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耳鳴擾清夢擊鼓按摩助改善

中醫保健耳鳴擾清夢擊鼓按摩助改善

耳鳴常擾人清夢,尤以夜深人靜時,耳鳴更加大聲,令人難以忍受,中醫師表示,有耳鳴困擾的病人,除了可以耳針治療外,平日不妨試試「鳴天鼓」按摩手法自我保健。
中醫師指出,耳鳴是指病人自覺耳內有響聲,如果病人自覺響聲來自頭部,則稱之為腦鳴。引起耳鳴的原因很多,如耳垢栓塞、耳咽管功能失調、中耳積水、噪音傷害、美尼爾氏病、聽神經瘤等;另外如高血壓、低血壓、貧血、腎病、失眠、或是使用過某些耳毒性的抗生素等,也會造成耳鳴。
耳鳴非常惱人,通常先是單側發作,繼而兩耳皆鳴,久而久之有些病人還會合併聽力減退,由於大部分的耳鳴都與神經的退化或變性有關,為防止退化速度過快,必須積極治療。
中醫師指出,根據中醫的辨證,耳鳴可分為數種:風熱外感型主要是因感冒後,造作耳朵內阻塞脹悶以及耳鳴,可選用銀翹散等;肝火上擾型多因血壓增高或生氣,造成耳鳴更加嚴重,可選用龍膽瀉肝湯等;痰火壅結型多因飲酒及攝取過量油膩的食物造成,這類病人通常有過高的血脂肪,可選用溫膽湯等;腎精虧損型常因勞累過度、長期失眠或房事不節而造成耳鳴,可選用六味地黃丸等;心脾兩虛型多因思慮過度或因血壓較低、腸胃功能不佳或月經不調、貧血等而造成耳鳴,可選用補中益氣湯、歸脾湯等。
由於病人常是很多種診斷的混合型,中醫師表示,臨床上可以根據病情需要,配合耳針治療,常用穴位如內耳穴、腎穴、神門穴等,採取埋針的方式,當耳鳴發作時,請病人自行揉壓埋針的穴位,如此可以保持較長時間的刺激,而提高療效。另外,也可以「鳴天鼓」按摩自我保健,方法是:先按摩兩側耳廓直到發熱,再用兩手食指、中指,對稱橫按在兩側後腦枕部,將食指疊在中指上,彈指扣擊枕骨,如同擊鼓,每天10分鐘,可改善耳鳴的症狀。

黑木耳最佳血管清道夫

黑木耳最佳血管清道夫

  最近,氫化植物油可能造成心臟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引起家庭主婦的高度重視,並強烈改變了她們的用油主張。其實,這些問題都可利用「食療」加以改善。因為,一些營養專家發現,黑木耳就是非常有效的「血管清道夫」。
  早期,一般人習慣用動物性油脂(如豬油)作為烹調用油,但由於動物性油脂含較多膽固醇,且油脂中的飽和脂肪酸會提高人體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因此「植物油」便成了家庭主婦的重要選擇,並蔚為風潮;不過,由於植物油含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酸敗、不耐久炸。為改善上述缺點,許多業者乃利用氫化技術,改變植物油的結構,使之能耐高溫、不易變質,而且存放時間較久。但,這種氫化後的植物油,因會產生「反式脂肪」,進入人體後會成為反式脂肪酸,其違害反而更甚於動物性油脂。因此引起消基會的重視,才提出此項警告。
  此項警告發布後,立刻引起家庭主婦的高度重視。因為,我們日常生活所接觸的食物,諸如炸雞、炸薯條、油條、洋芋片,或烘焙類的小西點、餅乾、派以及甜甜圈等食品,都可能用氫化植物油做成,影響層面相當廣。這些主婦同時也產生疑慮:傳統的豬油不能吃,植物油氫化後也不能用,究竟要吃什麼好呢?
  一位營養專家指出,不管是動物性油脂或氫化植物油造成的血管「淤塞」,都可用黑木耳加以清除。其用法是:購適量乾黑木耳,泡水約半小時使之軟化後,加些薑絲、瘦肉及少許紅棗去煮,可乾煮也可做湯,每週約吃二次,可收血管凈化之效。
  我的母親曾因血管阻塞造成兩次中風,後來都因勤食黑木耳而使血管凈化獲得改善。由於是食療,每週才二次,且花費有限,正苦於不知用什麼食用油的朋友,不妨參考。

2007年5月20日 星期日

另類療法國際醫學會議

五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另類療法國際醫學會議」在慕尼黑工業大學舉行,總共有來自全球二十七個國家的專家及醫生發表論文及專題演說。
 在此次會議中,東方的針灸、中醫和西方的順勢療法在報告與討論中,扮演重點角色。其中還有兩位台灣的中醫師與會,衛生署立台北醫院中醫科主任許中華醫師,介紹有關巴西蘑菇的運用,而宜蘭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黃林煌則報告中藥在SARS病例的研究。
 兩百多年傳統醫學 另類療法之所以在西方發達國家被廣泛使用,是因為雖然西醫還是醫學界主流,開刀手術具有立竿見影之效,但愈來愈證實有其極限;當該切的切,該割的割完之後,再下來就只能靠藥物控制,不僅根治不易,還可能引起其他併發症,尤其,對慢性病的療效也相當有限,所以近十幾年來針灸、中醫、氣功等東方傳統醫療法開始受到矚目,德國兩百多年歷史的傳統醫學「順勢療法」(Homeopathy)也趁機翻身大行其道。但「順勢療法」在西方比中醫受到更多專業肯定,一來,它是德國的「產物」,二來必須受過完整西醫訓練,方可取得醫師執照。
 開山始祖親嘗百草 「順勢療法」隨時代潮流崛起,成為目前醫療熱門選項,其實它並非新產物,開山始祖是漢尼曼(Samuel Hahnemann,1755-1843),他二十四歲時已經是當時公認名醫,但他對於學院派治療方式不滿意,有一天,他讀到一篇醫學報告,上面提及金雞納樹皮可以治療瘧疾,他突發奇想決定試試看正常人吃了有什麼反應,沒想到居然發冷發熱,出現瘧疾症狀,他開始思考其中關聯和金雞納樹皮可治瘧疾的原因,難道它能引發瘧疾症狀?
 從這裡推衍出「以毒攻毒」原理,就是順勢療法(Homeopathy,Homeo源自希臘文,意即類似,pathy意即受苦)的初步構想,所以日本翻譯成同毒療法或同位療法。
 隨後漢尼曼親嘗、試驗一百多種當時現有的藥物,仔細觀察分析症狀,整理歸類作成筆記,製作出九十九種藥品(後人繼續研發現在已經多達近萬種),研製過程中,最令他驚訝的是,當濃度稀釋時,效果不減反增,到最後,從化學成分上分析,幾乎稀薄得等於零,仍繼續在病人身上發揮作用。
 問診詳細是關鍵 所以,順勢療法專科醫生決定使用哪一種濃度,是一門大學問,先給稀釋十倍、一百倍、二百倍、一千倍的,或是一萬甚至十萬倍的藥物?這點和中醫「水有活性」概念不謀而合。
 順勢療法和一般醫學對抗、壓制疾病的原理不太一樣,它採取因勢利導,針對個人特性體質「因材施藥」,同一種病,例如花粉熱或哮喘,甚至乳癌,醫生開給張三和李四的藥方就不一樣。所以,要摸清楚心理和生理狀況,問診必須徹底,長達兩小時以上,在今天來說,算是一種「奢侈」醫學。
 順勢療法發展也有其瓶頸與困境,因無法解釋一顆超迷你的神奇白色小藥丸為何能治病,不但成分單純得無法想像,例如非常普遍的藥物「Lykopodium」(拉丁文),只是一種青苔孢子;Arsen就是砷;「Phosphoricum Acidum」就更神奇了,居然是礦物質,且每種藥物都是單一成分。
 許多科學家不相信,成分已經稀釋到幾近於零的藥物,如何產生療效?基本上違反邏輯,但經過多次實驗後,驚訝地發現藥物稀釋到千百倍藥效果真不減,至今,這是連順勢療法醫師都無法解釋難解的謎。

千萬不可隨意將藥物磨粉

許多家長在家中幼兒看診後,常要求將藥物磨粉以方便服藥,不過研究發現,磨粉後藥物劑量容易出現誤差,影響療效,同時在藥物穩定性、安全性上都容易發生問題,因此應依兒童接受度開立合適劑型,千萬不可隨意將藥物磨粉。 某些藥磨粉後可能味道會變差,並造成口腔黏膜、腸胃道刺激;或例如持續釋放型的藥物,磨粉可能導致藥物喪失長效作用,或導致藥物劑量全部釋出,反而引起不良反應發生。部分藥物一開封、磨粉,就會改變藥品安定性;同時混合數種藥品,也可能會改變藥性、穩定性。其他如高濕度環境會使藥粉易潮解,機器分包加熱封包過程中,也可能導致藥品效能減低,因此不宜破壞藥物原有劑型包裝。藥品磨粉後,藥師無法辨識核對藥品、數量及劑量。混合數種的藥可能引起藥物交互作用,而分包機器上的死角可能殘留粉末,導致混入下一位病人分包藥物中,甚至造成下一位磨粉病人發生過敏。 此外,有些特殊劑型藥品,也不適合磨碎或嚼碎,以免無法發揮藥效;只是通常藥品外型並沒有特色,必須經由專業人員告知,或是從藥品說明書中取得資訊。因此當藥師告知不能磨粉時,並非不願幫忙,而是為保障藥品得到最佳效用。

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青花椰菜能抗癌水煮法除外

  你可以蒸、炒、微波或生吃,但是看在老天的份上,不要用英國人的方法水煮青花椰菜。
「華瑞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說,這種「標準英國烹調習慣」會破壞大部分芸薹屬蔬菜內含的抗癌物質。芸薹屬蔬菜包括花椰菜、甘藍菜及白花椰菜。
人類食用時,這些蔬菜中常見的硫配糖體會轉換成能抵銷癌症毒害的異硫氰酸鹽,並加速致癌物質排出體外。
根據「食品化學暨毒物學」期刊刊登的一篇研究顯示,水煮「甘藍家族」任何一種蔬菜三十分鐘,會讓內含的異硫氰酸鹽流失大部分。
此外,水煮這類蔬菜也會破壞風味。
生物化學家索納利與松格所做的實驗顯示,水煮青花椰菜會損失七成七的硫配糖體、白花椰菜七成五、甘藍菜六成五。
他們的報告說,相反的,蒸、微波或炒造成的硫配糖體損失微不足道。

2007年5月17日 星期四

你突然愛吃某些東西時要小心呀

你突然愛吃某些東西時,要小心呀

你突然愛吃某些東西時,要小心呀 特別愛吃某些食物,是身體本能需求的自然反應,或是體內缺乏某營養素,也可能是身體某部位機能不佳的警訊應有所警覺。
●愛吃甜味
*甜與脾臟關係密切,突然愛上甜食,可能是脾臟機能退化的徵兆。
●愛吃酸味
*愛吃酸味,懷孕常是第一個聯想,這是由於體內荷爾蒙變化而改變口味。 *膽功能不佳,也會偏愛酸味。 *肝功能不佳,也會偏愛酸味。
●愛吃苦味
*當心臟機能衰退的時候,會突然變得「能吃苦」或「愛吃苦」。
●愛吃鹹味
*口味重,愛吃鹽的人,可能是體內缺碘。 *吃太多鹽,易高血壓、腎臟病。 *要攝取碘質,可改由海苔、海鮮中取得,日常生活宜採低鹽份飲食為佳。
●愛吃辣味
*肺臟機能減弱時,身體會想由吃辣來提升肺部機能,突然對辣味特別感興趣,應注意肺部疾病。
●愛吃外食
*覺得外面餐廳的菜滋味鮮美,應小心是菜中摻了大量味素所致,長期食用,對身體健康不利
●愛吃香蕉
*香蕉中鉀質含量豐富,當你特別想吃香蕉時,正是體內鉀質流失的自然反應,尤其是正服用利尿劑的人,會非常愛吃香蕉。 *香蕉含有干擾素,過敏性體質或患感冒的人不能吃吃香蕉,此時可以吃馬鈴薯、柑橘或葵瓜子,補充鉀質。
●愛吃橄欖
*愛吃鹹味的人,也會喜歡橄欖。嗜吃橄欖可能是甲狀腺機能衰退的警示。
*橄欖含有豐富的鈣質,若體內缺乏鈣質,會特別喜歡吃橄欖
●愛吃蘋果
*常常吃肉的人,會覺得蘋果特別美味,此因蘋果所含的果膠能降低膽固醇,是人體本能的需求。*蘋果含有多種礦物質,鈣、磷、鉀、鎂,營養價值很高。
●愛吃奶油
*奶油常添加鹹味,喜歡奶油,可能是因為喜歡特別的鹹味和香味。
*吃素的人,因為缺乏肉類及脂肪,所以對奶油也會特別喜好。
● 愛吃巧克力
*異常喜歡吃巧克力,可能是身體對咖啡因和砂糖產生依賴性。
● 愛吃冰淇淋
*冰淇淋是乳製品,含有鈣質,砂糖含佷高,低血糖患者和嗜吃甜食的人,很難抵擋它的誘惑。
*冰淇淋是童年生活的象徵,很多人吃冰淇淋,是為了找回童年及獲得安全感。
●愛喝可樂
*愛喝可樂的人,多半也非常喜歡甜食,身體對砂有依賴性所致。 *可樂中含有咖啡因,常喝容易上癮。
●愛吃蛋
*蛋含有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和脂肪,號稱「完全食品」,其中所含的膽汁素,能溶解膽固醇和脂肪。
*愛吃蛋,可以從中獲取許多益處;蛋是成長中的青少年的最佳食品。 愛吃花生醬
*生活緊張的人,快速消耗體內的維生素B群,而花生醬中正巧含有維生素B。
*若顧慮花生醬中的高糖份容易發胖,可以吃健素(碑酒酵母粉),有同樣的功效。
● 愛吃臘肉
*愛吃臘肉的人,因其中含有高鹽份,應注意腎臟病、高血壓 *臘肉中含硝酸鹽,充足的維生素A、C、D、E可以中和硝酸鹽引起的壞處。
● 愛吃泡菜
*泡菜又酸又鹹,膽、肝和腎臟功能不佳的人,可能對泡菜特別喜歡。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長期研究顯示少鹽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史上期間最長一次研究鹽對健康影響的結果顯示,人們如果在日常飲食中大幅減少鹽份攝取量,就能降低得到中風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多達百分之二十五。
這項結果來自兩項從一九九零年代開始的實驗,超過三千名年齡從三十歲到五十四歲的成人接受測試。他們都是被診斷出有前期高血壓,意即有高血壓前兆者。
這些受試者或被要求減少鹽類的攝取量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五;或是被指定參加不限制鹽份攝取量的「控制組」。十到十五年後,兩組人再度接受健康檢測。
結果發現,減少鹽份那一組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控制組少了百分之二十五,死亡率也降低百分之二十。
過去類似的研究結果曾經認為,減少鹽份攝取量可以降低血壓,但這次範圍更廣和期間更長的研究還同時發現,它可以減少部分高血壓的影響。
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英國醫學雜誌」。研究是由哈佛醫學院布瑞干婦女醫院教授庫克主持。
心血管疾病是西方人最主要的死因,這個比率在快速發展的開發中國家同樣快速攀升。醫學界懷疑肥胖、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或吃太油、太鹹都可能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中藥材價飆漲 當歸貴3.5倍

中藥材價格漲漲漲。受到全球暖化影響,大陸種植的中藥材量大減,加上運輸、人力成本不斷增加,價格持續攀升,藥膳常用的當歸甚至漲幅達3.5倍,從去年一斤200元變成700元,預計最快要等到年底價格才可能回穩。
台灣使用的中藥材,有90%來自大陸,但全球物價上漲、氣候異常、大陸內需增加、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多方影響,使國內中藥材價格向上攀升,中醫師蘇裕盛指出,消費者最常使用的當歸、貝母、黃耆,漲幅至少超過兩成,其中當歸因為甘肅省乾旱欠收,今年產量只剩去年的40%,嚴重缺貨下價格飆漲兇,首當其衝的就是當歸用量大的當歸鴨、羊肉爐業者;貝母則因為野生種產量減少,從一斤2,000元漲為4,000元,而黃耆價格去年就已漲了至少兩成,今年價格又向上多了近三成。
蘇裕盛表示,當歸、黃耆都是冬季收成的藥草,價格要回穩至少得等到今年年底,但中藥也並非全面上漲,像四物湯常用的川芎就因為量產,從去年150元跌至100元一斤。另外夏季將至,消費者可選購東洋蔘泡茶,消暑不燥熱,價格也比高麗蔘便宜1/3。

2007年5月3日 星期四

面癱文獻的論述

《靈樞·經筋》論及面癱:“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劈,眥急不能卒視,治皆如右方也。”又說:“足陽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靈樞 ·經脈》曰:“胃足陽明之脈……是主血所生病者,……口。”《諸病源候論》指出:“偏風口是體虛受風,風入於夾口之筋也,足陽明之筋,上夾於口,其筋偏虛,而風因乘之使其經筋急而不調,故令口僻也。”說明本病是由絡脈空虛,風邪入中而得。又說“ 風邪入于足陽明、手陽明之經,遇寒則筋急引頰,故使口歪斜,言語不正,而目不能平視。診其脈,浮而遲者可治。”

  《景嶽全書·非風》:“凡非風口眼歪斜,有寒熱之辨。在經曰:足陽明之筋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此經以病之寒熱,言筋之緩急也。然而血氣無虧,則雖熱未必緩,雖寒未必急,亦總由血氣之衰可知也。”

  《醫學綱目·口眼歪斜》中提到:“凡半身不遂者,必口眼歪斜,亦有無半身不遂而歪斜者。”可見,他所觀察到的有單純口眼歪歪斜而不伴偏癱者,此即口僻症。

  《神灸經綸》指出:口眼歪斜,凡口向右者,是左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左,陷中二七壯;向左者,是右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右,陷中二七壯,炷如麥粒。

  《針灸大成》指出了面癱的針灸穴位,口眼歪斜:頰車、水溝、列缺、太淵、合穀、二間、地倉、絲竹空。

  《圖翼·針灸要覽》:口眼歪斜:頰車、地倉、水溝、承漿。偏風口:聽會、合穀。

  《醫部全錄》謂:“凡半身不遂者必口眼歪斜,亦有無半身不遂而口眼歪斜者,……多屬陽明經病。”

  《醫方發揮·治風劑》亦謂:“陽明內蓄痰濁,太陽外中於風,風痰阻於頭面經絡則經遂不利……緩為急者牽引故口眼歪斜。”

  《聖濟總錄》雲:“足陽明手太陽二經俱受寒氣,筋急引頰令人僻。”

  《醫林改錯·口眼歪歪斜辯》謂:“或曰:半身不遂,既然無風,如何口眼歪斜?餘曰:古人立歪斜之名,總是臨症不細心審查之故。口眼歪斜,並非歪斜。因受病人之半臉無氣,無氣則半臉縮小。一眼無氣力,不能圓睜,小眼角下抽,口半邊無氣力不能開,咀角上抽,上下相湊,乍看似歪斜,其實並非左右之歪斜。”

  “又曰:口眼歪歪斜,盡屬半臉無氣乎?餘曰:前論指兼半身不遂而言,若壯盛人,無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歪歪斜,乃受風邪阻滯經絡之症。經絡為風邪阻滯,氣必不上達。氣不上達頭面,亦能病口眼歪歪斜。用通經絡散風之劑,一藥而愈,又非治半身不遂方之所能為也。”



一般資料

女4名,年齡分別為31、56、60、73歲。男2名,年齡分別為34、61歲。有2名女性為右面癱,其他病例均為左面癱。

主要症狀:

口歪斜,鼻唇溝變淺,眼瞼不能下合,不能皺額、鼓腮、蹙眉,噘嘴,露齒時口角下垂,面部被牽向健側,舌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或弦細。

治療方法:

以針灸治療,並以手法為主,治療過程中不加用藥物或電針。法則:祛風通絡。

處方:合穀、太沖、牽正、頰車透地倉,地倉透頰車,風池,下關,迎香,承漿或頰承漿。每次選三或四穴。

加減法:眼瞼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加攢竹、魚腰、絲竹空,陽白透魚腰。耳後痛者,加翳風。味覺減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補平瀉,抽針法。操作:合穀,太沖,風池針用瀉法,下關,牽正,迎香,平刺,採用平補平瀉法,陽白向下平刺透魚腰,地倉向頰車平刺,頰車向地倉斜刺,並採用抽針法,使面肌向後抽動,留針20分鐘。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

療效:6例都在一個療程(10次)達到臨床治癒。

鑒別診斷:

根據起病形式和臨床特點,診斷並不困難。本病應與中樞性面癱,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引起的面神經麻痹,以及後顱窩炎症、腫瘤所致的面神經麻痹等相鑒別。

體會:

本病多由正氣不足,絡脈空虛,衛外不固,風邪乘虛而入中經絡,氣血痹阻,面部足陽明失於濡養,以致肌肉縱緩不收所致。現代醫學對本病的確切病因尚未明瞭,通常認為可能是局部炎症所致,如風濕性面神經炎,莖乳突孔內的骨膜炎,腮腺炎等。本病發病初期(1周內),炎症尚處於發展階段,針灸治療時,宜取穴少,輕刺激,或等待1周後才開始治療。本病若病延日久,治療失當,病情由實轉虛,氣血不能上灌于陽明,致使面部肌肉失於氣血濡養而枯槁萎縮,面部麻木,甚則面肌抽搐,或至口眼歪斜難以恢復。針灸治療本病是可行有效之法,可廣加推行,以造福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