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快速心血管功能檢測

心臟內科,其實全名應為心臟血管內科,平常除了幫病人檢查心臟功能外,也要幫病人檢查血管功能。血管病變常見是血管粥狀硬化。粥狀斑塊大部份須要血管超音波檢查,而血管硬化有一檢查利器就是動脈硬化檢查儀。
該儀器可同時測量病人之四肢血壓及記錄四肢動脈波形,再利用動脈波傳至手和腳的時間差去換算得到臂踝脈波傳播速率(baPWV)。baPWV愈高表示動脈硬化程度愈厲害。baPWV和老年人、高血壓和糖尿病有著強烈的相關。此外也有報告顯示baPWV也和腎功能的惡化、左心室肥厚和心臟舒張功能有關係。
另外利用該儀器也可自動算出足踝臂的血壓比(ABI) 。它的算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脚的收縮壓除以手的收縮壓。通常健康的人,脚的收縮壓比手的收縮壓還要高。若腳部動脈因脂肪等黏稠物質堆積而使血流狀況變差,腳踝的血壓就會低於上臂的血壓,故 ABI 數值就會變低。如果ABI比值小於0.9的話,表示病人的周邊血管可能有阻塞。周邊血管阻塞病人,休息時可能没有症狀,但走一段路後可能會覺得下肢酸痛,嚴重一點可能會有足部傷口不容易癒合的情況。此外有報告顯示ABI比值小於0.9的病人也比較會合併廣泛性冠狀血管阻塞的病變。在洗腎的病人,若ABI比值小於0.9或大於1.3,其往後發生心血管病變和死亡的機會也會增加,這類病人應要好好加以治療。
高血壓的病人測量血壓時,最好兩手都測。因為兩手血壓差已被證實和心血管病變有著強烈的相關。利用此動脈硬化儀,我們可以快速、自動地測出兩手血壓差,如此可進一步了解病人的心血管狀況。對於洗腎的病人因上肢常有洗腎瘻管而不適合測量血壓。這時候,利用此儀器也可測出兩脚血壓差。我們最近針對洗腎病人的研究,也顯示兩脚血壓差和這類病人總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有著密切相關。
此動脈硬化儀除了可同時測量四肢血壓外,它也有設備連結心臟而同時顯示出心電圖和心音圖。因為這樣的連結,我們可由周邊的動脈脈波圖、心電圖和心音圖而自動算出心臟的收縮時間。此時間是心臟收縮功能好壞的指標。因此,利用此動脈硬化儀也可了解心臟收縮功能的好壞。
一般接受動脈硬化儀的檢查只須約5分鐘的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就可快速、自動地測出病人的心血管功能。這些資料可讓臨床醫師對病人的心血管病況有一初步地掌握,並對後續病人之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有所幫助。

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禿頭福音 西實驗鼠意外長出毛髮

研究人員的意外發現,可能為治療禿頭鋪路,當中祕訣是透過白血球。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癌症專家對老鼠測試抗發炎藥物時,驚訝發現老鼠長出毛髮,因此對這種現象展開研究。

這位專家發現原因在於單核白血球的巨噬細胞,免疫系統中的巨噬細胞能對抗感染及清除死去組織。

在西班牙馬德里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發現此現象的專家莫雷諾(Mirna Perez-Moreno)表示,幹細胞附近獲活化的巨噬細胞,是老鼠長出毛髮的原因所在。

這代表毛囊能在激發下生長,無需接受毛髮移植。毛髮移植花費可能超過5000英鎊(約台幣25萬)。

莫雷諾和這項研究其他撰筆人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期刊」(PLOS Biology)中寫道:「幹細胞領域目前遭遇的挑戰之一是,在無需移植下促進再生。」

他們說:「由於這項研究,現在知道巨噬細胞在幹細胞周遭環境扮演重要角色。」

他們寫道:「我們的研究凸顯巨噬細胞在皮膚新生過程中扮演調節者的重要性,超越它們作為噬菌免疫細胞的主要功能。」1031227

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期刊」的研究原文:Macrophages Contribute to the Cyclic Activation of Adult Hair Follicle Stem Cells

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黃斑部裂孔及牽引症 藥物注射治療新選擇

黃斑部位於眼球視網膜正中央,是維持中心清晰視力最重要的組織,一旦發生病變會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除了大家熟悉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之外,隨著年齡增長,眼睛逐漸老化,尤其是玻璃體退化也會影響黃斑部,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直到發覺視力模糊、視覺扭曲,恐已出現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進而導致黃斑部裂孔、黃斑部皺褶,最嚴重恐會喪失視力。眼科醫師提醒,40歲以上民眾是高危險族群,應自我檢查並建議每年定期進行眼睛檢查,早期發現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目前可選擇透過注射藥物治療,避免視力喪失的危機。

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指出,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是造成黃斑部病變的原因之一,為中老年人常見的眼睛疾病,好發於40歲以上族群,玻璃體退化是造成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的主因,另外受到外力撞擊、眼睛發炎水腫,以及曾接受眼部手術等因素,也都會增加罹病風險。

什麼是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玻璃體是一個透明膠狀的組織,位於眼球後半部,占整個眼球體積的8成,與視網膜緊密連結,而視網膜則在眼球後壁的神經膜,最重要的正中央位置就是黃斑部,掌管主要視力、辦別顏色等功能。

當玻璃體退化產生液化而產生後玻璃體分離時會與部份視網膜產生牽引作用。而黃斑部是與玻璃體連結最緊密的組織之一,在分離的過程中容易「藕斷絲連」而造成黃斑部構造變形,依病情程度造成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黃斑部裂孔、黃斑部皺褶,嚴重可能使視力嚴重下降。

目前透過眼部斷層掃描(OCT),可清楚看到患者的玻璃體與視網膜黃斑部連接程度,準確診斷病因;不過,賴旗俊強調,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的初期症狀不明顯,僅有類似近視及老花眼的視力模糊症狀,若發生在單眼,患者通常難以察覺,等到病情嚴重時,才會有看物體扭曲變形、辨色能力變差、視覺中心有黑影等情形。例如看電線杆、斑馬線變歪斜,或偶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時,突然發覺單眼視力模糊、看物扭曲等情形,病人才會警覺而提早就醫診斷。

針對初期的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目前已可透過注射蛋白質酶,來改善病況,長庚醫院並率先引進加,該藥可消除玻璃體與黃斑部牽引的部分,避免讓黃斑部再度受到拉扯;但若已發生後期黃斑部裂孔或黃斑部皺褶,或拉扯範圍過大,只能藉由切除玻璃體手術拉扯的增生組織,進行修補,但術後卻較容易產生白內障的後遺症。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是最根本的預防方式!」建議,40歲以上民眾,平時可透過自我檢查,例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磁磚、棋盤、電腦鍵盤等方格,觀察是否有視覺扭曲的情形,每年也要定期進行眼睛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得到最佳治療效果,保存視力。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大腦 為什麼渴望垃圾食物?

大腦 為什麼渴望垃圾食物?

2013/12/23

多數人都知道,垃圾食物有害健康,這種沒營養的食物與心臟問題、高血壓及多種疾病有關。許多人可能還知道,研究顯示,經常食用垃圾食物,可能導致情緒陷入沮喪的機率增加。

既然如此,為什麼大家還是繼續吃垃圾食物?研究人員已找到答案,背後原因可能會令人嚇一跳。

口感氣味 引誘大腦犯罪

食品專家魏瑟里長年研究某些食物比較美味、且容易令人上癮的原因。他指出,當你享用美味食物時,有兩項因素會使這個經驗令人心情愉快。首先是吃食物的感覺,這包括食物的滋味(鹹、甜、鮮等等),聞起來如何,以及在嘴裡的感覺,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口感。

口感特別重要,食品製造業者一定會不惜鉅資研發能夠使洋芋片吃起來特別脆口的祕方,測試最完美的汽水嘶嘶聲。這些因素產生的感覺會使大腦與特定食物或飲料產生連結。

完美成分 刺激你吃下更多

第二個因素是食物的實際營養成分,其中包括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以垃圾食物而言,製造業者正在尋找鹽、糖與脂肪的完美結合,藉以刺激你的大腦,誘使你吃下更多。

科學家與食品製造業者利用以下多種因素使食物令人更容易上癮。

1.對比式口感→外酥內軟 刺激你吃下更多

魏瑟里指出,這種食物通常具有香脆的外殼,嘎吱作響嚼碎後,裡頭包著軟綿或多脂的內餡,而且充滿可喚醒味覺的混合物,腦部會覺得這種對比的口感刺激又美味。這項法則適用於多種廣受歡迎的食物結構,包括烤布蕾的焦糖化頂部,或一片披薩。

2.唾液的反應→唾液愈多 味蕾感覺愈美味

唾液是進食過程中必有的產物之一。某種食物使你分泌的唾液越多,流過嘴中並覆蓋味蕾的唾液也會越多。例如,奶油、巧克力、沙拉醬、冰淇淋、美奶滋等乳化食品促進的唾液反應,會使味蕾產生良好的感覺。許多人因為這個原因而喜愛裹上醬汁或糖汁的食物。

3.融化的速度→快速融化 大腦以為沒吃飽

迅速在嘴裡融化的食物會使大腦產生你吃得不夠多的錯誤訊息。換言之,即使你已吸收許多熱量,這些食物會告訴你的大腦,你並未吃飽。在這種情況下,你會食用過量。泡芙就具有這種神奇力量。魏瑟里表示:「我稱它消失的熱量。如果食物迅速溶化,你的大腦會認為,它不含熱量。如此一來,你可能吃個不停。」

4.多變的滋味→一包洋芋片下肚 意猶未盡

大腦喜歡多樣化。如果你反覆嘗到相同的滋味,愉快的感覺必定降低。垃圾食物會避免這種反應。它們會提供可使你興味盎然的足夠滋味,卻又不會太刺激,以免引起感覺的反應。這是為什麼你吃掉一整包的洋芋片之後,意猶未盡的原因。

5.熱量的密度→大腦以為 它們是營養食物

垃圾食物會讓你的大腦認為它們有營養,但不會使人產生飽足感。嘴與胃部的感受體會把特定食物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通知你的大腦,同時產生這些食物是維持營養所不可或缺的錯誤訊息。

6.過去的經驗→喚醒美味記憶 產生強烈渴望

當你享用美味的食物(例如一包洋芋片)時,你的大腦會記下那種感覺。下一次當你看到相同的食物,嗅它的味道或讀到有關這種食物的報導文章時,你的大腦會立刻開啟你上一次吃它時的記憶與反應。這些記憶會引起生理反應,例如分泌唾液,進而產生流口水的強烈渴望。

吃得愈少 愈不會想吃

這一切使我們回到最重要的問題。食品廠商不斷研發足以令人上癮的食物。該如何抗拒它們?好消息是,研究顯示,垃圾食物吃得愈少,你愈不會想吃。以下三個策略可供參考:

1.上街時不要把垃圾食物買回家。
2.開發健康食物的口感和滋味,例如以不同的香料與烹調方式使盤中的蔬菜更有滋味也更多變化。
3.找出替代方法,避免用吃垃圾食物紓解壓力,包括簡單的深呼吸、冥想、運動或從事藝術活動。


美研究:保健食品恐傷肝

2013/12/23

紐約時報報導,最新研究指出,因藥物引起的肝衰竭病例中,有近兩成是保健食品引起的,而十年前只有百分之七,而且這項研究僅涵蓋一些大醫院的嚴重肝臟受損病例,實際的受害者可能更多。

報導說,十七歲的赫瑞拉去年走進德州兒童醫院急診室時,他的胸、臉和眼睛都是鮮黃色,治療他的醫師巴特爾說:「接近螢光筆的黃色。」

這位高中生在保健食品店買一種濃縮的綠茶素,號稱有「燃燒脂肪」效果,他服用後,肝臟嚴重受損,已在換肝的等候名單上。

美國國家衛生院的「藥物傷肝網」追蹤二○○四年到二○一二年的八百四十五名因藥物導致肝臟嚴重受損病人,二○○四年因保健食品嚴重傷肝的有一百一十五例,二○一二年增加到三百一十三例,其中有十幾人需要換肝,三人已死亡。

研究發現,許多傷肝的保健品是健身補充品,包括摻雜未標示的類固醇、號稱能增強體力和減肥的草藥丸和粉末。

病患中有幾十位年輕人都吃了健身品。調查員納瓦羅說:「他們長期黃疸,奇癢難耐,以致不能睡、體重減輕、失去工作。」

檢驗發現,出問題的保健品有三分之一摻類固醇,八十五名病患吃了草藥丸或粉末。

在中年婦女病患中,三分之二常吃減肥或增強體力食品。

病患最常吃的產品是綠茶素,含有兒茶素,是能增進新陳代謝的強力抗氧化劑,常標榜能燃燒脂肪,也常添加在減肥和增強體力的產品中。大部分綠茶錠都是高濃縮,兒茶素的含量是一杯綠茶的好幾倍。高劑量的兒茶素可能有毒,以致傷肝。

在美國,大部分保健食品不受管制。根據一九九四年通過的聯邦「膳食補充品的健康與教育法」,大部分保健食品在上市前,不需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或評估,通常等到消費者受到傷害後,才會要求產品下架。

食品藥物管理局估計,七成保健食品公司未遵守基本品管標準。保健食品專家歐菲特說,大約有五萬五千種保健食品在美國銷售,只有一百七十種,約占百分之零點三,做了充分研究,能標示產品副作用。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冰箱隔夜菜 易產生致癌物

省錢吃隔夜菜 產生亞硝酸鹽恐胃癌

台灣可以說是胃癌的高罹患率國家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依舊位居第1名,其中胃癌列居男女癌症死因第5名,現代人生活忙碌,造成三餐不規律、飲食習慣不良等,使得胃癌悄悄找上門,但你知道吃隔夜菜竟然也會導致胃癌嗎?營養師表示,隔夜菜會產生致癌的亞硝酸鹽,長期食用會促使罹癌機率增高。

許多民眾常會吃前一天剩下的隔夜菜,或是把吃不完的菜放到冰箱,隔天加熱繼續吃,雖然節儉、不浪費食物是美德,但經常吃隔夜菜,卻會為自己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以日本來說,胃癌過去在日本屬於高發癌症,後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開始習慣把當天煮的飯菜當天吃完,使得日本的胃癌發病率明顯下降。

冰箱隔夜菜 易產生致癌物

營養師趙函穎表示,由於綠葉蔬菜含有硝酸鹽,而硝酸鹽本身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但如果經過微波烹煮不良,綠葉蔬菜的營養價值會逐漸流失,且在細菌分解下,就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酸鹽,增加罹患胃癌的機率。

除此之外,海鮮、魚類、綠葉蔬菜等隔夜菜,長時間放在冰箱會導致食物變質、滋生大腸桿菌等細菌,不僅容易造成腹瀉、拉肚子等疾病,硝酸鹽更會促使隔夜菜中的,經細菌分解作用,轉化為亞硝酸鹽,這時即便是透過高溫加熱的方式,也無法徹底殺菌

便當微波 營養價值流失

營養師趙函穎指出,硝酸鹽來自肥料、土壤,對人體是無害的,但是含硝酸鹽的綠葉蔬菜或食物,經由細菌分解後,就會產生致癌的亞硝酸鹽,另外,像是香腸、臘肉、培根、火腿等食物,本身也添加了亞硝酸鹽,長期食用過多這些食物,自然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甚至引發癌症。

營養師趙函穎也提到,有些上班族喜歡帶便當中午微波來吃,其實也是有風險的做法,因為隔夜飯菜放在冰箱冷藏就可能會產生亞硝酸鹽,微波加熱後,不僅無法去除有害物質,食物還可能遭受微波輻射,癌症因此悄悄爬上身。

【營養師小叮嚀】:

提醒民眾,儘量不要食用隔夜菜,建議還是準備適當的份量,以免怕浪費食物,只好將剩菜一直往冰箱堆積,長期食用下來,只會對人體健康百害而無一利。此外,上班族如果要帶便當,建議不要以微波的方式,最好是選擇電鍋或是隔水加熱的方式,以防疾病發生。


【華人健康網╱記者郭靜育/台北報導】

練習凱格爾運動 達到陰道緊實效果

緊實的陰道 難挽鬆弛的婚姻

案例故事:周太太結婚二十多年,五年前先生到大陸經商,為了照顧婆婆和小孩,她選擇留在台灣,和丈夫開始每月見面一次的遠距離戀愛。

所謂小別勝新婚,夫妻倆一開始對於久久一次的見面,總是無限熱情,但時間一久,周先生開始對太太越來越冷漠,甚至嫌棄她陰道太寬鬆「如入無人之境」。後來周太太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原來先生早在大陸養了年輕的二奶,因為有「對照組」比較後,竟被丈夫嫌棄。

自然產後 影響陰道收縮

女性的陰道就好比一圈圈的橡皮,診所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說,生過小孩的人,因為胎頭的擠壓,陰道較容易鬆弛,若自然產完,陰道沒有經過醫師妥善的修補,陰部附近因為生產而斷裂的肌肉、肌腱,就無法恢復原來的功能,尤其在「性高潮」扮演重要角色的陰道三分之一處的恥骨尾骨肌,其收縮力會大為減弱。

女性的高潮主要是由陰道括約肌強烈收縮,再刺激性感帶女性高潮的時間比男性來得久,男性高潮約8秒,女性可達20秒以上,當恥骨尾骨肌以每隔0.9秒收縮一次,產生反應後,子宮也以每0.9秒頻率上下的抖動,這一系列的收縮抖動也就是高潮來臨

連續兩周 練習凱格爾運動

蔡鋒博說,生產後的婦女可以練習凱格爾運動,增加陰道的緊實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三隻手指頭放入陰道內,陰道收縮使手指可以感到收縮的力量。尤其30歲以上的婦女,一天做兩次、一次15下,並連續兩周以上,就可幫助陰道保持緊實。

不過有些年紀較大女性,無法有效透過凱格爾運動改善陰道鬆弛,就會選擇陰道整形手術。蔡鋒博說,陰道整形術又稱陰道緊實術,治療方式從陰道外口切除鬆弛組織,對陰道內壁黏膜縫合,把鬆弛陰道的內徑縮小,達到緊實效果。

求助手術 風險後遺症難免

蔡鋒博說,一般而言,陰道整形手術時間約1至2小時,術後4至6周可行房,手術價位在2到4萬。然而,任何手術都會有其風險,高雄醫學大學婦產科教授鄭丞傑表示,陰道整形手術就類似拉皮手術,把多餘的鬆弛組織剪掉,手術可能會有麻醉、感染、出血等風險,但最常遇到的術後狀況,多是醫師誤將整個陰道或是外陰部縫太緊,導致性行為會十分疼痛。

醫師提醒你

重建陰道 不等於重建感情

緊實的陰道或許可增加閨房樂趣,但卻無法套牢婚姻,更不見得能使感情更緊密。蔡鋒博說,自台灣簽訂ECFA後,門診中增加不少先生在大陸經商的婦女來進行陰道整形,甚至有台商的妻子都和先生分居了,還希望以此挽回夫妻感情。雖然陰道可以重建,但不代表進行手術後就可以重建婚姻,也呼籲男性不應以此當成分手的借口。鄭丞傑說,自己收治要進行陰道整形的患者前,都會先詢問她與另一半相處狀況,若原本感情就不睦,僅為了挽回對方的心,就會勸患者先處理好雙方感情的問題,再考慮是否要進行手術;若是因為單純和另一半對於性生活不滿意,則可以考慮進行。

【元氣周報/記者楊欣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