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 星期四

WHO認可中醫與羅馬尼亞中醫藥發展

羅馬尼亞中醫藥發展概況

(一)中醫藥發展簡史

 羅馬尼亞中醫藥工作的開展主要是在針灸醫療方面。從一些歐洲國家針灸使用情況的有關報告來看,可以說羅馬尼亞是針灸傳入歐洲以來最早使用這種療法的國家之一。但對針灸的興趣的增加卻是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Brain19101965年)這位羅馬尼亞醫學界的傑出人物,活躍的科學家和教師,將針灸療法應用於臨床和實驗兩個方面,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正是由於他的努力,使針灸得以迅速進入羅馬尼亞的學術界。此外,他的參與和支持對針灸在羅馬尼亞獲得承認和有關部門組織官方的培訓這些重要事件有著重大影響。1958年,針灸作為一種正式的療法(與順勢療法、植物療法同屬替代醫學範疇)被“衛生部科學委員會”承認,針灸療法可以在官方正式的醫療實踐中使用。在醫院或診療室中,醫師有權可以單獨選用針灸,也可將針灸作為綜合治療的手段之一。由於當時使用針灸的醫生其興趣主要在科學研究方面,臨床應用有時只是實驗研究的一部分,加上缺乏私人醫療設施,因此,針灸的使用受到局限。往往是在常規醫療宣告失敗後方才使用。直到1980年學習針灸有了三種途徑:一是自學;二是出席由創建於1959年的醫學科學協會聯合會(Union of theSocieties of Medical Sciences)針灸分會的例會;三是與來自中國或其他遠東國家的專家交流經驗。使羅馬尼亞針灸醫生們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術水準。因此,針灸醫療在羅馬尼亞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二)中醫藥現狀

80年代以來,由於大眾傳媒頻頻宣傳長期濫用藥物的危害,人們只能尋求非侵害性的治療方法,而植物藥和針灸療法正是最佳選擇。因此,針灸療法在羅馬尼亞受到歡迎。據加拉茨針灸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所有的社會團體都對針灸療法有興趣,在知識階層中尤其如此。為此,1982年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成立了布加勒斯特針灸門診所,目前該診所已成為羅馬尼亞針灸醫教研的一個重要基地,每天對數十人進行針灸治療。此後,加拉茨、蒂米什瓦拉、康斯坦察、比斯特裡察、錫比烏等十餘個城市也相繼設立了針灸中心,這些中心既提供針灸治療,也進行針灸課程的基本培訓。此外,一些西醫院也設有針灸科。據統計目前該國已有千餘名運用針灸治病的醫師。治療病種多為西醫藥治療反映不佳的疾病。如慢性關節炎、腰痛及坐骨神經痛、肩周炎、腦血管疾病後遺症、面癱、遺尿、胃十二指腸潰瘍等數十種疾病,均取得較好的療效。據統計,僅7080年代,羅馬尼亞已有20多萬人次接受過針灸治療,其中50%~60%療效較好,20%的病情有所好轉。羅馬尼亞近年來對針灸的治療原理進行了研究,並將現代醫療技術用於針灸治療,如鐳射發生器等。在學術交流方面,從80年代起,羅馬尼亞每年都舉辦6次針灸學術會議,並邀請外國學者參加每隔一年舉行的全國針灸代表大會。

隨著針灸療法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醫生要求接受針灸培訓。羅馬尼亞開辦私人診所,必須具有開業的資格。證明要獲得這個資格證明,就必須接受針灸培訓。因此,醫學研究進修中心(Centrefor Postgraduate Medical Studies)與衛生部聯合推出了每個階段24周的培訓計畫,即第一階段基礎課程,第二階段中級課程和第三階段高級課程。基礎課包括涉及針灸理論和實踐基礎的一般資料。第二階段從患者中收集資料,主要掌握特定的傳統診斷方法和治療技術。第三階段主要目標是獲得針灸資格和執照。此外還有一些附加課程;如一些理論性的講座、專題討論、實技切磋等。最初,申請者只要在當地醫療管理部門同意的情況下,經過簡單的手續即可參加上述課程培訓。1982年以來,由於申請人數增加,則設立了一種“入學考試”。每次只能有最多40人加基礎課學習,而參加第三階段課程的人數則下降為20人,但只有完成第三階段者才有資格獲得實施針灸的執照。第三階段結束時,學習者必須在醫學研究進修中心設置的講座指導下,選擇特定的主題寫出論又,論文要通過委員會的答辯。經過考試授予學習者在國家的醫療機構或私人診所使用針灸的權利。到1992年,已有1000多名醫師接受了基礎課培訓,中級課程和高級課程的畢業人數分別為500多人和200多人。

目前,要獲得羅馬尼亞針灸委員會頒發的執照需要具備下述條件:

①具有西醫師執照或資格,②進行上述三個階段的學習,③通過針灸考試。

取得該委員會頒發的執照即可開業。由於羅馬尼亞一直實行免費醫療,在國家的醫療單位進行針灸治療也是免費的,而在這類私人診所進行針灸治療需自費。因此,目前對於該類私人診所收費標準問題,國家做了相應的規定。凡要求接受這類診所治療的患者,根據衛生部制定的類似診療專案的收費標準付診療費。但對於國家醫療單位的醫生業餘時間進行針灸治療的收費標準,國家沒有正式規定。

 (三)中醫藥發展前景

雖然針灸醫療在羅馬尼亞從50年代被官方認可,但長期以來只承認其為一種“療法”,尚未成為一個“專業”,因而使羅馬尼亞針灸事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自19906月針灸在羅馬尼亞處於被承認“資格”狀態後,羅馬尼亞針灸界為使針灸療法能向“專科化”方向發展,近年來,除在針灸醫療、科研、教育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外,同時,還加強了與中國中醫藥界的合作。如:1991316日,羅馬尼亞加拉茨市衛生局局長科斯馬先生在我國與武漢市衛生局長草簽了醫藥衛生技術友好合作意向書。協議商定1991年度,中方選派針灸、中醫專家各1名到加市開展中醫藥診療工作。同時邀請中方派醫學考察團赴羅考察,以確定進一步擴大交流事宜。因此,可以預料,隨著羅馬尼亞針灸醫療等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針灸療法在羅馬尼亞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專業”,並在羅馬尼亞的醫療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WHO承認中醫地位

世衛組織最高權力機構──世界衛生大會將於2019年推出該組織的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根據美國《自然》(Nature)雜誌報導,2020年中醫將被納入明年出版的最新版的全球醫學綱要中。新納入的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資訊將寫入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第26章內,主要闡釋傳統醫學的分類體系,並於2022年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實施。


全球醫學綱要也被稱為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在全球擁有絕對的影響力。世衛組織官員表示,中藥、針灸等中醫療法的使用正日益普及。中醫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廣受好評和讚譽,也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願意嘗試和接受中醫治療。

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光遺傳學與光灸的可行性

人的大腦看起來和老鼠的大腦差不多,其複雜程度卻令人不可思議。神經科學家能觀察到大腦對不同刺激有所反應,也能畫出大腦的基因地圖,但卻無法控制神經和腦細胞間的通訊,也無法解釋大腦為甚麼會做出那樣的決定,對失智或憂鬱症也一籌莫展。

生物學家已經可以將視蛋白基因插入老鼠的神經元,用可見光任意開關特殊的神經元。他們將不同的基因置入不同的細胞,用不同顏色的光脈衝,就可以精準「依序啟動」神經元。這個進展非常關鍵,因為大腦的反應,最重要的就是時序(timing);同樣的訊息若延遲幾個毫秒送出,可能造成相反的效果。

過去醫生使用藥物改善腦功能異常的症狀,靠的是化學反應,但也干擾到腦部高速神經訊號的傳遞,所以服藥的人會動作遲緩、頭腦昏沉。未來有一種撓性、超薄、比神經元還小的微晶片,可以深植覆蓋在腦組織上,使用光的脈衝關掉某些神經元,治療慢性疼痛,比用含嗎啡的鎮痛劑好太多了。

光是一種能量,常有醫治的效果,我們都需要生命的光,正如古書的宣告:「你的光就必發現如早晨的光,你所得的醫治要速速發明。」

未來是不是有可能利用光來針灸,簡稱光灸。在套定穴位為相關疾病實行光灸,由其實大腦光灸,透過特殊蛋白質基因來置入特定區大腦神經元,以光來驅動?

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

大腦神經迴路研究的新技術:光遺傳學的運用



關於光遺傳學 Optogenetic)這個技術,得從約十年多前的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開始講起1。在1999年到2000年間還分別是 PhD 研究生和 MD-PhD 研究生的 Ed Boyden Karl Deisseroth 常常在 Richard Tsien’s lab 腦力激盪想問題到深夜。其中一個困擾他們的重要問題便是——如何活化單一神經元卻不影響到周遭的神經元呢?


發展光遺傳學的科學家 Ed Boyden,在 2015 年的演講。
圖/PopTech 2015 Camden, Maine@flickr

當時能做到的是利用電壓和電流的改變來改變神經膜電位,進而活化或抑制神經。而儘管是現行技術,電的刺激仍無法只刺激單一神經元。你也許會問,這個問題很重要嗎?刺激單一神經元或許對於研究可愛的魚類的神經生物學家來說,可能不是太嚴重的問題;但對於研究哺乳類,乃至於希望將研究應用到人身上的研究,就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了。

因為簡單的魚類,一個神經核中往往只有一種神經細胞;但哺乳動物的腦部神經核中,大多含有不只一種細胞種類,而且常常混雜著多種傳遞不同神經傳導物質的神經元,如富含血清素(Serotonin)的中腦中縫背核(Dorsal Raphe Nucleus)中,除了含有大量傳遞血清素的神經元,仍夾著傳遞γ胺基丁酸(GABA; gamma-aminobutyric acid)的神經元。

而合理推斷帶有不同傳導物質的神經元,應該扮演著不同的功能和角色。所以如果能夠單獨刺激單一種類的神經元,無論是在研究上,或甚至未來在疾病治療上,都有很大的意義。

如果使用電擊刺激,會一次影響不同種的神經元;光遺傳學的技術讓科學家可以精確到控制單一種類的神經元。圖/作者提供

利用光通道蛋白改變神經元活性

關於激活單一神經元,Ed Boyden Karl Deisseroth曾想過許多方法,包括讓特定神經細胞表現受張力調控的通道蛋白;或將磁珠附在通道上,利用磁場調控離子通道等等;2000年的晚春,Boyden 開始對受光通道蛋白產生興趣。

光通道蛋白是一種受特定波長的光刺激會打開的離子通道。當時人們已經分別在一種綠藻萊茵衣藻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2和一種古細菌上 Natronomonas pharaonis 3發現這種蛋白,並研究出讓在這種蛋白在一般細胞生長環境也能良好表現的方法3。(註:這種古細菌原本生長在高鹽度的環境。)

顯微鏡下的萊茵衣藻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Author:  Dartmouth Electron Microscope Facility, Dartmouth College wiki

Boyden 想,如果能將這種光通道蛋白利用基因工程的方式表現在特定神經元上,就能利用光照改變特定神經元的活性。

活化:光 特定神經元上的正離子通道打開 膜電位改變 (上升)→ 神經元產生動作電位

抑制:光 特定神經元上的氯離子通道打開 膜電位改變 (下降) 神經元活性被抑制

講到這裡,你是否好奇為什麼 Boyden 會想到用磁場和光刺激呢?原因是細胞或神經元的尺度很小 (約幾十微米),而離子通道(約幾十奈米)更小,要用接觸力控制,就必須把機械做到奈米尺度,這樣困難度相當高。但如果我們能用光、聲音、或電磁場等方式控制的話,就沒有刺激範圍大小的限制。因為我們只需要把我們想刺激的細胞「訂做」成會對特定刺激(如:光、聲音或電磁場)有反應就可以了。

這樣雖然大家都被光照到了,卻只有某些會對光反應的細胞會產生反應(在這個情況下是因為光通道蛋白的打開,特定離子流入神經元,神經元的膜電位改變,因此活性跟著受到改變)。

經過遺傳轉植的神經細胞,照光後出現動作電位的變化。圖/作者提供

200484日的深夜,Boyden在基因工程嵌入光敏感通道-2Channelrhopsin-2,一種受光調控的正離子通道)的神經細胞上紀錄到了第一個跟著光波律動的神經訊號4這種能刺激特定神經種類的方法,打開了研究神經迴路的新紀元。從此我們不只能夠研究某一神經核的功能,更能研究神經核中不同種類神經元(如多巴胺神經元和血清素神經元)所分別扮演的角色。

常應用於光遺傳學的通道蛋白

常用的光通道蛋白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從綠藻分離出的光敏感通道蛋白(ChannelrhodopsinChR),另一種是從古細菌分離出的嗜鹽視紫紅質(HalorhodopsinHR)。ChR是一種陽離子通道,在藍光(波長約470nm)照射下打開,可以讓所有帶正電的離子通過,綜合不同陽離子進進出出產生的電位變化,總體來說會造成細胞膜去極化,產生動作電位。

因為ChR產生的變化非常明顯(產生動作電位進而有明顯下游反應),所以ChR是目前最常被使用的光通道蛋白。相反的,HR是一種受光控制的氯離子通道,受黃光(波長約590nm)激發打開,氯離子因為濃度差的吸引力大於膜內負電位的斥力,所以會傾向流入細胞,造成細胞過極化。於是有HR的細胞受了光照後就會較難以產生動作電位(因為膜電位距離閾值更遠了),形同活性被抑制。

兩中應用於光遺傳學的光敏感性離子通透蛋白。圖/作者提供

其實,兩種光通道蛋白在研究上都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利用ChR使特定神經興奮,看動物的反應(譬如開始唱歌、翻滾)。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利用HR抑制特定神經,去看動物的行為是否會因此而改變。

讓果蠅幼蟲隨光線點頭動作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生物學家怎麼利用光通道蛋白表現在特定的神經上,讓特定的神經產生反應的方式,來控制控制果蠅寶寶吧!

首先,科學家利用了基因工程的方法把ChR特定表現在果蠅幼蟲的動作神經上。當藍光照射時,動作神經興奮,在神經和肌肉間的突觸釋放出傳導物質,使肌肉收縮。


        (攝影:蝦喵;感謝課程老師 Bruce R. Johnson、組員Hench Wu
在影片中,上方是基因改造過帶有ChR的果蠅,而下方是一般野生的果蠅。可以看到帶有ChR的果蠅在藍光照射下不停的點頭,而野生的果蠅則在一旁依然故我。

光遺傳學獲選Nature 2010年度重要技術

最後,想給大家看在目前的研究上,科學家是如何應用這種技術在各領域研究上。下面是光遺傳學被《Nature》期刊2010年選為年度關鍵技術,《Nature》所製作的介紹短片《Nature Method of the Year 2010》。


前面是這個技術的介紹。從2:56的地方開始是一些例子,第一個是利用HR抑制動作神經,讓蟲蟲無法游泳;3:11開始則是利用光控制心肌細胞(推測應該是ChR,因為用藍光),使其隨光控制跳動;3:35則是很酷的讓皮膚細胞可以往雷射的地方移動!


圖/影片截圖


最後 3:45是一張很有名的圖,講神經科學家如何利用這種方法研究大腦,在老鼠自由活動的情況下。他們把光纖 (傳導光訊號) 和量測的電極做成一個小小的可以上下移動的裝置,將之置入老鼠的大腦上,觀察老鼠在不同行為的時候不同神經細胞的活性變化,並觀察改變不同神經的活性對老鼠行為的影響。

從前為了量測或刺激特定細胞只能量測被麻醉的老鼠的腦或是腦的切片的神經活動。但不同狀態下(譬如被麻醉)的神經活性可能非常不同,所以我們得到的結果僅能說是在特定狀況下 (如被麻醉時) 神經活動情況。這種裝置和技術,使科學家可以研究活蹦亂跳的老鼠的腦部活動,研究結果將能更貼近正常狀態下的神經表現。

參考資料:

1.Boyden, E. S.(2011). A history of optogenetics: the development of tools for controlling brain circuits with light. F1000 Biol Reports2011, 3:11.
2.Nagel G, Szellas T, Huhn W, Kateriya S, Adeishvili N, Berthold P, Ollig D, Hegemann P, Bamberg E:Channelrhodopsin-2, a directly light-gated cation-selective membrane channel.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3, 100:13940–5.
3.Okuno D, Asaumi M, Muneyuki E: Chloride concentration dependency of the electrogenic activity of halorhodopsin. Biochemistry. 1999, 38:5422–29.
4.Boyden, E. S., Zhang, F., Bamberg, E., Nagel, G., & Deisseroth, K. (2005). Millisecond-timescale, genetically targeted optical control of neural activity.Nature neuroscience, 8(9), 1263-1268.
 5.Fenno, L., Yizhar, O., & Deisseroth, K. 2011.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optogenetics.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34, 389-412.

本文原刊登於《熊熊冷知識》原文為《調控大腦的新方法──光遺傳學的發現》、《光遺傳學續集:光通道蛋白及相關實驗》,本文轉載自https://pansci.asia/archives/1375082018/05/21

LH到PAG的興奮性神經環路揭露動物的捕食、逃跑行為


捕食和逃跑,生死攸關的指令發自同一神經環路

2018-02-07

《神經元》印刷版將在221日刊發羅敏敏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此為《神經元》封面配圖,暗示了自然界動物的捕食、逃跑行為。羅敏敏實驗室鐘煒欣繪製。
這是我20多年研究中經歷的最為震撼的時刻之一。說起這一期盼多年、突然而至的驚喜,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羅敏敏依然興奮。
捕食 Predation 與逃跑 Evasion ,這兩個瞬間啟動的行為,對人類和動物而言都事關生死存亡。大腦的哪個部位在操控動物的捕食攻擊行為或逃跑行為?要在迷宮般的大腦中找到這個指揮部並搞清其機理,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這個至關重要的指揮部,被中國科學家率先找到。
美國東部時間21日中午12 (北京時間22日淩晨1點) ,神經科學領域的權威學術期刊《神經元》 Neuron ,線上發表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羅敏敏實驗室的論文捕食和逃跑的下丘腦神經環路。研究人員歷盡曲折,發現外側下丘腦的抑制性神經元控制著動物的捕食攻擊行為,而外側下丘腦的興奮性神經元能夠控制動物的逃跑行為。通過控制這些神經環路的活動,可以遙控動物發動猛烈攻擊或落荒而逃。
羅敏敏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是一部傑作其結果新穎、引人注目、令人信服,實驗設計巧妙並得到完美執行,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研究社會行為神經機制的助理教授Dayu Lin評價說。
在羅敏敏實驗室的研究中,他們確定了一個從外側下丘腦 (英文簡稱LH 的伽馬氨基丁酸 (GABA) 神經元 (即抑制性神經元,作者注) 到中腦導髓管灰質 PAG 的掠奪行為的關鍵神經環路,該神經環路在自然的捕食狀態下啟動,並且對於捕食行為充分必要。最引人注目的是,當啟動LH GABAPAG神經環路時,受刺激的小鼠顯示出一系列高度協調的動作,包括接近、追逐、取回、撕咬蟋蟀,甚至是沒有營養的人工蠟盤獵物。”Dayu Lin說,另外,羅敏敏實驗室發現了從LHPAG的興奮性投射介導了完全不同的行為——逃跑。當小鼠靠近人工製作攻擊者時,LHPAG的興奮性神經環路被啟動,驅使動物遠離威脅。因此,LH雙向控制PAG活動,通過平行途徑驅動捕食和逃跑行為。
這些發現顯著提高了我們對LH功能以及捕食和逃跑行為的神經機制的理解。”Dayu Lin最後說。
這些發現很有趣,對於我們理解攻擊性行為以及對危險的適應性反應都有意義。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助理教授Kay Tye 評價說:正如文中提供的非常動態且富說服力的視頻所展示,作者設計的非常有創意的實驗,揭示了捕食性攻擊行為和逃跑行為在大腦中是如何激發的。趨近行為和回避行為影響強大而緊密相關,這些激動人心的資料將引發人們的強烈興趣,進一步研究腦是如何協調這些行為的。
1 微電流刺激局限大,科學家努力上百年未果
揭開動物捕食和逃跑行為的神經學機理,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課題。
無論是大海中的魚類,還是陸地上的老鼠、猴子,瞬間啟動的捕食和逃跑,都可謂千鈞一髮、事關生死。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的生死搏鬥,是自然界最為驚心動魄的動物行為,定義了動物進化的主要方向。
和人一樣,操控動物行為的,是神經系統。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通常指腦與脊髓。在動物的各種器官中,腦體積雖小,但無疑是最重要最複雜也最神秘的了。老鼠、猴子、人類等哺乳類動物的腦結構大致相同,包括端腦、間腦、中腦、腦橋、延髓、小腦等,每一個部分又包括多個細分的腦區。
腦內物質主要包括膠質細胞、神經細胞等構成。其中,神經細胞也稱神經元,擔負著發號施令的重任。神經元由三部分構成:樹突纖維、胞體和軸突纖維;其中,樹突纖維用來接受信號,胞體整合信號,軸突纖維用來輸出信號。一個腦區的神經元胞體可以將其軸突纖維延伸一至下一個腦區,產生神經投射——兩個腦區由此相互連接,形成神經環路。
腦內的神經元數目堪稱海量,比如小鼠的腦內神經元大約在7千萬個左右,人類則約有860億個;不同腦區、細胞類型又形成多個定點連接,導致研究特定行為的神經環路更加困難。
如果從諾貝爾獎獲得者沃爾特·赫斯的研究算起,科學家們已苦苦尋找了一個世紀,但依然未能找到控制捕食和逃跑的神經環路。
Dayu Lin介紹,將近一個世紀前,諾貝爾獎獲得者沃爾特·赫斯 Walter Hess 電刺激貓的下丘腦的外側部分,曾經觀察到刺激引起的掠食性攻擊。然而,最近的研究集中在外側下丘腦在進食中的作用,而其在捕食中的作用仍然不清楚。
人為操縱神經元活動,是研究神經元行為功能的重要手段。據羅敏敏介紹,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外科學家就採用微電流刺激的方式進行研究,發現刺激多個不同的腦區都能夠使動物表現出類似捕食行為的殺戮行為。截至目前,這一傳統的微電流刺激方法還在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中廣泛應用。
這一方法局限性很大。羅敏敏說,電流刺激是通殺,它刺激所有腦區的所有神經元、神經末梢等,很難準確測定哪個腦區的哪些神經元在發揮作用。此外,之前的研究一直使用靜止不動的東西作為獵物,沒辦法類比自然狀態下動物的捕食行為。
2 新的實驗平臺和研究方法,依然無濟於事
腦內是不是有這樣一個腦區,專門操控動物的捕食行為?對這一重要課題興趣濃厚的羅敏敏實驗室,2013年搭建起新的實驗平臺,採用新的研究方法,試圖找到控制動物捕食行為的腦區。
他們改變以往研究中一直使用已經處死的動物作為獵物的做法,採用電腦操控、能自由移動的物體作為小鼠的捕食目標,以最大限度類比自然狀態下動物的捕食行為。



電腦控制、能夠高度類比自然狀態下動物捕食行為的實驗平臺。上面一排圖片從左到右,顯示的是小鼠的一次追逐過程;左下圖中的紅色圓盤中盛放著食物顆粒,右下圖為在電腦程式的控制下圓盤會沿著場地邊界的兩個方向移動,動物則會表現出類似捕食的行為。羅敏敏實驗室提供。
在這個由電腦控制、能夠高度類比自然狀態下動物捕食和逃跑行為的實驗平臺上,他們開始嘗試通過損毀不同腦區,看看能否找到能夠降低動捕食行為的關鍵腦區。
令人沮喪的是,幾年過去了,實驗一直沒有取得大的進展。
3 採用創新性的試驗方法,幸福從天而降
轉機在2016年下半年出現。
研究人員開始用活的蟋蟀作為小鼠的自然獵物,同時試圖利用光遺傳學技術取代傳統的微電流刺激,誘導出動物的捕食行為。
論文第一作者李毅博士介紹,神經元通過發放叫做動作電位的電脈衝來傳遞資訊,如果要研究某個腦區神經元的功能,首先就要控制神經元動作電位的發放。通過使用光學技術和遺傳學技術結合來實現控制細胞行為的光遺傳學 (又稱光刺激基因工程,英文為Optical stimulation plus genetic engineering,簡稱Optogenetics 技術,在2006年由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最先用於神經生物學實驗研究。它的基本原理是:用病毒搭載的辦法,把對光敏感的蛋白表達在神經元中,然後通過光纖向神經元照射鐳射,控制神經元動作電位的發放或者不發放,從而達到啟動或抑制神經元的目的。
通過查閱文獻,李毅和曾佳為 (在讀博士生,共同第一作者) 選定了幾個目的地區域;之後,通過對這幾個可能的腦區逐個通過光刺激啟動,觀察動物行為的變化。
幸福在201714 日降臨。當研究人員嘗試刺激小鼠的外側下丘腦神經元時,此前對在身邊四處活動的蟋蟀視若無睹的小鼠,立即轉身展開追逐,追上後把它按住、拼命撕咬。這一實驗可強烈啟動動物的捕食攻擊行為,重複性非常高,在不同動物中的成功率超過90%李毅說。
研究人員非常興奮:過去被認為與動物獎賞性行為和覺醒等行為有關的外側下丘腦,竟然有驅動捕食的功能!
看到這一視頻的瞬間,是我20多年研究中經歷的最為震撼的時刻之一。羅敏敏說,來的太突然了。經過多年失敗後,現在我們立即可以輕鬆遙控動物的捕食行為,讓一隻平時吃飽喝足的實驗室小鼠,從優哉遊哉的狀態,暫態變成兇猛的獵手。
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LH腦區中有兩類神經元:一部分是釋放谷氨酸 Glutamate 的興奮性神經元,還有一部分是釋放GABA的抑制性神經元——到底哪一類神經元是真正的指揮員
經過多次啟動、抑制試驗,研究人員通過標定特定細胞轉基因的小鼠發現:操控動物捕食行為的,是抑制性神經元。人為啟動此類細胞導致強烈的捕食攻擊,讓已經吃飽的小鼠攻擊蟋蟀、同類,以及快速移動但毫無營養價值的蠟塊 (虛擬獵物) ,甚至可以讓小鼠從逃跑反轉為捕食。羅敏敏說,更重要的是,人為降低此類細胞的活性可以有效降低饑餓動物的捕食行為。

78 類比自然狀態下東逃跑行為的實驗平臺裡,一個受電腦控制的攻擊者(紅色圓盤)不斷地靠近追逐小鼠,小鼠會表現出明顯的逃跑行為(上排圖片);如果忽然將藍色鐳射通過小鼠頭頂的光纖導入小鼠腦內,啟動表達了光敏感蛋白的LH抑制性神經元,則能夠完全導致動物從逃跑行為狀態轉為進攻行為狀態(下排圖片)。羅敏敏實驗室提供
研究人員並未就此止步。通常,LH腦區的神經元會投射到許多不同的下游腦區——是下游的哪個腦區接受了捕食指令、並把它傳輸出去?換句話說,還必須搞清楚LH所發指令的接受腦區。
為此,必須採用選擇性投射的方法,專門啟動某一類神經元。但這需要新的病毒載體——能夠沿著軸突纖維向胞體回傳的病毒載體。
201610月,《神經元》雜誌報導了國外某研究小組發現的具有回傳功能的病毒載體。20171月,對新技術向來敏感的羅敏敏實驗室利用該病毒載體,對LH腦區中占比較大的抑制性神經元進行測試。
他們在國內首次使用了雙病毒搭載策略——
首先,研究人員利用了在抑制性細胞中表達重組酶Cre的小鼠,將一個病毒載體注射到這些小鼠的目標腦區,回傳到LH的神經元胞體後表達一個依賴重組酶Cre表達的另一個重組酶Flp
然後,將依賴於重組酶Flp才能表達的光敏感蛋白基因通過另一個病毒載體注射到LH
這樣,就能夠將光敏感蛋白選擇性地只表達在投射到目標腦區的LH抑制性神經元中,進而研究這群特定神經元的功能。
經過反復實驗,研究人員最終確定:位於間腦的PAG,是捕食動作執行的整合中樞。打個比方說,LH負責發號施令;PAG則負責接受、分析指令,並把指令傳遞出去。
此後的實驗證明:LHPAG這兩個腦區的抑制性連接構建了驅動動物捕食行為的神經環路。
4 出人意料的是,操縱逃跑和捕食,居然是同一條神經環路
但問題又來了:LH腦區的抑制性神經元驅動了動物的捕食行為,在LH其中的興奮性神經元,是幹什麼用的?
在此後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對LH腦區的興奮性神經元進行了特異性啟動,結果發現:這會導致小鼠強烈的逃跑行為。哪怕小鼠正在追逐食物,一旦它LH腦區的興奮性神經元被啟動,就立馬掉頭逃跑!
實驗還表明:降低這些興奮性神經元的活動,並不能夠影響動物的逃跑速度,反而是阻礙了動物預測性的逃跑行為。由此,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下丘腦的興奮性神經元控制了和危險預期有關的逃跑行為。這部分結果之所以出乎意料,因為以前的研究普遍認為下丘腦的興奮性神經元調節覺醒,從來沒有把這個腦區的神經元活動與逃跑聯繫起來。
至此,羅敏敏實驗室不但揭示了動物捕食行為的神經學基礎,同時還揭開了動物逃跑行為的神經學奧秘,而且證明了:捕食和逃跑這兩種截然不同行為居然是由同一條神經環路——LHPAG這兩個腦區之間的神經環路——操控的,只不過操控前者的抑制性神經元,操控後者的是興奮性神經元。

《神經元》雜誌對該項研究的總結概括,描述了從LHPAG的抑制性和興奮性神經環路分別控制了動物的捕食和逃跑行為。羅敏敏實驗室供圖。
我們的成功有點幸運。李毅博士說,這個課題的競爭十分激烈。我們後來才發現,其實還有很多同樣優秀的國內外研究小組也在研究LH與攻擊或進食之間的聯繫——雖然他們沒有像我們一樣直接提出捕食的概念,但都有一定相關性。
我們之所以能及時完成此一課題,除了全新的實驗平臺和創新性的實驗方法,密切協作也十分重要。李毅說,實驗是在羅老師的指導下,由他和曾佳為主刀,在實驗室很多人的相互協作下才順利完成的。每個人都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強調說。
5 為治療厭食症和強迫進食症提供了解決思路
無論是今後深入研究行為的神經科學基礎還是動物進化,該發現都不同尋常。
羅敏敏告訴《知識份子》,捕食和逃跑是動物與生俱來、至今存在的保守行為,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下,這兩大行為神經學機理發現為動物生存進化和神經學研究打開了新的的視窗。
羅(敏敏)研究組的工作描述了小鼠捕食和逃跑這兩種行為對立而又統一的神經機制。日內瓦大學神經學家Christian Lüscher評論說,這個工作不僅對於動物生理提供了重要的深刻見解,而且有助於我們理解人類的厭食症及貪食症的機制。
人類的厭食症和肥胖都與人們尋找食物的動力過低或過高有關。上世紀20世紀60年代的研究表明,下丘腦的損毀在動物模型與病人中都導致強烈的厭食症。此前也有報導說:服用精神藥品甲凱西酮 (俗稱喪屍藥 ,可以導致人精神錯亂,從而會表現出與捕食類似的攻擊行為。

圖片為1866年治療前以及1870年治療後的“A小姐(Miss A,她是現代醫學中最早被研究的神經性厭食症案例,上圖是治療前,下圖是治療後。圖片來自:Willam Withey Gull, 1873.
羅敏敏表示,雖然現代人類有能力收集儲存足夠的食物,沒有必要進行捕食行為,人類捕食行為的神經系統基礎是否存在也有一定的爭論,但是不排除外側下丘腦的捕食神經環路在人類中起到存在,並提供尋找和獲得食物的神經驅動信號。同樣,開發技術或藥物來調節此一腦區抑制性神經元的活動,也許有助於控制厭食或者強迫性進食等和代謝性疾病相關的不良行為。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在研究有關逃跑行為時發現,下丘腦的興奮性神經元與動物在危險情況下的預測性的應激行為有關,這也為治療人類應激性功能障礙提供了新的解決線索。
參考文獻:
Li et al., Hypothalamic Circuits for Predation and Evasion, Neuron (2018),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18.01.005
撰文 | 李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