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長期心跳快,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血壓、血糖、體脂...等數字都對健康有莫大的影響,但有一種可以自己追蹤、測量的數字也很重要,那就是心跳!近期有國內健康機構指出,休息時的心跳若超過每分鐘70下,每多一下就會減少1個月的壽命。而國外的研究也認為,心跳越高,代表心臟輸出血液的效率不足,也可能是多種心血管相關疾病的徵兆;更有國外研究指出,心跳持續偏高的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會增加55%!

心跳會隨著人體的狀況而有所改變,像是運動之後心跳變快,是為了增加血流與氧氣供應的自然現象。不過,若是人在休息的狀態下所測得的靜止心率(resting heart rate)也持續偏高,可就非常不妙了。紐約長老教會醫院/威爾康乃爾醫學中心佩雷爾曼心臟研究所的科學家就指出,長期心跳過快可能是心臟病或其他疾病導致,且與較高的死亡率有關。

研究者花費五年時間、追蹤了9193位病患後發現,持續偏高的心跳(超過每分鐘84下、症狀發展或持續五年以上),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55%、全因死亡率增加79%有關。另外,相較於正常的靜止心率(每分鐘60~80下),每分鐘的心跳每增加10下,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率就會提高16%,全因死亡率也增加25%。

過快的心跳也和高血壓有關,過高的血壓則會傷害血管壁的健康。另外,心率過高是自律神經系統失調的指標之一,而自律神經系統的失調,也與缺血性心臟病、動脈粥狀硬化、心律不整等健康問題風險的增加相關。

主要研究者Peter Okin醫師認為,測量心跳既簡單又不花錢,也是醫師會進行的例行工作。但是,心跳會隨著身體狀況而改變,每天、每年的心跳都不一樣是正常的。因此內科醫師不應只考慮單一心跳讀數,更要追蹤長期的心率改變。這項簡單卻重要的指標,能夠標示出可能致命的健康問題,但藉由診斷與治療,仍然能夠預防惡化。

降低心跳從生活著手:多吃魚、補充纖維礦物質,規律運動

當發現自己有長期心跳過快的問題時,除了就醫治療,也要從生活中著手,幫助心臟重新找回健康。其中最重要的做法,就是運動和飲食。

《Frontiers in Physiology》期刊中曾有研究指出,增加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鱒魚、鮭魚、鮪魚、鯖魚、鯡魚等魚類,與顯著降低心率有關,因為魚油中的omega-3對心臟肌肉收縮有直接影響,能夠幫助降低心率。

另外,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夠降低會導致心率提高的三酸甘油酯;飲食中較佳的鎂鈣比例,則有益於肌肉收縮與放鬆的機能,有助於控制心率;攝取鉀、減少鈉,則有助降低血壓。

藉由有氧運動,則能夠強健心臟、使其能夠在每次收縮時送出更多的血流,提升送血效率,就能讓心臟以更少的收縮次數完成工作,心跳也會隨之減少。新墨西哥大學運動科學家Len Kravitz指出,規律運動能夠使靜止心率每分鐘降低5~25下,而心跳減少也能夠提升心臟送出富含氧氣和養分的血液的效率。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腦內有免疫淋巴管

新發現 腦內免疫淋巴管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最新研究顯示,大腦內存在免疫系統的淋巴管道,這項新發現將顛覆幾十年來教科書舊概念,這些淋巴管在每一種涉及免疫成分的神經疾病中都可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弗吉尼亞大學神經科學系主任Kevin Lee說,當Jonathan Kipnis教授研究團隊第一次將基本的結果拿給我看的時候,人們得改寫教科書了。之前,從未發現中樞神經系統存在淋巴系統。Kevin Lee說教科書上的概念需要更新了,我們第一眼看到結果的時候,就很清楚這將改變人們對中樞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關係的很多認識。

最近一期的Nature刊登這驚人的研究。科學家們確認,腦和機體(具有生命的個體的統稱)的其他組織類似,也能通過腦膜中的淋巴管與外周免疫系統相連。這項發現因為和幾十年來的教科書概念不一致,即使研究者Jonathan Kipnis教授自己,一開始也懷疑結果是否正確。他說:「根據以往的知識,我不太相信大腦中存在那些淋巴管。我以為,上世紀中期就已經發現了機體的所有結構。顯然,實際情況不是我們認識的那樣。」

Jonathan Kipnis解釋,作出這一發現的方法很簡單,在玻片上直接觀察小鼠腦膜,檢查整體結構,即可見那裡面分布的淋巴管。腦部淋巴管之所以能「隱藏」那麼長時間而沒有被醫學家發現,是因為淋巴管順著一條主血管進入靜脈竇,那個區域比較難觀察,因而其中的淋巴管結構被忽視。這一發現有助於醫學界深入理解大腦的機制,以及研究各種常見的疑難疾病,如Alzheimer's和多發性硬化症。

2015/07/16 from http://www.epochweekly.com/b5/439/15304.htm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低密度膽固醇中「L5」膽固醇才是腦中風元凶

過去常認為,膽固醇高會導致腦中風,但很多患者明明膽固醇和常人一樣卻也腦中風。最新研究發現,低密度膽固醇中「L5」膽固醇才是腦中風元凶,恐誘發心血管疾病並傷及腦部。

台灣醫學會第109屆總會暨2016年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今天邁入第2天,這篇研究論文獲得李鎮源教授醫學研究青年學者獎。

進行這項研究的中國醫藥大學助理教授沈明毅今天表示,以往醫界認為「低密度膽固醇」屬於壞的膽固醇,會沉積在血管壁形成動脈硬化、誘發心血管疾病等,不過卻有不少患者明明體內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膽固醇都不高,仍罹患急性腦中風。

沈明毅說,這次研究找來近40名急性腦中風患者,體內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膽固醇都和一般人差不多,但抽血檢驗卻發現, 患者急性腦中風48小時內,L5低密度膽固醇竟比一般人多出近40倍。

沈明毅解釋,研究發現,「低密度膽固醇」成分中有毒性高、低之分,其中L1至L4毒性較低,對人體影響不大,而毒性較高的L5才是心血管疾病元凶,因此患者即便低密度膽固醇量不高,只要L5濃度高,還是可能引起腦中風。

不只如此,小鼠實驗也發現,L5會透過受體LOX-1破壞內皮細胞,促進血小板活化凝集,是引起動脈粥狀硬化和血栓的元凶,且小鼠L5濃度越高,腦受損的面積就越高。

沈明毅說,研究成果未來可望用於腦中風檢測,透過檢驗體內L5濃度,判斷腦中風風險。

此外,沈明毅也提醒,有代謝症候群、高血脂與糖尿病,以及長期抽菸的人,體內的L5會明顯增加,因此若想預防腦中風,除了控制慢性病,平時也應少吃高油脂、油炸等食物,避免體內壞膽固醇增加,危害健康。

20161113  from:http://health.cna.com.tw/healthnews/20161114S00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