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芒果冰酸甜度要均衡

冰館老闆說,很簡單,第一要符合時令、要新鮮,第二酸甜度要均衡。然而這兩個簡單的要訣卻不是那麼容易達到。新鮮的芒果必須一整天不斷地有人控制流量,不可多削,已經切開的水果放久了自然不好吃。而為了符合時令,還得留意南部芒果出產的狀況。如前陣子台南的第一批芒果產季已過,原先能夠銜接的屏東芒果又剛好晚了幾天。為了拿到最好的水果,那陣子羅同邑可真是焦頭爛額。至於酸甜度的部分,羅同邑認為水果的好吃就在於它的果酸味,完全甜的芒果冰太膩,所以他在熬煮芒果冰的醬料時會特別留意不讓酸味流失。冰鎮鎮的銼冰淋上新鮮芒果、醬汁、煉奶,爽口不膩,雖然一大盤,但客人總能一掃而光。芒果、草莓、奇異果組合成的綜合冰,上面有一球芒果冰淇淋,一盤$160元。

金煌芒果品種權認證及新型專利申請時效要掌握

植物品種權認證:須符合植物品種及種苗法第十二條,具備新穎性、可區別性、一致性、穩定性四要件。

新穎性為申請品種在國內未超過一年;在國外,木本或多年生藤本植物未超過六年,其他物種未超過四年。可區別性是指品種可用一個以上的性狀,與目前國內或國外流通或已取得品種權之品種加以區別;一致性是指品種特性,除可預期的自然變異,個體間表現一致者;穩定性為品種在指定的繁殖方法下,經重複繁殖或一特定繁殖週期後,其主要性狀維持不變者。

品種權認證應向農糧署種苗科提出。

如果黃金煌取得植物品種權認證,其他農民要種金煌芒果必須向他買種苗。

新型專利:指的是利用自然法則的技術思想,對物品形狀、構造或裝置之創作,可供產業上利用之新型,研究、實驗者需於公開六個月內提出申請,經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程序審查、形式審查通過,公告核發證書。

新型專利須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提出。

取得新型專利後,其他人不得利用同樣技術做同樣的研發。

金煌芒果之父黃金煌費盡心血研發改良、於民國五十五年育成金煌芒果,掀起全台芒果革命,只是早期國內無品種專利認證制度,如今也早過了申請時效性,但七十四歲的黃金煌仍不放棄。
農試所:已廣為種植 不可能成立。

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所熱帶果樹系主任林榮貴則明白表示,黃金煌四十年前培育的金煌芒果種苗已大量外流,早已失去申請品種權認證及新型專利機會,包括日本、中國等多個國家都廣為種植,若真的申請成功,還涉及國際市場爭議,根本不可能成功。

高雄縣六龜鄉中興村民黃金煌民國四十七年當兵退伍後,即傳承家中的務農工作,改種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所引進的三種國外芒果,投入品種雜交試驗,於民國五十五年以懷特與凱特芒果研發改良育成「金煌芒果」,歷經十二年觀察期,產量穩定達三千公斤才正式推出上市。

果實大、甜度高 外銷東南亞主力

金煌芒果纖維少甜度高,果實平均重一公斤,農民爭相搶種,掀起全台芒果革命,更成為台灣芒果外銷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主力。 黃金煌因此在民國七十三年膺選台灣模範農民,還兩度獲頒神農獎。

黃金煌因金煌芒果揚名,最遺憾的是自行研發金煌芒果新品種一直無法取得專利及認證。

黃金煌曾向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所申請品種權認證,受限當時無相關認證法令遭拒,民國八十二年他參加台灣省農林廳農業建設會議,提出農作物改良品種創新之智慧財產權,同樣沒有下文。

金煌芒果品種權認證及新型專利心願未了,黃金煌再度向六龜鄉公所請求協助完成心願,公所認為農試所或許可幫黃金煌提出研發證明,首開補辦特例。

六龜鄉公所並計劃爭取農委會經費補助,成立金煌芒果紀念館、公園,供遊客認識地方產業,順勢帶動觀光發展。

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和預防

退化性關節炎是人類關節疾病中最普通的一種,他跟年齡老化有直接的關聯,主要病變的地方是兩個骨頭的關節接觸面,所謂的關節軟骨。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經由X光的察看,可看到軟骨受到傷害及磨損,關節表面凹凸不平和關節腔變窄以及骨刺的產生。退化性關節炎主要的症狀是疼痛、僵硬、腫大和變形,在活動關節時,常可聽到不正常的磨擦聲響。

由於現代人日趨長壽,一生當中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幾乎不可避免,如何來減輕或治癒退化性關節炎,再享受正常的生活及運動是一項重要的課題。維持關節軟骨的健康狀態和及時修補受傷的軟骨是避免退化性關節炎來折磨的不二法門。健康的軟骨需要三種東西:第一、作為潤滑和滋養的水分。第二、吸收並保持水分的「蛋白多糖」(Proteoglycan)。第三、固定蛋白多糖在適當良好位置的「成膠質」(Collagen)。

由於身體的老化過程,不能再生產足夠的蛋白多糖和成膠質來維持健康的軟骨結構,老化的關節愈來愈沒有彈性,關節軟骨的磨損便不能避免,尤其發生在曾經受傷的關節更為嚴重。長久以來,利用非類固醇抗炎藥如「阿斯匹靈」或「普拿疼」已成為醫生用來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最普遍的選擇,這些藥物的作用在阻止體內生產造成疼痛和發炎的所謂「前列腺素」的內分泌物,但是前列腺有許多其它重要的功能,在調節血壓、血液凝固、腎功能調節和胃酸的分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任何干擾前列腺素的分泌,將阻礙這些體內的保護作用。雖然用非類固醇抗炎藥來做短期的減輕疼痛和發炎,相當有幫助,但壓制了疼痛,常會掩蓋關節炎的病兆,反而疏忽了疾病的進行。而且有逐漸增多的證據,顯示這些非類固醇藥物可能會抑制蛋白多糖的合成,如此不但沒有緩和骨關節炎的發展,實際上可能加速它的惡化。

在歐洲的醫生們,多年來已經很成功的使用「葡萄糖胺」(glucosamine)在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身上,「葡萄糖胺」能刺激軟骨細胞產生更多的成膠質和蛋白多糖,促使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正常化,有助於防止軟骨的磨耗和損壞,更可以修護損傷的軟骨。當我們年紀漸長,關節軟骨功能日益退化的同時,補充足夠的葡萄糖胺可說是防止退化性關節炎的良方之一。另外尚有一種關節保養劑直接注入退化的關節內,即所謂的「玻尿酸鈉」(Sodium hyaluronate)。它是從新鮮雞冠提煉精製而成。具有高度的保水性、黏彈性和潤滑作用,對關節軟骨有親和性,可覆蓋於軟骨表面保護軟骨,防止磨損及退化,更可藉由其特性,抑制發炎反應,改善關節攣縮,增加關節活動度。這種關節注射劑是不同於長久以來被濫用的「類固醇製劑」,並沒有施打類固醇造成的骨頭壞死,肌肉變性,肌腱斷裂的併發症。有人比喻此玻尿酸鈉是關節軟骨的「油精潤滑劑」,不僅使關節面更為滑潤,更能促使病態性關節液正常化,減輕關節老化的症狀,免除置換人工關節的命運!

除了藥物之外,對付退化性關節炎最好的處方就是「運動」。長久以來,人們誤認運動過量會造成關節磨損,導致骨關節炎而反對運動,但是研究顯示,即使活力充沛的運動,也不會使正常的關節變成關節炎。運動可以增加軟骨中關節滑液的進出,更可以加強關節周圍肌肉、肌腱和韌帶的結構,而幫助關節承受重量,支撐身體。有規律的運動可以增加骨頭的密度,增進免疫作用,更可以使你心跳更有力,加強心臟循環系統,也可以促進身體的敏捷平衡性和柔軟耐受性。。所以如何設計你的運動計劃、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隨時抓住任何短暫的時間來運動,是預防退化性關節炎的重要課題。

雖然「葡萄糖胺」和「玻尿酸鈉」會幫助重建損傷的軟骨,但為了確保關節的健康狀態,定期且正確的運動是對付退化性關節炎最好的處方。

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過年必備長年菜 芥菜 苦中帶甘

過年必備長年菜 芥菜 苦中帶甘

在除夕夜豐盛的年夜飯中,應景年菜是少不了的,它們個個都有吉祥的含意,像魚代表「年年有餘」、白蘿蔔(俗稱菜頭)代表「好彩頭」、水餃代表「招財進寶」、年糕代表「步步高升」等,而火鍋中所加入的各式丸子,皆為「圓」形,有圓滿之意。
若要祈求長命百歲,那麼「長年菜」(又稱「芥菜」、「刈菜」)可就不能少囉!有人甚至將長長的粉絲加入長年菜裏,更有長生不老的寓意。
長年菜又稱「芥菜」、「刈菜」,為帶有苦味的偏寒蔬菜,但吃後卻有甘美的味道,亦有苦盡甘來之意,其具有久煮不黃的特性,很適合菜餚料理時的點綴,而熬煮長年菜時,可與雞、鴨或鵝一同烹煮,能使其藉著吸收肉類所釋放出來的油脂,以去除原有的澀感,並可引出長年菜的甘甜美味。
而客家人吃長年菜時,多佐以酸甜的桔醬,也是很不錯的搭配喔!
另外,若覺得與雞、鴨或鵝一同烹煮的長年菜較油膩,易攝取過量的動物性油脂,也可改用干貝當配料。
介紹一道常見的長年菜料理給您,「瑤柱干貝長年菜」:
●原料:長年菜6片、紅蘿蔔球6粒、干貝(原粒干貝球)10粒、白蘿蔔球6粒、新鮮肉片2兩,糖、鹽、味精等調味料適量。(6人份,熱量預估60大卡/份)
●步驟:
1 干貝先與薑2至3片、蔥1支、白酒1茶匙,水半杯,入鍋預蒸20分鐘。
2 再將蔥、薑挑除,放入燙好的紅、白蘿蔔球及肉片,再蒸煮30分鐘。
3 加入適量調味料及白酒,勾芡淋上煮熟的長年菜上即成(長年菜需預先置入裝有調味料的容器內養味,入味後再取用)。
至於長年菜名稱的由來,可能是台灣早期農業社會,人們生活困苦,農戶長工會趁著二期稻作收割後,向地主承租農地栽種長年菜,而收成時正好是農曆歲末年終,消費者也會爭購作為年夜菜的料理,象徵長壽、苦盡甘來。
由於是長工整年工作之餘,又額外栽種所得,為了感念「長工長年工作」的辛勞,故有「長年菜」之名,後來它也逐漸成為台灣民間過年團圓時,必備的菜餚之一,亦名「闔家團圓菜」,而其字面意義吉利,又名「平安菜」或「吉祥長命百歲菜」。
長年菜的營養豐富,所含胡蘿蔔素、維生素C都較一般蔬菜高,還有大量的鈣質、維生素A等,其葉及種子能利尿消積、清熱涼血,可治高熱、小便不利、脘腹脹痛、肚腹積滯等,葉多煮食或搗汁飲,而種子煎湯內服用量為1至3錢,但長年菜不可多食,否則恐易致結石症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丹麥遠距醫療照護 病人免出門

丹麥遠距醫療照護 病人免出門 2010/01/13

七十七歲的丹麥退休建築師丹斯卓普不必出門,就能接受醫療照謢,只需用若干簡單的醫療感測器、一台筆記型電腦,一部網路攝影機就可搞定。透過藍牙連線,他從家中將每周一次的感測數據傳送給醫師,而這些數據會自動登錄至電子病歷資料庫。

丹斯卓普把電子脈搏感測器夾在手指上,測得的數值就直接傳給他的主治醫師。他也可以線上查詢個人的電子健康紀錄。醫師開給他的處方透過電子傳輸,國內藥房都可取藥,而且只要發一封電子郵件,馬上就能和主治醫師連絡。

丹斯卓普可以享受這樣的便利,主要因為他住在丹麥。丹麥十年前開始發展電子健康紀錄與其他醫療照護資訊科技。如今,幾乎所有丹的基層醫師與近半數的醫院都採用電子病歷,官員也積極推廣這類「遠距醫療」(telemedicine)計畫。

幾項研究報告都認為,丹麥醫療資訊系統的效率居世界各國之冠,而醫師花在行政工作的時間,平均一天可節省五十分鐘。美國非營利組織「醫療資訊與管理系統學會」(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二○○八年發表的一篇報告估計,由於電子病歷普及,丹麥的醫療體系每年省下的開支多達一億兩千萬美元。

美國的決策人士正在研究丹麥的制度,希望吸取丹麥成功經驗,移植到美國國會正在審議的健保改革法案。哈佛大學醫學院健保政策教授布魯門梭曾表示,在電子健康紀錄的使用方面,美國遠遠落後丹麥與丹麥的北歐鄰國瑞典和挪威。

丹麥這方面的成功,與其人口少(六百萬人)」人民對於建立全國電子病歷資料庫少有異議,以及其健保制度有關,而這些都與美國的狀況大不相同。丹麥與歐洲泰半國家的健保經費係來自稅收,而且大多數的服務都是免費提供。 from 中國時報