗心領》,共28集,66卷,包含內、外、婦、產、兒、痲痘、醫方、醫案、本草藥物等,為豐富的醫學叢書。陳德勇醫師畢業於河內醫科大學東醫學系,獲得機會到台灣留學進修,先在台灣師範大學語言中心學習中文,然後申請到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攻讀碩士,獲得教育部的獎學金,今年畢業。今先返國在慧靜古傳醫學院工作,預定未來再進修博士,他很認真、好學,是未來東醫藥的人才。學校有藥用植物園300多種,並有附設醫院。參觀他們的附設醫院內診作業有內科、婦科、針灸科、骨傷科及康復科等,預定最近又要拓展校地及醫院,並設立GMP藥廠。張越平教授特設宴招待甲魚大餐,喝甲魚血、膽及酒,炸、烤甲魚,這家老闆自稱是越南獨一特色。
越南的東醫學大學本科為六年制,其中4年學習現代醫學,2年學習傳統醫學。醫學課程主要有:民族傳統醫學史;傳統醫學理論包括東方哲學、人體結構和生理現象(陰陽經絡)、病因學、診斷(四診、八綱辨證)、治則治法、藥物、處方基礎、各科治療等;針灸;病理。目前,越南已培養了各級傳統醫學技術人員(包括研究生、醫師、醫師助理、藥劑師)近10,000餘名。
四、 結語
由於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公佈《2002─2005年全球傳統醫學策略》中談到全世界對於傳統醫學與國家健康照護系統的互動有三種制度,其中做到結合制(integration system)的國家,有中國、韓國及越南,以致特別前往越南拜訪。而台灣目前對於傳統醫學制度也屬於結合制的國家,雖然我們目前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成員,但在傳統醫學,我們無論教、考、用、保、法等都值得與世界衛生組織會員國交流與合作。越南為熱帶國家,藥用植物資源豐富有1,863種,近1千年受到中國影響,有40年受到法國殖民及5年日本佔領。傳統醫學在越南值得去參觀,越南政策將傳統醫學列為越南衛生保健事業的主要部分,受到政府大力支持,並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積極推動傳統醫學的發展。
http://www.cmu.edu.tw/epaper/31/951201_1.htm
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中醫師在越南執業規定
一、 根據越南醫學檢驗及治療法(Law on Medical Examination and Treatment)第17條規定,申請醫學執業證照者包括醫生、護士、助產士、技術人員(Technicians)、中醫(Herbalists)等;第18條第1款規定略以,越南人欲取得越南中醫醫學執業證照,必須具備中醫證書;第19條則規定以,外國人欲取得越南醫學執業證照,除符合第18條規定外,亦應符合第23條有關語言能力之需求;第23條另規定,外國人以越南語或透過翻譯進行醫療檢驗及治療時,該外國人或翻譯必須經過衛生部指定之專業醫學訓練機構考試及承認。
二、 申請越南醫學執業證照所需文件及程序請參考越南醫學檢驗及治療法第27條、第28條規定。
三、 越南衛生部醫療診治管理局為核發醫學執業證書之主管機關,如有其他相關問題建議請逕洽該局瞭解。其聯絡資訊如下:
CỤC QUẢN LÝ KHÁM CHỮA BỆNH - BỘ Y TẾ (衛生部醫療診治管理局)
Địa chỉ(地址): 138A Giảng Võ - Ba Đình - Hà Nội - Việt Nam
電話: (84-4): 6.273 227 傳真: (84-4) 3.846 4051
Email: kcb@moh.gov.vn
送件處:Phòng 707, tầng 7, Bộ Y tế (衛生部7樓707號室)
以上是駐越南代表處提供的資料,特此感謝
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肺部低劑量CT篩檢 可能會有假警報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雖能發現早期肺癌,但有時也會出現「假警報」,
醫師指出,LDCT十分敏感,每檢查一百人,約發現廿人肺部有結節,但這不代表都有健康問題,過度使用可能造成恐慌。低劑量CT的篩檢結果不代表一定有腫瘤,可能是曾經感冒受感染留下來的疤痕,或是肺部輕微纖維化,對健康不一定會造成影響。
台灣公共衛生雜誌有發表「利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早期肺癌:系統性文獻回顧和統合分析」,認為一般人接受LDCT,還得再花至少半年追蹤,必要時需再做切片檢查。部分醫院推出LDCT健檢套餐,但未協助民眾後續追蹤。一定注意篩檢流程完整,以免白花錢。
比起胸部X光篩檢,LDCT敏感度大幅提升,一公分以下結節,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此時醫師有六到七成機率可以辨別良性或惡性,其餘靠後續追蹤才能釐清。目前LDCT在部分醫院及健檢中心大力吹捧,建議有抽菸史或家族史的人,先考慮受檢。
另外,LDCT也有無法揪出肺癌的時候。LDCT適用於腫瘤生長速度慢的人,曾有病人腫瘤長得快,一年後再去檢查,肺部已長出超過七公分的腫瘤。低劑量CT篩檢出現的結果是影像,並非病理變化,一定要持續觀察,有肺部病史的民眾更需定期篩檢。
醫師指出,LDCT十分敏感,每檢查一百人,約發現廿人肺部有結節,但這不代表都有健康問題,過度使用可能造成恐慌。低劑量CT的篩檢結果不代表一定有腫瘤,可能是曾經感冒受感染留下來的疤痕,或是肺部輕微纖維化,對健康不一定會造成影響。
台灣公共衛生雜誌有發表「利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早期肺癌:系統性文獻回顧和統合分析」,認為一般人接受LDCT,還得再花至少半年追蹤,必要時需再做切片檢查。部分醫院推出LDCT健檢套餐,但未協助民眾後續追蹤。一定注意篩檢流程完整,以免白花錢。
比起胸部X光篩檢,LDCT敏感度大幅提升,一公分以下結節,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此時醫師有六到七成機率可以辨別良性或惡性,其餘靠後續追蹤才能釐清。目前LDCT在部分醫院及健檢中心大力吹捧,建議有抽菸史或家族史的人,先考慮受檢。
另外,LDCT也有無法揪出肺癌的時候。LDCT適用於腫瘤生長速度慢的人,曾有病人腫瘤長得快,一年後再去檢查,肺部已長出超過七公分的腫瘤。低劑量CT篩檢出現的結果是影像,並非病理變化,一定要持續觀察,有肺部病史的民眾更需定期篩檢。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蘇裕盛醫師:大陸靈芝孢子粉的重金屬汙染問題堪憂
大陸近日抽驗大陸市售14種品牌靈芝產品,針對重金屬鉻、鎘、汞、鉛、砷含量作檢驗。同樣是「靈芝孢子粉」,鉻含量最大值與最小值竟然相差1000多倍。大陸市售真菌類中藥也曾多次被驗出汞超標。
大陸市售靈芝產品,多次檢出含對人體有害重金屬,甚至有產品鉻成分超出最小值1000倍以上。重金屬與「微量元素」是一體兩面,部分元素適度補充有益人體;砷、鉛、鉻等重金屬元素,攝入對人體有害。
蘇裕盛醫師說,談靈芝中的重金屬成分,必須先釐清到底是帶有哪種金屬元素,「重金屬」與「微量元素」其實一體兩面。如鐵、鈣、鋅、錳、鎂,是重金屬,也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一般民眾還會特別透過營養品補鈣、補鐵。「但即便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超過人體攝取量,仍會經由身體代謝掉」。
蘇裕盛醫師指出,靈芝等真菌類中藥最易吸收重金屬,能將溶解於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幾乎完全吸收。重金屬問題可能和中藥材的成長環境、炮製過程有關,中藥材生長環境的土壤成分、水、空氣,都可能導致重金屬含量超標。蘇醫師強調,若靈芝中含有的是鉻、鎘、汞、鉛、砷等非人體必須、且對身體有害的重金屬,不但不能提高免疫力,還須當心長期食用危害健康,容易堆積在體內造成慢性中毒。
大陸市售靈芝產品,多次檢出含對人體有害重金屬,甚至有產品鉻成分超出最小值1000倍以上。重金屬與「微量元素」是一體兩面,部分元素適度補充有益人體;砷、鉛、鉻等重金屬元素,攝入對人體有害。
蘇裕盛醫師說,談靈芝中的重金屬成分,必須先釐清到底是帶有哪種金屬元素,「重金屬」與「微量元素」其實一體兩面。如鐵、鈣、鋅、錳、鎂,是重金屬,也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一般民眾還會特別透過營養品補鈣、補鐵。「但即便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超過人體攝取量,仍會經由身體代謝掉」。
蘇裕盛醫師指出,靈芝等真菌類中藥最易吸收重金屬,能將溶解於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幾乎完全吸收。重金屬問題可能和中藥材的成長環境、炮製過程有關,中藥材生長環境的土壤成分、水、空氣,都可能導致重金屬含量超標。蘇醫師強調,若靈芝中含有的是鉻、鎘、汞、鉛、砷等非人體必須、且對身體有害的重金屬,不但不能提高免疫力,還須當心長期食用危害健康,容易堆積在體內造成慢性中毒。
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固生堂連鎖中醫館的商業模式
新的上業模式用在中醫市場上,值得關注。根據2013創新中國秋季總決賽的醫療健康專場,塗志亮的商業模式吸引了不少風投關注。該模式與台灣馬光中醫集團有一定的類似,後來馬光在台灣爆發員工自刷健保卡(類似中國醫保卡)詐領台灣健保局,遭到高雄地檢署起訴。(參閱註1)
根據中國國家衛生局的一個統計資料顯示,每年中醫科的就診人數和占比都在上升。2006年,中醫就診人次占總人次的比重為19%,2010年則為23.12%。(數據來源有待確認)也就是說,市場有需求。就位於北京雍貴中心的固生堂中醫館,面積有1500平方米左右,於2014年3月份開始營業,但是沒有醫保資質。塗志亮打算今後集中做有醫保資質的中醫館。
醫保資格是由當地所在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一旦民營醫院出現違規行為就會被吊銷執照。有醫保資質,意味著患者來看病可以報銷,就診人次就會上升。國內醫療機構的從業牌照和醫保資質是不允許轉讓、租借的,對想快速佔領市場的固生堂來說,它選擇了並購公司股權的方式。
該公司商業模式是併購公司股權,而不是門診部。拿國家牌照的是門診部,而它一定會隸屬於某個公司,固生堂要收購的就是這家公司的股權。假如它的併購物件是門診部,意味著這是一起資產並購,將會觸犯到國務院頒佈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而股權的變更,就不會涉及牌照的更替。
目前固生堂的收入主要來自金融行業的大客戶採購和其他散客。2012年,平安銀行發佈消息,推出了全新客戶權益體系,借記卡、信用卡雙卡貴賓客戶按照不同層級,可以享受相應的權益,其中一項就是固生堂的中醫服務。不光是平安銀行,包括中信銀行、建設銀行以及保險公司在內的金融行業,都是固生堂的客戶。簡而言之,塗志亮將這些服務打包賣給銀行,再由銀行免費提供給自己的高端客戶。假如你在中信銀行辦了一張白金卡,就可以在固生堂享受一到兩次免費的服務。
註1:馬光生技上櫃公司所屬高屏地區11家馬光中醫連鎖診所,涉嫌以醫護人員的健保卡看病灌水詐領健保費,高雄地檢署結後,一口氣起訴黃福祥(52歲)等17人,並請求法院從重量刑。馬光保健集團旗下13家中醫診所的員工180人,3年來,至少詐得健保給付169萬餘元。馬光旗下11家診所的負責醫師、執業醫師與員工等共57人,雄檢考量這些醫護人員均已坦承犯行,檢察官均予以緩起訴處分。黃福祥,為衝高各家診所門診業績,並增加營利所得,訂定各家診所的門診目標量,且每日各診所營業結束前,黃福祥還會逐一撥打各診所電話,瞭解當日各診所門診業績。from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385904 (2015年07月21日)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2016年起東協醫師可以自由流動與執業
台灣的醫師執照走不出去,新加坡的主治醫師執照,歐美國家都承認,到處都可以用,拿到新加坡的醫師執照,等於是拿到一張通往世界的門票。
泰國政府限制外人投資醫院、牙科及內科。而投資設立「診所」則為許可項目,並須先向泰國公共衛生部之醫療註冊組申請核可與登記,且應遵循泰國外商法外資持股不得超過49%之規定。至申請表格均僅提供泰文版本,透明度不足。
2015年底東協經濟體(AEC)成立後,其他會員國公民可在印尼通過醫師考試取得執照在印尼執業。東協(ASEAN)10國領袖22日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簽署「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協定,宣布AEC將於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致力於創造一個貿易、投資與人才流動更加自由的「單一市場」。東協各國將相互承認專業證照,區內各國的工程師、建築師、護士、醫師、牙醫、會計師、鑑識人員及觀光從業人員等八種專業團體將更容易自由流動。其他非AEC會員在印尼投資私人醫療院所最高股權比例僅可達67%,且不可擁有公立醫院及醫療研究機構之股權;此外,印尼限制外國醫生從事醫療服務,外國醫生僅能從事督導工作或教導印尼醫生如何進行手術(外人投資形成障礙)。**2014年印尼對台貿易障礙寶告調查from駐印尼代表處經濟組
外國牙醫可在大馬服務(八打靈再也2013年Dec.17日訊)衛生總監丹斯里依斯邁馬歷甘說,政府將允許各國牙醫到我國服務。 這是東協峰會在2012年2月所簽署的牙醫業相互承認協定,擁有良好證書及資格的牙醫,將獲允到我國工作。 依斯邁昨日為牙醫大會及貿易展開幕時說,自由化不應被視為一項阻力,反而應是一道門及機會,尤其對本地私人界專業人士而言,應善用機會互相交換心德。詢及外國牙醫會否對本地牙醫造成威脅時,他強調,服務素質非常重要,那就是競爭力,本地醫護人員應自我提升,以防落后他人。“也要經常記得,服務時要笑。”他保證,衛生部將會與大馬牙醫協會密切合作,保障大馬牙醫的利益。此外,依斯邁對只有20%私立牙醫業者使用由國家安全局所認證的高壓滅菌器為儀器消毒,感到遺憾。去年,共有1537所私立牙醫診所向大馬醫藥理事會註冊。
日本與新加坡簽署日星新世紀經濟夥伴關係協定(JSEPA),第一階段計劃推動醫師及牙醫師資格相互承認制度,日方預定接受星國醫生7人、牙醫2人,新加坡則承認日方醫師15人、牙醫5人,惟診療對象僅限於駐留當地國家之本國人。
越南政府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中医师几乎占全部医师的一半。中國中醫師資料發給了越南衛生部,越南衛生部審查後,幾次發函邀請我到越南行醫。越南承認大陸的中醫師執照, 只要有執照便可去越南換當地的醫師執照, 不過中醫師不可開西藥。越南是中醫師行醫的好地方, 在收費方面不做任何限制, 所以在越南不必要一次開73味藥, 只要有療效一兩味藥也可收同樣的費用。(王開志醫師)
台灣赴中國取得醫學位學歷者依舊未被承認,更不必談論換照問題;根據WHO精神,會員國間之「學歷」是必須相互承認,在中國取得6年制醫學學士學位及8年醫學碩士學位者可允許參加美國及新加坡當地醫師執照考試、越南及澳門可直接換照、香港則需接受當地考試合格後換照。
蘇清泉說:台灣方面至中國設立醫院共計8所,其中有盈餘者為零然;而,小規模「聯合門診」及「安養中心」似乎尚有投資空間。以上資料提供各位委員參考。2010年台灣醫師申請大陸良醫證(換取中國醫師執照)者約 400 多件、2011年降至300多件、2012年僅120多件,而實際赴中國執業者數不到申請數的一半,其中回歸台灣執業者亦少數;因此,國人及醫界相當擔憂的「台灣醫療人員流失」問題是不存在。
from: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第十屆第三次國際事務委員會會議紀錄,時間:2014 年 3 月 24 日(星期一)http://www.tma.tw/MeetingRecord/files/13_003.pdf
泰國政府限制外人投資醫院、牙科及內科。而投資設立「診所」則為許可項目,並須先向泰國公共衛生部之醫療註冊組申請核可與登記,且應遵循泰國外商法外資持股不得超過49%之規定。至申請表格均僅提供泰文版本,透明度不足。
2015年底東協經濟體(AEC)成立後,其他會員國公民可在印尼通過醫師考試取得執照在印尼執業。東協(ASEAN)10國領袖22日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簽署「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協定,宣布AEC將於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致力於創造一個貿易、投資與人才流動更加自由的「單一市場」。東協各國將相互承認專業證照,區內各國的工程師、建築師、護士、醫師、牙醫、會計師、鑑識人員及觀光從業人員等八種專業團體將更容易自由流動。其他非AEC會員在印尼投資私人醫療院所最高股權比例僅可達67%,且不可擁有公立醫院及醫療研究機構之股權;此外,印尼限制外國醫生從事醫療服務,外國醫生僅能從事督導工作或教導印尼醫生如何進行手術(外人投資形成障礙)。**2014年印尼對台貿易障礙寶告調查from駐印尼代表處經濟組
外國牙醫可在大馬服務(八打靈再也2013年Dec.17日訊)衛生總監丹斯里依斯邁馬歷甘說,政府將允許各國牙醫到我國服務。 這是東協峰會在2012年2月所簽署的牙醫業相互承認協定,擁有良好證書及資格的牙醫,將獲允到我國工作。 依斯邁昨日為牙醫大會及貿易展開幕時說,自由化不應被視為一項阻力,反而應是一道門及機會,尤其對本地私人界專業人士而言,應善用機會互相交換心德。詢及外國牙醫會否對本地牙醫造成威脅時,他強調,服務素質非常重要,那就是競爭力,本地醫護人員應自我提升,以防落后他人。“也要經常記得,服務時要笑。”他保證,衛生部將會與大馬牙醫協會密切合作,保障大馬牙醫的利益。此外,依斯邁對只有20%私立牙醫業者使用由國家安全局所認證的高壓滅菌器為儀器消毒,感到遺憾。去年,共有1537所私立牙醫診所向大馬醫藥理事會註冊。
日本與新加坡簽署日星新世紀經濟夥伴關係協定(JSEPA),第一階段計劃推動醫師及牙醫師資格相互承認制度,日方預定接受星國醫生7人、牙醫2人,新加坡則承認日方醫師15人、牙醫5人,惟診療對象僅限於駐留當地國家之本國人。
越南政府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中医师几乎占全部医师的一半。中國中醫師資料發給了越南衛生部,越南衛生部審查後,幾次發函邀請我到越南行醫。越南承認大陸的中醫師執照, 只要有執照便可去越南換當地的醫師執照, 不過中醫師不可開西藥。越南是中醫師行醫的好地方, 在收費方面不做任何限制, 所以在越南不必要一次開73味藥, 只要有療效一兩味藥也可收同樣的費用。(王開志醫師)
台灣赴中國取得醫學位學歷者依舊未被承認,更不必談論換照問題;根據WHO精神,會員國間之「學歷」是必須相互承認,在中國取得6年制醫學學士學位及8年醫學碩士學位者可允許參加美國及新加坡當地醫師執照考試、越南及澳門可直接換照、香港則需接受當地考試合格後換照。
蘇清泉說:台灣方面至中國設立醫院共計8所,其中有盈餘者為零然;而,小規模「聯合門診」及「安養中心」似乎尚有投資空間。以上資料提供各位委員參考。2010年台灣醫師申請大陸良醫證(換取中國醫師執照)者約 400 多件、2011年降至300多件、2012年僅120多件,而實際赴中國執業者數不到申請數的一半,其中回歸台灣執業者亦少數;因此,國人及醫界相當擔憂的「台灣醫療人員流失」問題是不存在。
from: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第十屆第三次國際事務委員會會議紀錄,時間:2014 年 3 月 24 日(星期一)http://www.tma.tw/MeetingRecord/files/13_003.pdf
骨科筋傷治療中結構改變次第的理論與操作示範
傷科治療中結構改變次第的理論與操作示範
1.四肢如何影響中軸?鎖住的情況
2.中軸如何影響四肢?筋膜旋轉的延伸
3.肋骨動態的決定:肩帶上臂或胸椎?
4.體軸筋膜旋轉的拆解
5.長程和中短程筋膜互動的實質
6.手指,腳趾在診斷和治療上的特徵
7.局部或近端拆解的先決條件
8.針刺遠端和局部取穴的抉擇
大家可能會對我今天的題目覺得有點好奇,老實講應該是有點奇怪,怪異的感覺。其實沒什麼怪異的,它就是這樣。傷科,所謂傷科處理,目的是什麼?其實是我們要改變結構!
身體的結構運作發生困難,而產生疼痛、酸、麻、漲、痛這類的症狀,所以我們要去改變結構,這是傷科應該要做的事情。結構改變並不一定需要用什麼力氣,它可以用一些很巧妙的辦法。可是巧妙的辦法除了手法以外,還包含一件事:一般醫師讓病人屈服於自己的意志,覺得什麼東西不對,要讓它變成醫生認為對的狀態,要去克服病人身上很多的肌肉,害怕疼痛的情緒等,當然想使用一些「暴力」。可是事實上不見得是需要樣子,那是因為不知道怎樣還原結構所需要的順序,次第。我們人體分成很多層次,還原結構的時候,要考慮到這些層次與結構。
我們傷科如果認為結構不對的,就需要改變,還原結構,去解決他的疼痛。這表示,結構是可以被改變的,而且可以被還原的,既然可以被改變還原,必須要摸得出來什麼是對的,與什麼是不對的。
一個疼痛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局部的肌肉、筋膜,沒有辦法承受整個系統的運作,產生了比較大而明顯的轉折。疼痛本身是一種壓力受器的反應,所以當的結構張力不對到某種程度的時候,再稍微一使用,受器超過疼痛的閾值,疼痛就發生了。所以,很多的疼痛,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發炎,而是它結構位置不對了。
解除疼痛要知道之所以變成這樣子的因果。所謂因果就是說,從患者的情況,可以判斷這是撞壞的,長期姿勢不對來的;可以知道是長期姿勢不對兼哪裡不對等。比方說一個病人勞動過度,他的手臂肌肉一定會發生某種程度的僵硬,過度使用與孿縮,使得結構牽扯歪掉。
整個系統聯繫順暢的前提下,因為受傷、脫位、纖維化的部位,可以摸到那個局部的組織張力,會有跟上下連接不上,不一樣的地方。可以知道骨錯縫,筋出槽是可以摸出來的,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是像一般所說的痛是因為骨錯縫,筋出槽,而是因為真正「不對的東西」,摸到骨頭就是歪的,處在上面的筋是扭曲,旋轉的,整個系統使用的時候,張力系統就是不對的,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不對」到底是哪裡來的。
所謂的「網球肘」,其實常常不是伸肌肌腱炎,而是因為肱骨跟橈骨之間的位置不對。肱二頭肌的張力不對,把橈骨拉歪了翻起來,使得伸肌的肌腱變長;轉折與張力因肌肉延長而增加,肌肉收縮的張力角度,方向被改變了。所以壓它或用力就會痛,沒辦法正常運作。從理論的角度說,是骨頭上面某些肌肉收縮過度的時候,骨頭會產生某種程度上的旋轉,這條肌肉附著骨頭的位置就會輕微被改變,這樣輕微的改變也會導致其他肌肉活動的狀況被改變,所以只要骨錯縫的時候,附著在錯縫上面的肌肉張力一定會比較大,一定會稍微出槽。
筋骨位置不對了,並不代表一定會疼痛。因為在關節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並沒有讓疼痛的受器繃扯到極限,所以不會產生疼痛。關節位置不對的時候,活動到極限時才會產生超過疼痛閾值的拉扯力量。
如果真的有興趣做傷科,解剖一定要很熟,解剖不熟就會變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若以為傷科就是這樣?對不起,傷科真的不是這樣!傷科可以做到非常令人驚訝的事情!
(示範)當還原了上臂結構的時候,下端腕關節沒有解開的時候,橈側屈腕肌就卡住,卡住就回頭繃緊了上端,所以看肌肉是不是繃得好緊?
這是我今天所要說的,調手的時候,結構的次第。如果沒有把腕關節稍微鬆解開,讓橈側屈腕肌鬆開,肩膀無論怎麼調,一定會被下面手臂拉歪掉。而且要調的時候,像這隻手(示範者健側),它可以鬆鬆的,到達關節活動的極限;可是這隻手(示範者患側)就到達不了,一直有個張力卡在這裡,要到達它應該要到達的極限,是不是要使用暴力了?如果我順順,鬆鬆的把腕關節解開,一帶就開掉了,這手就鬆掉了。所以要解手,是不是必須知道它結構來去的變化?
當發現一個疼痛,問題的來源在哪裡的時候呢,要拆解它,要考慮到長、中、短程的各種問題。『淮南子』裏面有段話,正是我們全身的筋膜運作最重要的說明。它說:跑步跟手是不是沒有關係?腳在跑嘛!那把手綁起來看看,還會不會跑?也許可以小跑,但絕對沒有辦法快跑!因為沒有辦法把整個系統跟著協調運作,就沒有辦法跑!我們全身的筋膜,從腳到頭、手,是連貫成一個整體的。因為我們的肌肉是不斷地環環相扣,跨過一個、二個、三個關節,因此必須要有一個系統協調運作。
比方脖子痛,我們要知道這樣子的結構不對,張力不對,使得無法正常運作的張力哪裡來的。可以摸張力以分辨到底是手緊使得它不對,還是腹內外斜肌張力不對,使得骨盤不對,整排肋骨跟著旋轉以後,脖子的肌肉接到肋骨的轉折不對才痛。很多的脖子痛,表面上看來是肌肉不能動,而且肌肉附著的頭上面,頸椎第一、二椎事實上真的被拉歪了。可是要曉得,第一、二椎被拉歪掉,常常是因為它是被害者!兇手是在下面!
或者,後面是對的,但前面的張力系統不對,可以得知這是腸胃脹氣,胃痛太久,胃不好造成的,屬於內科問題;清清楚楚摸到這些東西以後,才能夠改變它。否則,病人跟說脖子痛,就鬆脖子筋,患者一定感覺緩解,但不是真正的治療。
我同學從醫學中心轉診來的落枕患者,他去國術館推拿...喀喀...喀喀(開頸椎),當下好多了,過了一,二個小時就開始痛到晚上,完全沒辦法動,我同學給他打了類固醇、麻醉藥,還是痛,沒辦法就轉到我的中醫診所來,問題出在哪兒?在下身,歪太多了!歪斜的身體原本張力就繃到極限了,國術館業者又給他”喀”(開頸椎)一下,把原本的平衡整個破壞以後,整個下面歪斜錯位的結構又沒有解決,所以上面的頸椎落枕歪斜更多。這就是加害被害者產生的一大堆問題。
就像我常常說的:如果是慣用右手的,左邊脖子痛落枕,對不起!那常常不是左邊的問題!是因為右邊慣用手使用過度,下臂的肌肉張力過頭了以後,胸椎跟著旋轉,扯著整個筋膜系統跟著旋轉以後,左頸的張力反而比較大。所以要治療左邊的落枕的時候,要解右邊或慣用手,系統才有辦法鬆開來。如果是慣用手同側落枕,那常常都是腰歪了,整個結構與筋膜歪掉。
我們要鬆解一條肌肉,事實上,只要解開一個側,整條就開了,可是問題是:要知道,哪一個頭才是真正要解的!
我們的頸椎曲度是被決定的!是被附著在胸廓上的肌肉決定,頸椎並沒有獨立性!整個脊椎的變化是像整脊學派分析的那樣,它是雙凹的曲線。但要改變還原它的時候,並不是像整脊學派說的,哪裡不對,就直接解開。因為,我們的胸椎,上面有肩帶附著,肩帶上面的這一些肌肉,同樣固定著肋骨與整個胸廓。這一些肌肉有一定的連貫性,如果手腕關節卡在這裡,尺橈關節沒有解開,前臂肌群這一條肌肉沒有解,肩關節就解不開。
(示範)患者自己可能不知道壓起來會這麼痛,那個是因為,他肌肉本來就處在某種程度繃緊的狀態下,所以有一點輕微的骨錯縫,因為還很好用,自己通常不知道。那手摸起來鬆鬆的,看起來是內科醫生,不太需要用手。可是,這樣子一點點不對的結構,讓他的脖子這一邊鬆鬆的,一邊整個緊緊的。很緊的原因是被這隻手(示範者右手)拉歪的!所以他如果這一邊(左側)的肩頸脖子緊,他一直往左側扎針,這種治療有處理有效,沒處理就就沒效,疼痛也不會好。因為原因沒有解決。
(示範)我們摸頸部的肌肉,右邊整個都是鬆的,左邊的脖子緊。如果軀幹上段肌肉有問題的話,問題一定出在左邊。現在要知道左側緊繃的根源,是因為脖子跟肩膀的問題,還是兩隻手,前臂的問題?
手前臂如果是有問題的話,我現在摸在喙突上面(胸小肌、肱二頭肌還有喙肱肌都接在這裡),胸椎有問題,肋骨會跟著旋轉,讓肩胛骨不能順暢的貼在體壁上面。如果上排肋骨凸得比較厲害,轉折、旋轉的角度比較大的,肩胛骨的位置會稍微滑下來,連帶前臂橈側張力增加。
如果是下段的肋骨凸出來,整個在體軸上旋轉突出地比較厲害,下段的張力會比較大,肩胛骨會被頂向上,前臂尺側的疼痛問題就會跑出來,解決不了。或者是常常跌倒撐地一撐以後,尺骨脫位了,怎麼拉伸也不會好的那一種病人,通常並不是純粹的尺骨問題!
(檢查示範者)自腕關節開始延伸至肘,尺側的張力比較大,觸診患側第四、五、六肋(有的從第三根就開始了)一定比較凸出來,因為比較凸,所以肩胛骨被往上帶,造成尺側的系統張力變大。所以,尺骨痛一直沒有辦法翻掌的,去檢查看看,一定是四、五、六肋比較凸出,所以他的肩胛骨沒有辦法正常貼回去!要解決的是還原旋轉的體軸,讓四,五,六肋旋回來,鬆開來,尺側的痛感才有辦法解決!否則一直醫手,怎麼醫也不會好!
網球肘也是,常常是因為肩胛骨在體壁上往下滑了。不管是往上,往下滑,只要肩胛骨跟體壁、體軸沒有順暢的對應,整個密貼的時候,這喙突一定是凸出來不對的。
示範者的脖子是有問題的,可是脖子的問題是來自右手,要解決只要需要處理右手就好,不需要去碰脖子。可是,我們現在只判斷是否為手的問題而已,還需要知道問題是否從腰背以下而來。如果腰不對,使得整個肋排旋轉歪掉,引起脖子不對的話,腰這一邊的張力是不是應該要遠大於另一邊,才會把身體拉歪?如果兩邊的張力一樣的話,問題就不是來自腰。
示範者身體歪很多,整個張力很大,它再壓就脫位了。但腰部摸起來張力兩邊一樣,差不多一樣軟,所以腰一定不是直接的「因」,可能有更遠的因。好!現在我們就只好回頭查手臂。肱骨位置不對,喙突觸診也不對。手理論上是有問題的,我們一個一個關節來檢查:
如果肱骨、肩帶觸診有問題的話,代表肱骨跟鎖骨、胛骨互動有障礙,這三根骨頭相互位置不對。三根骨頭位置不對,附著在骨頭上面的三角肌一定會產生某種程度的旋轉(本來應該貼著的)。三角肌如果是順的,肩膀就沒問題。示範者的三角肌完全沒有額外的張力,有的只是肱二頭肌張力比較大,所以是被前臂帶歪的,不是肱二頭肌本身。真正的問題,是他的右手使用過度了。這可能是針灸用針過多、滑鼠使用太多等原因。所以,打電腦打過多了,落枕會痛在慣用手的對側,因為慣用手緊繃的拉力,讓張力系統歪歪的。
如果把前臂肌群解開,肋骨就還原,胸大肌就貼回去了,肋骨平了以後,胸椎也就平了。如果患者有網球肘的問題,記得胸椎第一椎問題要一併解決,但是解決方法不是”喀”一下(開椎)就解決了,要知道它張力哪裡來的!
接著要決定是前臂影響肩膀與胸肋,或是肩膀胸肋回過頭來影響前臂。胸椎摸起來左右兩側張力明顯有差異,可是並不是骨頭真正錯位,如果真正的骨頭錯位,上面會有非常明顯韌帶的轉折,可是這韌帶摸起來還是平平的,所以是順著勢歪的,胸椎骨頭的位置是沒有問題的,只要解決手的問題,胸椎就回來了,不要去調胸椎。
示範者的身形有一點點歪歪的,是因為左右兩邊週邊的張力帶歪了,不能把它當作「因」,它是「果」!如果把它當作因,去把胸椎調開,很多去推拿整脊到後來越搞越糟糕,就是因為術者沒有辦法分清楚,骨頭位置不對到底是「因」還是「果」!它是真正的不對?還是像這樣子排列不對,只要把下面的肌肉系統調開來,就回去了!完全不需要去動它!
我完全沒有用力氣,沒有用力氣的原因是因為我只是照著病人生理結構可以伸展到的極限,攤開來,它自己還原的,並不是推回去的。如果沒有辦法伸展到極限,就沒有辦法好。要解開這繃緊的肩帶,必須要讓胸椎可以動,像現在來講胸椎就不太能動,緊緊的,這是因為肩帶肌肉卡住了,胸椎沒有辦法正常的晃動。
治療的時候,病人手要放這樣反手插腰,因為這樣會讓肱二,三頭肌張力均等,肩帶沒有張力。這樣才不會影響身體的動態,才可以治療。所以真正在治療的時候,要讓整個體軸是鬆的。體軸鬆,要讓肩帶、肱二、三頭肌張力一樣,讓肩胛骨前後兩端張力一樣,這肋骨動開才沒有阻力。肩帶的張力就消失了,橈側張力消失了,喙突就對了!
肩膀的張力鬆掉,脖子的張力就鬆掉。壓一壓胸椎第一椎就比較不會痛了。
所以肩膀的問題是這一隻手來的,我現在只是擺一個姿勢讓肩帶的張力鬆掉。要調手,筋膜系統是從上面整個環環相扣來的,如果沒有躲開張力,就像剛才說中軸要動,我必須要讓他插腰,躲開長程的張力,中軸才可以動。肋骨,胸椎都可以動了,我才可以去調手。如果沒有躲開上面來的張力,關節無論怎樣調都調不進去的。
腕骨解開來了以後呢,張力是不是就消失了?肋骨就差一點點,等一下只要再稍微挪一下,肋骨就會回去了。
脖子痛就這樣解開就好!所有的脖子痛,基本上都是胸椎以下的問題,不會是胸椎以上的問題!所以脖子痛,去調頸椎,基本上是在加害「被害者」,那是比較輕的,才有辦法,否則扳它(頸椎開椎),常常回去是會更痛的。
通常患者當下扳了比較好,回去他吃了藥之後比較好,那是吃葛根湯好的,不是我的手弄好的。因為本來結構有點歪歪的,吃藥讓患者背部整個肌群,筋膜鬆開來,有足夠的空間讓它不痛,並不是因為給它扳(頸椎開椎)那一下好的,所有的不對都有結構的問題,要記得一件事:所有的疼痛它基本上都是被害者!
所以在用針灸扎針刺激的時候,是針下去讓它底下筋膜開始產生滑移。因為結構歪了以後,筋膜整個繃住、滑移才痛的,那在扎針的時候是一樣藉著筋膜的滑移,使得結構發生改變。
不是因為針扎了以後整個氣通了以後不痛的,是因為真的有結構改變了。關心結構的變化,才會知道結構是不是真的發生變化。
這就是整個傷科的結構與次第,要改變它,必須從長程解開;沒有把遠端,長程的筋膜先解開,沒有辦法解開局部,比較中程的筋膜。
除非是直接地撞傷、外傷,現在來診所求診的都不是真正的外傷與外因。所以如果患者已經扭傷三個月,半年了,還是緊緊的,常常去扭到,那幹嘛還醫腳?一定是骨盤歪了。本來骨盤結構就有一點歪歪的,再加上一拉,整個筋膜系統滑脫了以後才不會好!
我們身體的修補有一定的時間,譬如說開刀,是不是一個禮拜就出院了?為什麼?因為表皮都長好了!皮膚受傷一個禮拜到十天就可以承受基本的張力了,肌肉就是兩個禮拜;韌帶、肌腱是一個月到一個半月,45天它就長好95%了,所以如果超過時間不會好的,就一定不是單純的問題。一定有什麼原因使得修補沒有辦法完成,或即使它完成了修補,還是沒有辦法正常地運作,這不能把它歸類成原本自體復原的問題,一定有其他的問題造成協同運作不正常,所以,如果遇到腳扭傷連續半年一直沒好,就不要一直著眼在腳踝。
我們骨盤歪的時候,受力系統如果稍微不對,就會牽扯從腸骨接下來到跟骨的肌肉,導致股骨歪掉,稍微跟骨盤中間產生輕微翻旋。因為腰大肌是從脊椎接到股骨,所以無論骨盤怎麼歪,腰大肌絕對定位了股骨。股骨有基本的定位,那骨盤歪斜就會造成股骨與骨盆相對越來越大的扭轉。又因為坐骨是直接接在脛骨,股骨「歪」了以後,股骨跟脛骨也會產生輕微的旋轉,引發疼痛。所以常常許多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問題不在膝關節本身,是骨盤位置不對,導致膝關節扭轉,在關節面一側產生肌肉異常的張力,關節面的軟骨沒有辦法平均受力,才會磨損掉的。
同樣的,膝關節歪掉了以後導致腓腸肌兩側張力不一樣,跟骨就拉歪了,所以跟、距、脛關節怎麼調也調不回去。如果沒有調對骨盤,解開腓腸肌內外兩側的張力,跟骨怎麼調也不對,蹲下去還是會痠痛。
足底筋膜炎也是。骨盤上面受力系統歪了以後,跟、距、脛骨相對位置不對,足底筋膜也跟著歪斜拉扯。
骨盤張力不對有很多原因:可能是本來就歪歪的;或胃腸脹氣導致骨盤張力異常;有的時候是手臂使用過度,把肩帶、肋排整個拉歪了以後,最後拉扯骨盤。換句話說,整個骨盤的可伸縮空間很小,所以要曉得到底是要醫手還是要醫胃腸?還是骨盤與肌肉使用過度,歪了,要調腰還是肌肉張力?
所以有一些內科問題,有時候如果真的摸清楚結構張力來去的時候,用藥會很精準。
我治療疼痛的內科用藥,其實是依著我傷科診斷的結果。便秘讓它通便正常,足底筋膜炎就好了,因為脹氣的緣故。不一定每個腰腳痛都是六味地黃丸。
我再說幾個原則,我們在做一個治療的時候,一個病人進來,好不好醫,純粹決定在幾件事情:
一個,當然是年紀。
原則上是越老越難醫,壞到一定的程度就非常難醫了。年紀越輕的,肌肉彈性,活動,修復能力越好,比較好醫。像我曾經醫了一個阿婆的坐骨神經痛,八十幾歲一個老太太,現在九十幾歲了,以前是建國中學的數學老師,醫得灰頭土臉。可是她每次都安慰我:「林醫師,唉唷,看我都幾歲了嘛!沒關係,沒關係!」一個禮拜一次,醫了八個月,咦!真的完全好了!後來很能走。本來痛到下樓梯都下不去,也不能走,躺在床上,躺久了也痛,雖然醫了八個月,一樣會好!年紀真的是最大的關鍵之一。
但是還是要看是什麼情況。我曾經醫過一個九十七歲的阿婆,摔倒骨頭沒斷,腳不能走,到我這兒已經摔一兩個禮拜了,思索後調完就不痛了,可是站起來症狀又發生,到了第二天第三天慢慢可以走,再來五天之後就走的很好了,拿個柺杖走得很高興,後來九十九歲又跌一次,一樣又不能動,調一調之後又可以走了。年紀,要看是怎麼傷的,要看他能不能調,可是年紀越大就真的越不好醫。
還有一個,就是結構,結構的僵硬程度。
結構的僵硬程度純粹決定在一件事情:脊椎可不可以動。
脊椎如果不能動,整個系統是不能動的。回到網球肘例子,如果沒有辦法重組肋骨系統的話,這網球肘怎麼樣也醫不好。
但是胸椎如果完全不能動的,對不起,十次醫得好的那就了不起,因為沒辦法重組。就像說把一件很小合身的衣服,穿在一個娃娃身上,繃得很緊,一旦脫掉,要重穿回原來的樣子便極端困難。
所以,一個病人身體的僵硬程度會決定療效。每一節胸椎都要可以動,如果不能動,整個胸椎,讓病人一趴下來,就是一團高高的在那裡,心裏就要有底,那個絕對兩次不會好的,因為整個結構沒辦法重組。要重組,一定要把整個系統解開,才有辦法重組,否則那不會好。要看那胸椎卡死到什麼程度,大部分胸椎卡死是可以解開的,我待會再告訴大家結構的因果來去是怎麼一回事。
還有一種,那種手指頭硬梆梆的。正常的手指頭應該有一定的可動範圍,應該可以反折回來,如果一個病人,指頭完全抝不動,足弓硬梆梆沒有可動性,十次醫得好的那也是很厲害的。
因為他全身的筋膜系統都是繃緊的,基本上,這一類的病人是內科病人,不是傷科病人。我兩類病人會開藥給他吃,一類就是這種,手指頭硬梆梆,不能動,乾乾的,不能動的,這一類的病人,如果他不吃藥我就不治療他,因為不會好!這一類的病人是屬於內科病人!沒有吃藥讓他筋膜鬆開,讓他體液流通,變得充足,所有東西都是鎖住的,結構怎麼調都沒有用,因為筋膜長度不夠。
還有一類病人,就是我剛剛說的,內臟功能有問題的病人,脹氣,便秘,當然它跟結構互為因果,脹氣的原因是因為結構不對。我曾經醫過一對兄弟,他的舅舅是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那兩個小兄弟,一個很嚴重的二尖辦脫垂,那個哥哥有一點點的漏斗胸,所以有肺動脈壓很高的問題;還有肝靜脈也很粗很大。我把他們兩個兄弟的胸廓整個結構重組以後,那個弟弟很嚴重的二尖辦脫垂,就好了,在Echo下面,二尖辦脫垂的現象就完全沒有了。那個哥哥的肺動脈壓也恢復正常,還高一點點,肝靜脈直徑就縮小一半。我們很多很多內臟的問題其實是被結構引起的,所有的東西,都透過外面的膜與韌帶,掛在骨架上,所以當的骨架發生位移的時候,「膜」受到牽扯,就會發生結構上,功能上的問題。
前陣子我看到一個新聞,終於證明我的想法:中央研究院他們在研究冠狀動脈的阻塞與形成的主因,發現有可能不是血流「質」的變化,而是「血流動力學的改變」!
血流動力學為什麼改變?就是因為歪了!中軸歪了卡住了,筋膜拉歪了,讓冠狀動脈受到扭曲牽扯,張力才會增加。
我很早很早以前就這樣講,現在中央研究院發表這研究等於是證明我的觀點!
所以很多心臟有問題的,例如心肌梗塞,可能是因為結構不對造成的。有冠狀動脈有問題的病人,那個胸椎很多是不能動的,這是我長期觀察的結果。或許可以找一些病人,把胸椎解開,看他血流動力學是不是會改變。所以如果這樣是有意義的,其實可以發展出一套運動,讓病人的胸肋結構打開,事實上是可以有效的解決或減輕冠狀動脈的問題。
身體結構有問題的時候,卡住了時候,內臟突然扭曲牽扯,就會產生內科問題,比方說:痛經,脹氣,便秘,心悸等,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整脊對這些東西會有效。有效的原因不是因為哪一節神經對應哪裡,而是整個筋膜系統卡住不可動所造成的!
比方說眩暈,像我一個醫科同班同學的女兒,她的耳咽管阻塞,造成中耳積水,去放過管子,但是放過兩次都脫落。後來我把她胸廓、肩胛骨、骨盤從下面整個整開,讓肋骨整個可以動,脖子的張力消失了,接在顳骨、顎骨、舌骨上面的張力消失了以後,耳咽管就通了。耳鳴也一樣。
有一位患者腳痛的好厲害,又有很嚴重的乾眼症,每天都點眼藥水,她跟我說:「我兒子說我這不會好了。」我就幫她整個調開,真的好難處理,大概15次,四個月,腳好了以後,乾眼症也好了。她說:「醫生,我真的都不用再點了眼藥水了!」
其實這些問題就是因為筋膜的張力不對,繃緊了以後結構發生改變後產生的。筋膜的張力是被肌群所決定的,可是所有東西都鎖在骨架上,所以中國傳統一直在整骨,因為整骨同時處理了很多問題,不單純是骨頭。整骨為什麼可以發生那麼多的改變?事實上必須透過以上論述才能夠得到比較圓滿的解釋。不過我們現在先侷限在疼痛問題來談。
要曉得我們身上整個結構要調整,最重要的一件事,它就是一種筋膜的滑移!
筋膜的張力整個大片的滑移,就等於是的肌肉可以大幅地改變它的收縮狀態和轉偏移的方向,這是改變結構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沒有辦法把筋膜作大片的滑移,說要調整結構,事實上是做不到的,為什麼整脊常常這樣腰扳一下,扳一下(開椎),當下很好,可是問題沒有解決。因為足弓沒有拆解!足弓受力的方向沒有改變的時候,腓腸肌的左右側的張力沒有辦法改變,從下面延伸上來,骨盤無論怎調,左右動一動之後,一樣會被肌肉鎖回去。
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扳的啦!我剛開始當醫生的時候,經常有患者稱讚:這麼厲害!扳兩下就好了!
真的有好嗎?事實上很多患者回去撐不到兩天又回復原狀痛起來。像尾椎痛,撞擊跌坐後尾椎勾進去,一般治法是把尾椎勾出來。我一開始也勾,一般勾過會比較好,問題是後來常常又會痛起來。可見問題是關鍵不在於尾椎,而在於整個骨盤結構。我們尾骨有一個尾骨恥骨肌接在恥骨,所以尾骨尖端一定都對著恥骨聯合。骨盤位置不對了,跟尾椎中間產生一個轉折成角的張力,就痛在那個角的位置,歪掉它一定有個轉折在那裏,所以通常是那個轉折的地方在痛。之所以會有那個轉折的原因是左右骨盤傾斜拉歪了,才會有產生一個轉折的張力,所以要調的是上面的骨盤!不是下面的尾椎。
把上面調對,這對位對齊了,尾骶骨彎彎的有甚麼關係?就像猴子的尾巴,猴子尾巴彎彎的有甚麼關係啊?我就是這樣醫的,沒有一個尾椎痛沒醫好。所以不要再去亂勾了!
尾椎有沒有醫好,就是這樣測試:坐在一個硬的椅子上面,屁股一直往前滑到底,尾椎是絕對不會碰到椅子面的,那樣才有醫好。
現在來講腳的問題,在我的觀點中,治療時患者坐的椅子的高度是非常講究的。因為我們正常坐著,身體要是完全放鬆的狀態下面,膝蓋是要垂直的。如果膝蓋沒有辦法垂直放下,脊椎的張力系統就消失不掉,這樣子要醫就有難度。
兩個腳的足弓,有一些兩個都是扁平,或兩個都是拱高的,可是無論是扁平,拱高,兩隻腳一定是左足弓略高右足弓略低,或是右足弓略高左足弓略低,低的叫內垮,高的叫外拱,我們腳一定有一個內垮,一個外拱。
即使兩邊都是扁平足,它一樣有一個內垮,一個外拱!內垮側的肋骨一定是凹著上來的,外拱側的肋骨一定是這樣凸跟著上來的(從背後看)。一定是旋轉上來的,讓我們的身體順著螺旋的骨架一直這樣走,造成足弓一個內垮,一個外拱。
身體的結構張力要讓它還原,就必須要把螺旋、旋轉解開。那拆解的關鍵最重要是在足弓。如果沒有辦法足弓兩邊拆開,讓受力平均的時候,上面一定解不開。
我們剛剛說過,胸椎能不能解開牽扯到兩件事情:
第一,推動病人胸椎的時候,如果連肋骨都不能動,就是手臂下來到整個前臂的筋膜系統沒有解開。沒有把胛骨,肩帶系統解開,胸椎、肋骨、肩臂的系統把肋骨卡住了,就不能動了。當肋骨可以動的時候,胸椎向前推如果沒有辦法一節一節陷進去,如果胸椎不能動但是肋骨可以動,就是下面骨盤位置不對。
所以身體產生旋轉的時候,胸椎歪歪的卡住,旋轉的活動度很少就不可以動。再如果連肋骨都不能動,那想要先調開骨盤基本上是絕無可能!這時去扳(開椎)了它就是製造傷害,越搞越糟糕。可是呢,如果肋骨可以動,胸椎不能動,就表示是骨盤歪太多造成的,這時得拆解骨盤。
真正的傷科治療,會很精準對位一個關節,一個一個關節對位,對位完以後我們會摸整個筋膜系統,上下左右連貫以後算是治療完成。當然,病人主觀症狀消失,跟醫生處理有時候是兩回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這樣處理的時候,我們只能處理長程的筋膜跟中程的筋膜,有時候比較深層的肌肉,我們是沒有辦法,或是沒有那麼多時間一個一個去鬆解。可是要曉得,短程筋膜或是深層的筋膜,它之所以會出問題,就是因為整個結構使用,在那裏產生了轉折,所以它才沒有法完全鬆解或回來。
比方說最常見的膏肓痛,用此姿勢(讓患者雙手抱對側肩頭,彎腰)可以非常清楚的摸到,病人肋骨翻起來的位置,凸起來的角度,可以摸得出病人痛的地方,摸到歪掉的胸椎造成的菱形肌張力,菱形肌會凸起一條緊緊的在那裏。那個點一壓,病人就會告訴你:「對對!就是那個點!」
治療上如果沒有辦法調骨架的時候,請記得幾件事情,第一個就是,把腳的張力解開,讓骨盤,從腳上來的筋膜張力系統還原;第二個,就摸到那一點,用一寸針扎下去,斜斜的下針,肌肉針下去它自己會開掉。那我以前不會扎的時候,我就左一針右一針左一針,目的是把那一點解開而已。問題是,如果沒有把腳上來的長程張力的稍微解開,只有解開這一點,它會不會定住?會不會再被系統拉歪?其實難說!有可能會再痛,有可能不會。系統的張力太大,它就不會好!可是系統的張力太大一定來自足弓位置不對卡住了,這時候解開腳的張力,它就會解開來了!
針有兩種扎法;一種是扎硬的,一種是扎軟的,
「硬」的就是:看局部,結構最緊的,把它扎開,等於是解開一個主要的關鍵,整個系統就會鬆開了。還有就是扎「軟」的:軟的就是在下針提插的過程中,它的筋膜順著針而動,筋膜整個整片滑移,跟著重組。
所以一個在「破」,一個在「引」。所以不一定是一樣的,看是要破還是要引,要知道的針到底有甚麼作用。
那接下來要看結構,如果結構的硬塊真的繃太緊的話,是必須要破,才有辦法引得動,如果大體還順的話,直接用引就好了。如果整個沒有特別硬的點,整體都繃繃地不能動,沒有辦法逐一的去破,那就引,一引全部都鬆掉。那有的是都鬆鬆的,明明就知道就只有那一,二個節點在那裏卡住,那就必須要破。所以是要破還是要引,要看情況而定,扎的位置不一樣,針的方法也不一樣。
破就是進去直接針到對應的點。只要真的針到,它就開了。真正點到那個最僵硬的節點或是轉折處一點到,它一鬆,一跳開,整個筋膜系統會開始滑移,會傳導。所以不能夠把人體結構當成豬肉一樣的戳。它是活的!活的原因就是筋膜有傳導跟覺知。一個節點或是轉折處鬆開以後,會傳導,整個筋膜會跟著改變,筋膜改變,大致上是依著我們傳統的經絡方向在走,只是沒有那麼多轉轉折折而已。破比較局部,可是一樣整個會順著傳導上去。看是要破還是要引,引其實要細膩得多!
這個病例腳比較緊,所以真正的緊是從薦椎下面上來,所以真正卡住的是在右邊薦椎旁邊,所以要解的是這一隻腳,那這一隻腳就看是要引還是要破。破的時候就是要扎在點,酸酸的點,如果是要引的時候,就是要扎在「空空」的位置,才能夠順暢地提插,讓筋膜順著針的方向滑移。所以「破」比較沒有甚麼手法,直接扎下去就對了;「引」的時候就要等。所以,傷科針法的重點就在用來探、傳導與覺知的這隻手,其重要性遠大於持針的這隻手,因為要知道筋膜到底滑移,鬆開了沒有。然後,不論破與引,針在所有進出的過程中沒有黏滯,阻滯的感覺。如果在破的時候,就一定要摸到那一條肌腱,一扎下去,對應的那條肌腱就「啵」的跳開,會整個軟掉。
腰痛、急性腰扭傷與很多腰的問題就是這樣,要曉得局部痛的地方通常是結構運作不對的被害者。所以要處理的是加害者,是兇手,不要去處理那個被害者!所以結構要拆解有次第,要從遠到近,所以遠端扎的都是整個筋膜系統,長程的。單一關節的骨錯縫只要扎開筋出槽那條筋,骨錯縫就回去了,扎的是局部的系統,短程的。
該問的問題是:骨錯縫到底是特定肌肉過度使用造成,還是整個系統歪掉以後造成的?
這歪掉的系統當以實際上真正摸到的張力為主,要真正手底下「看到」的治療才是比較有意義的!否則一直問患者有沒有比較好,是沒有意義的。真的要摸到!比方說我剛剛第一個醫生(示範者)上來,我就是摸的!哪邊歪了就是哪邊歪了,清清楚楚!這沒甚麼好討價還價的!
但是,一開始要做這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清楚的知道:「緊、鬆」!「緊、鬆」!就是緊跟鬆而已!
對的就是鬆的,不對的就是緊的,因為它結構不對,筋膜被挪動繃緊。所以摸的時候,順著皮膚滑移,手底下感覺繃住不太能動的,那就是有問題的!鬆的才是對的。
剛開始行醫的學弟們,若要像這樣子一摸就知道,理論上是做不到的,可能還要很多年。可是,可以去摸。摸的情況是說如果骨頭,肌肉,韌帶不對,患者不一定自覺會痛,但壓下去一定會痛!而且在兩邊同時等力量加壓,患者才會知道:「咦!果然是不一樣的!」
中醫的傷科醫生一定要能夠知道患者的問題從哪裡來的,要講得出來,讓病人知道知道問題的根源。在觸診上,如果沒有辦法非常清楚告訴患者哪裡痛,原因、因果來去,這病人就不會放心地給醫的!一定要非常有把握,做一個動作病人會不會痛?一定要非常清楚!如果講錯了診斷,病人掉頭就走了。
傷科治療大概上就是這樣!有時候沒有辦法用說的,因為手法的操作上有很多細節要注意,
但是單純針灸採傷科針法的時候,只需要真正知道:「緊,鬆,軟,硬」在哪裡!把系統解開就好了!
以上是林兩傳醫師演講內容 上課地點:財團法人天主教聖功醫院13樓國
1.四肢如何影響中軸?鎖住的情況
2.中軸如何影響四肢?筋膜旋轉的延伸
3.肋骨動態的決定:肩帶上臂或胸椎?
4.體軸筋膜旋轉的拆解
5.長程和中短程筋膜互動的實質
6.手指,腳趾在診斷和治療上的特徵
7.局部或近端拆解的先決條件
8.針刺遠端和局部取穴的抉擇
大家可能會對我今天的題目覺得有點好奇,老實講應該是有點奇怪,怪異的感覺。其實沒什麼怪異的,它就是這樣。傷科,所謂傷科處理,目的是什麼?其實是我們要改變結構!
身體的結構運作發生困難,而產生疼痛、酸、麻、漲、痛這類的症狀,所以我們要去改變結構,這是傷科應該要做的事情。結構改變並不一定需要用什麼力氣,它可以用一些很巧妙的辦法。可是巧妙的辦法除了手法以外,還包含一件事:一般醫師讓病人屈服於自己的意志,覺得什麼東西不對,要讓它變成醫生認為對的狀態,要去克服病人身上很多的肌肉,害怕疼痛的情緒等,當然想使用一些「暴力」。可是事實上不見得是需要樣子,那是因為不知道怎樣還原結構所需要的順序,次第。我們人體分成很多層次,還原結構的時候,要考慮到這些層次與結構。
我們傷科如果認為結構不對的,就需要改變,還原結構,去解決他的疼痛。這表示,結構是可以被改變的,而且可以被還原的,既然可以被改變還原,必須要摸得出來什麼是對的,與什麼是不對的。
一個疼痛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局部的肌肉、筋膜,沒有辦法承受整個系統的運作,產生了比較大而明顯的轉折。疼痛本身是一種壓力受器的反應,所以當的結構張力不對到某種程度的時候,再稍微一使用,受器超過疼痛的閾值,疼痛就發生了。所以,很多的疼痛,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發炎,而是它結構位置不對了。
解除疼痛要知道之所以變成這樣子的因果。所謂因果就是說,從患者的情況,可以判斷這是撞壞的,長期姿勢不對來的;可以知道是長期姿勢不對兼哪裡不對等。比方說一個病人勞動過度,他的手臂肌肉一定會發生某種程度的僵硬,過度使用與孿縮,使得結構牽扯歪掉。
整個系統聯繫順暢的前提下,因為受傷、脫位、纖維化的部位,可以摸到那個局部的組織張力,會有跟上下連接不上,不一樣的地方。可以知道骨錯縫,筋出槽是可以摸出來的,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是像一般所說的痛是因為骨錯縫,筋出槽,而是因為真正「不對的東西」,摸到骨頭就是歪的,處在上面的筋是扭曲,旋轉的,整個系統使用的時候,張力系統就是不對的,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不對」到底是哪裡來的。
所謂的「網球肘」,其實常常不是伸肌肌腱炎,而是因為肱骨跟橈骨之間的位置不對。肱二頭肌的張力不對,把橈骨拉歪了翻起來,使得伸肌的肌腱變長;轉折與張力因肌肉延長而增加,肌肉收縮的張力角度,方向被改變了。所以壓它或用力就會痛,沒辦法正常運作。從理論的角度說,是骨頭上面某些肌肉收縮過度的時候,骨頭會產生某種程度上的旋轉,這條肌肉附著骨頭的位置就會輕微被改變,這樣輕微的改變也會導致其他肌肉活動的狀況被改變,所以只要骨錯縫的時候,附著在錯縫上面的肌肉張力一定會比較大,一定會稍微出槽。
筋骨位置不對了,並不代表一定會疼痛。因為在關節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並沒有讓疼痛的受器繃扯到極限,所以不會產生疼痛。關節位置不對的時候,活動到極限時才會產生超過疼痛閾值的拉扯力量。
如果真的有興趣做傷科,解剖一定要很熟,解剖不熟就會變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若以為傷科就是這樣?對不起,傷科真的不是這樣!傷科可以做到非常令人驚訝的事情!
(示範)當還原了上臂結構的時候,下端腕關節沒有解開的時候,橈側屈腕肌就卡住,卡住就回頭繃緊了上端,所以看肌肉是不是繃得好緊?
這是我今天所要說的,調手的時候,結構的次第。如果沒有把腕關節稍微鬆解開,讓橈側屈腕肌鬆開,肩膀無論怎麼調,一定會被下面手臂拉歪掉。而且要調的時候,像這隻手(示範者健側),它可以鬆鬆的,到達關節活動的極限;可是這隻手(示範者患側)就到達不了,一直有個張力卡在這裡,要到達它應該要到達的極限,是不是要使用暴力了?如果我順順,鬆鬆的把腕關節解開,一帶就開掉了,這手就鬆掉了。所以要解手,是不是必須知道它結構來去的變化?
當發現一個疼痛,問題的來源在哪裡的時候呢,要拆解它,要考慮到長、中、短程的各種問題。『淮南子』裏面有段話,正是我們全身的筋膜運作最重要的說明。它說:跑步跟手是不是沒有關係?腳在跑嘛!那把手綁起來看看,還會不會跑?也許可以小跑,但絕對沒有辦法快跑!因為沒有辦法把整個系統跟著協調運作,就沒有辦法跑!我們全身的筋膜,從腳到頭、手,是連貫成一個整體的。因為我們的肌肉是不斷地環環相扣,跨過一個、二個、三個關節,因此必須要有一個系統協調運作。
比方脖子痛,我們要知道這樣子的結構不對,張力不對,使得無法正常運作的張力哪裡來的。可以摸張力以分辨到底是手緊使得它不對,還是腹內外斜肌張力不對,使得骨盤不對,整排肋骨跟著旋轉以後,脖子的肌肉接到肋骨的轉折不對才痛。很多的脖子痛,表面上看來是肌肉不能動,而且肌肉附著的頭上面,頸椎第一、二椎事實上真的被拉歪了。可是要曉得,第一、二椎被拉歪掉,常常是因為它是被害者!兇手是在下面!
或者,後面是對的,但前面的張力系統不對,可以得知這是腸胃脹氣,胃痛太久,胃不好造成的,屬於內科問題;清清楚楚摸到這些東西以後,才能夠改變它。否則,病人跟說脖子痛,就鬆脖子筋,患者一定感覺緩解,但不是真正的治療。
我同學從醫學中心轉診來的落枕患者,他去國術館推拿...喀喀...喀喀(開頸椎),當下好多了,過了一,二個小時就開始痛到晚上,完全沒辦法動,我同學給他打了類固醇、麻醉藥,還是痛,沒辦法就轉到我的中醫診所來,問題出在哪兒?在下身,歪太多了!歪斜的身體原本張力就繃到極限了,國術館業者又給他”喀”(開頸椎)一下,把原本的平衡整個破壞以後,整個下面歪斜錯位的結構又沒有解決,所以上面的頸椎落枕歪斜更多。這就是加害被害者產生的一大堆問題。
就像我常常說的:如果是慣用右手的,左邊脖子痛落枕,對不起!那常常不是左邊的問題!是因為右邊慣用手使用過度,下臂的肌肉張力過頭了以後,胸椎跟著旋轉,扯著整個筋膜系統跟著旋轉以後,左頸的張力反而比較大。所以要治療左邊的落枕的時候,要解右邊或慣用手,系統才有辦法鬆開來。如果是慣用手同側落枕,那常常都是腰歪了,整個結構與筋膜歪掉。
我們要鬆解一條肌肉,事實上,只要解開一個側,整條就開了,可是問題是:要知道,哪一個頭才是真正要解的!
我們的頸椎曲度是被決定的!是被附著在胸廓上的肌肉決定,頸椎並沒有獨立性!整個脊椎的變化是像整脊學派分析的那樣,它是雙凹的曲線。但要改變還原它的時候,並不是像整脊學派說的,哪裡不對,就直接解開。因為,我們的胸椎,上面有肩帶附著,肩帶上面的這一些肌肉,同樣固定著肋骨與整個胸廓。這一些肌肉有一定的連貫性,如果手腕關節卡在這裡,尺橈關節沒有解開,前臂肌群這一條肌肉沒有解,肩關節就解不開。
(示範)患者自己可能不知道壓起來會這麼痛,那個是因為,他肌肉本來就處在某種程度繃緊的狀態下,所以有一點輕微的骨錯縫,因為還很好用,自己通常不知道。那手摸起來鬆鬆的,看起來是內科醫生,不太需要用手。可是,這樣子一點點不對的結構,讓他的脖子這一邊鬆鬆的,一邊整個緊緊的。很緊的原因是被這隻手(示範者右手)拉歪的!所以他如果這一邊(左側)的肩頸脖子緊,他一直往左側扎針,這種治療有處理有效,沒處理就就沒效,疼痛也不會好。因為原因沒有解決。
(示範)我們摸頸部的肌肉,右邊整個都是鬆的,左邊的脖子緊。如果軀幹上段肌肉有問題的話,問題一定出在左邊。現在要知道左側緊繃的根源,是因為脖子跟肩膀的問題,還是兩隻手,前臂的問題?
手前臂如果是有問題的話,我現在摸在喙突上面(胸小肌、肱二頭肌還有喙肱肌都接在這裡),胸椎有問題,肋骨會跟著旋轉,讓肩胛骨不能順暢的貼在體壁上面。如果上排肋骨凸得比較厲害,轉折、旋轉的角度比較大的,肩胛骨的位置會稍微滑下來,連帶前臂橈側張力增加。
如果是下段的肋骨凸出來,整個在體軸上旋轉突出地比較厲害,下段的張力會比較大,肩胛骨會被頂向上,前臂尺側的疼痛問題就會跑出來,解決不了。或者是常常跌倒撐地一撐以後,尺骨脫位了,怎麼拉伸也不會好的那一種病人,通常並不是純粹的尺骨問題!
(檢查示範者)自腕關節開始延伸至肘,尺側的張力比較大,觸診患側第四、五、六肋(有的從第三根就開始了)一定比較凸出來,因為比較凸,所以肩胛骨被往上帶,造成尺側的系統張力變大。所以,尺骨痛一直沒有辦法翻掌的,去檢查看看,一定是四、五、六肋比較凸出,所以他的肩胛骨沒有辦法正常貼回去!要解決的是還原旋轉的體軸,讓四,五,六肋旋回來,鬆開來,尺側的痛感才有辦法解決!否則一直醫手,怎麼醫也不會好!
網球肘也是,常常是因為肩胛骨在體壁上往下滑了。不管是往上,往下滑,只要肩胛骨跟體壁、體軸沒有順暢的對應,整個密貼的時候,這喙突一定是凸出來不對的。
示範者的脖子是有問題的,可是脖子的問題是來自右手,要解決只要需要處理右手就好,不需要去碰脖子。可是,我們現在只判斷是否為手的問題而已,還需要知道問題是否從腰背以下而來。如果腰不對,使得整個肋排旋轉歪掉,引起脖子不對的話,腰這一邊的張力是不是應該要遠大於另一邊,才會把身體拉歪?如果兩邊的張力一樣的話,問題就不是來自腰。
示範者身體歪很多,整個張力很大,它再壓就脫位了。但腰部摸起來張力兩邊一樣,差不多一樣軟,所以腰一定不是直接的「因」,可能有更遠的因。好!現在我們就只好回頭查手臂。肱骨位置不對,喙突觸診也不對。手理論上是有問題的,我們一個一個關節來檢查:
如果肱骨、肩帶觸診有問題的話,代表肱骨跟鎖骨、胛骨互動有障礙,這三根骨頭相互位置不對。三根骨頭位置不對,附著在骨頭上面的三角肌一定會產生某種程度的旋轉(本來應該貼著的)。三角肌如果是順的,肩膀就沒問題。示範者的三角肌完全沒有額外的張力,有的只是肱二頭肌張力比較大,所以是被前臂帶歪的,不是肱二頭肌本身。真正的問題,是他的右手使用過度了。這可能是針灸用針過多、滑鼠使用太多等原因。所以,打電腦打過多了,落枕會痛在慣用手的對側,因為慣用手緊繃的拉力,讓張力系統歪歪的。
如果把前臂肌群解開,肋骨就還原,胸大肌就貼回去了,肋骨平了以後,胸椎也就平了。如果患者有網球肘的問題,記得胸椎第一椎問題要一併解決,但是解決方法不是”喀”一下(開椎)就解決了,要知道它張力哪裡來的!
接著要決定是前臂影響肩膀與胸肋,或是肩膀胸肋回過頭來影響前臂。胸椎摸起來左右兩側張力明顯有差異,可是並不是骨頭真正錯位,如果真正的骨頭錯位,上面會有非常明顯韌帶的轉折,可是這韌帶摸起來還是平平的,所以是順著勢歪的,胸椎骨頭的位置是沒有問題的,只要解決手的問題,胸椎就回來了,不要去調胸椎。
示範者的身形有一點點歪歪的,是因為左右兩邊週邊的張力帶歪了,不能把它當作「因」,它是「果」!如果把它當作因,去把胸椎調開,很多去推拿整脊到後來越搞越糟糕,就是因為術者沒有辦法分清楚,骨頭位置不對到底是「因」還是「果」!它是真正的不對?還是像這樣子排列不對,只要把下面的肌肉系統調開來,就回去了!完全不需要去動它!
我完全沒有用力氣,沒有用力氣的原因是因為我只是照著病人生理結構可以伸展到的極限,攤開來,它自己還原的,並不是推回去的。如果沒有辦法伸展到極限,就沒有辦法好。要解開這繃緊的肩帶,必須要讓胸椎可以動,像現在來講胸椎就不太能動,緊緊的,這是因為肩帶肌肉卡住了,胸椎沒有辦法正常的晃動。
治療的時候,病人手要放這樣反手插腰,因為這樣會讓肱二,三頭肌張力均等,肩帶沒有張力。這樣才不會影響身體的動態,才可以治療。所以真正在治療的時候,要讓整個體軸是鬆的。體軸鬆,要讓肩帶、肱二、三頭肌張力一樣,讓肩胛骨前後兩端張力一樣,這肋骨動開才沒有阻力。肩帶的張力就消失了,橈側張力消失了,喙突就對了!
肩膀的張力鬆掉,脖子的張力就鬆掉。壓一壓胸椎第一椎就比較不會痛了。
所以肩膀的問題是這一隻手來的,我現在只是擺一個姿勢讓肩帶的張力鬆掉。要調手,筋膜系統是從上面整個環環相扣來的,如果沒有躲開張力,就像剛才說中軸要動,我必須要讓他插腰,躲開長程的張力,中軸才可以動。肋骨,胸椎都可以動了,我才可以去調手。如果沒有躲開上面來的張力,關節無論怎樣調都調不進去的。
腕骨解開來了以後呢,張力是不是就消失了?肋骨就差一點點,等一下只要再稍微挪一下,肋骨就會回去了。
脖子痛就這樣解開就好!所有的脖子痛,基本上都是胸椎以下的問題,不會是胸椎以上的問題!所以脖子痛,去調頸椎,基本上是在加害「被害者」,那是比較輕的,才有辦法,否則扳它(頸椎開椎),常常回去是會更痛的。
通常患者當下扳了比較好,回去他吃了藥之後比較好,那是吃葛根湯好的,不是我的手弄好的。因為本來結構有點歪歪的,吃藥讓患者背部整個肌群,筋膜鬆開來,有足夠的空間讓它不痛,並不是因為給它扳(頸椎開椎)那一下好的,所有的不對都有結構的問題,要記得一件事:所有的疼痛它基本上都是被害者!
所以在用針灸扎針刺激的時候,是針下去讓它底下筋膜開始產生滑移。因為結構歪了以後,筋膜整個繃住、滑移才痛的,那在扎針的時候是一樣藉著筋膜的滑移,使得結構發生改變。
不是因為針扎了以後整個氣通了以後不痛的,是因為真的有結構改變了。關心結構的變化,才會知道結構是不是真的發生變化。
這就是整個傷科的結構與次第,要改變它,必須從長程解開;沒有把遠端,長程的筋膜先解開,沒有辦法解開局部,比較中程的筋膜。
除非是直接地撞傷、外傷,現在來診所求診的都不是真正的外傷與外因。所以如果患者已經扭傷三個月,半年了,還是緊緊的,常常去扭到,那幹嘛還醫腳?一定是骨盤歪了。本來骨盤結構就有一點歪歪的,再加上一拉,整個筋膜系統滑脫了以後才不會好!
我們身體的修補有一定的時間,譬如說開刀,是不是一個禮拜就出院了?為什麼?因為表皮都長好了!皮膚受傷一個禮拜到十天就可以承受基本的張力了,肌肉就是兩個禮拜;韌帶、肌腱是一個月到一個半月,45天它就長好95%了,所以如果超過時間不會好的,就一定不是單純的問題。一定有什麼原因使得修補沒有辦法完成,或即使它完成了修補,還是沒有辦法正常地運作,這不能把它歸類成原本自體復原的問題,一定有其他的問題造成協同運作不正常,所以,如果遇到腳扭傷連續半年一直沒好,就不要一直著眼在腳踝。
我們骨盤歪的時候,受力系統如果稍微不對,就會牽扯從腸骨接下來到跟骨的肌肉,導致股骨歪掉,稍微跟骨盤中間產生輕微翻旋。因為腰大肌是從脊椎接到股骨,所以無論骨盤怎麼歪,腰大肌絕對定位了股骨。股骨有基本的定位,那骨盤歪斜就會造成股骨與骨盆相對越來越大的扭轉。又因為坐骨是直接接在脛骨,股骨「歪」了以後,股骨跟脛骨也會產生輕微的旋轉,引發疼痛。所以常常許多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問題不在膝關節本身,是骨盤位置不對,導致膝關節扭轉,在關節面一側產生肌肉異常的張力,關節面的軟骨沒有辦法平均受力,才會磨損掉的。
同樣的,膝關節歪掉了以後導致腓腸肌兩側張力不一樣,跟骨就拉歪了,所以跟、距、脛關節怎麼調也調不回去。如果沒有調對骨盤,解開腓腸肌內外兩側的張力,跟骨怎麼調也不對,蹲下去還是會痠痛。
足底筋膜炎也是。骨盤上面受力系統歪了以後,跟、距、脛骨相對位置不對,足底筋膜也跟著歪斜拉扯。
骨盤張力不對有很多原因:可能是本來就歪歪的;或胃腸脹氣導致骨盤張力異常;有的時候是手臂使用過度,把肩帶、肋排整個拉歪了以後,最後拉扯骨盤。換句話說,整個骨盤的可伸縮空間很小,所以要曉得到底是要醫手還是要醫胃腸?還是骨盤與肌肉使用過度,歪了,要調腰還是肌肉張力?
所以有一些內科問題,有時候如果真的摸清楚結構張力來去的時候,用藥會很精準。
我治療疼痛的內科用藥,其實是依著我傷科診斷的結果。便秘讓它通便正常,足底筋膜炎就好了,因為脹氣的緣故。不一定每個腰腳痛都是六味地黃丸。
我再說幾個原則,我們在做一個治療的時候,一個病人進來,好不好醫,純粹決定在幾件事情:
一個,當然是年紀。
原則上是越老越難醫,壞到一定的程度就非常難醫了。年紀越輕的,肌肉彈性,活動,修復能力越好,比較好醫。像我曾經醫了一個阿婆的坐骨神經痛,八十幾歲一個老太太,現在九十幾歲了,以前是建國中學的數學老師,醫得灰頭土臉。可是她每次都安慰我:「林醫師,唉唷,看我都幾歲了嘛!沒關係,沒關係!」一個禮拜一次,醫了八個月,咦!真的完全好了!後來很能走。本來痛到下樓梯都下不去,也不能走,躺在床上,躺久了也痛,雖然醫了八個月,一樣會好!年紀真的是最大的關鍵之一。
但是還是要看是什麼情況。我曾經醫過一個九十七歲的阿婆,摔倒骨頭沒斷,腳不能走,到我這兒已經摔一兩個禮拜了,思索後調完就不痛了,可是站起來症狀又發生,到了第二天第三天慢慢可以走,再來五天之後就走的很好了,拿個柺杖走得很高興,後來九十九歲又跌一次,一樣又不能動,調一調之後又可以走了。年紀,要看是怎麼傷的,要看他能不能調,可是年紀越大就真的越不好醫。
還有一個,就是結構,結構的僵硬程度。
結構的僵硬程度純粹決定在一件事情:脊椎可不可以動。
脊椎如果不能動,整個系統是不能動的。回到網球肘例子,如果沒有辦法重組肋骨系統的話,這網球肘怎麼樣也醫不好。
但是胸椎如果完全不能動的,對不起,十次醫得好的那就了不起,因為沒辦法重組。就像說把一件很小合身的衣服,穿在一個娃娃身上,繃得很緊,一旦脫掉,要重穿回原來的樣子便極端困難。
所以,一個病人身體的僵硬程度會決定療效。每一節胸椎都要可以動,如果不能動,整個胸椎,讓病人一趴下來,就是一團高高的在那裡,心裏就要有底,那個絕對兩次不會好的,因為整個結構沒辦法重組。要重組,一定要把整個系統解開,才有辦法重組,否則那不會好。要看那胸椎卡死到什麼程度,大部分胸椎卡死是可以解開的,我待會再告訴大家結構的因果來去是怎麼一回事。
還有一種,那種手指頭硬梆梆的。正常的手指頭應該有一定的可動範圍,應該可以反折回來,如果一個病人,指頭完全抝不動,足弓硬梆梆沒有可動性,十次醫得好的那也是很厲害的。
因為他全身的筋膜系統都是繃緊的,基本上,這一類的病人是內科病人,不是傷科病人。我兩類病人會開藥給他吃,一類就是這種,手指頭硬梆梆,不能動,乾乾的,不能動的,這一類的病人,如果他不吃藥我就不治療他,因為不會好!這一類的病人是屬於內科病人!沒有吃藥讓他筋膜鬆開,讓他體液流通,變得充足,所有東西都是鎖住的,結構怎麼調都沒有用,因為筋膜長度不夠。
還有一類病人,就是我剛剛說的,內臟功能有問題的病人,脹氣,便秘,當然它跟結構互為因果,脹氣的原因是因為結構不對。我曾經醫過一對兄弟,他的舅舅是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那兩個小兄弟,一個很嚴重的二尖辦脫垂,那個哥哥有一點點的漏斗胸,所以有肺動脈壓很高的問題;還有肝靜脈也很粗很大。我把他們兩個兄弟的胸廓整個結構重組以後,那個弟弟很嚴重的二尖辦脫垂,就好了,在Echo下面,二尖辦脫垂的現象就完全沒有了。那個哥哥的肺動脈壓也恢復正常,還高一點點,肝靜脈直徑就縮小一半。我們很多很多內臟的問題其實是被結構引起的,所有的東西,都透過外面的膜與韌帶,掛在骨架上,所以當的骨架發生位移的時候,「膜」受到牽扯,就會發生結構上,功能上的問題。
前陣子我看到一個新聞,終於證明我的想法:中央研究院他們在研究冠狀動脈的阻塞與形成的主因,發現有可能不是血流「質」的變化,而是「血流動力學的改變」!
血流動力學為什麼改變?就是因為歪了!中軸歪了卡住了,筋膜拉歪了,讓冠狀動脈受到扭曲牽扯,張力才會增加。
我很早很早以前就這樣講,現在中央研究院發表這研究等於是證明我的觀點!
所以很多心臟有問題的,例如心肌梗塞,可能是因為結構不對造成的。有冠狀動脈有問題的病人,那個胸椎很多是不能動的,這是我長期觀察的結果。或許可以找一些病人,把胸椎解開,看他血流動力學是不是會改變。所以如果這樣是有意義的,其實可以發展出一套運動,讓病人的胸肋結構打開,事實上是可以有效的解決或減輕冠狀動脈的問題。
身體結構有問題的時候,卡住了時候,內臟突然扭曲牽扯,就會產生內科問題,比方說:痛經,脹氣,便秘,心悸等,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整脊對這些東西會有效。有效的原因不是因為哪一節神經對應哪裡,而是整個筋膜系統卡住不可動所造成的!
比方說眩暈,像我一個醫科同班同學的女兒,她的耳咽管阻塞,造成中耳積水,去放過管子,但是放過兩次都脫落。後來我把她胸廓、肩胛骨、骨盤從下面整個整開,讓肋骨整個可以動,脖子的張力消失了,接在顳骨、顎骨、舌骨上面的張力消失了以後,耳咽管就通了。耳鳴也一樣。
有一位患者腳痛的好厲害,又有很嚴重的乾眼症,每天都點眼藥水,她跟我說:「我兒子說我這不會好了。」我就幫她整個調開,真的好難處理,大概15次,四個月,腳好了以後,乾眼症也好了。她說:「醫生,我真的都不用再點了眼藥水了!」
其實這些問題就是因為筋膜的張力不對,繃緊了以後結構發生改變後產生的。筋膜的張力是被肌群所決定的,可是所有東西都鎖在骨架上,所以中國傳統一直在整骨,因為整骨同時處理了很多問題,不單純是骨頭。整骨為什麼可以發生那麼多的改變?事實上必須透過以上論述才能夠得到比較圓滿的解釋。不過我們現在先侷限在疼痛問題來談。
要曉得我們身上整個結構要調整,最重要的一件事,它就是一種筋膜的滑移!
筋膜的張力整個大片的滑移,就等於是的肌肉可以大幅地改變它的收縮狀態和轉偏移的方向,這是改變結構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沒有辦法把筋膜作大片的滑移,說要調整結構,事實上是做不到的,為什麼整脊常常這樣腰扳一下,扳一下(開椎),當下很好,可是問題沒有解決。因為足弓沒有拆解!足弓受力的方向沒有改變的時候,腓腸肌的左右側的張力沒有辦法改變,從下面延伸上來,骨盤無論怎調,左右動一動之後,一樣會被肌肉鎖回去。
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扳的啦!我剛開始當醫生的時候,經常有患者稱讚:這麼厲害!扳兩下就好了!
真的有好嗎?事實上很多患者回去撐不到兩天又回復原狀痛起來。像尾椎痛,撞擊跌坐後尾椎勾進去,一般治法是把尾椎勾出來。我一開始也勾,一般勾過會比較好,問題是後來常常又會痛起來。可見問題是關鍵不在於尾椎,而在於整個骨盤結構。我們尾骨有一個尾骨恥骨肌接在恥骨,所以尾骨尖端一定都對著恥骨聯合。骨盤位置不對了,跟尾椎中間產生一個轉折成角的張力,就痛在那個角的位置,歪掉它一定有個轉折在那裏,所以通常是那個轉折的地方在痛。之所以會有那個轉折的原因是左右骨盤傾斜拉歪了,才會有產生一個轉折的張力,所以要調的是上面的骨盤!不是下面的尾椎。
把上面調對,這對位對齊了,尾骶骨彎彎的有甚麼關係?就像猴子的尾巴,猴子尾巴彎彎的有甚麼關係啊?我就是這樣醫的,沒有一個尾椎痛沒醫好。所以不要再去亂勾了!
尾椎有沒有醫好,就是這樣測試:坐在一個硬的椅子上面,屁股一直往前滑到底,尾椎是絕對不會碰到椅子面的,那樣才有醫好。
現在來講腳的問題,在我的觀點中,治療時患者坐的椅子的高度是非常講究的。因為我們正常坐著,身體要是完全放鬆的狀態下面,膝蓋是要垂直的。如果膝蓋沒有辦法垂直放下,脊椎的張力系統就消失不掉,這樣子要醫就有難度。
兩個腳的足弓,有一些兩個都是扁平,或兩個都是拱高的,可是無論是扁平,拱高,兩隻腳一定是左足弓略高右足弓略低,或是右足弓略高左足弓略低,低的叫內垮,高的叫外拱,我們腳一定有一個內垮,一個外拱。
即使兩邊都是扁平足,它一樣有一個內垮,一個外拱!內垮側的肋骨一定是凹著上來的,外拱側的肋骨一定是這樣凸跟著上來的(從背後看)。一定是旋轉上來的,讓我們的身體順著螺旋的骨架一直這樣走,造成足弓一個內垮,一個外拱。
身體的結構張力要讓它還原,就必須要把螺旋、旋轉解開。那拆解的關鍵最重要是在足弓。如果沒有辦法足弓兩邊拆開,讓受力平均的時候,上面一定解不開。
我們剛剛說過,胸椎能不能解開牽扯到兩件事情:
第一,推動病人胸椎的時候,如果連肋骨都不能動,就是手臂下來到整個前臂的筋膜系統沒有解開。沒有把胛骨,肩帶系統解開,胸椎、肋骨、肩臂的系統把肋骨卡住了,就不能動了。當肋骨可以動的時候,胸椎向前推如果沒有辦法一節一節陷進去,如果胸椎不能動但是肋骨可以動,就是下面骨盤位置不對。
所以身體產生旋轉的時候,胸椎歪歪的卡住,旋轉的活動度很少就不可以動。再如果連肋骨都不能動,那想要先調開骨盤基本上是絕無可能!這時去扳(開椎)了它就是製造傷害,越搞越糟糕。可是呢,如果肋骨可以動,胸椎不能動,就表示是骨盤歪太多造成的,這時得拆解骨盤。
真正的傷科治療,會很精準對位一個關節,一個一個關節對位,對位完以後我們會摸整個筋膜系統,上下左右連貫以後算是治療完成。當然,病人主觀症狀消失,跟醫生處理有時候是兩回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這樣處理的時候,我們只能處理長程的筋膜跟中程的筋膜,有時候比較深層的肌肉,我們是沒有辦法,或是沒有那麼多時間一個一個去鬆解。可是要曉得,短程筋膜或是深層的筋膜,它之所以會出問題,就是因為整個結構使用,在那裏產生了轉折,所以它才沒有法完全鬆解或回來。
比方說最常見的膏肓痛,用此姿勢(讓患者雙手抱對側肩頭,彎腰)可以非常清楚的摸到,病人肋骨翻起來的位置,凸起來的角度,可以摸得出病人痛的地方,摸到歪掉的胸椎造成的菱形肌張力,菱形肌會凸起一條緊緊的在那裏。那個點一壓,病人就會告訴你:「對對!就是那個點!」
治療上如果沒有辦法調骨架的時候,請記得幾件事情,第一個就是,把腳的張力解開,讓骨盤,從腳上來的筋膜張力系統還原;第二個,就摸到那一點,用一寸針扎下去,斜斜的下針,肌肉針下去它自己會開掉。那我以前不會扎的時候,我就左一針右一針左一針,目的是把那一點解開而已。問題是,如果沒有把腳上來的長程張力的稍微解開,只有解開這一點,它會不會定住?會不會再被系統拉歪?其實難說!有可能會再痛,有可能不會。系統的張力太大,它就不會好!可是系統的張力太大一定來自足弓位置不對卡住了,這時候解開腳的張力,它就會解開來了!
針有兩種扎法;一種是扎硬的,一種是扎軟的,
「硬」的就是:看局部,結構最緊的,把它扎開,等於是解開一個主要的關鍵,整個系統就會鬆開了。還有就是扎「軟」的:軟的就是在下針提插的過程中,它的筋膜順著針而動,筋膜整個整片滑移,跟著重組。
所以一個在「破」,一個在「引」。所以不一定是一樣的,看是要破還是要引,要知道的針到底有甚麼作用。
那接下來要看結構,如果結構的硬塊真的繃太緊的話,是必須要破,才有辦法引得動,如果大體還順的話,直接用引就好了。如果整個沒有特別硬的點,整體都繃繃地不能動,沒有辦法逐一的去破,那就引,一引全部都鬆掉。那有的是都鬆鬆的,明明就知道就只有那一,二個節點在那裏卡住,那就必須要破。所以是要破還是要引,要看情況而定,扎的位置不一樣,針的方法也不一樣。
破就是進去直接針到對應的點。只要真的針到,它就開了。真正點到那個最僵硬的節點或是轉折處一點到,它一鬆,一跳開,整個筋膜系統會開始滑移,會傳導。所以不能夠把人體結構當成豬肉一樣的戳。它是活的!活的原因就是筋膜有傳導跟覺知。一個節點或是轉折處鬆開以後,會傳導,整個筋膜會跟著改變,筋膜改變,大致上是依著我們傳統的經絡方向在走,只是沒有那麼多轉轉折折而已。破比較局部,可是一樣整個會順著傳導上去。看是要破還是要引,引其實要細膩得多!
這個病例腳比較緊,所以真正的緊是從薦椎下面上來,所以真正卡住的是在右邊薦椎旁邊,所以要解的是這一隻腳,那這一隻腳就看是要引還是要破。破的時候就是要扎在點,酸酸的點,如果是要引的時候,就是要扎在「空空」的位置,才能夠順暢地提插,讓筋膜順著針的方向滑移。所以「破」比較沒有甚麼手法,直接扎下去就對了;「引」的時候就要等。所以,傷科針法的重點就在用來探、傳導與覺知的這隻手,其重要性遠大於持針的這隻手,因為要知道筋膜到底滑移,鬆開了沒有。然後,不論破與引,針在所有進出的過程中沒有黏滯,阻滯的感覺。如果在破的時候,就一定要摸到那一條肌腱,一扎下去,對應的那條肌腱就「啵」的跳開,會整個軟掉。
腰痛、急性腰扭傷與很多腰的問題就是這樣,要曉得局部痛的地方通常是結構運作不對的被害者。所以要處理的是加害者,是兇手,不要去處理那個被害者!所以結構要拆解有次第,要從遠到近,所以遠端扎的都是整個筋膜系統,長程的。單一關節的骨錯縫只要扎開筋出槽那條筋,骨錯縫就回去了,扎的是局部的系統,短程的。
該問的問題是:骨錯縫到底是特定肌肉過度使用造成,還是整個系統歪掉以後造成的?
這歪掉的系統當以實際上真正摸到的張力為主,要真正手底下「看到」的治療才是比較有意義的!否則一直問患者有沒有比較好,是沒有意義的。真的要摸到!比方說我剛剛第一個醫生(示範者)上來,我就是摸的!哪邊歪了就是哪邊歪了,清清楚楚!這沒甚麼好討價還價的!
但是,一開始要做這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清楚的知道:「緊、鬆」!「緊、鬆」!就是緊跟鬆而已!
對的就是鬆的,不對的就是緊的,因為它結構不對,筋膜被挪動繃緊。所以摸的時候,順著皮膚滑移,手底下感覺繃住不太能動的,那就是有問題的!鬆的才是對的。
剛開始行醫的學弟們,若要像這樣子一摸就知道,理論上是做不到的,可能還要很多年。可是,可以去摸。摸的情況是說如果骨頭,肌肉,韌帶不對,患者不一定自覺會痛,但壓下去一定會痛!而且在兩邊同時等力量加壓,患者才會知道:「咦!果然是不一樣的!」
中醫的傷科醫生一定要能夠知道患者的問題從哪裡來的,要講得出來,讓病人知道知道問題的根源。在觸診上,如果沒有辦法非常清楚告訴患者哪裡痛,原因、因果來去,這病人就不會放心地給醫的!一定要非常有把握,做一個動作病人會不會痛?一定要非常清楚!如果講錯了診斷,病人掉頭就走了。
傷科治療大概上就是這樣!有時候沒有辦法用說的,因為手法的操作上有很多細節要注意,
但是單純針灸採傷科針法的時候,只需要真正知道:「緊,鬆,軟,硬」在哪裡!把系統解開就好了!
以上是林兩傳醫師演講內容 上課地點:財團法人天主教聖功醫院13樓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