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生製藥董事長許海上展示為國外大廠研發代工的藥用貼布與面膜,每項產品都熱賣。
你一定不知道,許多美國職棒大聯盟、NBA球星與奧運選手身上貼的消除痠痛藥布,不論是哪種大廠牌,幾乎全是台南縣得生製藥公司代工製造。日前有僑胞打越洋電話告訴得生董事長許海上:「海外台灣人以得生為榮。」
得生製造的貼布廣受「體毛濃長」的西方運動員喜愛,就因為「好貼、好撕又有效」,成功打進歐美市場;許海上發明的新型凝膠化水溶性藥膠布,不傷皮膚附著力又強,贏得輝瑞等國際大廠肯定,不斷下單。
得生製藥不打自有品牌,而是為歐美日韓知名大廠牌研發配方、代工生產,橫掃國際痠痛貼布市場;但低調的公司文化,就算台南縣在地人也多半不知道得生執全球藥用貼布牛耳。
得生製藥目前已研發生產六十多種醫療或美容科技貼布。除台灣知名本土產品「貼利康」外,還有多項新式水、油性貼布外銷,美國境內的暢銷藥貼布幾乎都是得生代工,其中「BENGAY」品牌就高居美國銷售冠軍,每年為得生帶來至少兩億元業績。
得生近年開發出高效能美容貼布,為輝瑞、葛蘭素、萊雅、蘭蔻等國際大廠代工。
許海上被業界譽為「藥布貼片大王」,產品高科技生產,生活卻簡樸低調。他父親是中醫師,從小接觸各種膏丹丸散、狗皮膏藥,民國六十四年創業時,想生產改良過的跌打損傷藥,但因傳統藥物市場封閉,前幾年困難重重。
後來他決定研製「藥膠布」,他說,從小看父親調製傳統藥膠布,非常辛苦,病患使用還要用火烤,相當不便。他看出商機投入改良,直到十七年前「貼利康」問世,才一炮而紅,至今研發透氣、不過敏、不起疹子的痠痛貼布,內銷市場占有率超過七成;外銷營業額早已超過得生營收的總額八成。
藥用貼布在製藥界算是「重工業」,產品不起眼,大廠看不起,小廠又做不好;許海上堅持投入,終於在製藥界占有一席之地。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阿拉伯語
放棄埃及 美國人跑到約旦學阿拉伯語
中廣新聞網 (2008-09-02 19:10)
過去美國年輕人都到埃及學阿拉伯語,現在他們捨棄埃及,轉往約旦學阿拉伯語。
美聯社說,過去美國人學阿拉伯語,都到埃及首都開羅留學或遊學,但現在大多數學阿拉伯語的美國人,都去約旦首都安曼。安曼不如開羅熱鬧,但安曼街道乾淨,沒有空氣污染,有很多西式商店跟餐廳,更像西方,讓美國留學生感到舒服。儘管約旦也有治安問題,但總的來說還算安全。此外,到約旦留學或進修,學費也比埃及跟敘利亞便宜很多。
美聯社說,約旦每年有三十多個阿拉伯語研習計劃,其中最大研習計劃設在約旦大學。約旦大學今年演習計劃招收六百名外國學生,其中一半來自美國。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80902/783429.html
中廣新聞網 (2008-09-02 19:10)
過去美國年輕人都到埃及學阿拉伯語,現在他們捨棄埃及,轉往約旦學阿拉伯語。
美聯社說,過去美國人學阿拉伯語,都到埃及首都開羅留學或遊學,但現在大多數學阿拉伯語的美國人,都去約旦首都安曼。安曼不如開羅熱鬧,但安曼街道乾淨,沒有空氣污染,有很多西式商店跟餐廳,更像西方,讓美國留學生感到舒服。儘管約旦也有治安問題,但總的來說還算安全。此外,到約旦留學或進修,學費也比埃及跟敘利亞便宜很多。
美聯社說,約旦每年有三十多個阿拉伯語研習計劃,其中最大研習計劃設在約旦大學。約旦大學今年演習計劃招收六百名外國學生,其中一半來自美國。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80902/783429.html
包心粉煉乳刨冰

五霸焦糖包心粉圓 $45(含製作過程)
五霸最出名的冰品就是『五霸焦糖包心粉圓』,他獨特的刨冰『網狀花格』向來是店家的正字標記。
▼五霸包心粉圓焦糖煉乳刨冰
▼網狀花格
每每在其他人的部落格中看到『網狀花格』,都覺得很神奇。我本來以為他是用熱焦糖去畫出來的,或是上面那層焦糖花紋是先做好再放到冰上面。因為我們平常生活中,焦糖都是以熱的方式存在,所以所有想像都是建構於『熱焦糖』身上,結果根本不是這樣
(詳見後述)
▼網狀花格 (融化)
想拍照的人手腳要快,網狀花格最漂亮的時候只有剛上桌的1~2分鐘,接著焦糖跟煉乳會開始融化,網狀花格會開始不清楚,我們拍到最後就變成這樣,這大概是上桌五分鐘後的結果
▼橫切面
焦糖、煉乳、仙草、豆花、粉圓
▼焦糖、煉乳、刨冰
整碗刨冰的精髓就是在於焦糖,微苦的香濃褐色焦糖,與香甜的煉乳成了最佳伴侶。在台北要吃到不用糖水改用黑糖的刨冰已經不太容易了,而個人覺得『黑糖』已經算是很棒的刨冰糖水選擇。但是吃過『焦糖』,發現焦糖更棒,擁有似黑糖的濃郁甜香,也擁有微苦的焦香可以中和甜膩
這碗刨冰就算拿掉所有配料,只用刨冰、焦糖、煉乳,也是非常棒的一碗刨冰!
▼豆花
這裡的刨冰口感較為粗、利,對舌頭帶來較為尖銳的刺激感。而不甜綿密的豆花剛好成為粗刨冰的協調者
▼包心粉圓
粉圓口味:水果、玫瑰、桂花、黑糖、咖啡、芋頭、蓮子、紅豆、抹茶、花生粉、黑芝麻
很遺憾的,不能選擇口味,我們去了兩次,吃到的粉圓口味都不太一樣。你就當成是吃雷根糖吧!
▼製作過程
▼網狀圖案繪製
整個刨冰被分成好幾層製作
1. 包心粉圓
2. 豆花
3. 刨冰
4. 糖水
5. 刨冰
6. 焦糖
7. 煉乳 (網狀花格)
製作上相當費時,如果你去的時候剛好遇到一堆人,我想你還是等等再去吧。
眼尖的人,可能會注意到『為何豆花要完全覆蓋在粉圓上?』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後來在去7-11買東西的時候突然想到 (回到台北,又到網路上找資料證實我想得沒錯)
『以豆花幫助"熱粉圓"隔離刨冰』
該不會又有人要問『為何要隔離熱粉圓與刨冰?』
聽我說,你現在去買一杯珍珠奶茶放到冰箱,明天再喝就知道答案了
最後,比起一心泡泡冰..等等知名冰店,我個人推薦『五霸焦糖包心粉圓』,這應該是我這個死觀光客這幾天在花蓮市吃過最有特色的冰店了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太陽能發電
太陽能發電 用20年沒問題
2008/12/10
太陽能電池是透過吸收太陽光,產生電能的裝置,迄今已邁入三個世代。第一代是目前最被市場熟知的矽晶太陽能電池,以多晶矽為材料,市場上耳熟能詳的昱晶、茂迪、益通等都是這方面的業者。
問:何謂太陽能電池,有哪些分類?若我要裝太陽能發電設備,要花多少錢?後續保養會很麻煩嗎?
答:太陽能電池是透過吸收太陽光,產生電能的裝置,迄今已邁入三個世代。第一代是目前最被市場熟知的矽晶太陽能電池,以多晶矽為材料,市場上耳熟能詳的昱晶、茂迪、益通等都是這方面的業者。
矽晶太陽能電池的優勢是製程技術最成熟,光電轉換率約15%至17%,但多晶矽缺料問題成為發展侷限。
第二代是薄膜材料太陽能電池,主要的材料是銅銦鎵硒(CIGS)、碲化碣(CdTe)等,美國知名上市公司First Solar、台灣中環轉投資的富陽光電、聯電旗下聯相,以及大同集團下綠能為此類代表。
薄膜電池 適合大電廠
薄膜太陽能電池使用的矽材料較少,且省去模組化的製程,被譽為是多晶矽缺料下,最具競爭力的太陽能電池種類。然而其轉換效率較低(約7%左右),單位面積發電較第一代太陽能電池差,因此較適合大型電廠、建材一體(BIPV)等大面積使用。
第三代以有機材料為主,例如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不像傳統太陽能電池用矽做為材料,製作方式改採印刷而不使用半導體技術,製造成本約可降到現行矽晶太陽能電池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左右,是其最大優勢,但技術也最不成熟。目前僅日本新力等大廠投入,宣稱光電轉換率達10%;台灣則有永光等化工廠投入材料研發。
太陽能發電系統在國內市場並不普及,售價也比較混亂。若以美國為例,一個四口之家,只要3.5到4千瓦的發電系統,便足以提供冰箱、微波爐、照明甚至冷暖氣等電器用電,以每千瓦裝置費用約7,000美元估計,大概要花2.8萬美元(約新台幣90萬元),其中四成由政府補助,民眾只要花費當中的六成費用。
家用系統 採市電併聯
至於使用上,只要有陽光,就能供電。目前家庭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多採「市電併聯制」配線,一旦沒有陽光,便改採傳統電力供電,因此不必擔心無電可用。若不想與市電併聯,也可加裝鉛酸電池蓄電,在有陽光時先行儲存電力,夜晚便能使用。
保養方面,太陽能發電系統至少有20年的保固期,花在太陽能板上的折舊或保養費幾乎微乎其微;不過,諸如變頻器、蓄電池等,就屬於消耗品,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更換,其中變頻器每千瓦約1萬元,十年更新一次。 【經濟日報】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5&f_SUB_ID=2927&f_ART_ID=165529
2008年11月2日 星期日
自製的果醬
如今市面上的果醬品種很多,但許多人都弄不清哪種好哪種差,擔心罐頭中會添加了這樣或那樣的添加劑、防腐劑。因此有些人士便自己動手做果醬,反正現在的水果品種很多,也不貴。他們認為,自己做的果醬可以放心地吃,不必擔心有致癌物。同時,用新鮮水果做的果醬味道好,可夾麵包,或佐酸奶,或添於紅茶,味甜味淡自己調整,量多量少也憑自己的喜好。如果用一隻漂亮的玻璃瓶,裝入自製的果醬送人,又是一份獨特的禮品。
a.蘋果醬
原料
蘋果200克,砂糖60克(砂糖量控制在去皮和芯以後的蘋果的三分之一左右),鹽水適量。
做法
1、蘋果削皮去芯,對剖成八塊,浸於鹽水中。
2、放入鍋中,撒砂糖的一半於蘋果上,加少量的水,以中火煮,去浮沫。
3、煮至蘋果呈透明色,並溢出甜甜的香味時,拌入餘下的砂糖,調整甜味。
4、果醬顯出光澤,呈溶合狀時,即可裝入用熱水消毒過的廣口瓶子中(趁熱裝瓶)。
*最好挑選稍稍嫌酸的蘋果作原料。若蘋果不帶酸味,可適當加入檸檬汁以增加酸味。
b.檸香果醬
原料
蘋果3個,檸檬汁或醋2大匙,冷開水4公升,糖漿(水480毫升,砂糖250克)。
做法
1、將水和砂糖放入鍋中,用小火邊攪拌使其溶化,煮沸5分鐘後熄火冷卻。
2、蘋果去籽切成0.5公分厚的切片,馬上放入檸檬水或醋的冷開水中以免變黑。10分鐘後將蘋果撈起瀝幹備用。
3、把糖水和蘋果裝入消毒的瓶子中,並以乾淨的筷子除去瓶中空氣,瓶蓋勿太緊。
然後放在鍋中央加熱水煮沸20分鐘後熄火,取出瓶子蓋緊蓋子,放置12小時。
*置放太久的蘋果,可以用來做成果醬保存,一年四季皆能食用。一旦家裏來了客人,拿出來享用,還會讓客人感到親切呢!
提醒 ***
果醬煮成後,一般於85℃下裝罐,90℃下殺菌30分鐘,高濃度果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70%~75%,糖分不低於65%,不必殺菌,煮成後趁熱裝罐,密封即可。最好放冰箱中。
c.獼猴桃醬
原料
獼猴桃200克,砂糖80克(砂糖量控制在去皮和芯以後的獼猴桃的四分之一左右),檸檬汁少量。
做法
1、去獼猴桃皮,切成大塊後放入鍋內。
2、撒砂糖的一半於其上,加少許水後,用中火煮,去浮沫。
3、煮至獼猴桃柔軟,加入餘下的砂糖,調整甜味,澆入檸檬汁。
4、待獼猴桃的塊狀完全溶化,呈現光澤,即可。
*獼猴桃果醬的要訣是:果醬內不可有塊狀的果肉。獼猴桃的黑色果籽使口感更覺豐富。獼猴桃春夏秋冬不斷季,極適合用作果醬的原料。鮮豔的綠色透出迷人的色澤。
d.橙皮醬
原料
酸橙200克,砂糖或蜂蜜80克(砂糖或蜂蜜的量控制在酸橙的40%左右)。
做法
1、清洗酸橙,然後一剖二,擠出果汁,去籽。
2、用匙刨果皮內側,去除酸橙的筋縷等。
3、將果皮切碎,厚度約為1毫米。
4、將切碎的果皮浸于水中,水面剛好淹住果皮,放置一晚。
5、次日去除做法4的水分,然後加入足量的水,點火煮,沸騰後倒去水。如此反復兩次。
6、將做法1的果汁放入鍋內,加進做法5和砂糖的一半,以中火煮,去浮沫。煮時應注意儘量不觸動鍋內的材料,但需要時時晃動鍋子。
7、待果皮煮透,加上剩下的砂糖調味。
*酸橙皮經水煮可去果皮的苦味,這一步製作過程不可草率。若以蜂蜜增加甜味,風味更佳。橙皮果醬以酸橙、柚子、檸檬等柑橘類果實為原料,酸甜口味可自由調整。
e.草莓醬
原料:草莓200克,砂糖60克(砂糖量控制在草莓的三分之一左右),檸檬汁2大匙。
做法
1、清洗草莓,去蒂,注意不可將草莓弄碎。
2、撒砂糖的一半於草莓上,放置一段時間。
3、果汁滲出後移於火上,用中火煮,去浮沫。
4、添入檸檬汁,邊試味邊加入餘下的砂糖,若不喜甜味,也可不加。
*草莓是最常見的果醬,製作時,以保持草莓的顆粒狀更誘人食欲。選擇以粒小帶酸的草莓為佳。在火上煮的時間不可過長,否則果醬的色澤不佳。以中火過一下,去除水分即可。用木鏟等攪拌時,注意不可搗碎草莓。也可使用微波爐,不必覆蓋保鮮膜,放在“強”檔,加熱8分鐘。
f.桔味果醬
原料
蘋果9個,水1小匙,糖450克,桔子汁1份,桔子皮泥1大匙。
做法
1、蘋果去籽,切4塊,放入鍋中。
2、鍋內加入1匙水,放入蘋果一邊攪拌一邊煮,果肉變軟後用小火燜煮30分鐘。
3、加入桔子汁和桔子皮泥。
4、加糖後攪拌用小火煮90分鐘變成糊狀為止,要不斷攪拌以免燒焦。
5、裝入用熱水消毒過的瓶子。
a.蘋果醬
原料
蘋果200克,砂糖60克(砂糖量控制在去皮和芯以後的蘋果的三分之一左右),鹽水適量。
做法
1、蘋果削皮去芯,對剖成八塊,浸於鹽水中。
2、放入鍋中,撒砂糖的一半於蘋果上,加少量的水,以中火煮,去浮沫。
3、煮至蘋果呈透明色,並溢出甜甜的香味時,拌入餘下的砂糖,調整甜味。
4、果醬顯出光澤,呈溶合狀時,即可裝入用熱水消毒過的廣口瓶子中(趁熱裝瓶)。
*最好挑選稍稍嫌酸的蘋果作原料。若蘋果不帶酸味,可適當加入檸檬汁以增加酸味。
b.檸香果醬
原料
蘋果3個,檸檬汁或醋2大匙,冷開水4公升,糖漿(水480毫升,砂糖250克)。
做法
1、將水和砂糖放入鍋中,用小火邊攪拌使其溶化,煮沸5分鐘後熄火冷卻。
2、蘋果去籽切成0.5公分厚的切片,馬上放入檸檬水或醋的冷開水中以免變黑。10分鐘後將蘋果撈起瀝幹備用。
3、把糖水和蘋果裝入消毒的瓶子中,並以乾淨的筷子除去瓶中空氣,瓶蓋勿太緊。
然後放在鍋中央加熱水煮沸20分鐘後熄火,取出瓶子蓋緊蓋子,放置12小時。
*置放太久的蘋果,可以用來做成果醬保存,一年四季皆能食用。一旦家裏來了客人,拿出來享用,還會讓客人感到親切呢!
提醒 ***
果醬煮成後,一般於85℃下裝罐,90℃下殺菌30分鐘,高濃度果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70%~75%,糖分不低於65%,不必殺菌,煮成後趁熱裝罐,密封即可。最好放冰箱中。
c.獼猴桃醬
原料
獼猴桃200克,砂糖80克(砂糖量控制在去皮和芯以後的獼猴桃的四分之一左右),檸檬汁少量。
做法
1、去獼猴桃皮,切成大塊後放入鍋內。
2、撒砂糖的一半於其上,加少許水後,用中火煮,去浮沫。
3、煮至獼猴桃柔軟,加入餘下的砂糖,調整甜味,澆入檸檬汁。
4、待獼猴桃的塊狀完全溶化,呈現光澤,即可。
*獼猴桃果醬的要訣是:果醬內不可有塊狀的果肉。獼猴桃的黑色果籽使口感更覺豐富。獼猴桃春夏秋冬不斷季,極適合用作果醬的原料。鮮豔的綠色透出迷人的色澤。
d.橙皮醬
原料
酸橙200克,砂糖或蜂蜜80克(砂糖或蜂蜜的量控制在酸橙的40%左右)。
做法
1、清洗酸橙,然後一剖二,擠出果汁,去籽。
2、用匙刨果皮內側,去除酸橙的筋縷等。
3、將果皮切碎,厚度約為1毫米。
4、將切碎的果皮浸于水中,水面剛好淹住果皮,放置一晚。
5、次日去除做法4的水分,然後加入足量的水,點火煮,沸騰後倒去水。如此反復兩次。
6、將做法1的果汁放入鍋內,加進做法5和砂糖的一半,以中火煮,去浮沫。煮時應注意儘量不觸動鍋內的材料,但需要時時晃動鍋子。
7、待果皮煮透,加上剩下的砂糖調味。
*酸橙皮經水煮可去果皮的苦味,這一步製作過程不可草率。若以蜂蜜增加甜味,風味更佳。橙皮果醬以酸橙、柚子、檸檬等柑橘類果實為原料,酸甜口味可自由調整。
e.草莓醬
原料:草莓200克,砂糖60克(砂糖量控制在草莓的三分之一左右),檸檬汁2大匙。
做法
1、清洗草莓,去蒂,注意不可將草莓弄碎。
2、撒砂糖的一半於草莓上,放置一段時間。
3、果汁滲出後移於火上,用中火煮,去浮沫。
4、添入檸檬汁,邊試味邊加入餘下的砂糖,若不喜甜味,也可不加。
*草莓是最常見的果醬,製作時,以保持草莓的顆粒狀更誘人食欲。選擇以粒小帶酸的草莓為佳。在火上煮的時間不可過長,否則果醬的色澤不佳。以中火過一下,去除水分即可。用木鏟等攪拌時,注意不可搗碎草莓。也可使用微波爐,不必覆蓋保鮮膜,放在“強”檔,加熱8分鐘。
f.桔味果醬
原料
蘋果9個,水1小匙,糖450克,桔子汁1份,桔子皮泥1大匙。
做法
1、蘋果去籽,切4塊,放入鍋中。
2、鍋內加入1匙水,放入蘋果一邊攪拌一邊煮,果肉變軟後用小火燜煮30分鐘。
3、加入桔子汁和桔子皮泥。
4、加糖後攪拌用小火煮90分鐘變成糊狀為止,要不斷攪拌以免燒焦。
5、裝入用熱水消毒過的瓶子。
梅酒的製作
梅酒(Japanese apricot liqueur)的製作主要有浸漬及發酵兩種方法,因發酵製作方法頗為複雜且困難度較高,一般家庭可能無法勝任,因此僅提供自家能製作之簡便浸漬方法及較繁雜的各種釀造法供作。
浸泡法一、梅果選擇:梅果要新鮮、無病蟲害、無損傷腐爛、果型完整而於完熟前之硬果,最好選大粒果,如為中粒果則需果肉厚而種子小的品種。如用果品品質不良的梅子則會產生苦味,如使用過熟的果實則果實易崩潰而使梅酒混濁,無法製作澄清的梅酒。如選用8分熟的青梅,浸泡出的梅酒風味稍差,但浸泡後取出的青梅可以再加工利用;而用黃熟梅浸泡的梅酒較有香味,風味較佳,但取出的梅果不能再加工利用。
二、糖之選擇:製作梅酒所使用的甜味料有很多,如特級砂糖、二砂、蜂蜜、冰糖、果糖、葡萄糖、黑砂糖、麥芽糖等,至於應選用何種甜味料,宜考慮其價格及個人的嗜好,並無硬性規定須選用何種糖類。有些人喜歡選用堅硬的冰糖,因冰糖溶解的速度與梅果成分於酒精中浸出的速度能相互配合,糖分的純度亦高,能提高爽口感的程度。料理用的特砂級白砂糖,因含有微量澀味,製作梅酒會有些缺失,梅酒混濁等,故不宜推薦使用。用白砂糖時,白砂糖容易溶解,梅之成分尚未溶出前,燒酒(烈酒)之糖濃度上升,如此因滲透壓的關係,梅的有效成分不易溶出。果糖由於具有冰糖兩倍的浸透壓(抽出成分之力量),因此能夠使位於堅硬的外殼裡的香味引出來,提高梅酒的香氣及舒爽感。果糖的甜味為砂糖的1.5倍,使用量約可減量成砂糖用量的70﹪,果糖不虞身體發胖及不會造成蛀牙,糖尿病的病患亦可安心使用,果糖不會像白砂糖那樣使血液變成酸性,不會破壞鈣質,也不會破壞維他命。
三、酒之選擇:一般而言,酒精度數愈高,愈容易抽出梅精,並促進提早梅酒的熟成期間。雖然用酒精度愈高, 60﹪或70﹪,愈能浸出原料的成分,但就價格、機能而言,一般以35﹪為宜,25﹪亦可。 浸泡的酒可選用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日本燒酒、高梁酒、米酒頭、稻香等。根據已往的經驗,以稻香浸泡的梅酒(圖23),價格便宜且口感風味佳,值得推薦。
四、容器及道具之選擇:使用的容器以能夠完全密封為一要件,其次,要選擇不透光的容器,因光線會損壞酒的色調,降低味道,是酒的最大敵人,如為易透光的玻璃瓶,須以器物把光線加以遮斷。梅不喜鐵器味,梅為酸性很強的果實,容器如為金屬易生銹,如為塑膠則易梅酸所溶解,均非所宜。容器以陶瓷製品、琺瑯製品及玻璃製品為佳,以有蓋之廣口容器為宜,因其操作方式方便且浸泡的情形的變化可很清楚觀察。適宜容器選定後,用熱水消毒後再行乾燥後才可使用。 洗梅之容器宜用陶瓷器、琺瑯質或玻璃質為宜,梅洗後瀝乾之容器,以竹簍為宜,擦拭梅水分之布巾以柔軟之木棉最佳,如用紙巾擦拭則於擦拭時,紙渣會附著於梅果,故不適宜。 去除梅子果蒂以竹串(竹籤)為宜,其長度以適合自己及使用方便之長度為宜。
五、製作材料:梅果1公斤(最好是使用即將成熟,果皮略呈黃色者)。果糖或冰糖(或其他甜味料)300-700公克(依個人對甜度的喜好而定,喜歡甜者糖可多放,不喜歡者糖可少放,甚至不放),但以600公克最適宜,此能控制梅酒的甘味,梅的成分較多,且味較濃。含酒精35度或以上之燒酒(烈酒)1.8公升。如果酒精濃度低的話,梅酒的保存性較難。除梅果外,可加入杏仁、梅葉、松葉等任何一種,或任二種,或三種均加入,以增加梅酒之獨特風味。 1、杏 仁- 加入30-50公克。 2、梅 葉- 加入30-50公克。 3、赤松葉- 約10公分長的小枝,加入1-2枝。(在台灣欲取得赤松葉可能不易,可視實際狀況,斟酌加入或不加入)。
六、製作方法:
(一)一般都衹用乾布擦拭青梅表面就浸泡,但要使其風味佳,同時要使梅仔核與果肉容易分離的話,必須實施澀味去除的工作,即將青梅用清水浸泡12-15小時即可去除澀味,翌日取出青梅陰乾,使青梅果實表面乾燥無水分。如青梅不經水洗而直接用乾毛巾小心地一粒一粒擦拭去除青梅表面水氣及去掉汙物,則製作梅酒不會失敗。如果青梅經水清洗的話,則須小心用乾毛巾擦拭去除青梅表面的水氣或陰乾,如梅果表面有水分殘存的話則易發黴,易損傷酒的品質。
(二)用竹籤小心地將梅果的臍部之果蒂剔除,因果蒂含有單寧及苦味樹脂會使梅酒呈現苦澀味,影響酒的風味。
(三)如欲使浸泡的青梅果實不會萎縮而好吃的話,則在浸泡之前用竹針在青梅的果實上扎刺很多洞穴,使佐料能滲入果肉內,如此浸泡後取出之梅果其風味較佳。
(四)將青梅和糖交互堆積在容器內,或可另將經水洗後乾燥之杏仁、梅葉、赤松葉等加入容器內,最後將燒酒靜靜地注入內層,儘量不要使糖溶解掉。如因急速要製成梅酒,或為使果實不皺縮時,可於最初時將每層加入糖半量,俟此半量糖溶解以後,將剩下的半量糖再加在頂層上,也就是說,如一時將大量糖加入的話,由於滲透壓急遽昇高的關係,果實內之水分會被取走,導致果實表面變硬,汁液不易流出來。容器下料完成後,必須將容器完全密封,並將容器放在冷涼陰暗且不會有陽光直射的地方。每隔約10天將容器搖動,使中間的糖溶解,約3個月後變成澄清琥珀色的梅酒。
七、梅果取出時間:梅酒內之果實應何時取出昵?有的經2-3月後即取出,或一年後再取出或最後要飲用時再取出,有各種不同的方法。 如欲再利用梅果加工成各種製品,則2-3月後即可取出。如糖之用量少或梅的果實大時,則應放置在容器內久一點。如不欲再利用梅果時,則可不必取出梅果,經一年使其慢慢熟成即可。所謂熟成(Refining)係動植物體內之多糖變為單糖,蛋白質成氨基酸分解,脂肪加水分解,有機酸增加,無機磷增加等,自家消化現象到相當程度,可以增加香味之際。經過一年熟成的梅酒,如再加入新鮮的青梅5-6個時,可增加新鮮的風味而變成更加美味。 中途將梅果自容器取出時,務必注意不能讓水分及汙垢進入容器,否則梅酒容易變成混濁。梅果取出後,將梅酒另行裝入別的清潔的容器,再存放冷暗之處,使成進一步熟成。
浸泡法一、梅果選擇:梅果要新鮮、無病蟲害、無損傷腐爛、果型完整而於完熟前之硬果,最好選大粒果,如為中粒果則需果肉厚而種子小的品種。如用果品品質不良的梅子則會產生苦味,如使用過熟的果實則果實易崩潰而使梅酒混濁,無法製作澄清的梅酒。如選用8分熟的青梅,浸泡出的梅酒風味稍差,但浸泡後取出的青梅可以再加工利用;而用黃熟梅浸泡的梅酒較有香味,風味較佳,但取出的梅果不能再加工利用。
二、糖之選擇:製作梅酒所使用的甜味料有很多,如特級砂糖、二砂、蜂蜜、冰糖、果糖、葡萄糖、黑砂糖、麥芽糖等,至於應選用何種甜味料,宜考慮其價格及個人的嗜好,並無硬性規定須選用何種糖類。有些人喜歡選用堅硬的冰糖,因冰糖溶解的速度與梅果成分於酒精中浸出的速度能相互配合,糖分的純度亦高,能提高爽口感的程度。料理用的特砂級白砂糖,因含有微量澀味,製作梅酒會有些缺失,梅酒混濁等,故不宜推薦使用。用白砂糖時,白砂糖容易溶解,梅之成分尚未溶出前,燒酒(烈酒)之糖濃度上升,如此因滲透壓的關係,梅的有效成分不易溶出。果糖由於具有冰糖兩倍的浸透壓(抽出成分之力量),因此能夠使位於堅硬的外殼裡的香味引出來,提高梅酒的香氣及舒爽感。果糖的甜味為砂糖的1.5倍,使用量約可減量成砂糖用量的70﹪,果糖不虞身體發胖及不會造成蛀牙,糖尿病的病患亦可安心使用,果糖不會像白砂糖那樣使血液變成酸性,不會破壞鈣質,也不會破壞維他命。
三、酒之選擇:一般而言,酒精度數愈高,愈容易抽出梅精,並促進提早梅酒的熟成期間。雖然用酒精度愈高, 60﹪或70﹪,愈能浸出原料的成分,但就價格、機能而言,一般以35﹪為宜,25﹪亦可。 浸泡的酒可選用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日本燒酒、高梁酒、米酒頭、稻香等。根據已往的經驗,以稻香浸泡的梅酒(圖23),價格便宜且口感風味佳,值得推薦。
四、容器及道具之選擇:使用的容器以能夠完全密封為一要件,其次,要選擇不透光的容器,因光線會損壞酒的色調,降低味道,是酒的最大敵人,如為易透光的玻璃瓶,須以器物把光線加以遮斷。梅不喜鐵器味,梅為酸性很強的果實,容器如為金屬易生銹,如為塑膠則易梅酸所溶解,均非所宜。容器以陶瓷製品、琺瑯製品及玻璃製品為佳,以有蓋之廣口容器為宜,因其操作方式方便且浸泡的情形的變化可很清楚觀察。適宜容器選定後,用熱水消毒後再行乾燥後才可使用。 洗梅之容器宜用陶瓷器、琺瑯質或玻璃質為宜,梅洗後瀝乾之容器,以竹簍為宜,擦拭梅水分之布巾以柔軟之木棉最佳,如用紙巾擦拭則於擦拭時,紙渣會附著於梅果,故不適宜。 去除梅子果蒂以竹串(竹籤)為宜,其長度以適合自己及使用方便之長度為宜。
五、製作材料:梅果1公斤(最好是使用即將成熟,果皮略呈黃色者)。果糖或冰糖(或其他甜味料)300-700公克(依個人對甜度的喜好而定,喜歡甜者糖可多放,不喜歡者糖可少放,甚至不放),但以600公克最適宜,此能控制梅酒的甘味,梅的成分較多,且味較濃。含酒精35度或以上之燒酒(烈酒)1.8公升。如果酒精濃度低的話,梅酒的保存性較難。除梅果外,可加入杏仁、梅葉、松葉等任何一種,或任二種,或三種均加入,以增加梅酒之獨特風味。 1、杏 仁- 加入30-50公克。 2、梅 葉- 加入30-50公克。 3、赤松葉- 約10公分長的小枝,加入1-2枝。(在台灣欲取得赤松葉可能不易,可視實際狀況,斟酌加入或不加入)。
六、製作方法:
(一)一般都衹用乾布擦拭青梅表面就浸泡,但要使其風味佳,同時要使梅仔核與果肉容易分離的話,必須實施澀味去除的工作,即將青梅用清水浸泡12-15小時即可去除澀味,翌日取出青梅陰乾,使青梅果實表面乾燥無水分。如青梅不經水洗而直接用乾毛巾小心地一粒一粒擦拭去除青梅表面水氣及去掉汙物,則製作梅酒不會失敗。如果青梅經水清洗的話,則須小心用乾毛巾擦拭去除青梅表面的水氣或陰乾,如梅果表面有水分殘存的話則易發黴,易損傷酒的品質。
(二)用竹籤小心地將梅果的臍部之果蒂剔除,因果蒂含有單寧及苦味樹脂會使梅酒呈現苦澀味,影響酒的風味。
(三)如欲使浸泡的青梅果實不會萎縮而好吃的話,則在浸泡之前用竹針在青梅的果實上扎刺很多洞穴,使佐料能滲入果肉內,如此浸泡後取出之梅果其風味較佳。
(四)將青梅和糖交互堆積在容器內,或可另將經水洗後乾燥之杏仁、梅葉、赤松葉等加入容器內,最後將燒酒靜靜地注入內層,儘量不要使糖溶解掉。如因急速要製成梅酒,或為使果實不皺縮時,可於最初時將每層加入糖半量,俟此半量糖溶解以後,將剩下的半量糖再加在頂層上,也就是說,如一時將大量糖加入的話,由於滲透壓急遽昇高的關係,果實內之水分會被取走,導致果實表面變硬,汁液不易流出來。容器下料完成後,必須將容器完全密封,並將容器放在冷涼陰暗且不會有陽光直射的地方。每隔約10天將容器搖動,使中間的糖溶解,約3個月後變成澄清琥珀色的梅酒。
七、梅果取出時間:梅酒內之果實應何時取出昵?有的經2-3月後即取出,或一年後再取出或最後要飲用時再取出,有各種不同的方法。 如欲再利用梅果加工成各種製品,則2-3月後即可取出。如糖之用量少或梅的果實大時,則應放置在容器內久一點。如不欲再利用梅果時,則可不必取出梅果,經一年使其慢慢熟成即可。所謂熟成(Refining)係動植物體內之多糖變為單糖,蛋白質成氨基酸分解,脂肪加水分解,有機酸增加,無機磷增加等,自家消化現象到相當程度,可以增加香味之際。經過一年熟成的梅酒,如再加入新鮮的青梅5-6個時,可增加新鮮的風味而變成更加美味。 中途將梅果自容器取出時,務必注意不能讓水分及汙垢進入容器,否則梅酒容易變成混濁。梅果取出後,將梅酒另行裝入別的清潔的容器,再存放冷暗之處,使成進一步熟成。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