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台灣將近一成孩童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DHD)


我國高達一成孩童有過動症 僅兩成孩童受過治療!


台中有一名國小女童,上學常常被老師點到,連絡簿上也常被寫上紅字,上課老是不專心,文具用品或是課本總是沒帶到學校,每次用餐也都要吃很久,回家功課都要寫上四個小時,她是學校老師的調皮小孩,安親班老師拿她沒轍,爸爸更是極度不滿她的女兒引麼會那麼調皮?怎麼不能校其他小孩子一樣優秀?因此時常責備小孩,還用威脅方式逼她聽話!你家的孩子也這樣嗎?別再苛責了,因為這可能是過動症惹的禍!

根據研究 台灣將近一成孩童有過動症現象

表示,這位女童是臨床上典型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DHD)的治療例子,父母和兒童常走過一段很長的冤枉路後才找到適當的治療方式。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DHD)是一個極度常見的兒童疾患,全世界約4-12%兒童的有此問題,在台灣的研究顯示7.5-9.9%的兒童有此現象。

他解釋,此疾患特徵在持續的過度不專心及(或)過動/衝動表現,有些兒童以過動/衝動表現,有些則只有注意力不集中而無過動,也有人兩者都有。未治療的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兒童會影響其學業表現,社會功能及生活品質,且將來容易合併其他的問題,如反抗對立疾患 (易怒,指責他人,反抗規則),行為疾患(打架,說謊,偷竊,逃學等),藥酒癮及憂鬱症等;長期對學業成績,工作能力及工作維持均有負面影響。

有過動症現象 家長就該帶去診斷以免孩童心靈受傷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灣,過動症學童,因為家長不了解此症狀,時常會把小孩當作頑皮的孩子,而沒有接受治療,根據統計,我國過動症學童,僅有兩成接受治療,然而,過動症其實早已有成熟的治療方式,只要接受治療,通常都會有不錯的效果,有近六成的學童甚至成績會明顯進步,對此,陳錦宏提醒,如家中的孩子,也有以上情形,應帶到醫院身心科進行評估,以免孩子受到心靈上的傷害!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香菜含豐富維生素確有抗氧化作用



真有排毒食物嗎?營養師解釋,當一個人承受壓力、各種汙染時,身體容易產生自由基,而自由基可能傷害細胞DNA,造成三高、肥胖、癌症等疾病,因此所謂排毒食物,應該是指攝取提高身體抗氧化能力對抗自由基。

要讓身體健康,提升抗氧化能力,就得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且份量都要足夠,不可偏食。食物當中,維生素A、維生素C都有抗氧化效果。

含維生素A蔬菜、水果包括胡蘿蔔、川七、地瓜葉、紅莧菜、油菜花、香椿、甜柿、聖女番茄等,含維生素C蔬菜、水果有綠豆芽、青蔥、小白菜、花椰菜、皇宮菜、青花椰、甜椒、新鮮辣椒、芭樂、奇異果、香吉士、木瓜、草莓等。

除了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水份攝取也都非常重要。糙米、燕麥、紫米等全穀類食物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可幫助排除腸道毒素,且全穀類食物含有維生素B群,也可幫助提升身體免疫力。補充水份對排毒功能頗有助益,建議健康成年人一天最好飲用兩千到兩千五百c.c白開水。

有些人認為吃香菜有助身體排毒,香菜含有豐富維生素A、維生素C,的確是很不錯的食物、辛香料,不過任何人都無法只靠單一食物排毒,所有食物、營養素都是共同作用,要均衡各項生理機能才會保持健全。

身體不需要的廢物會從尿液或糞便排出,營養師建議可攝取像是地瓜、牛蒡、白蘿蔔、地瓜葉、燕麥、蘋果等高纖維的蔬果,促進排泄。

纖維會吸附毒素隨糞便排掉,建議在攝取高纖食物時再搭配適量的水分攝取,讓排便更順暢。營養師表示,高纖食物如麥片、蘋果,或是粗纖維的芹菜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若有宿便問題者,建議可再加點益生菌。

毒素的來源有:一、食物中毒素:1.食品添加劑;2.農藥殘留;3.基因改造食品:玉米黃豆;4.環境污染(戴奧辛);5.流行性疾病污染(禽流感);6.生長激素及抗生素殘留(水產畜產)。二、飲水中毒素:微生物、重金屬。三、空氣中毒素:紫外線、二手煙。四、日常接觸毒素:殺蟲劑、化學毒素、清潔用品、塑膠用品。

拒絕毒從口入的原則:一、聰明選擇食材:1.辨別食物外觀;2.選擇當令食材;3.選購合格標章食品;4.了解食物保存條件;5.選擇有商譽的店家購買。二、食材清洗及處理:1.大量清水沖洗再浸泡溶解毒素;2.去除易累積毒素的食物部份;3.蔬果類清洗分裝再冷藏且儘快食用;4.肉類需以熱水川燙去除毒素;5.海鮮食材注意新鮮度;6.生熟食分別切菜板及刀具操作。三、排毒飲食法:1.多攝取抗氧化的維生素及礦物質;2.多食含硫化丙烯食物如:大蒜洋蔥;3.多選擇鹼性食物;4.多吃膳食纖維;5.多選擇植化素食物。

9/21國際失智日


老尼姑自幼入寺廟修行,年輕曾赴日本學佛學,身體硬朗,不用支撐拐杖行動自如,只有聽力略退化,與廟中師父一向相處融洽,近年突然言行性情大變,學護理姪女探視,老師父傾吐心聲,姪女直覺姑姑失智,趕緊帶她就醫。臨床心理師評估,發現老尼姑達輕度失智程度,記憶退化,服用藥物後,生活習慣恢復,保持身體環境清潔,暫緩記憶惡化,情緒較穩定,其他師父知道她失智,對她包容,協助她定時吃藥,做生活記錄。

台灣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4.97%,即20個老人就有1名患者,且隨年齡增高,失智比率攀升,到80歲約5人就有1名患者失智症並非只是記憶減退,約有一半患者會有睡眠障礙、焦慮、憂鬱、攻擊等行為改變,讓家屬誤以為「老番顛」,延誤就診。


失智症(英Dementia、德Demenz),其英文Dementia 一字来自拉丁语(de- 意指“远离” + mens 意指“心智”);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

特别会影响到记忆、注意力、语言、解题能力。严重时会无法分辨人事时地物。失智症可分为可逆或不可逆,视疾病成因而异。只有不到10%的失智症是可逆的。失智症是个不特定的概括名词。也称痴呆症。

症状:最常见的失智症种类是‎‎老人失智症(即阿兹海默氏症)。其典型之起始症状为记忆障碍。病人会遗忘刚刚发生的事 (短期记忆差),而较久以前的记忆 (长期记忆)则相对在发病初期不受影响。

失智症影响语言能力,理解力,运动能力,短期记忆,辨认日常用品的能力,反应时间,个性,执行能力,解题能力。就算没有智力衰退的迹象,也常有妄想(阿兹海默型有15-56%),例如怀疑镜中的自己是另外一个人。

失智症之症状也包括人格或行为改变。很多最后诊断为失智症的个案在住院初期时出现过激烈的混淆症状。老人也可能因其他药物、手术,感染,睡眠不足,饮食不正常,脱水,换住处或是个人危机而有智能改变之症状。这叫谵妄,症状类似精神病或失智症。

由于大部分的失智症患者可能会有精神错乱症状。尽管混乱症状可能可以由密切照顾、改进居住环境与饮食获得缓解;精神科药物也能协助稳定情绪、减少幻觉妄想、或者冲动控制。但目前药物尚未能减缓脑部的退化。失智症患者也常伴随忧郁症,最好由专业医疗人员诊断治疗。

流行病学,年龄是失智症最主要的危险因子。根据流行病学研究,65岁以上的人有5% 有失智症,85岁以上则增加到20%。

一、退化性失智症成因,大部分失智症都是退化性的。以下三类最常见:      
        1.阿兹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失智症的最常见成因。
        2.额颞叶型失智症 (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
        3.路易氏体型失智症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二、血管性失智症成因,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的失智症。

三、较少见的成因
        1.帕金森氏症
        2.HIV感染:爱滋病失智症
        3.脑伤

四、可治疗的成因,有不到5%的失智症其成因是可以治疗的。
        1.缺维他命B4,B12,维他命A。
        2.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