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3日 星期四

面癱文獻的論述

《靈樞·經筋》論及面癱:“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劈,眥急不能卒視,治皆如右方也。”又說:“足陽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靈樞 ·經脈》曰:“胃足陽明之脈……是主血所生病者,……口。”《諸病源候論》指出:“偏風口是體虛受風,風入於夾口之筋也,足陽明之筋,上夾於口,其筋偏虛,而風因乘之使其經筋急而不調,故令口僻也。”說明本病是由絡脈空虛,風邪入中而得。又說“ 風邪入于足陽明、手陽明之經,遇寒則筋急引頰,故使口歪斜,言語不正,而目不能平視。診其脈,浮而遲者可治。”

  《景嶽全書·非風》:“凡非風口眼歪斜,有寒熱之辨。在經曰:足陽明之筋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此經以病之寒熱,言筋之緩急也。然而血氣無虧,則雖熱未必緩,雖寒未必急,亦總由血氣之衰可知也。”

  《醫學綱目·口眼歪斜》中提到:“凡半身不遂者,必口眼歪斜,亦有無半身不遂而歪斜者。”可見,他所觀察到的有單純口眼歪歪斜而不伴偏癱者,此即口僻症。

  《神灸經綸》指出:口眼歪斜,凡口向右者,是左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左,陷中二七壯;向左者,是右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右,陷中二七壯,炷如麥粒。

  《針灸大成》指出了面癱的針灸穴位,口眼歪斜:頰車、水溝、列缺、太淵、合穀、二間、地倉、絲竹空。

  《圖翼·針灸要覽》:口眼歪斜:頰車、地倉、水溝、承漿。偏風口:聽會、合穀。

  《醫部全錄》謂:“凡半身不遂者必口眼歪斜,亦有無半身不遂而口眼歪斜者,……多屬陽明經病。”

  《醫方發揮·治風劑》亦謂:“陽明內蓄痰濁,太陽外中於風,風痰阻於頭面經絡則經遂不利……緩為急者牽引故口眼歪斜。”

  《聖濟總錄》雲:“足陽明手太陽二經俱受寒氣,筋急引頰令人僻。”

  《醫林改錯·口眼歪歪斜辯》謂:“或曰:半身不遂,既然無風,如何口眼歪斜?餘曰:古人立歪斜之名,總是臨症不細心審查之故。口眼歪斜,並非歪斜。因受病人之半臉無氣,無氣則半臉縮小。一眼無氣力,不能圓睜,小眼角下抽,口半邊無氣力不能開,咀角上抽,上下相湊,乍看似歪斜,其實並非左右之歪斜。”

  “又曰:口眼歪歪斜,盡屬半臉無氣乎?餘曰:前論指兼半身不遂而言,若壯盛人,無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歪歪斜,乃受風邪阻滯經絡之症。經絡為風邪阻滯,氣必不上達。氣不上達頭面,亦能病口眼歪歪斜。用通經絡散風之劑,一藥而愈,又非治半身不遂方之所能為也。”



一般資料

女4名,年齡分別為31、56、60、73歲。男2名,年齡分別為34、61歲。有2名女性為右面癱,其他病例均為左面癱。

主要症狀:

口歪斜,鼻唇溝變淺,眼瞼不能下合,不能皺額、鼓腮、蹙眉,噘嘴,露齒時口角下垂,面部被牽向健側,舌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或弦細。

治療方法:

以針灸治療,並以手法為主,治療過程中不加用藥物或電針。法則:祛風通絡。

處方:合穀、太沖、牽正、頰車透地倉,地倉透頰車,風池,下關,迎香,承漿或頰承漿。每次選三或四穴。

加減法:眼瞼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加攢竹、魚腰、絲竹空,陽白透魚腰。耳後痛者,加翳風。味覺減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補平瀉,抽針法。操作:合穀,太沖,風池針用瀉法,下關,牽正,迎香,平刺,採用平補平瀉法,陽白向下平刺透魚腰,地倉向頰車平刺,頰車向地倉斜刺,並採用抽針法,使面肌向後抽動,留針20分鐘。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

療效:6例都在一個療程(10次)達到臨床治癒。

鑒別診斷:

根據起病形式和臨床特點,診斷並不困難。本病應與中樞性面癱,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引起的面神經麻痹,以及後顱窩炎症、腫瘤所致的面神經麻痹等相鑒別。

體會:

本病多由正氣不足,絡脈空虛,衛外不固,風邪乘虛而入中經絡,氣血痹阻,面部足陽明失於濡養,以致肌肉縱緩不收所致。現代醫學對本病的確切病因尚未明瞭,通常認為可能是局部炎症所致,如風濕性面神經炎,莖乳突孔內的骨膜炎,腮腺炎等。本病發病初期(1周內),炎症尚處於發展階段,針灸治療時,宜取穴少,輕刺激,或等待1周後才開始治療。本病若病延日久,治療失當,病情由實轉虛,氣血不能上灌于陽明,致使面部肌肉失於氣血濡養而枯槁萎縮,面部麻木,甚則面肌抽搐,或至口眼歪斜難以恢復。針灸治療本病是可行有效之法,可廣加推行,以造福病患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