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北歐飲食可以降低心肌梗死


幾十年來,地中海飲食一直是健康飲食的焦點,因為它與降低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有關。
2017年丹麥癌症協會研究中心研究健康的北歐食物指數是否與中年丹麥人心肌梗死(MI)風險降低有關。該研究分析了1993年至1997年間招募的57,053名年齡在50-64歲的男性和女性。健康的北歐食品指數包括先驗選擇的健康北歐食品(魚、捲心菜、黑麥麵包、燕麥片、蘋果和梨以及根莖類蔬菜)。

研究結果表明健康的北歐飲食與中年丹麥人的MI風險降低有關,這表明北歐飲食應該被考慮用於促進冠狀動脈健康的飲食改變。(Gunge et al.,2017)可見北歐飲食可以促進冠狀動脈的健康,值得推廣。蘇裕盛中醫師建議,國人可以多吃魚、根莖類蔬菜、燕麥與蘋果等相關國產食品一樣可以達到促進動脈健康的目的。

每天吃一顆雞蛋的迷失

每天一顆蛋是不是擔心膽固醇過高,病人常常問蘇醫師說吃太多雞蛋擔心負擔過重?蘇裕盛醫師找出相關文獻來說明化解疑慮。2016年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營養科學系研究與燕麥片的早餐相比,每天吃一個雞蛋改善炎症(AST和TNF-α),而不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其他心臟代謝風險因素。因為雞蛋對T2DM中的脂蛋白或葡萄糖代謝沒有任何不利影響。相反,在這種以慢性低度炎症為特徵的人群中,吃雞蛋減少了AST和TNF-α。2017年1月康涅狄格大學營養科學系Missimer A研究指出,與燕麥片早餐相比每天兩個雞蛋不會對與CVD(LDL/HDL比率)風險相關的生物標誌物產生不利影響,但在年輕健康人群中會增加全天的飽腹感。可見雞蛋是可以天天食用的,不要過於擔心。

(資料來源https://www.mdpi.com/2072-6643/7/5/3449;https://www.mdpi.com/2072-6643/9/2/89)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大腦科學成為顯學時間到來

中國「腦計畫」經過三年多醞釀,已做為重大科技項目被列入十三五規劃;2015 年中國科學家就對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在中國「一體兩翼」的部署達成初步共識,其中,一體是以闡釋人類認知的神經基礎(認識腦)為主體和核心;兩翼則是指腦重大疾病的研究及透過計算和系統類比推進人工智慧(AI)的研究。

人工智慧是當前最夯的話題和最具潛力和未來性的產業。對於人工智慧(AI)的基本定義,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智慧的理論、方法,其本質就是通過電腦邏輯語言對人的意識、思維資訊進行類比的過程。要想發展AI技術,就要先深入瞭解人的大腦,因此,腦科學研究,也成為世界大國必爭的科技新戰場。腦科學研究的應用主要在兩大領域,一是腦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另一大應用就是「類腦智慧」,也就是時下資本圈很夯的人工智慧。

中國中科院 2012 年啟動腦功能聯結圖譜專案,研究各個層次下腦的神經環路、神經網路和神經聯結圖譜,有助人們了解大腦工作的機理,為類腦智慧或者人工智慧帶來啟發。2013年可說是腦科學領域最重要的一年,2013年4月,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啟動「大腦基金計畫」,該計畫將歷時10年,分兩階段,前五年著重開發探知大腦的新技術,如功能性核磁共振、電子或光學探針、功能性納米粒子、合成生物學技術;後五年力爭用新技術實現腦科學的新發現,包括繪製堪比人類基因圖譜的「人類大腦動態圖」。

而在美國宣布啟動「大腦基金計畫」前,歐盟已於2013年1月啟動「人類大腦計畫」,將在未來10年投入10億歐元。歐盟的「人腦計畫」研究重點,目標在於利用電腦科技運算、類比等理解和模擬人腦。美國與歐盟的「腦計畫」投資總規模預期分別為 60 億美元和 10 億歐元(約 12 億美元),期限都長達 10 年。2013 年以來,美國與歐盟均啟動了面向未來的「腦計畫」,以期佔得先機。美國的「腦計畫」致力於利用新的技術手段描繪人腦活動圖譜,以探索大腦工作機制;歐盟的「腦計畫」則希望藉助資訊與通訊技術(ICT),構建系統生成、分析、整合、類比資料的研究平台,進而推動人腦科學研究加速發展。

大陸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日前透露,「中國腦計畫(腦科學研究計畫)大陸2014年將「腦計畫」列入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並已寫入「十三五」規劃。將於2017年底推出,投資規模與美國相當,美國「腦計畫」總投資約六十億美元。中國大陸的「腦計畫」的投資規模將與美國「腦計畫」相當,但具體細節尚未敲定,大陸政府將會投入巨資,民營資本也可望參與,等計畫推出後,研發成果的推進和轉化也會加速。

「腦科學研究,在時間上太重要了!」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院長馬蘭接受新華網訪問時說,目前腦科學發展正處於重要的跨越時期。歐巴馬在宣布「腦計畫」時曾直言,「現在是太空競賽以來,美國的研發水平達到新高度的時候了」。

歐美紛投入腦科學研究,大陸也躍躍欲試,由大陸科技部、國家自然基金委主導的「腦科學計劃」,經過二年討論及論證後,於2015年年初向主管部門提交,然啟動時間一再推遲。近日,大陸「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向媒體透露,「中國腦計畫」將於2017年底推出,投資規模將與美國相當,美國「腦計劃」總投資約60億美元,大陸媒體樂觀地稱「人工智慧的春天要來了」。

「中國腦計劃」名稱為「腦科學與類腦科學研究」(Brain Science and Brain-Lik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簡稱「中國腦計畫」)。該計畫有兩個研究方向:以探索大腦秘密、攻克大腦疾病為導向的腦科學研究,以及以建立和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為導向的類腦研究。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楊雄里表示,腦科學研究成果以及腦科學未來的應用,已引起科學界乃至大眾的關注。唯有對大腦的運作機制有更深刻的認識,才能推動各相關學科領域的發展。例如,科學家對於包括阿茲海默症、帕金森、精神分裂、憂鬱、藥物成癮以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等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的形成等,仍沒有清晰認識。

據指出,「中國腦計畫」主要解決大腦三個層面的認知問題:一、大腦對外界環境的感官認知,即探究人類對外界環境的感知,如人的注意力、學習、記憶以及決策制定等;二、對人類以及非人靈長類自我意識的認知,通過動物模型研究人類以及非人靈長類的自我意識、同情心以及意識的形成;三、對語言的認知,探究語法以及廣泛的句式結構,用以研究人工智慧技術。

目前,大陸正在這領域急起直追,北京和上海均已啟動「腦科學與類腦智慧」地區性計畫,資助相關研究項目;大陸的企業,諸如百度、科大訊飛等,也於2014年開始推出各自的人工智慧腦計畫。

蘇醫師養胃護胃與保胃的養生筆記

在減肥減重的人,常以為要少量多餐? 針灸醫師蘇裕盛認為,少量多餐反而會造成胃酸持續分泌,讓胃沒有休息時間,維持胃酸適量才是重點。少量多餐能真正減少胃的負擔嗎?蘇醫師表示這其實因人而異,若是血糖有問題的人,切記要定時定量,隨興而吃,易導致食物與藥物無法產生協同作用,易致血糖波動過大,反而傷了身體。

吃水果也看時機,看種類? 大多水果最好在飯前吃,有助於維生素和礦物質吸收。但是木瓜、鳳梨和奇異果等含高效素的水果,則是適合飯後吃,總之,切勿吃太飽又吃水果,容易導致胃酸過多而逆流。其中,奇異果不同於其它水果,它富含寬廣的營養成分,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人體高效抗氧化劑。有助於提高免疫力,治療壞血病、腹瀉、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肝臟疾病及貧血,改善視力,強健牙齒,降血糖,降膽固醇,降血壓,加強心臟功能等功能,值得常用。

還有喝牛奶過量也會導致胃酸分泌增加,更不可以空腹喝牛奶,超過一公升容易傷胃,過量常增加30%以上的分泌與負擔,真的要留心與注意。蘇裕盛醫師建議,晚餐最晚在7點以前用餐完畢,之後就不要進食了,更遑論吃消夜與任何零食,要徹底讓胃休息12小時以上,這才是養胃、護胃、保胃的養生訣竅,只要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健康隨之而來,因胃食道因胃食道逆流而失眠地症狀也可以獲得大大改善,人要不瘦也難。

2018年4月2日 星期一

科學家發現癌細胞透過「間質」進入淋巴系統的證據



一份發表在出刊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在人體內發現一個重要器官「間質」,是過去人類所忽略、廣泛分布在各器官周圍,與癌細胞擴散息息相關。「間質」(Interstitium)在過去只被視為是大量蛋白質組成的結締組織,這次科學家認為,間質具有系統性,分布在皮膚表皮下方、消化道、肺、血管、肌肉、泌尿系統等器官周圍。

然而,近期有醫務人員在臨床案例發現,一名病患的膽管內竟存有與已知解剖結構不相符的新腔體,送交專業團隊研究後才赫然發現,過去被簡單判定為結締組織的間質,竟是廣佈全身,在體內互相連結且充滿液體的複雜腔室。

參與研究的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Neil Theise就指出,過去研究人員普遍認為,「間質」只是一個比較強韌、充滿蛋白質的「牆壁」。但進一步研究更發現,「間質」可沒那麼簡單,它有著連接系統,且廣泛分布,並充滿著液體,還能視身體狀況而膨脹或收縮,宛如緩衝器,保護身體其他器官或組織免受損害。

研究團隊公布另一重大成果,即是已發現癌細胞透過間質進入淋巴系統的證據,過去科學家認為,癌細胞在脫離腫瘤後,往往透過血液或淋巴系統進行轉移,如今發現間質充滿液體,並廣泛分布在各大器官間,可說是癌細胞的高速公路。

該篇報告將這次重大突破歸功於日益先進的醫療技術,由於過去在執行顯微分析前必須進行細胞脫水,一旦少了水份支撐,間質的腔室將呈現扁平狀,從而不被正確辨識。不過現今的醫療技術已可在避免樣本脫水的前提下進行「活檢」,終讓科學家得一窺間質的原貌。

間質能否被歸類為人體內第80個「器官」還無定論。科學家認為間質符合器官的定義標準:結構功能獨特且唯一。目前針對間質的相關研究已經展開,為中醫針灸的療效提供西方醫學解釋。

from https://tw.news.yahoo.com/

2018年3月2日 星期五

帶狀皰疹的發病與治療

蔡依林前陣子感染帶狀皰疹病毒,台灣民間俗稱「皮蛇」,感染部位若靠近眼睛周圍的三叉神經,恐怕會入侵眼角膜導致失明危機。帶狀皰疹是水痘病毒感染,傳染途徑主要是空氣與接觸傳染,當免疫力不足時造成感染。

發病前三天會有疼痛症狀,三、四天後疼痛的部位會長出水痘群,臉部、身體或四肢等部位都可能發病,若在眼睛周圍的三叉神經感染,失治或延誤治療都很可能會導致角膜、視力受損,甚至嚴重會引發失明。

蘇裕盛醫師表示即早發現與治療,通常只需服用約一周至兩周的抗病毒藥物,目前一般都是阿昔洛韋(Aciclovir,ACV)來抗病毒,ACV主要用來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水痘、帶狀皰疹。另加上治止痛藥物以及保護胃黏膜的藥物服用,外輔以阿昔洛韋軟膏(Aciclovir Ointment),在發病前期小心用感染之發炎,並均衡飲食與調整作息,待水痘結痂掉落就能痊癒,另外中成藥紫律露外用效果也很好,等帶狀泡疹痊癒後,有人因病毒破壞神經節,可以服用神經修復的藥物例如Gabapentin、維生素B群等,來加速修復並減少慢性疼痛。

一般患者疼痛約3個月至半年可痊癒,排除不能施打以苗者,蘇裕盛醫師建議50歲以上民眾無論是否罹患過水痘或接種過水痘疫苗,最好施打帶狀疱疹疫苗,以防萬一。

2018年2月6日 星期二

林欣榮教授的第2代基因幹細胞療法報導

樂在臨床試驗的林欣榮教授要開班傳承實務經驗了。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00518 10:57:30)

『該是培養幹細胞轉譯醫學及產學人才的時候了!』台灣首屈一指的中國醫藥大學幹細胞及再生醫學研究團隊,從2010年起,將把基礎研究與臨床試驗的實務經驗開班傳承給醫技與生技產業科技人員。計劃主持人林欣榮教授快慰的表示,如此一來,不僅可培養高階轉譯幹細胞及再生醫學人才,並透過產學合作模式把研發成果轉換為臨床的治療應用,讓幹細胞產學與國際接軌。

最近數年,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研究團隊在生物科技及尖端醫學領域的表現十分亮眼,擁有的研究成果也倍受國際肯定,並連續獲得教育部多項相關計畫的補助,成立了轉譯醫學新藥及中草藥產學領域教學資源中心,和建立新藥集中草藥高階轉譯醫學人才的卓越教學平台,今年更通過行政院衛生署的卓越臨床試驗與研究中心,進行轉譯醫學及臨床試驗的人才培養,對於「幹細胞及再生醫學」領域的人才培訓計劃,也獲得教育部補助經費四年一千萬元。

計畫主持人林欣榮教授兼任中國醫大北港媽姐醫院院長,係國際知名的神經外科權威,他首創將胚胎多巴胺細胞成功移植在巴金森氏症病患身上。林欣榮博士領導的研發團隊擁有十年以上的幹細胞及再生醫學轉譯實務經驗,包括1996年在三軍總醫院進行第一個台灣移植流產胚胎多巴胺細胞治療巴金森臨床試驗轉譯醫學計畫;2005年在慈濟醫院設立全國第一個無菌無塵室(GTP),並通過衛生署檢驗;2007年完成第一期的「自體幹細胞治療中風病患」轉譯臨床試驗。

幹細胞療法臨床試驗經驗豐富的林欣榮教授表示,目前國內幹細胞及再生醫學教育發展相當蓬勃快速,主要以基礎研發及臨床相關人員教育為主,中國醫藥大學幹細胞研究團隊更進一步於2007年設立GTP研究室,並通過衛生署查驗及進行全國第一個第二期幹細胞治療中風的臨床試驗;在國際化的產學合作方面績效卓越,目前申請幹細胞國際專利共12項,已通過4件,產學合作共5件、研發成果商品化及國際化合作案2件,同時與美國StemCyte公司合作進行第I/II期的臍帶血幹細胞治療中風臨床試驗,且再次通過衛生署GTP查驗;最近美國NeuralStem公司也與該團隊合作進行幹細胞治療脊髓及中風轉譯研究。

『幹細胞及再生醫學是最被看好的生技產業;』林欣榮教授分析,過去十年,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疾病已超過15,000例,產值超過一仟五佰億元。不僅如此,幹細胞再生醫學領域,除了成人及臍帶血幹細胞市場外,還有誘導型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 cells),可由病人身上取一個細胞,放入機因而製造出iPS cells,再利用iPS cells分化負至病人所需的細胞,如神經元細胞(Neuroprogenitor cells)等,此為目前全世界正在發展的科技,將來預估的產值會超過千億元以上。

目前,國內外的幹細胞產學合作業務,包括幹細胞的分析診斷、幹細胞儲存業務(如臍帶血)及臨床的治療應用;中國醫藥大學林欣榮教授領導的研發團隊正進行的自體及臍帶血CD34幹細胞治療慢性中風的轉譯研究。

幹細胞及再生醫學領域的人才培訓係教育部「轉譯醫學及農學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項目之一;林欣榮教授表示,今年暑假起,中國醫藥大學的研發團隊會把基礎研究與臨床試驗的實務經驗開班傳承給醫技與生技產業科技人員,以期培養出幹細胞產學所需的人才,包括基礎研究人才、轉譯人才、臨床醫護及醫技人才、產學界人才以及國際行銷人才。

中國醫藥大學的「幹細胞及再生醫學」研究團隊成員有:免疫學研究所林欣榮教授、周德陽教授、徐偉成所長、助理教授邱紹智、傅如輝、臨床醫學研究所李繼源教授、病理學韓鴻志教授、牙醫學系劉德模副教授、基礎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洪慧珊、劉詩平等人。

2016年06月,闊別9年,林欣榮教授7月1日再度重返花蓮,擔任慈濟醫院院長,他以「跟隨上人慈善的腳步」為口號,接下證嚴法師交付的2項任務:提升品質、培養人才。專長幹細胞研究的他,未來也將投入第2代基因幹細胞療法,完成更多研發目標。

林欣榮的幹細胞研究成果享譽國內外,他是台灣將幹細胞成功移植在巴金森氏症患者身上的第一人,基於對幹細胞研究的努力與貢獻,2010年獲得「美國神經治療及再生學會」最傑出獎殊榮,是首度獲此獎的華人;2012年再獲選「美國國家發明家學會」發明家院士,林欣榮也是台灣首位獲此榮銜的大學教授,可說是科學界的台灣之光。

林欣榮的青壯年都奉獻給三軍總醫院,47歲時應邀轉任慈濟醫院當副院長,後來接掌院長5年,遵照證嚴法師的囑咐,整合跨領域的醫療團隊幫助病患。

上人垂詢從未間斷

以中風患者來說,花東由於交通不便利,很難在黃金6小時內把患者送到醫院,他發現患者只要是大腦動脈中風,把一種可將幹細胞載入人體的藥物注入體內,可改善患者偏癱的現象,這個突破性的治療方式,得以延長腦中風病患的黃金救治期。

不過9年前因為家庭因素,林欣榮辭去花蓮慈濟院長職務,在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邀請下,轉戰中國附醫。然而他始終沒有和慈濟斷過線,「每年上人都會全台行腳,到台中的時候我一定陪她吃早餐,上人問過我很多次:『你什麼時候回來?』」

之前林欣榮推辭說,想在外面多學些功夫,不過上人幾乎每年都問他,加上一名同為慈濟人的企業家好友,希望他回去幫上人的忙,林欣榮終於點頭,原本以為是擔任研發長,可全心從事臨床與研發工作,上人這時又告訴他:「現任院長剛好要回加拿大,你就來接院長吧!」

林欣榮強調慈善是心靈的故鄉,醫療則是處理病痛時最後的希望所在,花蓮位居後山,外界或許認為許多資源都不如西部,不過他以慈濟的慈善力量擴及全世界為例,喊出的口號就是「跟隨上人的腳步」,讓醫療與研發也能發揮影響力。

幹細胞治療成果佳

再度接掌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回憶當年上人一再囑咐他要帶團隊,不要凡事一個人做,現在給予的任務則是提升品質、培養人才。「花蓮慈濟目前是東部惟一的醫學中心,已經做得很不錯,不過進步是永無止盡的,會加強臨床服務、創新教學與研發,解決患者的苦痛;此外,除了邀請有志之士一起來後山服務,未來目標是延攬世界一流的人才。」

林欣榮在幹細胞治療持續有絕佳的研究成果:包括把幹細胞植入病患腦部,使多巴胺細胞再生,讓原本臥床、吞食困難的巴金森氏症患者,病情逐漸改善;臨床試驗也推進到中風導致偏癱的患者,透過自體幹細胞移植改善失能情況,使得原本必須靠輪椅行動的患者,能夠站立行走。

不過他不以此為滿足,因為他已經看到幹細胞治療的下一站,也就是結合基因編輯與幹細胞療法的技術,稱為「第2代基因幹細胞療法」,未來可應用於癌症治療,以及腦、心、肺、肝的再生醫學,效果勢必比現在用單一幹細胞更好,也是他接下來研究的方向。

林欣榮檔案

年齡:61歲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士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神經外科及生理學博士

經歷: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部主任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 中國醫藥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